第四十八章 法與思想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鄭經的人才之論,通篇都沒有關於儒臣的作用,張煌言感覺鄭經的思想夾雜著法、墨之學,甚至還有楊朱之學。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思想,鄭經的言論裡,充滿了實用主義,那就是什麼好用就用什麼,也不管百姓的思想是否會混亂。

若是按照這樣的思想去治國,那天下百姓就會變得只知逐利,而忘記道義,天下百姓人人逐利,這天下豈不是變成了到處銅臭之地。

“世子!按照你這樣的做法,天下人人逐利,道德淪喪,再想重塑道德可就難了啊!”

鄭經對於儒家這種愚民的論調不屑一顧,反駁道:“管子曰:‘倉稟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說明老百姓只有生活好了才能知禮守禮。”

“老夫不反對管子的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卻不是絕對的,那些為禍一方的紈絝子弟,哪一個不是錦衣玉食,這些仗著父蔭的混賬哪一個不是幹著喪盡天良之事。”

“還有法律這個武器,只要法律健全,只要有人敢以身試法,那就別怪法律的無情打擊,不管是誰觸犯法律都是一視同仁。”

張煌言心中哀嘆,果然法家那一套嚴刑峻法來了,若是法家真的好,秦也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秦奮六世之餘烈一天下,然卻二世而亡,因此嚴刑峻法並不能給天下帶來安定。”

“寡人與先生的觀點恰恰相反,秦之亡非亡於嚴刑峻法,而是亡於有法不依。若是依法治國,趙高早已被斬殺,何來後來的趙高亂秦?

商鞅變法本就不徹底,王子犯法斬殺王子的老師,這是什麼道理?誰的罪就是誰的罪,任何人犯了罪都不能獲得豁免,這才是法的根本意義所在,法是最後的公平。”

“世子之言老夫不敢苟同,這天下我怎麼可能有絕對公平的法,官與民鬥本身就不公平,雙方之間本就不在一個水平上。”

“先生這話在理,所以要給弱者提供申訴的通道,而不是如現在這般,民告官不管對錯,先打板子。

這是什麼狗屁邏輯,法的本身應該是以事實為依據,不能以權威為依據。若是連法都不公平,更別提執法者會公平。”

“就算是底層的法保持了公平,就如秦那般,執法嚴苛公平,若是上層肆意破壞又如何?不管什麼樣的法都管不住秦王的破壞。”

鄭經心說,最關鍵的東西終於來了,你張蒼水不就是想說,若是皇帝不守法沒有人管得了嘛。

“很簡單,王在法下!規定王的權力範圍,超過這個範圍,王也不能改變。這一點上,大明朝有著很好的例子,國本案萬曆皇帝鬧到最後,依然只能立泰昌為太子。

不要覺得皇帝的權力就是沒有邊界的,只不過是擺到桌面上,還是沒有擺到桌面上的區別。人人都守規矩,人人都敬規矩,這規矩自然就形成了。”

張煌言頭腦中如同刮了一陣旋風,一直以來沒有想通的問題被鄭經的一句‘王在法下’融會貫通了。

從前的誤區總在皇帝言出法隨,聖旨說一不二,即使知道聖旨也不是萬能的,沒有大臣的支援聖旨連皇宮都出不去,長久的慣性思維還是認為皇帝大如天。

“世子若是真的能夠做到王在法下,一切遵循法度行事,老夫願傾其一生輔佐世子。”

“那就請先生拭目以待,想要做到王在法下,首先要解決法由誰立,每個人權力邊界該如何界定,比如說寡人自己定法,規定天下沒有能夠懲治寡人之法,寡人就可以行事百無禁忌,這顯然是違背了王在法下的真諦。”

“世子是說,應該有一個專門的立法部門,這個部門的沒有任何權力,無論編纂出什麼樣的法典,執行的人都不是他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他們應該是不受干擾的,一旦編纂的法律透過,所有人就必須無條件執行。”

“可以這麼理解,這個立法部門的人員要非常地廣泛,必須包括各行各業,要照顧到各個行業所有人的實際需求。”

鄭經提出的聽取廣泛的意見,照顧到各個群體的觀念,張煌言非常的贊同。明清鼎革之際,正是華夏思想最為活躍的時代,這個時候任何的觀點只要能夠有一套能夠自洽的理論,都不會顯得怪異虛妄。

鄭經的這些觀點,對於明末的思想者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理論,無論是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夫之的均天下,還是黃宗羲的限制君權,總結起來都有了一些民本思想。

若不是滿清開歷史的倒車,將華夏變成半奴隸制社會,大興文字獄,鉗制思想,華夏很有可能已經與西方列強一樣站在了世界的最頂端。

滿清對華夏最大的貢獻是奠定了華夏版圖基礎,使得華夏形成了一個多民族國家。滿清最大的害處不是後來的異族入侵,使得華夏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而是滿清一以貫之的文字獄,讓華夏的思想變得僵化,以至於後來民智開啟之後,出現了一味地否定自己的歷史的怪現象。

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長期奴化思想之後,自我不認同的思想徹底釋放出來的產物。重塑民族認同,華夏思想,我們走了多少年。

到現在崇洋媚外者依然比比皆是,這些人都是一脈相承,從根子裡都是對華夏文化持否定態度。可以說張煌言其實說的沒錯,長遠來看思想問題要比物質問題更加的重要。

張煌言很清楚,一旦按照鄭經的這個思路去進行立法,儒生再想一家獨大已經絕無可能,因為這個立法部門不可能任由儒生一家說了算。

對於這樣的結果,張煌言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儒家現在的思想太過僵化,有了競爭者,更有利於儒家做出改進。

儒家一家獨大的日子太久了,能夠在競爭中勝出,才能更加的顯出儒家的重要性,想要做出改變,就不能再抱著原來的那些除了經史子集其他全是垃圾的思想。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網遊之我在女帝身邊當太監半島的秘密青空逐鹿大荒傳茅山女傳人神域蒼穹Tempest五道之韓娛記錄詭秘世界的修仙者重生之吳霸春秋我,詭異遊戲的荒誕補丁從直播開始成為神級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