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 上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十月二十,劉襄接到了收兵的命令,傳令的仍然是傅燮,只是這次他不用再回長安了,接手漢陽地盤,正式上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交接的手續一點都不複雜。

反正劉襄認為不複雜,因為事情都扔給孫堅了。孫文臺不愧有勐虎之稱,他帶著步卒拼命趕路,死死的追在騎兵後頭,被騎兵嚇破了膽的城池,直接就被他接收了。

旬日之間,連克三城。

劉襄在關山草原跟韓遂逗悶子的時候,孫堅也沒閒著,匯合了張修所部,聚集兩萬八千步卒強攻冀縣,拿下冀縣之後又向東橫掃望垣、上邽,徹底佔領了渭水南岸。

攻陷的也好,迫降的也罷,很多縣城都是剛剛易幟,還沒來得及安民,有些城池劉襄都沒進去過,兵來賊往的,剩不下什麼油水,即便能搜刮一大堆東西,也運不回幽州,沒必要阻礙交接。

要說資財,還真沒繳獲多少,只有三百來斤黃金,有價值的是一百五十多匹種馬,兩千多匹戰馬,還有六千多匹母馬和馱馬,七萬多頭牛羊牲畜。可這些不能都落到自己的腰包裡,大軍繳獲是要上交的,還得給兵卒發賞,都指著這些東西呢,私吞會惹眾怒。

還有不少毛織、皮料、銅鐵制品、骨器,劉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說沒看見,讓士卒們全都分掉,這是他們的戰利品。

天氣冷了,加張皮子裹層毛織,用來禦寒,不行嗎?吃飯喝水,帶把小刀,帶幾個餐具,不過分吧?出兵打仗這麼危險的事情,帶幾個護身符,沒問題吧?

劉襄覺得沒問題,士卒留些戰利品這是規矩。

這些士卒真的很苦,絕大部分是赤貧之人,被徵召而來,什麼都沒有。朝廷的軍餉發下來的時候,就不是足額的,劉襄也沒辦法,他沒錢補上,也不敢補,更不敢鬧,只能死死的抓著陳倉不放,好歹讓他們能吃飽肚子。

這些算是給他們的補償了,只能暗中進行,明面上可不敢,收買軍心,犯忌諱。

他在軍中的威望又提高了。

當兵打仗很危險的,誰不想跟著能打勝仗的主將,勝仗活下來的機率高,打完還有賞賜,誰也不是傻子。再加上能吃飽,還給他們分資財,這樣的將軍哪找去?

劉襄帶兵的方法其實挺簡單的。

第一,拿士卒當人看,可以依照軍法抽鞭子、打軍棍,但絕不會折辱他們,那些無端打罵士卒,拿軍中士卒當奴隸的人,肯定是腦殘;

第二,讓士卒吃飽肚子,皇帝還不差餓兵呢,餓著肚子誰有心氣給你打仗;

第三,讓軍中士卒覺得有奔頭,能看到回報才會有動力,奮勇殺敵就能升官受賞,多簡單的道理,拼命作戰,結果啥也沒有,誰還理你啊;

第四,軍法約束,軍紀這事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就是這麼簡單,至少他覺得不難。這支敗軍加新兵的組合,就是這麼被他帶起來的,戰力還可以,士氣也不錯,三個月克險關,奪兩郡,尚有餘勇。

兵卒在集結,地盤在交接,五天之後,一切就緒,該回軍了。這次收兵的命令很蹊蹺,天氣尚未嚴寒,軍隊的士氣和戰力都不缺,正是乘勝追擊之時,雖然劉襄和董胖子都不想打,但袁滂命令收兵是幾個意思?

八十多歲的老頭子用不著養寇自重了吧?

想不明白。

傅燮的求見打斷了他的思緒,這位新上任的漢陽太守一進門就來了個長揖到地,這是有求於人啊。

看在皇甫嵩的面子上,劉襄扶他起身,真誠的說道:“南容何必這般折節,吾受義真公恩德,咱們是自己人,你被推到了這個火坑裡,著實艱難,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開口。”

傅燮嘆息一聲:“吾當庭斥責司徒崔烈,又不受中常侍趙忠的拉攏,得罪了不少人,就被送到了漢陽這裡。此地艱險,眾人避之不及,吾卻願迎難而上,漢陽之地為大漢疆土,自然要有大漢官吏治理。此次來求劉度遼,是想請幾面將軍的軍旗,用來威懾人心,人心定,城則安,如此才能耕田放牧,休養生息。”

這是個品格高尚的大漢忠臣,只是漢陽這地方,可不是幾面軍旗就能安穩的,涼州已經徹底亂了,他的下場估計好不了,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但這並不妨礙劉襄欽佩他的人品:“我軍名號,南容儘管取用,吾再給你一千名涼州籍的漢人兵卒,沒辦法再多了,還望莫怪。只是我軍名號真的能幫到南容嗎?”

“劉度遼軍威熾盛,涼州賊人驚怖,只需一面軍旗,那些羌胡便會望風而逃,將軍能調撥兵馬相助,燮,感激不盡。”傅燮再次行禮。

劉襄明白了,什麼軍威熾盛,那是好聽的說法,實際就是他殺羌人殺得太狠了,漢陽的羌氐部落,加起來有十多萬人,被他殺了一多半,殺怕了。

傅燮來得匆忙,走的也很匆忙,來得時候只有幾個從人,走得時候帶著一千兵卒,希望他能活下來吧。

“這世道,人品好的不多了,你說是吧。”劉襄拍了拍白犧的脖子,小白馬懶得理他,正跟赤菟秀恩愛呢。

沒天理啊,老子還單著呢,劉襄逆著毛往前捋,將白犧和赤菟的馬鬃全都弄亂,氣得兩匹馬“咴咴”大叫,搖著頭的罵他。

“哈哈哈,老子心情不爽,誰都別想好過。”陪著兩匹愛馬玩了一會遊戲,他得幹正事了。

正事就是拔營起行,回返陳倉,這個大糧倉,可不能放手。

過隴關之時,董卓找了過來,他也要回軍,受命回返長安。

“宜程,涼州打不下去了,臨陣換帥,勝勢收兵,這些糟心事都發生了,這仗沒法打。”董卓搖頭嘆息,痛心疾首。

劉襄怎麼看怎麼假:“仲穎兄真想打?那最後怎麼沒有出兵追擊?”

董胖子裝不下去了,沒好氣的說道:“宜程也沒進攻啊。”

“窮寇莫追,歸師勿遏,此為兵法紀要,庸碌之輩哪裡懂得吾之謀略。”劉襄高傲的抬起下巴,一副天下皆庸拙,我不屑解釋的模樣。

董卓被逗得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宜程此言大善,就是窮寇莫追,歸師勿遏,庸碌之輩不臨戰陣,怎知我等謀略。”

這算是統一口徑了,董卓找他的目的,就是這個,大家都是明白人,點到為止便可。

劉襄要趕路,董卓要拔營,兩人拱手告別。

大軍還沒趕到陳倉,袁滂又有命令了,命劉襄火速趕到長安,朝廷下詔,召他上洛。

洛陽,大漢的權利中心,魚龍混雜,對他來說就是龍潭虎穴,可他還沒有抗旨不遵的力量,必須得去闖一闖。憑藉在涼州打出來的聲望,明面上應該不會有人殺他,只是這次上洛,到底是靈帝想召他,還是朝廷想召他,這裡面可大有不同。

命孫堅帶隊回陳倉,劉襄攜宿衛快馬趕往長安。

袁滂拉著皇甫嵩出城來迎,八十多的老頭子在十月底的寒風裡瑟瑟發抖,劉襄是真怕他抖著抖著就去西天報道了,趕緊把他扶回車裡,滿心的抱怨:“袁公啊,這麼冷的天,你在府中納福便好,襄自當上門拜見,怎可出城迎我?這等禮遇,末將可承受不了。”

袁滂的馬車很大,車廂裡面還點了炭盆,燃燒的銀霜炭散發著澹澹的清香,這老頭坐下之後,拋開手爐,喝了碗跟胡辣湯一樣的熱茶,終於不抖了。

他抓著劉襄的手,感嘆的說道:“宜程於我有恩義,吾定要出城相迎的,不如此不能抒我心意。”

什麼意思?哪來的恩義?這話是要套路我?劉襄莫名其妙,不太敢接話。

袁滂沒等他回話,自顧自的感嘆:“老夫八十有三,出仕五十餘載,現為大漢執金吾,署理洛陽城防諸事,原是要告老的,卻被推到長安主持三輔戰局。放著皇甫義真不用,寧可臨陣換帥也要罷免了他,那些閹庶只顧私利,眼中無有社稷,全都該殺。”

他嘆了口氣,繼續嘮叨:“南陽袁氏與弘農楊氏相爭,張太尉被波及,再次臨陣換帥,軍國大事怎可如此兒戲,戰局糜爛就在眼前,老夫被推上主帥之位,眼看著晚節不保啊。”

他激動的搖了搖劉襄的手:“幸虧宜程奮起,整敗軍之營,訓新募之兵,七月出征,十月止戈,克散關,奪武都,退敵軍,復漢陽,兵鋒犀利,無人能擋。挽戰局於危難,救老夫於困頓,如此恩義,怎能不報?”

囉裡吧嗦一大堆,就是免了你的黑鍋唄,這老頭一圈套一圈的,到底想幹嘛?

但上司在感慨,咱得懂事的回話呀,劉襄真誠的回道:“此為末將本分,袁公不必掛懷。”

“不可不可,定要好好報答。”袁滂滿意的打量著劉襄,突然話題一轉:“宜程今年多大了?何年何月出生?”

話題轉的有點快呀,劉襄差點沒跟上,老老實實的回答:“吾今年十八了,建寧二年十一月生人,家父曾經說過,吾出生撞到了日食,不吉利,取襄字為名,有襄災解難之意。”

建寧二年就是公元169年,劉襄週歲17虛歲18。

袁滂一聽建寧二年,似乎陷入了回憶,良久之後才回過神來,又嘆息了一聲:“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建寧二年,的確不是好年景,那一年黨錮再起,賢良冤屈於牢,青蛇見於御坐,大風,雨雹,霹靂,日食,三公之位,連罷三人,確實需要襄災祈福。”

這話可不敢接,這老頭要幹什麼?劉襄滿頭霧水。

袁滂拍拍他的手:“宜程,過幾日隨我去洛陽,不要怕,老夫會護著你的。”

洛陽,真不想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