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點不通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冬鼕鼕……

戰鼓之聲隆隆響起,如同天雷急電般橫掃整片戰場。

受到鼓聲振奮,再加上這段時間的養精蓄銳,楚軍士氣大振,重新恢復成了那支睥睨天下的無雙強軍。

鍾離昧和分處另一側的季布,立刻率領身後士卒向前,和那十幾輛由近百人操作的投石機,保持一致的步伐,緩慢向遠處的滎陽城而去。

他們二人信心滿滿,這種新式攻城武器在試射的時候,他們曾經親自到場,發現果然如同龍且所說的那樣,射程比人力拉拽的投石機遠了將近一倍,而且投擲的石頭,也大了足足好幾圈!

有了這種強大的兵器助陣,打破眼前的滎陽城,如同探囊取物般簡單!

城頭之上,劉邦透過手中的望遠鏡,清楚的看到了楚軍的進攻態勢,尤其是那一輛輛緩緩而來的投石機。

看上去楚軍似乎是勢在必得,但其實劉邦心中卻絲毫不慌。

在他身後,靠近城牆很近的地方,原本的民居已經被完全拆除,空出來的地面上,整整齊齊排列了近百架超大型的重力投石機。

如今,那投石機兩側如同滾筒一樣的轉輪,已經在人力的踩踏下,飛速的旋轉了起來,帶動著裝有大量相同重量的磚塊,緩緩上升,進入到了一種隨時可以擊發的狀態。

越過城牆一路向外延伸,或是道路邊某處凸起的石頭路基,或是被挖去草皮,露出土層的一個小坑。

這些在楚軍看來,完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的地方,其實正是漢軍用來標註雙方距離的參照物。

在這段時間中,滎陽城的城牆建設,按照韓信給出的意見,重新拆了部分進行改造。

整體來說,從原本的平直,變成了鋸齒狀,犬牙交錯的模樣。

也就是在這種形狀下,留給楚軍用於攀附雲梯,強登攻城的地方,就只有那麼一小部分。

剩下的地方,或者是處於幾處城牆的共同打擊點,或者是乾脆受限於地形,無法展開呂公車等大型攻城器械。

所以,此刻站在城頭上,頭戴鐵胃,從戰棚一角悄悄向外打量,計算著楚軍的樓車、投石機以及填補護城壕的蝦蟆車等器械,和己方投石車之間的距離。

開戰之初他就得到了劉邦的明確指令,讓他將敵人放近了再打。

漢軍堅壁清野之下,周圍兩百裡已經找不到合用的木料了,楚軍憋了這許多時日,才終於將攻城的武器湊齊。

要是這一戰全給他砸了!

嗯,要麼項羽拿命填,要麼就只能退兵,等待從其他地方搜刮來的木料,重新打造攻城器械。

後世裡大名鼎鼎的虎牢關,就屬於現如今的滎陽所控制的地方。

南連嵩嶽,北瀕黃河。

攻不下這裡,就不要想著進攻關中了。

楚漢雙方在此大戰的原因,就在於此。

關中之地雖然在項羽的摧殘下,論及富庶程度,比不過沃野千里的梁地和泗上之地,但要說山川之險,關中之地說一句冠絕天下,也絲毫不為過!

這也是韓信,敢於再從滎陽抽兵三萬的原因。

城牆的寬度有限,如果全部站滿需要用到一萬人的話,那麼城中擁有三萬人,和五萬人之間的差距也不大。

而且韓信還有個小心思,那就是劉邦太能敗家了!

上一次他一個沒看住,劉邦就帶著十萬漢軍去強行送了一波人頭……

要是再給他手裡留下充沛的兵力,他能做什麼事情來,這是韓信完全想象不到的!

都說韓信是兵仙,打的都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神仙仗,但其實劉邦在指揮作戰上,也毫不遜色於韓信的!

嗯,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只是戰役的結果,是韓信連戰連勝,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至於劉邦……

如果對方的操作被他蒙中了,那就勝了,如果沒有,那就跑吧……

此刻,項羽的第一次滎陽攻城戰,就完完全全被劉邦看穿了套路。

於是,在城外楚軍,準備用盜版的投石機,摧毀漢軍城牆以及城頭上的箭樓和戰棚的時候,滎陽城內,大致估算出了彈道之後,漢軍的超大型投石車開始發威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砰、砰砰……

一連串的擊發聲音過後,一顆顆人頭大小的石塊,呼嘯著向遠處飛去。

這次的攻擊不比當日的偷襲項羽,投石機的目標太大,隨隨便便就能砸個正著。

嗯,楚軍的投石機,是用來攻城作戰用的,不可避免的要從軍營中,挪動到戰場前沿。

在這個沒有吊車和載重型半掛車之前,要想挪動投石機,則必然不能造的太大。

而且楚軍的工師因為只知道大致的模樣,至於固定部位是使用榫卯結構,還是鐵釘固定,他們一概不知。

唯一能夠知道的,就是使用木頭箱子裝著石頭,用重物下墜的力量,來代替人力的拖拽。

結構的改變,使得投石機造的更大,可以扔出更重的石彈,而且射擊精度也更加高。

但,也僅此而已了。

所謂一點就通,不點不通。

在沒有人給楚軍工師捅破這層窗戶紙之前,這樣最高點,也就是那個擺動的槓桿的高度,超過兩丈的投石機,就是他們能做出的極限了。

而漢軍的投石機則不同,因為不需要長距離搬運,只需要能短暫的調整下角度,方便打擊面前一百二十度這個扇區內的所有敵人。

所以這些投石機的體型,如果不是受限於滎陽城牆只有三丈多高,而又需要將之隱藏起來的話,這些3.0版本的重型守城武器,高度至少在四丈到五丈那麼高!

劉盈使用的固定手段,並非是單純的榫卯結構。

嗯,這種結構並不是中國獨有。

至於原因,則是木質特性只在縱向上具備強度和韌性,橫向容易折斷,必須保證受力在木質纖維的方向上。

所以說,只要是木質材料的連線,在生產力不發達,沒有大量金屬製作釘子的年代裡,榫卯結構的出現是必然的。

任何地域和種族的人都會去思考如何連線他們,榫卯就這樣,幾乎同步出現在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裡。

這和不同地區的人,都有自己民族的語言是一樣的。

劉盈所採用的方法,是他後世裡上古建維修課程的時候所瞭解的一種。

金木混合榫卯。

無論是耐久,強度,美觀,成本還是批次加工效能都遠超傳統純木榫卯,是高階木建的一種主流方式。

結構上一樣有榫頭有卯眼有楔子,傳統榫卯結構的任何優點它都有。

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

一個結構裡,應力最大的地方要用強度最大的材料,但是榫卯實際上在接頭處縮細,強度比起拼接之前是下降的,需要更粗壯的木料或者斗拱類支撐結構來補強。

而金屬的體積強度比更高,用在關鍵受力部位可以避免外部加強結構的同時保證強度,同時沒有纖維朝向問題,做複雜形狀的連線構件也更為容易,可以讓節點從鉸接變成剛性連線,大大方便結構設計。

嗯,古建維修大多不用金屬,而是玻璃鋼銷釘以及碳纖增強件。

但,在這個年代裡,使用金屬代替木料,無疑是一種質的飛躍。

而這種飛躍,體現在此刻的戰場上,幾乎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

當滎陽城中飛出的石彈,如同流星一般劃過天際,精準落在楚軍的投石機陣地上的時候。

頃刻間,塵土飛揚,木屑亂飛。

在楚軍士兵撕心裂肺的哭嚎聲中,被巨石接連命中的投石機,發出一陣吱吱嘎嘎的聲音,看似緩慢,但卻迅捷無比的轟然倒下!

楚軍中軍的雲車上,項羽緊緊握住面前的欄杆,說不上是憤怒還是回憶起了當日的驚險,臉色一片鐵青,手指用力,幾乎要在木頭上捏出了印記。

和楚軍的愁雲慘澹不同,滎陽城頭上的漢軍,頓時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之聲。

他們的士氣,已經隨著己方投石機的一輪精準打擊,而飆升到了極點。

所謂強軍,其實就是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中鍛鍊出來的。

人一旦有了勇氣之後,即便是一個瘦弱的人,也不是不可以戰勝一個彪形大漢!

尤其是在這種殊死搏殺的戰場上,若是一方的士兵堅信自己會贏,那大機率就真的會贏!

有時候,科學的盡頭,其實是玄學。

楚軍中軍處,戰鼓之聲不斷,旌旗招展之下,項羽號令全軍上前,強攻奪城!

今天楚軍已經將架勢拉開了,若是小小的吃了一點虧,就鳴金收兵的話,他這個西楚霸王,還是早點去震澤(太湖)上捕魚捉蝦為生的好!

楚軍前軍之中,鍾離昧向遠處項羽的方向望了一下,開始驅使著他們強徵到的民夫,推著用厚牛皮包裹的蝦蟆車,扛著木板和沙袋上前。

這些民夫的作用,就是在開戰的時候,用來填平滎陽城外的護城壕。

這,是一種危險性極大,可以稱得上是十死無生的任務。

所以,楚軍士兵自然不適合來完成這種工作。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群星隕落之時我不想上梁山守島英雄神霄仙宗寵婚太撩人:總裁輕點愛傾城老婆助我煉仙丹鹹魚提督的日常魔法大陸上我並不是最強者美漫:從瘋人院畢業後做蝙蝠俠滿級錦鯉穿書八零養五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