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好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哦!他是這麼說的?”:完顏璟夾起一塊肥美的羊肉邊吃邊看著徒單克寧問道。

徒單克寧聽到皇帝問話,放下手剛夾的菜,咽了咽口中的殘沫,這才回道:“那術虎雅霖到現在還認為自己無錯,聽說在牢裡還寫了些諷刺朝廷國人之詩。”

完顏璟笑了笑道:“了不得啊!咱女直是出了大才大儒了呀!”

徒單克寧輕笑道:“他算什麼大才,以老臣看來他是讀書讀傻了。”

完顏璟搖了搖頭道:“朕聽到此人如此可愛,都不想追究他了,說不定此人還會成為像南朝朱熹一般的人物。”

徒單克寧回道:“若是陛下不想罰,那就放他一馬,想來他對陛下也會感激涕零。”

完顏璟並未回答徒單克寧所說,而是問道:“尚書令柄國已久,對國家政治是最為瞭解,那尚書令覺得漢化好不好,咱們該不該漢化?”

徒單克寧不假思索道:“漢化有好有壞,看的是自己需不需要漢化,而不只覺得它好,就去漢化。”

完顏璟疑惑道:“怎麼說?”

徒單克寧正色道:“陛下覺得是宋人厲害還是夏人厲害?”

完顏璟肯定道:“當然是宋人厲害。”

徒單克寧道:“不錯,老臣也覺得宋人比夏人厲害,既然宋比夏厲害,那為何宋滅不掉夏,前朝契丹為何也滅不掉夏,我朝開國之時武功如此強悍,為何也滅不掉下夏,諸國都只能打敗夏,卻滅不掉夏,這是為何?”

完顏璟被徒單克寧這麼一問,心中也是疑惑,是啊,一個小國為什麼就滅不掉?而且徒單克寧還不知道後面還有個蒙古國了,在西夏衰弱的環境下,蒙古滅夏也是分三次才滅亡的西夏,而且還打的異常艱苦。

徒單克寧看著思索的完顏璟道:“在老臣看來,夏國跟我國一般無二,都是以少族臨大族,只不過党項堅持祖俗不變,方可在周圍大國之間有百年基業,各國百姓都不讀書,不知何為民族,只能用髮飾衣著習俗來分別敵我。

如果党項全面漢化,那宋兵來攻之時,除了朝廷軍隊外,民間百姓或許不會擁戴宋兵,但也不會抵抗宋兵,在百姓看來宋人與自己一般無二,誰坐江山都一樣。如此只要朝廷一敗,夏國就無回天之力。”

完顏璟聽完徒單克寧此言,讚歎道:“尚書令此番見解真是入木三分啊。但不知我國又該如何?”

徒單克寧還是問道:“太祖起兵之時,國土可有前朝大?部眾可有前朝多?兵卒可有前朝多?鎧甲兵器可有前朝多或比前朝精良?可有文字?可有書籍,可有禮儀?各部制度可有前朝完善?各兵制可比前朝或宋國優良?”

完顏璟皺著眉頭道:“尚書令所說,均未有!”

徒單克寧笑道:“既然太祖起兵之時各方面都比不了前朝,但為何勝利的是沒有任何文化文明,沒有任何禮儀的我野蠻之族?”

完顏璟問道:“這是為何?”

徒單克寧道:“很簡單,我族有這勇武酷烈之精神,我女直子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生活環境惡劣,每個人打出世起就得與天鬥與地鬥,與野獸飢餓相搏命,在這天地之間鍛鍊了他們一身不服輸不怕死之精神,練就了一身搏虎伏狼之本領。

而反觀契丹宋人,他們生活在中原安逸繁花之地,泡在這繁花的酒缸裡,醉在這紅塵俗世中,早已沒了他們先祖的精神與勇武。”

完顏璟點了點頭道:“尚書令所言不虛,不過這跟漢不漢化有何關係呢?”

徒單克寧喝了口茶道:“關係大了去了,陛下對高句麗怎麼看?”

完顏璟不明白道:“高句麗?”

徒單克寧肯定道:“就是高句麗,高句麗跟高麗之間相差一個字,但實力卻相差甚遠,這是為何?”

完顏璟問道:“為何?”

徒單克寧解惑道:“高句麗未全面習漢家文化之前,卻要集隋、唐兩大帝國在最鼎盛之時才將其打敗,並且隋亡之也有高句麗很大一部分原因,高句麗從遼東一遇之地發展到雄霸東北之地,這是何樣的精神!

而其繼承者高麗漢化之後,卻是既沒有了開拓之精神,又被契丹人與我女直打敗,他好像趙宋一般,誰都可以打敗它。”

完顏璟想到,何止是契丹跟女真啊,高麗跟李氏朝鮮在後來是被蒙古打、被明朝打、被日本打、被清朝打,就跟個受氣包一樣誰都可以打他一頓。

完顏璟想到,覺得還真讓徒單克寧給準了,高句麗從漢末開始,就從巴掌大小的地方一步步蠶食遼東。

哪怕是五胡亂華時被慕容鮮卑按在地上摩擦,但人家就是不放棄,直到隋時已經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這種精神確實很可怕,就跟個頭鐵娃一樣,只要打不死我就捲土重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李氏朝鮮跟高麗呢,哪怕是中原再亂也沒他的份,就只有捱打的份,這完全是兩個極端。

徒單克寧沒給完顏璟多想的時間,繼續說道:“老臣說這些是想告訴陛下,如果是唐漢先秦之文化,那麼漢化又如何了!但五代之後的漢家文化,臣不建議去學。”

說到這完顏璟已經明白了,現在的漢文化是殘缺的,不全面的,像五代之前,書生都是收取關山五十州,落個書生萬戶侯,可騎馬佩劍上陣殺敵,長安城的紈絝子弟都是以報效國家戰死沙場為最高榮譽。

而五代之後呢?好男兒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空談內鬥,視武事為低賤,視文事為高貴,人民的性格從之前的開闊侵略性格,變成了內斂忍受性格。

唐漢時都以開疆擴土為最高功績,可是五代之後呢?宋只想著燕雲十六州,西域東北不是華夏的土地嗎?

還有明朝只記著自己的漢地十八省,其他的都屬於國外了!

朱棣開拓的遼東蒙古地區在其死後,丟了個一乾二淨。老是想著隔著長城各過各的,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

真正可笑的是收復西域、西藏、跟蒙古高原地區的,是兩個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王朝。

包括後來的辛亥革命,革命黨弄出個鐵血十八星旗出來,只有漢地十八省,新疆、西藏、蒙古、東北這些地方都不要了,各自去獨立建國,各玩各的!

所以袁世凱對革命黨的政治能力是百般瞧不起。

真按革命黨的那一套來,那就只是漢人自己革命自己共和,跟人家其他幾個民族沒一點關係。

那人家要是真獨立了,是北方政府有能力還是南京政府有能力派兵去收復呢。

如果五族共和後,哪裡有叛亂中央出兵,那是收復失地剿滅叛徒。

真按革命黨的一套來,等人家建國之後再去派兵收復,那就是入侵戰爭,這就是兩種性質了,不管是戰爭的激烈度還是國際輿論,都不是當時的中國可以扛得住的。

真正的漢文化是文武雙全的,像趙宋一樣,為保證自己的統治,將武事扔掉,只繼承了文事。

高麗學的宋朝,所以他也學了個文事,像漢家的武功之文化就根本沒有學到。

而學到漢家武事文化的是日本,因為日本學習的是唐朝,所以日本國內,戰爭,死士,武士道精神橫行,一旦日本統一,就一定會向周邊國家發動戰爭來開疆擴土,哪怕是隔著大海都擋不住它開疆擴土的心。

一個是開疆擴土,一個是將自己原有的土地都能丟掉,就像徒單克寧所說,如果是五代之前的漢文化,那漢化了有何不可。

五代之後的漢文化是不學也罷,將原本是狼一樣的民族變得跟羊一樣,軟的不行,自己都沒有信心。

看看宋以後的中原王朝,與異族作戰時沒三五倍的兵力優勢,跟裝備優勢根本打不過人家,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往往是敗多勝少。

甚至受此影響發展到後世一些網絡小說中主角穿越到古代,與少數民族對戰時,好像沒有槍炮就打不贏,冷兵器下的漢軍真打不贏少數民族嗎?

為什麼漢唐之時可以!幾千唐軍就敢在突厥的大本營裡橫衝直撞,漢軍出塞哪一次不是以少勝多。

所以說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真的很重要,像金國滅亡之時,蒙古軍隊進入中原地區,就像蘇軍進了阿富汗,到處都是反抗的女真人,搞得蒙古軍隊對女真是大肆屠殺之後才穩定的統治,中原地區的女真人除了漢化的之外,因為反抗蒙古人被殺的是十不從一。

明明北方漢人最多,但為什麼蒙古卻對女真人的提防心是最重,完全是因為被女真人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給嚇怕了。

其實漢家也有這準酷烈精神,如五代十國之時,契丹數十萬騎兵入住中原,連汴梁都被佔領了,可是最後還是被中原百姓給趕了出去,契丹皇帝都成了肉乾,契丹大軍先是耀武揚威的進入中原,最後是狼狽不堪的逃出中原。

可是宋朝開始,漢家就沒有了這種精神,清軍入關之時的兵力,還真沒有契丹入住中原時的兵力強盛。

而且當時的明末,也不像唐末之時藩鎮割據,整個中原都是碎片化,說起對外環境來說,明末可比五代時好了太多,可就是這樣都沒守住整個天下。

五代時的中原百姓面對契丹的屠刀是反抗,最後將他們打了出去。

而明末時的揚州百姓面對滿洲的屠刀是跪地求饒,一個清兵就可以押著幾百民眾去行刑,他們面對清軍的屠刀,寧可指出自己同胞的藏身之地,讓清兵去殺其他人而放過自己,幾百人面對一個清軍,寧可跪著求饒但就是不敢反抗一下。

很多瞭解揚州大屠殺這這段歷史的外國人,都很疑惑,明明清軍只有一個人,而他們卻有幾百人為什麼不敢反抗呢?清軍手裡拿的是刀還是馬克沁機槍?明明可以站著生,但為什麼卻要跪著死呢。

區區十多萬滿洲兵,就能征服近兩億多人的中國,這要是放到宋之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這種事情就是發生了。

只能說宋對中國茶毒不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我就是那條蟲快穿:各位飼主請注意,我就是要萌死你啊我就是想穿越,怎麼了!極拳轉生文娛大偵探中有千千結艾澤拉斯全職主宰孽情:我不是替身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穿書反派的我只想殺青,女主人設崩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