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招生了招生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招生?”葉向高聞言後眉頭微皺,朝廷這麼快就將這事情辦好了?開始招生了?朝廷做事的效率什麼時候是這麼高效了。

接著,又看向家僕有些急切的詢問道:“去報名的人是不是很多?”

“是啊老爺。”那名家僕不知道為什麼葉向高怎麼激動,心中有些疑惑,但還是如實的對著葉向高開口說道:

“之前小的聽到後也是比較好奇的出門瞧了瞧,確確實實的看見一群人帶著自己的娃娃急匆匆的從小的面前經過,多半是去報名的吧。”

說完後,那名家僕還對著葉向高有補充了一句:“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對此都是十分看重的。”

要是不看重,也不會這麼大清早的,就帶著自己家的孩子亂跑。

葉向高聞言後,嘆了一口氣,能不看重?在大明朝,為什麼一些百姓們平日裡對讀書人是十分的尊敬的,不就是因為讀書人的地位高啊,特別是有功名的讀書人,那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童生。

所以說,在大明朝幾乎是個人都是讀書的重要性,只要不是傻子,都是曉得讀書能夠改變自己家庭的命運的,要不然也不會有許許多多的一些家庭,平日裡省吃儉用,將省下了的銀子都供自己孩子讀書。

當然了,這樣的家庭在大明朝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會省下銀子來供自己孩子讀書的,因為讀書的費用可是很高的,不提給教書先生的學費,就連那些文房四寶,四書五經這些書籍的的費用可是不低的。

不是所有家庭省吃儉用都能夠省下足夠的銀子的。

也就是因為讀書所花費的錢財巨大,在導致他們這一些士紳,所謂的大儒們壟斷了科舉,或者說是世人讀書的途徑。

你們這些平民,想要讀書,就得要找教書先生吧?之後找的教書先生不還是他們這一些大儒嗎?

“這是在掘咱們的根啊。”葉向高說了一句。

“啥?老爺,挖啥根啊?”那一名僕人聽了葉向高的話,有些疑惑的問道。

葉向高瞥了一眼家僕,說道:“說了你也不懂。”

這確實是在挖他們這一些大儒的根啊,他們這一些大儒有許多都是被吹捧起來的,而誰會去吹捧他們?除了一些關係好的大儒們吹捧外,還不是要靠自己的門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他們這一些大儒為什麼待在民間,已經不身處朝堂了。都還能擁有像身處朝堂上的地位呢?有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們的們生多啊,眾多的門生之中,肯定是有中舉當官的啊,在加上原本的故吏,這在朝堂上的關系網大的。

如今不一樣了,朝廷設立了供人免費讀書的學堂,到時候,誰還會話冤枉錢,去找他們這一寫大儒學習知識了?

人都是很現實的,能夠省錢,為什麼不省?畢竟送自己孩子去讀書,對於百姓們來說是沒有一點的損失的,而且要是自己的孩子聰慧一點,說不定還真的有可能考舉上功名。

這樣一來,他們這是士紳大儒們開辦的書院,那真的是沒有存在的空間了。

再加上現在朝廷的一系列操作,葉向高覺得自己這一些士紳大儒們要失去對於民間的掌控力了。

“沒想到,朝廷現在的這辦事效率怎麼會這麼快了?”葉向高輕聲嘀咕著。

本來還在想著怎麼樣才能使得朝廷能夠收回這一些旨意,沒有想到現在都已經開始招生了。

“老爺。”那名家僕見到葉向高在嘀咕著對著葉向高:“小的之前在邸報上看到過關於這方面的報道,這一些教書的學堂都是從之前被朝廷下旨抄家的那些大臣們的府邸之中,選了幾處改過來的,朝廷為此還徵用了一些民房。”

聽了,家僕的話,葉向高嘟囔著:“怎麼又是邸報?”

接著,看向自己的家僕說道:“待會你去將這一些日子朝廷發出來的邸報夠給我全部找來,不能落下一份!”

“小的明白了。”那名家僕說道。

接著,那名家僕對著葉向高輕聲詢問道:“老爺,小的能夠告一天假啊?”

“不用太久,一小會就好了。”那一名家僕詢問道,本來他就應經想象管事的請假了,誰知被自家的老爺叫了過來,那正好可以向自己的老爺直接請假。

“你有什麼事嗎?”話剛剛說出嘴,葉向高就明白了什麼,看向那名家僕道:“你不會是想要讓你的孩子去朝廷建立的學堂去讀書吧?”

那名家僕點了點頭,畢竟說了,不管什麼出身都能夠讓自己家的孩子去學習的。

葉向高聞言,揮了揮手:“為何要去朝廷的學堂去學習呢?你在我身邊幹了這麼多年了,直接讓我來給你兒子教導不好嗎?”

“真的嗎老爺?您願意教導小的犬子嗎?”那名家僕聞言後震驚的看向葉向高。

“這是自然。”葉向高點了點頭,說道:“反正,這一些日子裡你老爺我沒有什麼事情,教導教導你的孩子,也沒有什麼問題的。”

“雖說你老爺我現在年紀大了,但是你老爺我當初可是我大明的進士,教導教導一名孩童還是有能力的。”

說道這,葉向高很是鬱悶,當初先帝招自己入京,就是要重新啟用自己,雖說自己還沒有來到京師,先帝就駕崩了,但是自己進京後,新帝怎麼就對自己不管不顧了呢?自己都已經來京這麼多天了。

“小的謝謝老爺。”那名家僕滿臉驚喜的對著葉向高行禮道。

這個時候,葉向高想到了什麼,朝廷要在大明境內全力的興辦官學,先不提所需要的錢財的事情,要在大明全境興辦官學,那朝廷就需要一大群教書先是去傳播知識的。

只要朝廷沒有足夠的教書先生,怎麼大力的去興辦官學呢?

那麼朝廷需要的教書先生從哪裡來?不還是要他們這一些大儒嗎,只要他們這一些大儒們聯合起來,讓朝廷召集不到足夠的教書先生,那這是請不是解決了?

葉向高覺得自己想到了解決了方法。

接著,葉向高在心中嘆了一口氣,要是自己還在朝為官,還是內購大學士,那麼他才不會有著一種想法呢,他會盡力的為朝廷出謀劃策,可惜的是現在的他,不過是一介待在京師的‘鄉野村夫’罷了。

陛下在朝為官的時候,認真的為朝廷出謀劃策,那可是能夠得到陛下的獎賞的,而現在的他,那可定是要為自己的利益出謀劃策了。

而就在葉向高在想法子搞事情的時候,另一邊的負責報名登記的地方前面可謂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還有不少漢子帶著自己的孩子紛至沓來。

一名身穿青衫的青年,手持毛筆,坐在案前一邊在紙上書寫這,一邊頭也不抬的詢問道:“孩子的姓名,父母的姓名,現在的住所位置。”

等到自己前面的人回答後,將這一些資訊記錄下來後,取過一個類似於小卡片的東西,交到眼前父子的手上,並且囑咐道:“這個東西放好,這個將來就是你家孩子能否上學堂的憑證了。”

“謝謝。”那一名父親小心翼翼的接過那一個小卡片,這一小小的卡片,在他心中如同黃金還要貴重!

將其小心翼翼的放入懷中,接著那名青年繼續開口說道:“好了,到那一邊去領孩子的學服。”

“是是。”那名父親連連告謝,接著又是想到了什麼,出聲詢問道:“敢問何事能夠上學堂呢?”

“這個到時候會通知的。”說著,那名青年有指了指記載的住所地址,告訴那名父親:“現在還不確定何時能夠開學,不過知道時間後,會一個個告知你們的。”

“畢竟朝廷還是有一些事情還做完善的,你們要理解朝廷的難處。”

“能理解,能理解。”那名父親連連說道。

送走了眼前的這一對父子後,那名青年將手中的毛筆放下,對著雜亂的人群喊了一句:

“都排好隊伍!不要急,不要亂,咱們報名的時間可是有著足足的七天時間。”

接著,又拿出了自己身為大明宗室的氣勢:“錦衣衛呢、錦衣衛呢?維持一下秩序。”

沒有錯,這一名青年就是大明朝的一名宗室子弟,雖說現在的這一些的年輕的宗室子弟們,都是被丟到軍營之中操練,但是也不能將宗室子弟都丟到軍隊之中,因為有些人不一定適合當兵的。

這是戚金在訓練宗室子弟時得出的結論,所以,戚金之前請示了朱由校,准許一些宗室子弟能夠不待在京營之中,給他們另找一些事情做做。

所以,他就來到這裡幫忙了。

在錦衣衛的維持下,慢慢的將秩序給建立了起來,整齊的佇列也是很快的排了起來了,畢竟錦衣衛的威名可是很大的。

而不遠處,也是聚集了一群人,他們都是在詳細的詢問相關的政策。

“沒錯,沒錯,不要錢,免費學習!”另一名身為宗室子弟的青年口乾舌燥的對著自己前面的人群說道,這一些話,他今日已經是說了有上百遍了。

“不管你是什麼出身的,就連商賈的孩子也是能夠進入學習的!”

“當然,為了防止官商勾結,商賈的孩子今後是不能夠當官的,當然了,他也能學習一些知識,將來可以經營家中的生意。”

“學習成績好的,還有獎學金的!”

“朝廷為何不早些做出這一項決定啊!”人群中,有一名男子哀嚎道。

那名青年的目光被其吸引住了,將其應該也是有三十多歲了,於是開口詢問道:“這是怎麼了?”

“之前在下的家中,為了供在下讀書,一直以來都是省吃儉用,家中一些值錢的的東西皆是換了銀子,供在下讀書,為了供在下讀書,家中可謂是變得一貧如洗。”

“為了供在下讀書,家中父母為此平日裡過的十分的拮据,艱辛,在下覺得對不起自己的父母啊。”

接著,嘆了一口氣:“要是朝廷早早的大力興辦免費的官學,在下一定會選擇去學習,以此來減輕父母的壓力!讓他們不用過上拮据,艱辛的日子。”

聽完後,那青年想著,這傢伙竟然還是一個孝子?

“陛下就是為了照顧你們這一些家境不好的學子,在下旨學堂不收一點錢財。”那名青年回答道。

“既然朝廷不收錢財,那麼所需要的錢財從何而來呢?”那名男子問道:“朝廷能支撐的住這一筆開支嗎?”

這個問題也是引起了在場的一些人的好奇,是啊,朝廷不收取錢財,那麼所要的開支從何而來呢?大家夥都是明白這天底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是不會掉餡餅的!

那名青年聞言後,在心中不由的翻了一個白眼,得了,又是一群沒有認真看邸報的傢伙。

心中腹誹不已,但是嘴上還是解釋道:“都知道朝廷之前徵收商稅了吧?徵收商稅後朝廷的國庫就富裕了起來,自然而然的就有多餘的錢糧來應付這一些開支了啊?”

“之前,朝廷查抄通敵叛國的晉商,大家夥都是知道,那晉商有多少家財的吧?”

“知道。”這一點在場的大家夥都是知道的,這晉商叛國的事情在當時鬧得可是沸沸揚揚的,而且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他們給斬首的,死首現在都還在北京城城牆前面掛著呢。

“商人都是很有錢的,朝廷向他們收稅可是能夠得到許多的國稅的!大明朝現在的基本國策就是向有錢人徵收賦稅,減少普通人繳納賦稅的比例,這一點都是陛下定下來的!這是陛下聖明的決定!”

這時候,那青年還不忘在眾人的面前吹捧朱由校,畢竟他也是大明的宗室子弟的啊。

接著,青年看向那名男子說道:“陛下說這就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看來陛下徵收商稅簡直上一項聖明的舉措啊!”

那名青年看向那名男子說道:“那麼既然如此,你更應該早日取得功名,才對的其父母為你的付出啊。”

“這是自然。”那名男子說道:“在下此次進京,就是得知當今陛下下旨將恩科提前一年,就直接趕赴京師了。”

這麼說是有功名在身的咯?那就是說現在他們家庭狀況是有所好轉了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長生奇緣新西遊人生凡人修真成佛路黎成上仙鬥羅:絕世之光我的外掛是株仙草都市超級感應力超級感應兵之道從一人開始聚道果屁魔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