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重武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孫可望和一眾心腹大臣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擴軍,並沒有打算對軍隊編制進行大規模改革,不過混編營在軍中的比重卻是實實在在增加了。

江南大戰除了盧名臣,張煌言兩路水師東西夾擊,大軍直接切入清軍腹地之外,長江兩岸廣袤的平原地形也決定了大戰的最終形式——大兵團陣戰。

換言之,大兵團作戰需要殿前軍在武器,後勤、戰術、排程等方面進行一系列調整和改進,而增加具有綜合戰力,在武昌大戰中表現不俗的混編營,便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現在,明軍沒有能力進一步進攻,清軍也是同樣如此,雙方都在養精蓄銳,積累實力,準備最終的一戰。

局勢到了今天的地步,清廷除了孤注一擲以外,已經別無選擇了,江南一戰若是不能勝,不用孫可望,便是外藩蒙古和各地的漢人軍頭,也會紛紛起兵反清。而且,清廷內部可不是只有愛新覺羅這一姓,一旦兵敗,殘清內部也少不了一場內戰。

要知道,若不是清廷的強悍武力,外藩蒙古絕對不可能稱臣,而各地的漢人軍頭,除了吳三桂,尚可喜,線國安之流,大部分也不是沒有退路的。一個依靠武力高壓維持統治的半奴隸制半封建政權,一旦失去了武力,隨時會奔潰。

不過,由於雙方都需要休養生息,收復江南的作戰計劃並沒有正式擬定,孫可望的工作重心也還在增強大軍的戰鬥力上。特別是為了應對平原野地作戰的特點,他必須給大軍補充足夠的“重武器”。

之前殿前軍,甚至是整個明軍聯盟所使用的火槍主要是葡萄牙殖民者帶來的輕型火繩槍及其改造版,這種型別的火槍因為輕便,在這個時代的東亞十分流行。

不過,輕型火繩槍在多山的南方地區和海上固然好用,但和魯密銃比起來,就顯得威力不足了。

特別是之後的平原大決戰,若是火器部隊沒有重型火繩槍,恐怕在火槍對射的時候,將會處於嚴重下風,這是孫可望不願意看到的。

殿前軍在戰場之上也繳獲了數千支魯密銃,其中完好的有八百多支,還有一千支是修復之後還能使用的,孫可望已經下令工坊以最快速度模彷生產了。

而戶部和兵部也根據預算給出了生產方案,以孫可望現在的財力和工坊的生產力,一年時間內,足以給軍中半數火槍兵換裝。

擴軍會議結束的第二日,孫可望早早起床,在王府中處理了一些雜務之後,又去抱了一會剛出生不久的小兒子。這是他新納的妃子生的,出生那天,孫可望還在和嶽樂大戰。

臨近午時,張虎早已經調來上百親衛,親自領隊在王府內,孫可望今日打算去城外的火炮工坊視察,六磅炮剛剛研制成功,他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孫可望帶著一隊親兵策馬往城西嶽麓山的方向而去,武器工坊基本上都集中在那裡。

他們過橋之後,很快就到了一片兩重圍牆圍起來的廠區,大門外足足三道關卡,左右兩側還有兩座小型的瞭望塔和箭塔,十幾名全副武裝的哨兵正在執勤。

孫可望要來視察的訊息並沒有提前洩露,工坊內的工匠管事們也都不知道堂堂攝政王,孫國主要親自前來,自然也不可能提前做好什麼準備。

而當張虎亮出腰牌的時候,那領頭的那個哨兵伍長直接嚇了一跳,壓根不用向上官請示,直接就讓孫可望一行人透過了。這些士兵很多都是第一次得見孫可望尊容,很多人甚至不敢抬頭,生怕有什麼冒犯之舉。

穿過外面那一道圍牆,張虎在內側圍牆的門口再次接受了檢查,孫可望才終於進到了這個戒備森嚴的武器生產基地。

這個武器生產基地足足有八千多名工匠,還有上萬雜役後勤人員,產出的武器裝備佔了當前永曆-大西複合政權的三分一多,有一個千總部的戰兵把守其中。

孫可望進去之後,直接找到了工坊的負責人,巡視一圈,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之後,便直言要去觀看六磅炮的試射了。

魯密銃的生產並不困難,工匠中早就有人清楚製造方法,只不過之前財政不充裕,孫可望要求全軍統一使用舊式火繩槍。所以,現在孫可望便直奔火炮試驗場而去了,魯密銃的情況他並不急。

來到“長沙武器局”的火炮試驗場,裡面二十幾個跑步正在擺弄著靶場裡的六門新造出來的六磅火炮,工坊負責人黃波此時心中緊張萬分,生怕在這樣全無準備的情況下會出什麼差錯。

“國主,等他們調整好角度,便能射炮了。”黃波咽了咽口水,又趕緊問道:“國主還有什麼指示,臣立即就去辦。”

孫可望笑了笑,開玩笑道:“黃局長不必緊張,孤就是來看看六磅炮的,不是來找你麻煩的。”

兩年前他來巡查的時候,黃波還只是一個工坊的負責人,現在已經成為長沙武器局的二把手了。而那些跟著他到今天,將長沙武器局一點一點建設起來,如今也都已經升官發財。對於這樣的老部下,孫可望並不懷疑他們的忠心,也一向很隨和。

“臣不敢,臣......”黃波平日裡還是挺能說會道的,但是這段時間被孫徵淇的整頓搞怕了,還好他是王應龍這個老尚書的心腹,雖然也貪了不少,但孫徵淇沒有動他。

“聽說你女兒嫁給了王尚書的孫子?”孫可望頓了頓,回憶了一下昨晚看到的情報,又繼續說道:“那小子出息得很啊,如今在科學院造出了新的軋機,聽說打鐵的效率能比以前高出三成,日後進了工部,水平絕對不低於他爺爺。就算不進工部,在科學院也有一席之地。”

黃波一聽,孫可望居然記得那麼清楚,心中頓時大喜,看來自己的眼光一點沒錯,果然選到了個好女婿。對於孫可望來說,這只是瞎聊一下,可對於黃波就不一樣了,攝政王的金口玉言,千金不換的啊!

“國主謬讚了,小婿所成,皆是仰賴國主神威。”黃波奉承道。

“這次待在工坊多久了?”孫可望見對方終於放鬆了下來,又問道。

“回國主,臣待在工坊五日了,這數萬大軍的槍炮都要更新,量實在太大,生產時不時就出問題,臣實在不敢懈怠。那可都是將士們的性命啊,臣只希望能快些做好,不辜負國主的信任。”

孫可望聽罷,點了點。隨後又和火槍,火炮的幾個工坊負責人聊了幾句,特別是現在配給騎兵的短銃也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孫可望對這個還是十分重視的。

這些人以前大多都是做火器的,因為孫可望的特別重視,考核制度也有傾斜,做火器的工匠升官相對而言容易得多,這也使得工匠學堂中,火器火炮班是最受歡迎的。

這些工匠現如今一個個都如魚得水,這裡沒有層層盤剝,更不存在明朝廷那種虧本造火器的情況,他們的月餉又高,到處都受人尊重,不說大富大貴,但是每個人基本上都是一妻一妾,二進的大院子。要知道,便是武昌大戰戰事吃緊,嶽麓書院都欠餉的時候,工匠們的一切都是照常供應的。

而且,武器局的考核晉升制度仍舊非常公正,隨著工匠學堂的學生陸續畢業,這些負責人的競爭壓力也非常大,這也是促使他們沒日沒夜研究的原因之一。

經過上千年的馴化,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如同一塊肥力絕佳的熟地,但凡有科學合理的制度,就能迸發出無限的生產力。從某個角度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外力,把原本因為早熟而堵死的出口撬開,這裡仍舊是人類文明的另一種可能。

但如果有人為了自己的權勢,無休止的從中索取,像對待奴隸一樣愚昧之,壓榨之,欺騙之,禁錮之,不懂得珍惜這麼好的百姓,那可能就是原本歷史上的——神州沉沒三百年了。

這片土地之上的野蠻,荒唐,愚昧,貧窮,失去的一個又一個十年,除了時代的侷限,更多是統治者的無能與罪惡,甚至無能而不自知,還把自己視為救世主,要百姓感恩戴德,比罪惡還要可怕一百倍。

孫可望至始至終對百姓都是充滿希望的,所以他才會努力革新。

很快,炮手便已經調整好了角度,孫可望走進打量了那幾門六磅炮,明顯比四磅炮要更大一些,但是比起攻城用的紅夷大炮,則要小很多,炮管也很短,孫可望目測不到兩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四磅炮太小,威力不足,八磅炮又太大了,重達千斤,雖然威力強大,但是機動性太差,所以孫可望折中了一下,要求工匠們率先試製六磅炮。

黃波見孫可望看得認真,趕緊在一邊介紹道:“國主,這便是咱們最新研製出來六磅炮,重七百一十餘斤,以青銅為主要材料製成。這炮和四磅炮一樣,打得比火槍還快,一般需炮手四人,若是極端情況,兩人也可以,具體實戰得看炮手的熟練程度。

六磅炮的威力比四磅炮要強許多,四五百步之內都能將盾車打碎,兩百步左右,披甲戰兵也無法抵擋,實心彈,散彈都能發射。不過,仍舊不能用來攻城。”

黃波話音剛落,六聲爆炸聲響起,距離炮兵陣地三百步左右的靶牌瞬間千瘡百孔,六磅炮用實力證明了黃波所言非虛。

孫可望看了看,六個一丈方圓的靶牌已經搖搖欲墜,這些炮兵的精準度還是不錯的。當然,這也和六磅炮的口徑和射程有關。

孫可望滿意的點了點頭,讚歎道:“這炮果然威力無窮,黃波你辛苦了,這份功勞孤會記得的,咱們的幾十萬大軍,也絕對不會忘記的。”

隨即,孫可望又扭頭看向了其他幾個工坊負責人,鼓勵道:“孤知道,這些都是大家的功勞,正是有你們的努力,我大軍才有威力巨大的火炮可用,才有製作精良的火槍殺敵。這些都是克敵制勝的利器,將士們奮勇殺敵重要,諸位的努力,也同樣不可或缺。

諸位要記住,咱們還需要更多更好更大的炮,更多更好更強的槍,炮兵和火槍兵是勇士,你們則是他們背後的英雄,是不可磨滅的功臣。火炮火槍今後的發展空間還是巨大的,諸位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

在場的這些工坊負責人都聽得興高采烈,不少人聽到孫可望對他們說前途不可限量的時候,甚至已經兩眼放光。

孫可望說完,隨即又和黃波一起去視察了火槍工坊,六磅炮,四磅炮,還有攻城用的其他火炮,甚至是炮架,火炮專用的定裝炸藥等等,都已經在葡萄牙人的指導和少數天才工匠的試驗下成功研製,這些都不是孫可望需要擔心的事情。

來到火槍工坊之後,孫可望拿起了一杆最新生產出來的魯密銃,很明顯就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重量。

黃波依舊跟在一旁,他對火槍也同樣有研究,甚至幾種主戰的火器都十分瞭解,這是他作為武器局二把手的專業素養。

“國主,這火槍就是彷自繳獲的清軍火槍,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所進貢的魯密銃,火槍試驗場的士兵已經經過檢測,每次射擊的用藥和彈藥重量,距離和威力,現在都已經有了記錄,並調整至最佳。不過,刺刀一事還是難以推行,製造困難,造價又太高,遠遠達不到國主當初的要求。”

“燧發槍和刺刀的事情科學院和工坊繼續研究,不要鬆懈,別說現在只是兩年,便是十年,咱們也要弄出來。”孫可望稍稍頓了頓,又繼續說道:“魯密銃要儘快生產,務必在冬季大軍最後一次集訓之前,全部裝備。”

孫可望原本以為在江南大戰的時候可以給軍隊裝備上配刺刀的燧發槍的,但實際情況遠超他的預料,燧發槍和刺刀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成本實在太高,並不適合數萬大軍裝備。

武器製造的問題他也不懂,但他知道科技發明本質上是機率問題,只要環境和條件是對的,隨著實驗的深入,實驗次數趨近於無限大的時候,便遲早會成功的。除非前置條件錯了,那便是南轅北轍了。

“是!”黃波肅然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諸天副本:開局就是無敵潛力開局就較真,對面被我嚇到報警!我怎麼成老藝術家了龍族:我的一人之下絕對有問題開局和女神流落荒島星際領主:開局變成機械小兵從海賊開始燃燒世界我才是宋太宗你們練武我讀書影視世界從三十而已顧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