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甫嵩舉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甄姜笑意盈盈的說道:“使君俊逸拔群,見面更盛聞名。”

劉襄很高興,被美女誇讚,是個男人都會高興,剛想謙虛一下,甄逸急匆匆的走進梅園,隔著老遠就大聲呼喚:“使君,朝廷詔令,事態緊急。”

能讓甄逸這麼失態,可見事情不小,都快到臘月了,能有什麼事呢?

劉襄皺了皺眉頭,向甄姜行禮拜別:“公事繁忙,難有閒暇,吾先告辭了。”

“恭送使君。”

劉襄快步迎上甄逸:“甄公可知何事?”

“不知詳情,光祿勳派人護送,黃門侍郎傳旨,可見事情不小。”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先聽聽聖旨再說。

東漢時期,光祿勳掌宮內禁衛,虎賁軍、羽林軍都在管轄之內,黃門侍郎是皇帝近侍之臣,不是宦官。

之前也接過朝廷詔令,只派了個謁者,這次傳旨由羽林郎護送,黃門侍郎宣讀,事情果然不小。

詔令劉襄為將,募集突騎三千人,到車騎將軍張溫麾下聽命,明年三月初一之前,必須趕到隴關,失期者,斬。

與詔令一起來的,還有一封皇甫嵩的信件,解了劉襄的疑惑。

十一月初的時候,張溫率軍擊退涼州叛賊,賊首韓遂火併其他叛軍首領,退到了金城郡的榆中縣。

漢軍騎兵戰力不足,張溫上奏要調幽州突騎平叛,皇甫嵩就舉薦了劉襄為將。

詔書、兵符先到,錢糧後續跟進。

去涼州?

利弊參半啊。

奉詔出兵,他就真正進入了漢朝高階武將的體系,可離開幽州的風險很大。

若抗旨不遵,他之前改換身份的努力就是打了水漂,還會引來朝廷大軍征伐。

去還是不去?這是個難題。

他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要帶兵西進兩千多裡,沒有多少時間讓他考慮。

“招眾將議事。”劉襄舉棋不定,想聽一聽軍中將校的意見。

眾人到齊,朝廷詔令被傳閱了一圈。

崔奕看不懂,還是關羽讀給他聽的,聽完之後不耐煩的說道:“主公,不必理會朝廷那幫人,某在北地郡長大,涼州那破地方,不去也罷,傻子才去那裡吃沙子。”

趙雲卻有不同意見:“若抗旨不遵,天下側目,主公名聲大損,朝廷必定發兵征剿,以幽州一隅之地,難以抗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來就來,怕個鳥。”崔奕滿不在乎。

劉襄抬手止住他,看著其他人說道:“說說你們的想法,暢所欲言,不必顧慮。”

嚴綱出言道:“啟稟將軍,某以為還是去的好,咱們帶著騎兵過去,遛一圈就回來,這就不算抗旨了吧?反正咱們去了。”

其他幾人也紛紛開口,有建議去平叛立功的,有建議敷衍一下就回的,也有建議留在幽州的。

意見不一,但屬意去涼州的人數更多,主流的聲音,就是敷衍一下,避開抗旨不遵的罪名再說。

三方人員誰也說服不了誰,一會就吵作一團。

劉襄敲敲桉幾,止住眾人爭吵,對田疇說道:“發文給駐兵在上谷郡境內的護烏桓校尉公綦稠,讓他調兩千突騎來涿縣聽命,否則便是抗旨,我軍定要出兵平滅了他。”

上谷郡是幽州下屬,理論上來說,劉襄有權管轄,只是刺史的權利不大,可現在他有朝廷大義在手,甭管去不去涼州,先用聖旨佔佔便宜再說。

不利用一下,太可惜了。

眾人都愣了,不是在討論咱們去不去涼州的事情嗎?跟上谷郡有啥關係?

還能這麼玩,長見識了。

崔奕哈哈大笑,提議道:“要不咱們打過去吧,就說他們抗旨不尊,直接滅了高焉和公綦稠,早就看上谷郡不順眼了。”

太史慈出列請命:“將軍,某願做先鋒,兵進上谷,平滅敵酋。”

“現在天寒地凍,不是出兵的時候,先看看公綦稠的反應再說。至於涼州之事,容我細細思之。你們各歸本部,訓練士卒,不可懈怠。”

“末將遵令。”眾人行禮退下。

甄逸斟酌了一下言辭,開口說道:“使君,這是個好機會,若是奉詔出兵,大漢中郎將的名頭就真的名副其實了,以使君漢室宗親的身份,朝廷不會無罪而誅。”

劉襄搖搖頭:“吾帶三千餘騎西進,要想脫身不難,自身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只是擔心幽州,此去兩千多裡,好不容易佔下的地盤,就怕有閃失。”

“十餘萬大軍在此,誰敢造次,使君多慮了。”

“過了臘月再說,天氣嚴寒,不是動兵的時候。”

劉襄仔細思考利弊,還是決定要奉詔,現在涼州叛軍威脅大減,其餘各地造反的不少,成了氣候的卻不多,朝廷已經能夠調動大軍了。

這時候不能硬頂。

幽州今年接收了太多的人口,還沒來得及消化,存糧也不夠大戰,等到今年新糧收穫,才能喘過這口氣。

再等兩三年,開荒的土地就能變成熟田,那時候三百多萬人口,幾十萬頃田地,糧食將不再成為困擾他的問題。

等遼東成熟一季,那裡就穩定了,鞍山鐵礦,撫順煤礦,就能派人勘察、開採。

幽州各地的礦藏勘察了這麼久,範圍越畫越小,就要出結果了。

各處的工坊每天都有大量的產出,而且產量越來越高。

水泥大道修得越來越長,各地商貿越來越繁榮,堤壩、水渠、灌既的水井、蓄水的池塘,灌既農田的水利工程越建越多,再加上畜力增多和農家肥的推廣,田地的產量也在提高。

每一天幽州都在變得強大,每一天朝廷都在變得虛弱,越是拖延,越是有利。

若是朝廷大軍來襲,即便勝了幾陣,也會陷入無止境的消耗。

不能安心發展,無法積聚力量,最終一定會被耗死。

涼州得去,這個險得冒,大軍也必須留在幽州,自己只能帶三千胡騎西進。

大不了損失掉這些騎兵,自己狼狽的逃回來。

至於死在涼州?

他又不是去拼命的,能不能平叛,有沒有軍功,他又不在意,一心保命的話,活下來的問題不大。

大丈夫能屈能伸,現在,需要隱忍。

沒有謀士指點,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反復推敲,結合還記得的一些歷史殘片,試圖找一條能走下去的道路。

臘月初五,公綦稠迴文,願調兩千突騎歸於劉襄麾下。

可惜沒找到進攻上谷的藉口,他迴文催促,限期一月,失期者斬。

他當然不會帶公綦稠的部隊去涼州,王興會在居庸關等他們,先繳械再進關,然後打散分去各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