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勸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靈帝在位期間,民冊的統計就不怎麼準確,世家豪強的隱戶特別多,但好歹還有規矩,能用這些黃冊作為參考。

到了董卓執政,黃冊就成廢木頭片子了,不說他從來沒統計過,就算真派人認真記錄,只要涼州兵下去兜一圈,誰也不知道他們會殺掉多少人,被搶的百姓後續又會餓死多少,跑掉多少。

這種情況之下,根本沒法統計。

劉襄佔據了三輔之地,可他現在確實不知道這地方具體有多少人,得重新統計人口,得儘快放糧賑災。

三輔各縣,官吏不缺,可是,能信任的沒有,都是地方豪強、士族為官做吏,欺上瞞下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有涼州兵時不時的下去搜牢,打破了所有的秩序,致使監督手段全無效果,只能任由他們發揮。

那還能有好?

安平軍到來之時,各地望風而降,因為著急攻破長安,根本沒時間清理。

軍中的功曹、錄事在統計城中的繳獲,隨軍的書吏、左使在統計宮中的資財,根本抽不開人手,嚴冬快到了,現在從其他州郡調集吏員,長途跋涉,容易凍死在半道上。

無人可用啊。

召集眾人商議,難題跟郭嘉、賈詡等人一說,他們也沒轍。

由此可見,救人比殺人難。

曹操此時卻開口說了另外一件,他認為最最要緊的事:“國無主,其能久乎?”

劉襄沒想到他會在這種時候勸進,皺著眉頭說道:“孟德,我現在心急如焚,三輔百姓嗷嗷待哺,此事容後再議。”

曹操起身,鄭重的拱手進言:“吾知將軍心繫百姓,品性仁厚,此為萬千黎民之幸也,可凡事要有章程,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無主則亂,亂則事難成。”

他躬身到底,高聲說道:“臣請將軍登臨大寶,總攬天下,則吏民歸心,諸事順遂,賑濟百姓,令到輒行。”

劉襄當然是想當皇帝的,但他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地盤是自己率軍打下來的,實際權利已經在手,何必在虛名上顯得急躁不堪?容易被人詬病啊。

再說了,這種事依照慣例,總得有個三請三辭的流程,用以告訴天下人,不是我貪戀權勢,而是人心所向。

三辭三讓之禮並不是指具體的次數,古代的“三”有多次的意思,這可不是迂腐的繁文冗節,要是這麼想,那就淺薄了。

三請三辭的一套流程,是用來觀察風向人心的,誰贊同誰反對,透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便能看得差不多,還能帶起輿論風潮,造成民心所向,捨我其誰的大勢。

然後就是大勢所趨,以勢壓人。

劉襄瞪了一眼要起身跟著曹操一起勸進的崔奕,別人勸進是走流程,崔奕這個直心眼的可不懂這些彎彎繞繞,還是不要摻乎的好。

“喪亂悠悠過紀,白骨縱橫萬里,哀哀下民靡恃,如此時節,要儘快統計災民數量,予以賑濟,此為當前最為要緊之事,其他的,容後再議,孟德坐下吧。”

“唯。”

曹操聞言,聽話的回到了條桉後面,他不是愣頭青,這種事是要走流程的,他不可能不知道,起身之前就明白,被拒絕是肯定的。

要是劉襄直接答應,順勢登基,那當然是好,自己直接就有了從龍之功,可他心中明白,劉宜程不是個淺薄的人,他不會幹出那種毛毛躁躁的蠢事。

今天出言勸進,就是想佔個首倡的名頭,用來表表忠心,拉進一下關係,獲得信任,雖然長女已經跟劉襄定親,可歲數還沒到,大婚還要再等兩年。

他這個外戚還沒坐安穩呢,所以得有所表現。

其他的屬下其實也有這個心思,皇帝死了,主公順理成章登臨帝位,他們也能跟著升官晉爵,水漲船高嘛。可曹操被拒,明白的和不明白的都知道,今天不能再說這事了。

主君已經開口拒接,再嘰嘰歪歪說個不停,那就惹人厭煩了。

那就繼續討論從哪裡抽調人手,統計人口,賑濟災民的問題吧。

三輔體量不小,至少一兩百萬人,又趕上嚴冬,時間短、任務重,還真沒什麼好主意。

崔奕聽了半天,不耐煩的說道:“主公,乾脆招入軍中,用兵卒帶隊,咱們以前又不是沒幹過這事。”

劉襄仔細思考,這種事以前確實在幽州幹過,給流民編隊,用軍中士卒管轄,但那會最多也就拉起了十來萬人,現在面對一兩百萬,行不行啊?

搭眼掃視了一圈,也沒別的好主意了,就這麼著吧,再差的辦法,也比什麼都不做強。

軍中教認字好多年了,中軍和四軍的士卒從軍時間長,大部分兵卒已經掌握了幾百個常用字,讀經史寫文章是不可能,記個名字、籍貫,簡單的算一下幾十上百人的口糧,應該沒有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多的也不需要他們幹。

劉襄賑災從來不會只搭幾個粥棚,然後讓饑民排隊領粥,誰吃著誰沒吃著完全不管,那是電視劇,或者就是做個表面的樣子,根本算不上救災。

救災沒有名冊,不知道人數,沒人專門管理,那怎麼救?該撥多少糧食?會不會引起哄搶?誰飽著?誰餓著?還有中間官吏貪墨,他得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調右軍與護軍營,以曲為單位,分赴各縣,組織災民,以五戶為一伍,兩伍為一什,讓他們自己推選帶頭之人,軍中士卒按當地人數負責一伍或者一什,記錄名冊,分發糧食。”

三輔共有縣城三十七座,他派出去一萬八千人,每縣能有一曲五百人左右,每個兵卒大概要負責百人左右,有難度,但也只能相信他們。

“各曲軍侯,有調集吏員之權,但有阻礙賑災之人,可就地斬首。”劉襄給了他們權利。

亂世用重典,沒權啥也幹不成。

“長安周邊四萬徵西軍,分做八隊,負責運輸糧食,但有滋擾地方者,斬首,懸掛營門三十日。”他說完看了張濟、段煨一眼。

嚇得兩人一激靈,趕緊站起身來賭咒發誓:“將軍放心,我等定然約束部下,敢劫掠百姓的,把他們剁碎了餵狗。”

“我記住了,希望你們能信守承諾。”劉襄眯著眼睛再次掃了他們一眼,沉聲說道:“安平軍不許騷擾百姓,膽敢觸犯之人,不論是誰,絕不輕饒。”

說完看向曹操:“任命曹操為安國將軍,全權負責三輔賑災事宜。孟德,關中這些年被破壞的太嚴重了,百姓困苦,急需賑濟,事關重大,不可輕忽,萬千黎民的性命,在你一念之間,不要讓我失望。”

“將軍放心,吾定然殫精竭慮,救濟斯民。”曹操心中得意,首倡勸進的效果,這不就來了嘛。

“我不求你殫精竭慮,只求你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我把醜話說在前頭,若是只有士子吃飽而百姓餓死,我就把那些士人全族屠滅!你知道的,我殺起人來可從不手軟。”

曹操心中一凜,這位果然還是親近黔首厭惡士人啊,但他可不敢猶豫,鄭重的回答:“吾謹記於心。”

救災的隊伍奔赴各地,要在嚴冬來臨之前,爭取給百姓的肚子裡面多添一點糧食,用以抵抗嚴寒,挺過冬季。

對於底層百姓來說,每一個嚴冬都是一道坎,凍餓而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春節才叫年關,因為過了春節天氣就回暖了,就算過了鬼門關了。

劉襄除了在長安等待,也沒別的事幹,城裡的百姓被張郃帶著著守軍接管,加上官吏、大族、富戶,總計十二萬人,其中只有七萬百姓需要救濟,已經遍戶為伍,由兵卒分發糧食。

長安城裡的日子比外面要好過得多,因為太倉和各處府庫,有存糧三百多萬石,城外軍營還有二三十萬石。

最重要的是,這些百姓就在劉襄的眼皮子底下,餓死誰也餓不死他們。

這次三輔賑災,要求的標準很低,不餓死就行,吃飽是不可能的,怕糧食不夠。

過了幾天,城中的大儒就皇帝劉協的諡號,仍然在爭執不休,劉襄很煩,十二三歲的小孩,沒有親政,就是個傀儡,有什麼不好定的呢?諡號不過就是“哀”、“煬”、“傷”罷了。

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短折不成曰殤;

未家短折曰傷;

要是結合世事,頂多再有“僖”和“愍”的選擇。

小心畏忌曰僖;

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傦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悲傷曰愍。

沒了。

劉協沒錯誤沒功績,有什麼好爭論的?

劉襄乾剛獨斷,直接把劉協的諡號定為了:孝傷皇帝。

因為漢以孝治天下,兩漢皇帝的諡號都是“孝”字起頭,而“哀”和“煬”之前的皇帝已經佔了。

這麼幹其實有點僭越,因為都是後繼的皇帝給先帝定諡號,但沒人敢找劉襄的麻煩。

包括皇甫嵩和朱儁,他們已經交出兵權,老老實實的待在家中,好幾天沒露面了。

好好想想也不錯,劉襄等著他們調整心態,發揮餘熱呢。

現在,他還有別的事幹。

“我軍應該先攻蕭關,拿下安定、北地,還是先打馬騰,佔據漢陽,打通隴關道?”

劉襄看著輿圖,詢問郭嘉和賈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