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步入真學2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

現在劉彥切身體會到了這句話內涵。

當追求的東西實現之時,這種滿足感會充斥內外,猶勝久旱逢甘露,勝過飢寒得飽腹。

眾人眼中,他面容紅潤富有神采,一身正氣似嵐煙由內而發,頭上文道雷雲如霧消散。

待氣息平復,正氣向內收斂,渾身毛孔發汗,如剛完成一次長跑,但絲毫不覺乏累,有的只是舒暢通達。

眼望長河落日餘暉,他享風落下手中筆,手袖沾汗看一側山君眾人,笑著說:“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總算沒辜負兄長引路、舫主籌備、二姐殷切,今朝小生入學,皆仗兄姐相助。”

“豈止我們助,方才賢弟祭起心志,乾坤文道都感應而至,為君助學添彩。”

山君說話走到他身前,抄起硯臺將剩餘墨汁倒入一手空杯中。

劉彥仰面望天,沒看到什麼奇異,倒想起自己寫文章中間,隱隱聽到雷霆響震。

每次雷鳴,都覺氣壯,但那時他全心投入並沒在意,只當自己受文章感染激動產生。

“賢弟請飲下這杯‘墨酒’,再容我細說剛才所見所聞。”

王寅送上盛滿墨汁的玉杯,並講了一個典故。

故事大致是:

晉朝年間有兩位大學士,他們興趣相投,嗜酒如命,每逢見面必當酣暢痛飲。

一天他們把酒言歡,喝到沒酒時把墨汁倒入酒壺喝起來。

僕人見此以為二人喝瘋了,急匆匆跑去稟告夫人。

夫人聞知反笑,說:“那是在飲文采,酒興已達佳境。墨汁飲下,便在腹中釀作文章詩詞,無需多言便滿腹詩香。此等儒術境界,你不會明白。”

此事傳到民間被人津津樂道,後來逐漸演變成‘入學儀式’中的一環。

孩童入學後記下名字,私塾老師會用毛筆在學生唇中點一下,意為‘飲墨立志’。

劉彥兒時入學,也曾點墨,卻不知其中的典故。

此時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習俗中藏著儒學妙理。

今天他再次入學,這杯墨酒當飲。

“但小弟不願獨飲,我想與三位兄姐共飲今日之幸。”

“勞煩小娘子取來三杯水酒。”

“哎!”

小弦月聽他指使,歡如靈雀跑到酒席前,小手抓拿,奉來三杯酒。

眾目之下,劉彥提毛筆在各杯中點了三點,身中文光由筆端成珠,點入酒盅。

朝杯中觀看,點下的墨珠暈染開,文光卻聚而不散,在酒水盪漾明光。

王山君、荀舫主、高二姐依次捏杯舉起,觀賞後神采飛揚,隨君共飲杯中物。

飲罷,四人盡歡顏。

山君道:“賢弟一通百通,才入真學便懂得妙用。你腹中真學釀造出的文光,喝下喉頭餘留浩然氣,氣在身中迴盪,如青山享風,好不暢快!”

舫主說:“君子已入真學,不可再以舊日眼光相待。我品出的滋味與你不同,乃是一股清新文雅的山水氣,如君那篇《山居秋暝》。”

二姐嫣然一笑:“我吃出的味道更不一樣,乃是一種‘陽春白雪梅花氣’,脫俗不孤傲,微寒又芬芳。乃上品詩意。”

“好妹夫,待姐姐可真不薄,拿來新詩裝入文光,與我下酒吃。”

“妙!原來如此,賢弟乃是以文光承載詩意,化入酒水與我等品嚐,佳話佳話!”

王寅甚是高興,聞著杯中殘餘意味未盡。

劉彥看他們受用,自己也很高興。

剛才他這杯墨酒飲下後,感覺身中學問鍍上一層新墨,文光也比原來略增一些。

這讓他對儒術又有新的理解。

“兄長若沒飲夠,不妨再飲一杯。”

“不,賢弟文光新釀,每一字都好比金粒子,乃有數之物,豈能肆意揮霍?我飲此一杯已然盡興了。”

說著王寅捧起他入學文章,細作觀賞,與舫主、二姐品談文中妙處。

總結下來,便是八個字【浩然之心,正大光明。】

回到酒席宴上,劉彥問起自己寫文章時‘頭頂文道降雷助學……’

記得重陽那晚,王寅領他出竅遊賞乾坤,讓他觀看孔夫子虛空聖象,說過‘文道氣象’,也談到‘文道雷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文雷不同天雷,天雷是乾坤之氣碰發,文雷則是儒教文氣碰發。

文道應儒教氣運而生,一般打雷都在正大祭祀上,如祭孔、祭孟、祭諸子,亦或天家辦科舉時。

而他今日只是入學,不明白何以引動文道降雷響應。

山君搭肩道:“兄弟不必驚異,那文道雷雲乃感應而至,皆因你文章做得好,文中正氣充盈!”

“你懷抱正義立志,大義在胸,一祭心志,浩氣如龍出竅,便誘來乾坤文氣。”

“文氣聚集成雷雲,文道便在其中顯現,每次響雷都在為你添彩,以至於賢弟三尺白錦換來四尺增長。”

“如今你浩氣已有七尺身高了!”

“七尺……”

劉彥絕沒想到能有如此高!

他聽王寅說‘一般初立道義,可得三尺浩然氣,高的五尺,再往上就極少見了。’

二姐明眸看來道:“妹夫可知你這篇文章,能抵狀元書?”

“我以前去蜀地探親,見過專修孟學的儒門學子,他們入學文章和你一比,如小巫見大巫。”

“聽莫夫子說,立志之時,道義越高,正氣越長。就算無有文雷助你,你依舊可得五尺白錦。”

“此乃你應得的。若是連你這等奇才都不得文道相助,那它還有何用?”

劉彥聞誇讚,笑問道:“二姐是說,文道產生有它的用途?它是維護儒教氣運,幫助我等入學的?”

“也可以這麼說。”高二點頭。

荀舫主接話:“儒教文道不同於天道,它乃聚合一教氣運而生,其中蘊藏諸子真靈,所以文道有私,天道無私。”

“它感應到有才德的弟子就會出現。降雷助你,乃是以資鼓勵。”

王寅拿起摺扇道:“賢弟可還記得《經香閣》典故?”

“諸子死後真靈存於文道之中,他們視察三界,恐後世儒學衰落,故而建立經香閣。專為世間大儒傳授絕學。由此可見私心。”

“莫說文道,神道也有私心!”

“凡世間忠臣、義士死後,都會被神道招去,授予神職官爵。以此穩固自家氣運。”

“他們還從儒教中奪人,將有德賢達籠絡騙去做官,使其不能轉世重修儒術。”

“由此一來,通曉真學之士越來越少,世間越發的昏暗如夜,他們神道香火才旺盛。”

“世上百姓只看神道煌煌,卻不見賢弟這樣的真學字字珠璣。”

劉彥思索他的話:“兄長是說,文道、神道之間,正在彼此制衡,爭奪氣運?”

“不然,儒教為何說‘子不語怪力亂神’?”

王寅舉杯飲酒,仰望天星:“心不存正,便要為鬼神所制。”

“山君多慮了。”

高二托起劉妹夫入學文章,展示道:“作如此正氣文章的人,難道他的君心不正?”

“二姐說的是!”

王寅笑贊:“賢弟《正氣歌》作的甚好,包含匡扶正義之心,是為後世儒子開闢新路,故此得文道響應。”

“但路新就難行,還需尋找志同道合之人,聯手開闢才是。待功成之日,可證道諸子!”

荀舫主眼眸掃去:“貓兒就差指著自己鼻子說了。”

山君爽笑不掩飾,又談起將來轉世,要拜劉世才為師,大說他領悟的正義之心。

劉彥飲酒旁聽,思量此間‘人神鬼妖儒釋道’關係,感嘆:“好一鍋大雜燴。”

正當他們相談甚歡,風中飄來高亢之音。

“世才兄可在船上?”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驚爆!真千金才是滿級大佬我身後是整個人類史!玄幻:這個爐鼎太逆天網遊:開局無限BUFF,我最強藥師穿成修仙文炮灰女配後木葉:科學改造忍界位面代購商:開局崇禎代購萬石糧輪迴時代:我知道全部劇情模擬:從一人之下開始劍下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