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西夏地方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嵬名令公說的橫山防線,在場的眾人都熟悉不過,於是嵬名令公指著地圖中的東南側一帶道:

“現今我軍在橫山一帶部署有兩個監軍司,可根據長安傳來的訊息,金軍在東面的兵力部署起碼不下二十萬!”

二十萬!

聽到二十萬這個數字,眾人一片譁然!

之前眾人以為金軍在東邊的部署有個十萬多就已經很多了。

實在是沒想到,金國如發了瘋似的在東邊部署了二十萬大軍!

更令眾人恐懼的是嵬名令公接下來的話。

只見嵬名令公臉色不變繼續道:“而根據多方情報推測,其金軍東路軍光是八旗兵就高達十萬左右!”

譁!眾人又是一片譁然!

“當然!”嵬名令公也不敢繼續在打擊眾人,終於說出一番令眾人放鬆的話:

“雖說有十萬八旗,但實則真正的八旗戰兵只有三萬左右,餘者皆是金軍蒼頭組建。”

就這一會眾人的心情如同坐過山車一樣,時上時下,被嵬名令公調動情緒死死的拿捏在手中。

待眾人重新適應之後,嵬名令公突然微笑道:“金軍雖有二十萬,但想要依此突破橫山防線,根本是不可能的。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本帥建議向橫山地區繼續增加兵力,以達到萬無一失,從而朝廷使可專心一致對付西面之敵!”

此刻聽了半天而插不上話的西壁訛答,終於迎來說話的機會,於是西壁訛答問道:

“既然令公認為應向橫山增兵,那麼應該增兵多少合適,用哪支部隊了?”

嵬名令公繼續解答道:“太傅所問,本帥是這麼認為的。

當下西邊的右廂兵馬要應對宋軍以及玉門之外的金軍,本就兵力不足,更不可能去動。

現在唯一可調動的兵馬只有河曲兵來增援橫山。”

“河曲兵?”西壁訛答聽到此言,表情變得嚴肅,顯然是不願意調動河曲兵馬。

就連上首一直不說話的李純佑都皺著眉頭,更出言道:“令公可否在思量他法?

河曲之兵地處關鍵,是朝廷心腹,國之利刃,貿然調動,若出點什麼意外,只怕會動搖國家根基啊!

還望令公慎重啊!”

嵬名令公搖頭道:“可現在朝廷只剩河曲之兵可動,餘者皆不可動,若不調河曲之兵,該調誰呢?”

嵬名令公的話令令李純佑也一時無法回答,畢竟就像嵬名令公所說,不調河曲兵,朝廷再無兵可調啊!

說到此處就不得不說一下夏軍的軍事制度,以及兵力部署了。

夏軍的軍事制度從宏觀角度來說共分為中央軍以及地方軍。

先從地方軍說起,夏國的地方軍在行政上共分為左右兩廂,東廂(左廂),西廂(右廂)。

夏國的東西兩廂是以黃河為界線,將西夏版圖區分為左、右兩廂,成立了十二個監軍司,各有番號編制,各自劃分軍事駐紮基地。

其中左廂神勇軍司駐守於夏州彌陀洞(陝西榆林,或明堂川)。

左廂祥右軍司駐守於鹽州(陝西定邊縣)。

左廂嘉寧軍司駐守於宥州(陝西靖邊附近)。

左廂靜塞軍司駐守於韋州(寧夏同心附近)。

左廂西壽保泰軍司駐守於柔狼山(蘭州以南的定西城附近)。

左廂卓羅和南軍司駐紮於蘭州黃河北岸喀羅川側。

東廂朝順軍司駐紮於賀蘭山地區克夷門(或天都山)。

西廂甘州甘肅軍司駐紮於甘州(甘肅張掖地區)。

西廂瓜州西平軍司駐紮於瓜州(甘肅敦煌地區)。

西廂黑水鎮燕軍司駐紮於黑水城(內蒙古額濟納旗地區)。

東廂白馬強鎮軍司駐紮於婁博貝(內蒙阿拉善左旗吉泰蘭地區)。

東廂黑山威福軍司駐紮於黑山(夏州以東的黑山,陝西榆林附近)。

每廂各轄六監軍司,全國共分為十二監軍司,相當於十二個軍區。

各監軍司由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及下設之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等分掌駐軍事務。

每個監軍司的都統軍等職都由李氏皇族或党項部落首領擔任,甚至是世襲。

所以十二個監軍司亦可看做是十二個部落,這十二個部落與李家共同執掌夏國軍政。

所以夏國體質看似封建,實則內裡依舊是部落聯盟制。

因為二十監軍司下轄看似有州縣,其實每個州縣屬於各地監軍司所轄,屬軍管制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依次可見夏國的監軍司屬於軍政一體制度。

同時每個監軍司各轄兵額四萬左右,有個別的甚至高達五萬人,全國地方軍共有五十萬左右。

而夏國的地方軍兵制是多而雜,有党項的部落氏族兵,有用漢人甚至是其他民族所組建的外族兵。

其兩族兵制也各有不同。

首先夏國實施的是全民皆兵制度,也就是說民就是兵,兵就是民。

平常無戰事時,只有党項人半耕牧,半軍事,維持夏軍的軍事框架。

只有在發現戰爭之後,夏國才會在民間徵召,擴大軍隊規模。

同時党項兵實施的是具有党項宗族血統的一種氏族徵兵制度。

氏族兵制的特性就是在党項宗族裡依據部族為一個單位,一支部族地方武裝就是一支軍事力量。

無論是戰時徵兵還是平時服兵役,都是採用以帳為依據(一家一戶)為一個單位,而攤派兵役。

男性齡至十五歲時稱之為丁,就要開始接受服兵役的義務。

夏制,男子年十五為丁,二丁取一人為正軍。

從接受服兵役的兩丁中遴選錄用一人劃歸為正軍。

再從兵役四丁裡面調派兩人跟隨軍隊做苦力(雜徭),也稱之為負擔。

由正軍與負擔聯合構成的一個基層軍事單位“抄”,也是西夏兵制組織中最小的一個單位。

其中正軍為戰兵,丁為輔兵,負擔為民夫。

抄為夏軍事組織中的基層單位,一人為一抄,四丁為兩抄。

党項部族所有徵調兵士均由其所在的宗族部落頭領統轄。

而党項軍隊編制則是彷北宋軍制建立都、營、團、軍四級編制。

每一個監軍司下轄四五個軍,依次組成夏國的地方軍事力量。

每個監軍司除了党項兵之外,亦有外族兵團。

其中外族兵大部分都為漢人,這些漢軍以往是由俘虜組建,後來直接以當地漢民組建,謂之撞令郎。

這些撞令郎往往會作為前鋒使用,在戰爭開始時負責發起第一輪衝鋒,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党項羌氏族兵士的傷亡。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我就是那條蟲快穿:各位飼主請注意,我就是要萌死你啊我就是想穿越,怎麼了!極拳轉生文娛大偵探中有千千結艾澤拉斯全職主宰孽情:我不是替身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穿書反派的我只想殺青,女主人設崩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