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上善伐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她還能為啥高興,還不是因為羽絨服全部做好了唄!”

杜月笑著道。

“羽絨服全部做好了?”

許衛國頗為驚訝道:“正常來算的話,不是還有一兩天才行麼?”

“怎麼會這麼快?”

婁曉娥一臉驕傲道:“嘿嘿,這就是管理能力啊!”

“現在所有羽絨服都在咱們四合院臨時庫房裡面存著呢!”

“厲害!”

許衛國誇獎道。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了!”婁曉娥擺擺手,“不過這主要還得感謝衛國你!”

“感謝我?我可什麼都沒有做啊!”許衛國有些意外道:“這次羽絨服生產的事情,全程都是你弄的。”

婁曉娥搖搖頭,“不是這樣的,要不是你跟我講的那些知識,我可想不到那麼多辦法,事雖然是我做的,但也得有你的指點才行,所以能這麼快把所有羽絨服做好,你才是頭功!”

聞言,許衛國笑著道:“聽你這樣一說,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也就是提提意見而已。”

“不過看到你們這麼快就將羽絨服做好,我心裡還是很高興!”

婁曉娥繼續說道:“衛國,下午的時候,劉海中、閻大爺他們來找我了,說是今天晚上開個全院大會,特意邀請你參加!”

“他們還說,你要是不去的話,這個全院大會怕是開不起來!”

“所以...今天晚上你無論如何都要去啊!”

許衛國一聽就樂了,“這劉海中、閻大爺這幾個人還真是有意思,明明要叫我去參加全院大會,卻不親自來找我,看來他們怕是我看穿他們的真實目的啊!”

“真實目的?衛國,難道你已經猜到他們找你是想要幹嘛了?”婁曉娥好奇問道。

“當然了。”許衛國笑著道:“他們無非就是看著咱們現在羽絨服都做完了,下一步就是要分錢了嘛!”

“我要是不出面,不發話,他們上那裡弄錢去?”

聞言,婁曉娥恍然點頭,“難怪呢!我就說今天劉海中、閻大爺還有許大茂他們三個怎麼變得殷勤得很!”

“我一開始還以為他們經過這次的羽絨服都徹底變好了,沒想到在這裡等著我呢!”

許衛國笑著道:“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要憑藉這點小事就改變一個人的底色,這怎麼可能!”

“看著吧,等著羽絨服事情一結束,這些人立馬又會變回原樣!”

婁曉娥同意的點點頭,“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既然他們叫咱們開全院大會是抱有其他目的,那咱們還要不要去?”

杜月在邊上道:“衛國、曉娥姐,要不你們今天晚上就別去了吧,我挺擔心的,一旦一大爺、二大爺、許大茂他們聯合起來,我擔心你們吃虧!”

冉秋滴咕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許大哥我希望你能聽杜姐的話,今天就別去,緩兩天再說!”

婁曉娥看向許衛國,“衛國,這事還得你拿主意!”

許衛國思索片刻,嘴角微微一笑,“去,為啥不去呢?”

對於許衛國這個決定,現場的人都有些不太理解。

“衛國?”

“許大哥,這很有可能是鴻門宴,你還去?”

“衛國,咱們要不再想想?”

許衛國擺擺手,笑著道:“冉秋,你既然提到了鴻門宴,那你可知道這裡面的故事?”

冉秋不太確定道:“好像說的是項羽和劉邦的故事,具體我就不太清楚了,總之表示去的地方很危險!”

許衛國點點頭,隨即看向其他人,“你們呢?有人知道鴻門宴的故事麼?”

婁曉娥搖搖頭,“這連冉秋都不知道的故事,我和杜月就更不知道了!”

許小丫舉起手,“爸爸,小丫想聽故事!”

杜月,“你給講講?”

許衛國笑著點點頭,“剛好還有時間,那我就給你們講講這鴻門宴的故事!算是上課了!”

“鴻門宴,是漢語中一則源於歷史典故的成語,典出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這則成語意指不懷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比喻想要加害客人的宴會。這點和冉秋說的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故事裡面講述楚國上將軍項羽,降服了秦將軍章邯,指揮大軍進取秦都咸陽。殊不知沛公劉邦已兼程改道,進入關中,先項羽而佔領咸陽,並駐重兵於函谷關。

劉邦入關後不久,項羽也帶著自己的隊伍趕往咸陽,卻被擋在了函谷關外,一打聽才知道劉邦早已進駐咸陽。項羽大怒,奮力攻破函谷關,劉邦的守關將士抵擋不住,棄關而逃。項羽指揮大軍一路追到新豐,在鴻門設下大營。

此時,劉邦的下屬曹無傷叛變投敵,對項羽說,劉邦想稱關中王。憤怒的項羽下令,第二天一早諸侯聯軍吃過早飯就對劉邦部隊發起總攻。

項羽的謀士范增也說,劉邦本為貪財好色之徒,進入咸陽之後,他的行為有些改變,不近女色,不斂錢財,可見他的志向不在小,有野心,必須趁他羽翼未豐時把他消滅掉。如果聽任他發展壯大,將來後悔也來不及了。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和張良是好朋友。他偷偷地跑到劉邦軍中通知張良逃跑避難。張良把項伯引見給劉邦。劉邦為了拉攏項伯,和項伯訂了姻親。然後在第二天早上劉邦帶著一百多人來到鴻門見項羽。劉邦恭敬地對項羽說:“我從來沒有在關中稱王的打算,我只不過是來為將軍打前戰的。”項羽見劉邦這樣說便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

鴻門宴上,範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讓他殺了劉邦,但項羽遲遲下不了決心。於是范增便找來了項羽的堂兄弟項莊,讓他假裝在酒席上舞劍,趁機殺掉劉邦。項莊依計行事。項伯看出了項莊的真正用意,也拿起一把劍和他對舞,以保護劉邦。

張良見形勢危急,就跑到門外對樊會說了裡面的情況,樊會急忙拿著劍和盾進入營帳來保護劉邦。項羽問這是誰,張良說是劉邦的車伕。項羽見樊會是個壯士,就賞給他一個生肘子和一斛酒。樊會趁機用發牢騷的話來說明劉邦沒有稱王之意。項羽無話可說。

過了一會,劉邦假裝上廁所,從小道偷偷離開了鴻門。與此同時,張良奉上一雙白璧和一雙玉斗,分別獻給了項羽和范增,項羽收了白璧,只顧著賞玩物件,不理其他。範增氣得把玉斗摔得粉碎,憤憤地說:這小子不能成大事,奪取天下的一定是劉邦啊。”

鴻門宴”是個危機四伏的宴會,但劉邦終因張良之謀和樊會之勇得意脫險歸去,這顯示出了劉邦集團高超的管理能力,巧妙地化解了危機,為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這個典故也反映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劉邦在鴻門宴上能化險為夷,既源於他對客觀情況,以及危機和風險的正確認知和判斷,也源於他善於利用對手的性格弱點。正因為這些,劉邦才能在鴻門宴中做出正確的決策,化解風險,安全逃脫。”

“現在...你們知道這成語的故事吧!”

婁曉娥、冉秋、杜月、許小丫齊齊點頭。

“這項羽也太優柔寡斷了,難怪拿不下天下!”婁曉娥沒好氣道。

“劉邦還挺狡猾的。”杜月說完,還悄悄看了一眼許衛國。

“咳咳,媳婦你看我幹嘛,我又不是劉邦,我才沒他那麼憋屈呢!”許衛國再次開口問道:“那你們現在覺得我要不要去參加全院大會呢?”

“去!當然得去了!”婁曉娥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去了,好歹有機會成為劉邦,要是不去,那就是縮頭烏龜啊!”

杜月也點點頭,“鴻門宴的故事說得對,遇到問題不能光想著逃走,而且得想辦法去解決,去化解,這樣才獲勝的可能!”

冉秋:“今天真是學到了!”

婁曉娥卻又皺眉問道:“衛國,咱們去肯定要去,不過萬一他們已經商量好,等會聯合起來給你施加壓力,咱們該怎麼辦?畢竟現在羽絨服都做完了,他們只要聯合其他人佔住羽絨服,我們拿他們則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這個事情也不好告訴給公安!”

許衛國點點頭,婁曉娥擔心的他自然知道,不過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理,他早就想好了辦法,要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安心的讓婁曉娥一個人負責。

隨即微微一笑,再一次問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咱們就又得向古人學習!”

“向誰?”婁曉娥好奇問道。

“當然是孫子了!”許衛國微微笑道。

“孫子?”婁曉娥哈哈笑了起來,“衛國,你這不是搞笑嘛,小丫都還沒長大嫁人,她那裡來的兒子,你那裡來的孫子?”

許衛國白了婁曉娥一眼,無奈道:“沒文化真可怕!”

冉秋趕緊拉住婁曉娥道:“曉娥姐,許大哥說的孫子,其實是咱們國家古代的兵家至聖孫武,人們稱作為孫子!”

“原來是孫武啊!可孫武又是誰?很厲害麼?”婁曉娥好奇問道。

許衛國直接開口道:“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

“孫武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絡,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

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

“這就是孫子!你能不能多讀點書?”

婁曉娥聞言,也是被孫子的厲害所震驚,不禁感嘆道:“原來孫子這麼厲害啊!我一直以為只有老子很厲害呢!對了,那兒子是不是也很厲害?”

許衛國:“....”

冉秋:“....”

就在許衛國打算放棄和婁曉娥對話的時候,婁曉娥又開口問道:“衛國,既然你要向孫子學習,那你還沒有說要學習他那一個方面呢?”

許衛國稍稍有些欣慰,“你總算是問道點子上了!”

“孫子寫了一本兵法名為《孫子兵法》,這裡面記載的一策略,謀攻篇!”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看著眾人一臉懵逼的樣子,許衛國隨即翻譯起來,“孫子說:大凡用兵的原則,使敵人舉國屈服,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全軍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的軍隊就次一等;使敵人一個“旅”的隊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一個“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一個“卒”的“隊伍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投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謀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才是攻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西遊之齊天小聖西遊之鵬魔王大秦:說書雪中,始皇給我打賞從契約御獸開始魔神御獸師最後的機械人諸天飛雲我在修仙世界搞科技家有露娜諸天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