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好訊息接踵而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白波谷不好控制,說是山谷,其實是呂梁山餘脈,山陵聳立,谷地交錯,背山面河,地形複雜。活躍在此處的盜匪更是什麼人都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來谷口投降的五部勢力,郭太是黃巾,楊奉是河東大族的代言人,其餘三部也各有各的銷贓路數,與當地人關聯不淺,都不是單純的人物。

他們只是白波賊的一部分,山裡還有數量的小股盜匪,逃兵、罪犯、山民、逃戶,還有忙時務農,閒時劫掠的農人。上下游的水匪,鹽池的私鹽販子,他們也會在風聲緊張的時候入山躲避,成分複雜得說不清。

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土裡鑽的,一鍋大雜燴。

除非大軍平推,伐山破寨,否則白波谷這個賊窩子誰也掌控不住。

想在此地暗伏兵馬,這五路盜匪就不能大動,每人給了個別部司馬的官職以作安撫,每部徵調一千人隨軍,命楊奉入軍中統管這支部隊,他是地方大族的代言人,關於造反的事情就不能讓他知道了,至少現在不能。

當天下午就帶隊回營,第二天劉襄以黑山軍首領的身份與郭太結盟,支援他建立白波黃巾,繼承大賢良師的遺志,與朝廷鬥爭到底,鼓勵他吞併其餘各部,特別是大軍開拔之後,失去首領的楊奉所部。

之後又私下與韓暹、李樂、胡才分別見面,跟他們表達了想佔據汾水這條財路的意願,隱晦的透漏了想要黑白通吃的路數,以及支援他們成為此地都尉的想法,暗戳戳的表示:人太多了,容易洩露機密,一人坐鎮於此是最好的選擇。

劉襄就是要挑起他們的內鬥,他們原本就是經常火併的盜匪,調走楊奉,內部已經失衡,再點把火,以官爵、財富、理念為引,不怕他們不上鉤。他們只有鬥起來才會需要劉襄這個靠山,這裡的兵馬才能受他控制。

若非心繫北伐,沒有時間慢慢謀劃,又不想讓朝廷知道自己與賊寇的關係,他倒是可以玩一出偷樑換柱,調出白波賊,用黑山軍替換。

時間真的不允許。

二月十二,接受白波賊投降的第三天,北伐鮮卑王廷的詔令下達。他上表要求幷州刺史徵集馱馬,以及徵調休屠部三千胡騎的奏章也被批覆,朝廷直接向幷州刺史張懿和休屠部下了詔令,物資、兵馬在晉陽集結,由鎮北將軍劉襄統管北伐諸事。

沒什麼可猶豫的,以五千白波賊充任民夫,由楊奉統領,輔左劉表管理輜重補給,大軍當天起行,沿汾水北上晉陽。

劉襄率七千餘正卒在前,七天時間走完五百餘裡路程,後續的八千民夫會隨著船隊慢慢趕路。

時隔一年,劉襄繞了一圈又回到了晉陽,在這裡與幽州的通訊方便了很多,他發出了不少命令,也接到了很多呈文。

幽州這一年挺平穩的,崔奕和閻柔一東一西穩住了地盤,在幾萬大軍和幾十萬民兵的視線之內,沒人敢於反抗。

境內糧食豐收,道路穩步修建,工坊持續擴大,一百四十萬冀州移民和遼東的大片土地,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

還有兩個極好的訊息傳來,水錘試做成功,在土垠南部兩河交匯的河道,起水壩加快流速增大水力,沿岸十里建立四十處水輪,每個水輪可帶動重錘十二柄,工匠輪流運作,一日夜可冷鍛甲片九千六百枚,加增了巧手匠人和髹漆匠人的數量,每月可產冷鍛甲一百五十餘套。

可惜幽州地處北方,只有六個月的豐水期可以達到全部產能,將近四個月的枯水季,只有六成產量,兩個多月的封凍期就只能人力鍛打,一個月也沒幾套出產。

去年只有六百套庫存,將作監的工官預計,今年可產冷鍛甲一千兩百套。

劉襄迴文,命令開河之後,騎兵甲胃和馬鎧一同製作。

另一個好消息是探礦隊集體踩狗屎了,軍都山發現金礦、銅礦,相臨的西山發現煤礦礦脈,漁陽東北的燕山之中發現銀、鉛伴生礦。真不容易啊,軍都山探礦一年半,漁陽更是探查了兩年多,終於有迴音了。

派人開採什麼的,不用他說,將作監早已辦好,廠區礦洞都已經建立完畢,就是礦工有點不夠用,影響了開採速度。

劉襄迴文,讓他們耐心等待,軍隊會給他們帶來充足的人力,並下令將作監建立鑄幣工坊,開始鑄造平安通寶,錢重半兩,以銅六鉛三錫一的比例,讓鑄幣匠人探索美觀且耐磨的配方,所鑄錢幣封藏府庫備用。

鑄幣是一定要提前開始的,現在是中平四年,公元177年,靈帝還有兩年就要掛了,董卓上洛之後,最晚會在190年大肆鑄造劣質錢幣,瘋狂收割各地的財富,這一波直接把大漢的錢幣體系打到崩潰。

劉襄會在靈帝死後,劣幣湧現之前,在幽州推廣新幣,穩定自己地盤上的貨幣體系,至於用劣幣收割其他地方的辦法,他不能第一個挑頭,太招人恨了,不但會被圍攻,滿天下的百姓都得恨他,得不償失。

金融戰爭不是這麼玩的。

董卓就玩脫了,廢立皇帝什麼的,百姓才不關心呢,可他又是鑄劣幣又縱兵搜牢,弄得滿天下的人都想他死,結果他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死胖子缺少金融觀念,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的這個餿主意,應該不是他的長史劉艾,也不可能是賈詡,至於是不是李儒,劉襄不知道。

李儒這人其實沒有什麼才幹,也不是董胖子的謀主,他是少帝劉辨的郎中令,190年才投入了董卓的陣營,奉其之命毒死了已經被廢為弘農王的劉辨和何太後,除了這個功勞之外並沒有什麼出彩的事蹟,更沒有出過什麼高明的計策。

董卓前期的謀主一直是長史劉艾,上洛的一系列謀劃,都出自此人之手,直到董卓毒殺少帝,穢亂宮廷,作為宗室的劉艾才轉換陣營,站到了漢臣的隊伍裡去,後來經歷李郭之亂,曹操挾天子,他一直混跡其中,不顯山不露水活得遊刃有餘,最後還得了個善終。

這可不簡單,遍觀西涼一系,能與他比的,只有一個賈詡。

劉襄在冀州沒抓住他,在涼州也沒見著面,劉艾始終在安定駐兵,守著董卓大軍的後路,挺可惜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