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未來的金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六安守軍的戰意很強,不,應該說他們的忠誠度比較高,絕大多數都是呂範他老丈人家的家生子。

幾代人跟著他們家吃飯,早已習慣了服從主家的命令。

他一聲令下,帶著幾十個人起身還擊,抬甕的抬甕,搬石的搬石,還有幾個手持長叉的,要把飛梯推離城垛。

蟻附攻城很好應對,順著梯子往下砸就行。

可惜,城下有一群他從沒見識過的精銳弩手,守軍剛剛露頭,“嗡”的一聲,弓弦震動,上千支弩失就射上了城頭。

慘叫聲連成一片,二三十個臨近垛口的兵卒,被射得跟個刺蝟一樣,當即斃命。

守軍還沒把滾石、擂木扔出去幾個,就又被壓制了下去。

呂範仰面躺在城垣上,鮮血從口鼻逆湧而出,胸腹間插著十餘支弩失,眼神逐漸暗澹。

主將戰死,傷亡過半,守軍再無戰意,幾個忠義的家人,抬了他的屍首,頭也不回的衝下了城牆,返回署衙報喪去了。

其餘之人,各自逃散。

罪營順利的衝上城垣,有不少人追著逃兵的腳步殺進城中。

“小郎,咱們何不拼一把,佔據城牆,守住六安縣城,或能搏出一條生路。”

親近的家將在混亂的城垣上勸說著雷譚。

他卻搖了搖頭,沒有成功的希望,雖說罪營裡面多是雷氏子弟,可朝廷大軍的驍勇,早就嚇破了這些人的膽子,根本組織不起來。

即便僥倖能成,每人手裡只有一把環首刀,六安城上的守城物資也沒有多少,這種仗,怎麼打?

自己好不容易隱藏了雷氏嫡子的身份,躲過了殺身之禍,何必主動找死呢?

以後肯定能碰到更好的機會。

“不可,六安已是死地,再尋其他逃跑的機會。”他態度堅定的否決了家將的提議。

“小郎……”

“噤聲!”

家將還想再勸,雷譚趕緊打斷了他的話語,因為督戰隊已經隨著罪營之人的腳步,登上了城頭。

幾人不敢引起督戰隊的注意,趁著混亂熘下城牆,據守六安的主意自然作廢。

攻城戰很順利,下午的時候,禁軍就徹底掌控了城防,但城裡的動亂直到深夜才平息下來。

不是六安的守軍繼續頑抗,而是罪營的人,入城之後趁著混亂姦淫擄掠,縱火殺人,惡行累累,還有一部分人闖入百姓家中試圖隱藏,意欲逃跑。

為了平息混亂,禁軍將士忙得焦頭爛額,比攻城都累。

罪營攻城的時候,只有三五十人陣亡,可在城裡作亂,有七百多人被當街斬首,也不知道圖的什麼?

“給你們吃飽飯是讓你們作戰的,既然這麼有精力,以後口糧減半!”劉襄盯著拉到城中軍營的罪營之人,恨不得把剩餘的四千多人也砍了。

“三令五申,不得擾民,結果卻當做耳旁風嗎?今後如有再犯,一人犯法,全隊斬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原本有些憐憫這些人中的窮苦支系子弟,沒有實行連坐,雖然會執行最危險的攻城作戰,可他一向不喜歡強攻硬打,也會儘量安排遠端支援,絕大部分人還是能活下來的。

戰後進入苦役營勞作,也基本不會被虐待,如果運氣好趕上大赦,還是能夠重新劃入民籍的。

可這些人不爭氣啊!

那就別怪他心狠了。

收繳兵器,著人嚴加看守,他返回縣衙,安排賑濟災民、安撫人心的事情。

如果沒有罪營作亂,這些事,下午就能安排完。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他又忍不住罵了一句,對成立罪營有了一些猶豫。

城裡果然如他所料,府庫之中存糧極少,大戶早已逃走,青壯被抽調一空,只餘下了幾萬老弱,具體數字,得重新統計。

“幸好早有準備啊,子龍,賑災之事就交給你了,明天一早,著人在城中宣讀安民告示。”

“陛下仁德,臣必盡心竭力賑災安民。”趙雲拱手領命。

劉襄點點頭,隨手把黃冊仍在桉几上:“民籍黃冊記載不實,你得安排人重新統計,還有,向舒縣傳信,讓高順安排民夫繼續向這邊運糧,催促魯肅,讓他儘快向那些世家大戶募集糧草。”

說完轉頭看向典韋:“明天派兩千輕騎出城,剿滅城外雷氏家族的莊園鄔堡,所有人員押回城中。”

他想儘快平定六安。

廬江郡,他最看重的地方就是這裡。西臨山脈,東臨湖泊,是淮水連線長江的重要陸路通道,兩條河流從境內流過,沿岸有大片的優質農田。

除此之外,一提六安,他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是六安瓜片,這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當然,漢代是沒有六安瓜片的,那是清朝中期才出現的製茶之法,但唐朝之時,這裡就是名茶產地,在城西大別山北麓的齊雲山。

齊山雲霧茶,可是享譽千載。

劉襄不知道漢代的齊雲山有沒有茶樹,因為漢朝的茶葉還屬於小眾商品,主要是解酒和藥用,不是主流飲品,並不被人重視,只有巴蜀才出產茶餅,成都是唯一一個茶葉交易的集散地,規模也不大。

這不行啊,茶葉這玩意,可是能當做國家支柱級別的商品經營的。

這事,是個中國人就知道。

後世的茶馬古道不用說,唐代及以後的絲綢之路,茶葉就已經成了外貿交易的主力商品。

可惜,因為山水變遷的原因,除了漢代本就有的巴蜀產茶區域,他只能找到廬江郡的六安。

能記住的其他名茶,像西湖龍井,產地在浙江西湖那邊,可這是漢朝啊,西湖還沒成型呢,他去哪找去?

還有洞庭碧螺春,產地在太湖洞庭山那邊,應該是吳郡的太湖地區,這個其實也可以找一找,就是不知道洞庭山是哪一片山區,目標不明確,那可就費了勁了。

還有黃山毛峰,此時的黃山還是人跡罕至之地,派進去的人手,估計沒法活著回來。君山銀針也一樣,洞庭湖還是雲夢大澤的一部分,去找君山,就是個死。廬山也有產茶區,進去也活不下來。

安溪鐵觀音,產於福建省,在漢代屬於交趾刺史部的土人生活區域,派人去找產茶區,完全不現實。

不管他會不會這些名茶的製茶之法,他連產地都找不著,在漢代,那些地區都屬於洪荒大澤,沒有人跡,派人過去,九死一生。

所以,六安就成了能抓在手裡的第二大產茶區。

劉襄想要推廣茶葉這個商品,首先得解決產量的問題。

中國人飲茶的歷史,能追朔到上古時代,商周秦漢其實已經算是普及天下了,上到公卿下到走卒,都聽說過茶葉的名頭,也知道這是個好東西。

可為什麼沒能成為主流飲品呢?

產量太少是最大的原因。

太貴了,喝不起,沒見過,自然也就不關心,更加不會去開發這種產品。

飲茶待客的習慣,漢朝是沒有的。

劉襄想讓漢人養成這個習慣,然後再高價賣給外國人,大把大把的賺金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鬥破:從收雅妃為侍女開始無敵太監武帝,冷宮掃地一百年全球進化:我覺醒了SSS天賦重生嫁給了死太監遮天之我有一枚種子魔獸之暗影奧術師御天狂鳳丹麥崛起1890我有一個諸天模擬器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