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要改京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張維賢是在萬曆三十七年的時候領了後軍都督府的事務。“不過具體的大大小小的事務還是以兵部為主。”

現在的勳貴,不僅是在朝堂上沒有什麼話語權,就連軍隊中也沒有什麼話語權。

“現在的兵部尚書是誰?”朱由校對著張維賢問了一句。

“回陛下,大明現在的兵部尚書乃崔景榮!”張維賢回答道。

“崔景榮改為吏部尚書,徐光啟兼任兵部尚書,至於吏部尚書周嘉謨,他之前不是上表請求致仕嗎?大夫七十而致仕,那朕就準了。”本來官員們致仕,皇帝都會出言挽留,這個過程來回弄幾次,皇帝才會准許官員們致仕。

不過話說回來,明末又好些官員都是在辭官後,又被召回朝廷接著當官。

但是朱由校不管這些,既然這官自己都不想當了,那他朱由校還挽留什麼呢?朱由校記得這周嘉謨是在歷史上,因為觸怒了魏忠賢而除籍了。

“徐光啟?”張維賢在心裡唸叨了一下徐光啟的名字,張維賢在閒暇時看過徐光啟所著的軍事書籍,知道徐光啟是一個知曉軍事的,而且張維賢也是知道,徐光啟之前曾多次提議朝廷要重視火器,希望改進火器的製造技術,這樣看來徐光啟比之前那些讀書人好太多了。

“張愛卿,對京營的現狀怎麼看?”朱由校澹澹的開口。

“京營的現狀?”聞言,張維賢一愣,他是知道京營的現狀如何,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可是這種現狀真的要如實想朱由校稟告嗎?京營中是有一些勳貴子弟們在裡面任職的,京營的糜爛勳貴們是有責任的。

不過轉念一想,陛下今日特意找自己來講勳貴和京營的事,那麼說,關於京營的現狀,陛下心裡多半都是明白的,所以還是如實回答了為好。

“回陛下,現如今京營糜爛,以不是成祖時五伐漠北時的京營了。”

“那給朕說說,京營是如何的糜爛?”

“回陛下,京營雖說好稱有數十萬眾,可是除去老弱,若是能有一、兩萬能披甲持槍可戰之兵,以是奇蹟!可能還遠遠不夠這些人數。”

“其它的,要麼是一些用來充數的老弱病殘,要麼就是謊報人數,來吃空餉。”

“陛下,朝廷是按照花名冊上的人數發的軍餉,而現實中的京營,根本沒有花名冊上的那些人數!不僅如此,還會去剋扣軍士們的軍餉。”

“等到會操時,就都讓自己的家丁代替自己操練,有人來檢閱京營,會去用錢招募一些小混混來充人數,使得京營看上去規模宏大。”

“不過。”張維賢話鋒一轉,把矛頭轉向了文官:“那些讀書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會光明正大的貪汙軍餉,還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漂沒’,不僅是貪京營的軍餉,就連邊軍的軍餉他們都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臣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張維賢說著,臉上露出一副氣急敗壞的表情,似乎那些文官們比那些京營的軍官還要可惡。

“他們,不僅僅是貪汙軍餉,還把軍士們當成牲口使喚,為他們剛搬家、修園子等等的私事,把使喚軍士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肆意使喚軍士給自己幹私活的事,應該不僅僅是文官們吧。”朱由校開口道。

“陛下說得沒錯。”聽到朱由校這麼說,張維賢也是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接著,張維賢又說很多能夠證明京營糜爛的事蹟。

“張愛卿既然這麼明白京營的情況,為何不上疏朝廷,對京營進行整治呢?”朱由校對著張維賢問了一句。

上疏朝廷整治京營?張維賢自認為沒這個本事,現在的他雖是英國公,但他不是像初代英國公那樣對於朝政有話語權。這件事背後的利益線太多了,一下得罪那麼多的既得利益這者,他身為一個對於朝政一點話語權都沒有的國公爺,可是受不了的。

就算他們擺平有利益牽連的勳貴,那有利益牽連的文官呢?那些御史的筆厲害著的呢,假的都能說成真的,到時候有張維賢受的,都沒處辯解的,那能怎麼辦?只能揣著明白裝湖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見到張維賢陷入了沉默也不在接著問下去了,嘆了一口氣道:

“張愛卿,朕欲整治京營,難免會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張愛卿,汝說,勳貴們會放棄這些蠅頭小利改過自新嗎?”

“回陛下,一定會的,如果有人頑固不靈,老臣替陛下砍了他!”張維賢斬釘截鐵的說道,勳貴們好不容易等到一個翻身的機會,如果這時有人頑固不靈,那麼勳貴們會毫不猶豫的拋棄他們。

不過成國公朱純臣肯定是無了,要整治京營乃至勳貴,肯定是要處理幾個勳貴來立威的。張維賢也是知道朱純臣是幹過一些藐視王法的事的。

聽到張維賢斬金截鐵的聲音,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還是嘆了一口氣道:

“守衛大明京師的京營尚且如此,大明其他地方的軍隊如何,真是說不上來啊。”

“陛下,依老臣看,我大明的邊軍戰鬥裡還是不錯的。”張維賢回答道。

“邊軍是有戰鬥力,可是那些遼東將門,恐怕有一些歪心思啊,如若不是李成梁養寇自重,遼東會是這個樣子?”

說著,朱由校想到了後世一個段子,說老朱家皇帝是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而相對應的滿清皇帝,就是開局成梁孝子,結局招核賢孫。

不過,就算是現在,遼東一些將領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吧?畢竟遼餉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張維賢在內心想到。

“張愛卿,汝說朕讓那些遼東將領的家卷長輩們都搬來京城,汝說怎麼樣?”朱由校心中靈光一現,連忙對張維賢說道。

我怎麼看?你是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皇帝啊,你說了算啊。

朱由校也不等張維賢說什麼,接著開口道:“把他們的家卷長輩們都接到京師了來享福,待在京師總比待在那遼東的苦寒之地好啊,朕在給他們的家卷長輩們豪宅,來京師享福!朕還能讓他們的孩子進入國子監學習。”

“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放心的殺敵了,不用擔心自己親人的安危了,若是他們戰死沙場,朕會給他們封爵,又其子嗣繼承!”

“那些戰死將領的子嗣,可以效彷漢之羽林孤兒。”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將領們的親人都在朝廷的手上,可以儘可能更好的掌握在外帶兵的將領,避免其傭兵自重,不戰而降。畢竟自己的親人都在朝廷的手裡。

“朕還欲建一個大明英烈祠,供奉為大明付出生命的將領和士卒!國朝不滅,香火不斷!”

“每年,朝廷都要組織文武官員祭拜,那些進京參加恩科的學子們,考試前都要去祭拜!”

現在的人們是很重視香火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即沒有後代傳承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這個英烈祠,造的要比成祖修建的天壇還要壯觀、雄偉!”用來激勵大明的將士們奮勇殺敵。

朱由校不介意造幾個奇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長生奇緣新西遊人生凡人修真成佛路黎成上仙鬥羅:絕世之光我的外掛是株仙草都市超級感應力超級感應兵之道從一人開始聚道果屁魔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