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直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四月,涼州春耕如火如荼。

楊崢自己都親自下地,以示對耕種的重視。

青營的四千多子弟也一同下田。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只有體會人間冷暖勞苦,才能有所成就。

楊崢在這方面從不放鬆,凡青營子弟四月耕種,六月遠足,八月秋收,十一月狩獵。

大部分時候,都是寓教於行、寓教於事。

“父親,涼州這幾年風調雨順,今年不出意外,一定又是個豐收。”長子楊毅已經十歲,入青營已經四年,繼承了姜阿憐的體魄,以及性格,身體健壯而性格溫和,在青營中以武力見長。

不知不覺,楊崢來到這亂世已經十多年了。

次子楊武也圍了過來。

父子三人難得以這樣的方式團聚。

“涼州為我漢家之福地,前漢以此而興。”楊崢揮動鋤頭。

楊毅低頭思索,楊武卻出聲問道:“那為何後漢以此而衰?”

楊崢放下鋤頭,看著楊武,一個十歲的少年問出這個問題,頗令人意外,羌漢戰爭,每年耗費漢廷數以億計的財力,東漢被拖的奄奄一息,黃巾起義因而爆發。

“若當年後漢捨棄涼州,便不會這麼快覆滅。”楊武繼續道。

“你錯了,若是沒有涼州,關中必遭侵蝕,後漢只會更快覆滅!涼州為華夏之臂膀,臂膀若失,腹心豈不任人宰割?你喜讀書,但不可一知半解,需多多思考,見微知著。”

“孩兒知曉。”楊武點了點頭。

都是自己的種,但這兩個孩子性格迥異。

一個喜武,一個喜文,一個穩重,一個跳脫。

還有老三楊宏,入青營之後,對天文、術數尤其痴迷。

整天跟著天文科的人仰望星空。

楊崢也由著他去了。

只要不天天在家和肉糜,有一技之長就行了。

最讓楊崢高興的是,經過一個冬天的播種,夏侯止的肚子終於有了起色。

“栩兒,你最近學業如何,有無懈怠呀?”幾個孩子中,最努力反而是夏侯栩。

夏侯玄三族被滅,只剩夏侯栩這一根獨苗,也被楊崢扔進了青營。

“回姑父,侄兒最近在讀公羊傳。”夏侯栩年紀輕輕便展現出夏侯玄的優良血脈,目若朗星,面如冠玉,彬彬有禮。

讓楊崢時常覺得這個孩子彷佛就是夏侯玄本人。

進入青營之中,不僅要讀書,還要習武,所以比夏侯玄多了幾分英武之氣。

公羊傳乃春秋三傳之一,恰巧,楊崢聽魯芝講解公羊傳。

其中有大量辯證思想,處處包含“微言大義”,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明顯有些超前了。

“儒家經典,學以致用,取其大略即可,不可皓首窮經,尋章摘句。”

不讀書不行,讀的太深也不行。

這世道,滿嘴之乎者也,不如一把刀子管用。

“侄兒謹記姑父教誨。”夏侯栩學著大人模樣拱手行禮。

楊崢揮了揮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該學的時候學,該放鬆的時候要放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夏侯栩尚未回答,旁邊的楊武已經一把扔掉了鋤頭,“父親說的是!”

左手拉著老大楊毅,右手拉著夏侯栩,“草長鶯飛,不如去射鶯鳶。”

楊崢不覺皺起了眉頭,楊毅、夏侯栩趕緊甩開了楊武的手。

楊武卻滿不在乎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父豈可失言於子?”

小聰明倒是不少,如他母親春娘一般。

楊崢自然不會跟自己的孩子一般見識,而且這些年常年征戰在外,忙於公務,沒有多少陪他們,適當放鬆也無不可,索性甩甩手,“去吧。”

三人畢竟是孩子心性,“謝父親。”

“謝姑父。”

楊崢一臉笑意的看著三個孩子蹦蹦跳跳離去,耳邊卻響起了馬蹄聲。

“報將軍,長安有重大訊息傳來,徵西將軍陳泰領匈奴、烏桓義從軍返回洛陽,杜長史請將軍回城。”

陳泰在這個時候率軍離開洛陽,讓楊崢疑惑不已。

思索之間,林森已經牽來烏羽,楊崢翻身上馬,趕回姑臧。

鎮西將軍府中,杜預、衛瓘都在。

魯芝主理河湟屯田,人在榆縣。

“陳泰為何要在此時率軍離開長安?真不怕我們拿下關中?”楊崢無比疑惑。

“定是淮南諸葛誕將叛。”杜預道。

衛瓘道:“陳泰對曹氏素有幾分忠心,今司馬昭大權獨攬,必起代魏之意,自然不肯讓陳泰外任。”

這個解釋倒也說得過去,畢竟當年陳泰放過自己一次。

萬一陳泰再鬧出點什麼么蛾子,司馬昭與潁川士族的臉都不好看。

而且關中已經渡過最危險的時候,渭北的防禦線已經建立。

長安有司馬孚,隴右還有鄧艾、司馬望。

進攻不足,防守有餘。

剛說到諸葛誕,淮南的使者就來了。

五六人,對驗了印文,詢問了對方身份。

來者正是諸葛誕長史吳綱。

也可見淮南對自己的重視。

“徵東大將軍願與將軍結盟,互為奧援。”吳綱乃漢長沙王吳芮十六世孫,儀表非常風度翩翩。

與淮南結盟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諸葛誕若是躺了,中原的矛頭就要對準涼州了。

“我涼州願與淮南結盟,司馬昭若是有伐淮南之意,我必起兵相助,若司馬昭有伐我之意,還望淮南伸出援手。”

涼州與淮南一東一西,間隔遙遠,沒有利益衝突,是天然的盟友。

與蜀國則不然,只要自己頂著魏臣的身份,就不可能與蜀國心意相通。

而且雙方還有巨大的利益衝突。

人家要北伐,自己將來說不定要東出。

而天下只有一個關中,不可能拆成兩份,一人一半,從古至今就沒有這種玩法的。

只不過諸葛誕這個人有些不行……

一年前若是與毌丘儉一同雄起,說不定能掀司馬家一個大跟頭。

不過楊崢也知道,這種結盟更多是形勢上的,互相吆喝一嗓子,壯壯聲勢,讓司馬昭不敢全力出兵對付另外一方。

“這是自然,諸葛君侯與泰初公是摯友,同是曹大將軍故舊,理應互為援手。”吳綱拉起了關係。

他不說,楊崢還差點忘了諸葛誕與自己的這層關係。

“某對諸葛君侯亦仰慕已久。”

“既然兩家同氣連枝,在下懇請將軍出兵關中,直取長安!”吳綱拱手道。

“取長安?”楊崢冷冷盯著吳綱,這是拿自己當槍使?

吳綱慨然道:“此是為將軍計也,司馬昭伐淮南,必然傾國而去,沒有三四年,必然不肯輕動,司馬孚鎮人心,鄧艾養兵蓄銳,司馬望收拾雍涼精銳,恕在下直言,涼州屢逢變亂,雖為將軍所得,然疲敝已久,人口錢糧皆不足與關中相提並論,此時不取長安,三四年後,長安恢復,將軍豈有機會?涼州唯一的生路和出路只有關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碧波潭重生之我在韓國當贅婿情緣劍劫從嶗山棄徒開始在港綜裡浪墜落直播:我真不是道門大佬穿越之星際寵妻學了三年道術,轉專業還來得及嗎孃胎簽到:全世界都在阻止我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