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品正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今年佛粥,煮的真香啊。”

“是啊,有句話說‘臘八天越寒,臘八粥越香’……”

“哎你們看,劉家老母來了……”

……

清早臨安,東城白雀寺外信眾聚集。

今日臘月初八,乃佛成道之日,白雀尼僧設五味粥,廣施大眾。

禪院內架起兩口粥鍋,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慧靜與幾個小尼姑攪粥、燒柴。

門外信眾有百十個,都是些大娘、婦人、小娘子,一個個端著碗、抱著罐,提著甕,項背相望說話,等著佛粥熬好。

這時劉府老夫人與侄女少卿手挽手,在眾丫鬟擁簇下來到廟前。

有眼力尖的大娘,認出這是劉奉義之母,左右相告眾人。

一婦人驚奇道:“原來他家也信佛啊。”

旁邊大娘接話:“有何稀奇的。劉郎之母信佛多年了,每年臘八都來佈施……”

有小娘子笑問:“那奉義可信佛?”

大娘調笑:“不如你去問問?”

小娘子羞怯不肯:“奴家怎敢去問?”

那邊劉氏聽見這邊聊話,笑顏轉顧道:“我兒他不信佛,也不仰道,更不拜鬼神,只修聖人之書,明天底下的道理。”

眾女不想老夫人與她們搭話,有幾個膽大的近身見禮。

其中一婦人請教:“聽聞令郎公子,能通鬼神,驅瘟趕妖,又如何不信佛陀、不拜鬼神、不仰仙道?”

劉氏稍作思量,說:“因為我兒心正。”

“我兒不信佛,乃因知佛法。不仰道,乃因明道理。不拜鬼神,乃因心有誠敬。”

“我兒說‘拜鬼神不如敬鬼神,只要保持內心至誠,就能感動神明’。”

“嗯嗯,有道理。”

信眾中不少附和點頭。

又一娘子請教:“怎麼才能使自己心正至誠?”

劉氏一時被問著了,身邊戚少卿回答說:“問心無愧即是心正,不敢詐偽即是至誠。”

“俗人只要不做壞事,不做愧對良心的事,就是心正之人。”

“但要做到【至誠】就有些難了。”

“至誠,乃君子篤行之要術。無妄方能至誠。”

“無妄者,不行邪道,不敢詐偽,不妄為,不欺心,至誠亨通,利於堅守正道。”

“正心者,無妄也。”

“無妄者,至誠也。”

“守正無妄,元亨利貞。”

眾女信眾聽聞她這番話,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卻覺得有道理。

劉氏含笑點頭。

這話她昨晚就聽過,乃是兒妾憐雲轉述兒郎之言。

從初五開始,她家兒郎劉世才便閉在書屋,連著三日思學,外客也不見,內事也不理。

家中諸事皆由妾室李憐雲、侍婢阿九操持。

劉氏對於兒子思學知道一些,卻不知為何要‘閉門正心’。

昨夜與憐雲聊話時,便談問起此事。

李憐雲與老夫人詳解【儒家正心之道】。

其所言皆出自劉郎閉門所思,少卿所言只是其中一小段。

後來劉氏問憐雲:“我兒何時能正心?得光明心性?”

憐雲回答:“妾身不知。”

說:“郎君儒術境界已經圓通了,通達‘明經圓滿’,但還有一步需要走完,即是‘闡道問心’。”

“夫君初五做心齋,總覽身學。”

“初六初七,闡道問心,就是圍繞【正心】闡解自身疑問……”

“何時把道理闡解透徹了,通達了,問心無疑,便得正心。”

“夫君當下就在這一步。”

當時劉氏聽完解釋,大抵明白‘真儒做學問,如佛家了禪,皆要一個悟通。’

今日早起,她看兒郎如舊閉門,便想來廟禮佛佈施。

佈施乃佛門六度之首,能度人到彼岸。

劉氏知道佛度不了兒郎成學,卻想討個吉利,希望兒郎功成圓滿。

說著話,劉氏不與信女多敘,領著侄女、眾丫鬟入寺內禮佛。

主持歡喜相迎,慧靜持禮相見。

與此同時,劉府後宅來了一眾女眷,乃東湖四位郡主及雪珠、粉珠二婢。

李憐雲請入南房招待,取一耳勺麝香點燃。

霎時香氣滿溢,眾女皆受用。

三郡主品香,眼望對窗書屋問:“今日奉義進展如何?”

憐雲伴望道:“早起我見夫君,他說‘幾近透徹,只一點存疑未通達’。郡主此來,莫非有君家之言相告?”

三郡主點頭。

七郡主說:“我爹爹得知他閉門正心,昨夜思量出幾句話,叫我等帶話來問他,助他一臂之力。”

“現在能進去嗎?”

李憐雲不敢貿然回答。

她不知劉郎是否進入‘心齋之境’,有恐攪擾,打斷心境,使郎君遺失感悟。

這時見阿九從書房出來,招來問道:“夫君可入了心齋?”

阿九分視東湖神女,點頭說:“公子已入心齋問心闡道。”

“適才公子飲茶,忽有明悟,端坐著就澄神內觀,與胎身本性問道。”

四位郡主齊看窗外書房。

八郡主問:“奉義明悟什麼?”

阿九道:“公子明德。”

七郡主驚訝分顧三姐,笑對憐雲道:“我父讓我帶來的話,也是‘明德之問’。不想你夫君卻能明德自問。”

“我猜,他今日必能闡明道理而正心!”

李憐雲笑顏回眸一顧書屋,打聽起‘君家問夫君【明德】是何深意?’

三郡主答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乃正心關鍵。”

七郡主接說:“故此爹爹思出幾個‘明德之問’,欲藉此問題,使他答而自通,從而明明德。”

憐雲稱讚君家用心,藉著話題請教起‘君家所思那幾個問題’。

……

書房內。

劉彥兩手扶膝,正坐書桌前閉目。

其身勢如山,正氣自然而發,似辰時山氣。

其眉目印堂處,三重光輝重疊掩映,一是胎光,二是仁光,三是文光。

胎光之內,又顯胎身本相,即是書生相。

此時此刻,腦內靈臺。

劉彥魂兒與書生本相對坐,好似對鏡而談,亦如對友而論。

他道:“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誠意最難之處,就在於使意念發於精誠。”

“我見你,即見了誠意。”

“若要正心,需明明德。”

“我觀大學之道,從‘格物’‘致知’至‘親民’‘平天下’,只是一個‘明明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荀子曰【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故此,從格物、致知到平天下,皆是明德和大而化之。”

“大而化之,天地萬物與我為一體,故而吾心之仁與天地之理為一體。”

“我已得仁義。”

“今日正心,當仁義歸心,心存天理而明德!”

話落,一指胎身本相。

那書生胎光大顯!

從腦外觀看他印堂,原本重疊的胎光、仁光、文光開始交融,似水融合一起……

胎光吸納了仁光、文光,暈染出前所未有的明亮光輝。

內在胎身本相也在發生變化!

原本愚直書生之貌,變成明堂堂君子貌,眉心仁光閃爍,遍體文光通透。

劉彥魂兒觀看身性變化,面貌也跟著微變……

至末尾時,身性與我,表裡如一。

他和本性對笑,魂兒、身性剎那相合。

其魂中的風骨之形,合入了身性之中。

身性之中光明仁德,亦合入他魂兒內。

此刻,劉世才性命交匯,裡外光明,身心合一,心氣神通。

即【天地一體,內外同仁】。

這便是明明德,便是仁心同德,亦是《司徒心學》所言——【大品正心】。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驚爆!真千金才是滿級大佬我身後是整個人類史!玄幻:這個爐鼎太逆天網遊:開局無限BUFF,我最強藥師穿成修仙文炮灰女配後木葉:科學改造忍界位面代購商:開局崇禎代購萬石糧輪迴時代:我知道全部劇情模擬:從一人之下開始劍下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