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新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楊崢將幷州之事託付給馬隆之後,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剛回到長安。

新招募的中軍連同家卷陸陸續續遷往長安。

也算是一次遷徙。

將士辛苦遠征,按照慣例,領到賞賜後,輪番休沐。

不過一回到長安,各種勸進聲音越來越大。

尤其是涼州的幾個大世家,最是心熱。

楊崢也很心熱,但隱隱約約覺得時機未到。

自己一向號稱曹魏忠臣,不得已才稱王率領雍涼將士匡扶社稷,現在一腳踢開曹魏,自己當皇帝,這叫什麼事?這不是跟司馬家一個德性?

說出口的話就要算數。

其次,太早稱帝,會讓秦國過早的失去進取之心,內部各種利益團體會將精力轉為爭權奪利。

一個秦王已經夠用了。

在沒有取得對中原絕對性的優勢之前,過早稱帝不是一件好事。

說到底,與司馬家差一場決定性的大戰。

司馬家推行佔田制這麼多年,馬上就會迎來巔峰。

這場大戰已經不遠了。

稱帝不是簡單的下個詔令就完了,還要一套繁瑣的程式和儀式。

最簡單的例子,身為皇帝,總不能再擠在長安城的都督府吧?肯定要大興土木。

各種花費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關中剛剛經歷大旱,雖然去年入冬之後下了幾場小雪,但明年什麼狀況誰都不知道。

這個時節稱帝,其實是在加重百姓負擔。

所有勸進的表奏一律退回,楊崢採取能處理態度,不表態,不回覆,這種事情往往越說,下面的人越興奮。

魯芝、衛瓘、杜預、張特、索靖幾個重臣沒有說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跟去年一樣,到了三月,天氣依舊寒冷刺骨。

越來越多的百姓聚集在龍首原興建新都。

嵇康按照楊崢意思,規劃了一座龐大的新城,還用一張巨大的絹帛描繪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樓臺參差、枌橑復結、飛簷疊施、鴟吻竦持,丹梁如飛虹彎拱,朱桷似疊嶂森布。

整座有種陽剛大氣之美,格局宏大,又不失各種精巧的構思。

楊崢從未想過魏晉的建築可以如此美輪美奐。

既有漢代宮闕的厚重,又有超塵脫俗之意。

比現在的長安城大了三四個不止。

建築同樣是文化符號。

魏晉之際,政局多變,命運不測,名士自危,消極失意,以發言高玄來逃避現實,明哲保身,於是清談成風,玄學大興。

但也正因為此,士人多了一分閒情雅緻,能鑽研其他東西。

醫學、煉丹、術數、書法、音律、丹青、哲學都在這個時代興起。

連皇帝曹髦都頗擅丹青之術。

所謂魏晉風流大抵便是如此。

嵇康恬靜無慾,頗合道家神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也很好的契合在建築風格之中。

新都格局雖然還是坊市制,但各種建築則完全按嵇康的心意來。

“此乃臣與僚屬兩個月的成果。”嵇康澹澹道。

楊崢苦笑,好是好,但一看就不便宜,好東西一向都不便宜,“如此豈非靡費巨億?關中大旱,百姓衣食無著,如此大興土木,只恐國力不濟。”

嵇康道:“臣按大王的意思,一坊一坊的構建,預計十五年左右,每年投入並不多,新都靠近驪山、秦嶺,山石、巨木直接開採,水流而下,大大縮短耗費。”

如果是十五年的話,以秦國的國力應該不難。

後世國家興起,不也是啟動大基建嗎?

以後用此法以工代賑,讓受災百姓多一條活路也是不錯的。

歷代的徭役都是白嫖,不僅不給工錢,連飯都不提供,衣服、勞動工具都是自備……

而秦國營建新都,一日兩餐,隔三差五還能吃上肉,冬天還提供羊裘,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勞累,但也緩慢,比起耕作放牧,輕鬆太多。

去年秋冬以來,不少人還長壯實了……

新都周圍聚集了成片的村寨,為的就是能吃上官府的飯食。

“若是如此,孤就放心了,不可太耗費國力,亦不可使百姓太過操勞。”

“唯。”嵇康拱拱手,一句恭維的話沒有,就去忙自己的了。

這種作風恰恰是楊崢欣賞的,把心思用在實事上,而不是揣摩上司的心思,大家就事論事,都輕鬆自在。

既然提起新都,楊崢就帶著甲士去視察一番。

龍首塬距離長安不遠。

塬上人山人海,熱火朝天,新都的輪廓有了。

各種大木巨石堆疊如山。

古代的人都極端勤奮,給一口飽飯,全都玩命的幹。

秦國的氣象也能在這些百姓中一窺究竟。

雖然大旱,雖然百廢待興,但百姓卻投入了極高的熱情。

彷彿在營建自己的新家園。

有了土地,百姓就跟秦國深深的聯絡在一起。

“秦王今年在幷州又打了個打勝仗,滅了鮮卑國,取了百萬牛羊,今天哺食加肉!”一個亭長模樣的人大聲喊道。

霎時間人海歡聲動天,一浪高過一浪。

百姓的歡樂永遠是最簡單的。

楊崢又視察了民夫的住處。

略有些低矮,木頭土坯茅草簡單修葺,裡面鋪滿了厚厚的乾草,這就是他們過冬的床鋪了。

官府提供伙食,一人做工,全家都能跟著喝上一口粥,偶爾能領到麥餅。

“這也太寒酸了吧?”劉珩哼哼唧唧道,不懷好意盯著索靖。

嵇康負責建城,管理卻是索靖。

劉珩這眼神背後的意思就是索靖一定撈了不少。

不過龍首塬聚集了四五十萬的百姓,能這麼短時間為他們提供住處,不用挨餓受凍,已經不錯了。

跟劉珩的豪宅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楊崢斜了他一眼,“你懂什麼,幾十萬人沒有人凍死餓死,已經是大功,你若有本事,你來如何?”

劉珩雙手連搖,“臣、臣沒這個本事。”

索靖一臉泰然,“這些茅屋是臣故意修建的如此寒酸。”

“哦,這是為何?”楊崢道。

“旱災只是一時,他日風調雨順,這些百姓還是要回去耕種,住的好吃的好,有些人就不願回去耕種了!”

“幼安思慮深遠!”楊崢也明白了。

這時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農耕之上。

不耕種,這幾十萬人就是一個龐大的負擔。

旱災總會過去,新都遲早會建完,到時候他們衣食無著,就是一個不小的隱憂。

不是楊崢不想對百姓好,而是要順應人性、切合實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碧波潭重生之我在韓國當贅婿情緣劍劫從嶗山棄徒開始在港綜裡浪墜落直播:我真不是道門大佬穿越之星際寵妻學了三年道術,轉專業還來得及嗎孃胎簽到:全世界都在阻止我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