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作壁上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荀彧領族人北遷的時機很微妙,起行之時,關東士族正在悄悄的聚兵,明面上毫無波瀾。

等他們渡過黃河來到冀州境內的時候,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三公書信,發檄文傳往各地。

冀州也收到了指控董卓各項大罪的檄文。

沮授進言:“主公當起兵,與各部結盟,共討國賊。”

“關東士族不會服我,盟主之位必定另有其人,若其發令,命我獨立攻打洛陽,聽還是不聽?若其要糧,給還是不給?”

以關東士族的思維習慣,家世顯赫,名聲遠播的袁紹是盟主的不二人選,劉襄若是參與聯軍,必定被當成炮灰,他才不會去趟聯盟討董的渾水。

沮授揪著自己不多的鬍鬚,擔憂的說道:“冀州近而洛陽遠,恐關東聯軍會先北上而後西進。”

劉襄明白他的意思,現在是站隊的時候,關東士族和董卓得選一邊,若想置身事外,兩邊不靠,就有很大的機率會捱揍。

但那是實力弱小的勢力才會擔心的事情,安平軍戰力強大,有資格保持中立,關東聯軍會防備他,卻不敢在戰勝董卓之前先來招惹他。

“公與不必憂心,我軍只需守好黃河,他們不敢來打,真把我逼到了董卓一方,關東聯軍必受重創,有覆滅之憂。”

沮授見主公心意已決,便不再勸結盟之事,反而打起了青州的主意:“主公何不趁機出兵青州,若雄據幽、並、青、冀四州之地,則天下可期!”

劉襄苦笑一聲:“我也想,可缺乏糧草啊,若大軍出征,必然要擠佔百姓口食,不知有多少人會因此餓死,十萬?二十萬?如何忍心?”

“主公仁慈,可戰機轉瞬即逝,當以大局為重啊。”

“公與不必再勸,吾起兵便是要安頓百姓,麾下兵卒,治下百姓心向於我,皆是因為如此。若為取地盤而捨棄百姓,便是本末倒置,絕不可如此行事,否則人心離散,大勢去矣。”

哪頭重哪頭輕,劉襄看得明白,沮授獻上的兩個計策,他也理解,混入聯軍,借關東士族之力幹掉最強的董卓勢力,然後再使手段分化、消滅聯軍各部。

或者之後提出來的趁亂攻略青州。

都不錯。

可他的眼睛只看到了士族爭鋒,心裡也滿是用權謀智計奪取天下,沒有看到百姓,或許看到了但不在意,百姓在他的謀劃之中,只是工具,只是奪取天下的踏腳石,他不會在乎攻城掠地的過程中,死掉多少底層百姓。

這不是他冷血,而是大多數士族之人的慣性思維。

他們自從出生,就習慣了高高在上,他們有家國情懷,知忠義,守禮儀,會為了天下動盪而憂心,會為了戰爭離亂而悲痛。

但他們也會習慣性的忽略百姓的苦難。

這是階級分化引起的思維盲區。

慷慨悲歌的士人,大多不是壞人,他們只是習慣了不去低頭看一看底層的環境。

而劉襄不同,他雖然被大漢改變了很多,但至少在自己身上,克服了這個時代。

他的思維不會被階級和朝代所束縛。

“公與,吾十六歲領兵,到現在已經五年有餘,大小百餘戰,從未敗過,你知道為什麼嗎?”

“主公多謀善斷,用兵如神,又能賞罰分明,愛兵如子,麾下士卒人人用命,自然百戰不殆。”沮授拍了個大馬屁。

人在江湖,要懂得人情世故,拍拍領導馬屁而已,不丟人。

劉襄嘴角上翹,乾咳一聲,壓下了笑意:“咳,吾不過中人之姿,公與謬讚了。吾之所以能勝,皆為治下百姓支援,需要兵丁,他們便將兒子送來,需要甲冑兵器,他們就去挖礦打造,需要糧食,他們便去種植莊稼。

他們支援我,所以我才有強軍、堅城,敵人面對的,是我治下的千千萬萬個百姓,焉能不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拍拍沮授的肩膀,總結道:“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的子民,比什麼都重要。”

說完轉身回到靈堂,繼續守孝。

他的意思沮授懂,糧食還有,但那是百姓的口食,不能動用。

所以,要守著黃河作壁上觀。

“唉!可惜了如此好的時機。奪取天下自然能安定黎庶,此為大仁也。”沮授搖頭嘆息。

有些理念,可不是別人一句兩句就能改變的。

沮授走了沒多久,荀彧就來了。

他受劉襄的老丈人引薦,來到冀州,趕上了另一個老丈人去世。

無論是要拜訪此地主人,還是出於禮儀,他得來弔唁。

唱名、行禮、哀思,禮儀過後,劉襄邀請荀彧偏廳敘話。

荀彧帶了百十個家人遷來冀州生活,穎川的田地、產業都已經賣出去了,只拉著黃金珠玉等等值錢的珍寶上路,這些情況,典韋早就派人稟報過。

想安居就得有產業,田地是最好的產業,可劉襄不想荀氏佔據大片土地。

他試探的問道:“文若,你對分田有何看法?”

“自周朝井田法以降,朝廷皆分田與民耕作,如此方能賦稅充盈,國有所用。”

荀彧知道問這話是什麼意思,面前之人極為厭惡大族兼併,不想讓士人佔有大片田地,這事他早就聽說了,也沒想買多少地,只需夠家人吃用便可。

“家中十五歲以上成丁之人,不論男女,皆分十畝永業田和五畝桑麻田,文若覺得如何?”關於分田,劉襄不會讓步,只有這一點沒有分歧,才能繼續談利益、理念、願望什麼的。

可荀彧有些不習慣這種直來直去的談話方式,微微愣神,有些疑惑的問道:“劉使君要給彧分田?”

劉襄認真的回道:“對,永業田只能種糧食,桑麻田隨便,田租是上田十稅一,下田十五稅一。吾會將文若家人的田地分到一處,以便種植,也儘量分給你們上田。”

荀彧目光灼灼的看著劉襄,面帶笑意的問道:“這算是以權謀私?”

“算是吧,但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荀彧開懷大笑,拱手相謝:“那就多謝使君照顧了?”

心中卻暗自思索:如此重視農桑,其志不小,其人品性如何,還需觀察。

劉襄也在心中合計:看樣子是能接受分田的,可以往下談了。

念及於此,他開口問道:“冀州各縣都有我的產業,不知文若想以何種營生養家?不妨說出來,我給你參謀參謀,不瞞你說,我對商賈之事也是頗為精通的。”

“使君開口言利,不怕人指責嗎?”荀彧笑著問道。

劉襄混不在意。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市井小民都知道的道理,那些老夫子豈會不知,不過假清高罷了,他們的家中哪個不是田地廣大,產業繁多,這種偽君子,不必在意。

如今天下紛亂,需要能做事的英才,方能結束亂世,還百姓以太平。”

“使君如何看待這天下的紛亂?”荀彧想問問劉襄的理念。

“文若不妨去我治下轉一轉,那裡就是答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