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漢武帝滅南越國,設交趾刺史部,地分七郡,治所在紅河平原上的贏婁。

東漢獻帝建安八年改為交州,治所遷到番禺。

後東吳從交州析置廣州,交州的治所又遷到紅河平原的龍編縣。

後世一個紅河平原就養活了近億的人口,其土地之肥沃可見一斑,因此一直被南邊的臨邑國惦記著。

陸抗從交廣都督到安南都護,自始至終都知道要對付誰。

近兩年的訓練和屯墾,麾下兵精糧足,一支兩萬人的步軍,一支一萬人的水軍。

麾下大將吾彥、左奕,嶺南諸將毛炅、董元、解系,還有陶璜、陶濬、陶廣兄弟三人。

嶺南可謂將星雲集。

最精銳的是陸抗的七千荊州部曲,經過一次一次戰火的淬鍊,換上大秦的裝備後,更是脫胎換骨。

“都護,將士集結完畢。”部將吾彥興奮道。

入秦之後,他們都得到了封賞。

王濬順江而下,快速攻破建業,荊州和江東沒有受到戰火的荼毒。

這也算是最好的結局。

沙場上,三萬步騎早已集結完畢。

黑色的盔甲如同一片巨大的烏雲,遮蔽大地,軍容頗盛。

背後有整個江南地區的支撐,自然裝備精良。

原本南下的戰馬有一萬匹,但因難以適應南方溼熱的環境,病死了三千多匹,能適應壞境的不到一半,只有四千多匹。

不過已經夠用了。

高大的騎兵從北向南可以橫掃林邑。

陸抗還招募了大量嶺南山越人。

他們擅長叢林作戰,不懼瘴氣,熟悉南方水土,是最好的兵源。

山越和蠻族被吳國針對了幾十年,也逐漸漢化了。

陸抗名頭極大,在山越和蠻族中也有非常大的威信,一道安南都護府的政令下去,山越和蠻人走出山林,成為大秦的待歸,合法擁有土地。

不願走出山林的,則成為征討和練兵的物件。

近兩年的時間,麾下將士頗有戰力。

“林邑國有多少象兵,你們查清楚了沒有?”陸抗詢問道。

“查清楚了,有戰象七百四十七頭,象兵兩千三百九十二人。”陶璜拱手道。

陶璜之父陶基曾為交州刺史,在當地有一定的勢力,家中有不少林邑僮僕,秦軍的情報來源,一大半是這些僮僕打探到的。

“林邑人有戰象,我們亦有,都護何不訓練一支象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左奕拱手道。

廣州就有不少大象,陸抗研究過一陣,最終還是放棄了,堅決用戰馬,“戰象高大笨重而膽小,極易受驚,操控不易,不能久戰,不如戰馬遠甚,林邑人若依仗象兵,則此戰必敗。”

“區區一個林邑而已,一郡之地,與我大秦為敵,焉能不敗?”楊稷病逝後,毛炅就成了南中第一將,與楊稷的勇勐不同,毛炅擅長用計。

不過也在陶璜手上吃過虧。

陸抗麾下其實有兩路人馬,一路是江東降將,吾彥、陶璜、左奕等,包括陸抗,也是這一路人馬的代表。

另一路則是當年隨霍弋東征交州的南中將領。

楊稷、毛炅、董元、解系等將。

霍弋的死多多少少跟陸抗有些關係,所以兩邊的人馬隱隱約約間有一層隔閡。

陸抗敏銳的察覺到這層隔閡的存在,所謂都護,無非就是平衡各種力量,擰成一股繩,“林邑野心極大,不可小覷。”

眾將神情一肅。

陸抗的話,他們還是要聽一聽的。

現在,獵物只有一個,而獵人卻有兩個。

好在陸抗是個深明大義的人,沒有偏袒任何一路人馬。

吾彥、左奕、陶璜等吳將的品行還不錯。

兩邊沒有刻意為難誰,南中將領大本營在交州,江東將領大本營在廣州,通常情況下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陸抗正色道:“諸將聽令,此次南征,兵分兩路,毛炅、董元、解系由陸路南下,正面迎戰林邑軍,吾彥、陶璜、左奕由海路南下,抄略其後,南北夾擊!”

“遵令!”二十幾員將左齊聲應命。

多餘的話,陸抗一句都沒有說。

這些將領都是文武雙全之輩,知道輕重,也知道此次征戰的意義所在。

如果因為某人的愚蠢而導致失敗,那麼這個人的前途也就沒有了。

很多人的名字早就遞到皇帝的桉牘上,只要此戰得勝,他們就會受到重用。

兩路大軍南下,氣勢如虹。

林邑國早有準備,在日南郡邊境上集結三萬重兵。

林邑王範熊口出狂言,要讓秦軍片甲不歸,然後以交趾為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然後剋日北伐,直取交廣,北上荊襄,順江橫掃江東……

此人多次聯合扶南、式僕、徐狼、屈都等小國,侵犯交州,爭奪富饒的紅河三角洲。

林邑、林邑,林中之邑。

叢林多耕地少,所以對交趾平原一直念念不忘。

東漢中後期,被西北的羌亂弄得精疲力盡,佔族人區連殺死漢朝日南郡象林縣令,從而獨立,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區,以婆羅門為國教,凝聚人心。

交趾刺史樊演徵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討,但漢軍因為害怕遠征而譁變,平叛失敗,林邑國越發驕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漢順帝欲發荊州、揚州、兗州、豫州四萬人馬前去鎮壓,但被大臣李固勸止。

林邑自此脫離華夏的統治。

這塊土地也是自古以來便是華夏領土,是華夏故土,大秦就有義務收回。

林邑王範熊正是區連的外孫,對中原王朝也頗有瞭解,麾下有不少難逃的交州漢民。

秦軍只有兩萬人,林邑王當然沒有放在眼裡。

制定的策略也非常完美,拒守橫山關,消耗秦軍士氣,待其精疲力盡,感染瘴氣,然後再防守反擊。

橫山關易守難攻,被林邑經營多年,為的就是今日。

上一次陶璜、毛炅南下,也是止步於此關之下。

而且林邑手上還有象兵,表面看上去,一頭象能輕易撞死一頭馬,幾百頭大象衝鋒起來,聲勢極為壯觀。

至於水軍,林邑國登陸港口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都城僧加補羅。

範熊留下三千精兵鎮守,足以應對水軍來襲。

看上去,林邑國佔據了所有優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西遊碧波潭重生之我在韓國當贅婿情緣劍劫從嶗山棄徒開始在港綜裡浪墜落直播:我真不是道門大佬穿越之星際寵妻學了三年道術,轉專業還來得及嗎孃胎簽到:全世界都在阻止我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