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樂章 人類告訴我(12):終於愛情(二合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美麗的磨坊女》?”

“竟然不是那套唱片裡的《冬之旅》?……我還想著為什麼不將首演的衝擊力留到舞臺上呢,原來舍勒還準備了第二套。”

“不,他還是不太懂策略,夜鶯小姐8進4不會有問題,現在就把新的詩集拿出來,之後萬一還有第三輪,豈不是高開低走了?布穀鳥小姐的老師到現在也只不過演了首舊作而已。”

儘管布穀鳥小姐一時風頭無兩,但作為反響緊隨其後的夜鶯小姐,她的二輪曲目一經公佈,還是引發了樂迷們的熱烈討論。

“管他呢,這個標題......終於可以聽一聽愛情詩了,之前三首好是好,但和舍勒傳聞的風格不一樣啊。”

“這部作品會不會走《骷髏歌》的歡愛基調?”

不少人就著這個標題推測起音樂內容。

這時,他們看到一襲藍裙的安,往舞臺前沿走了幾步,並來回踱起了輕靈的步子。

很多聽眾變得困惑起來。

那位坐在鋼琴前的桂冠詩人瓦爾特先生,都已經雙手提腕虛放於琴鍵了,她怎麼還不站定,進入醞釀情緒、調整氣息的待演唱狀態呢?

“滴冬滴冬滴冬滴冬……”

鋼琴奏響了活潑輕快降B大調分解和絃,就像歡快的小溪譁啦啦流淌。

“流水是我們的好榜樣,流水是我們的好榜樣,

它們日日夜夜在奔流,不停奔流向遠方……”

“你看那水車旋轉忙,你看那水車旋轉忙,

它們飛快旋轉多爽朗,它們永不疲倦地旋轉忙……”

夜鶯小姐踱步未停,她解開了自己的髮箍,俏皮揹著雙手,掛著淺淺低笑,跟著琴聲愉快地唱響起那一支傳世的旋律。

《美麗的磨坊女》,第一首《流浪》的分標題名,同時被舞臺後一片密集排放的電燈陣列給凸顯了出來。

聽眾被這支無憂無慮的樸拙歌謠,以及臺上少女無拘無束地歌唱方式瞬間打動了!

對啊!對啊!

這樣活潑飛揚的敘事和音樂,怎麼能古板地站在鋼琴前,捏著鼻子矯揉造作地去演唱呢!?

“……啊,我的樂趣是流浪,啊,我的樂趣是流浪,

我的女孩她在磨坊,讓我自由地去流浪,去流浪!”

曲子最後以漸弱漸慢結尾,似乎暗示了這主人公流浪的生活不知會是什麼結局。

這不算太理想的世俗生活狀態,但歡快跳脫的伴奏織體,清晰明朗的旋律,無疑不傳達出主人公豁達的心態,聽眾覺得這一定是個愉快又美妙的愛情故事。

電燈陣列切換,第二首,《向何方》,鋼琴在上一曲未做太多停頓就轉入G大調。

依舊是明朗的色彩,依舊是連綿不絕的表達,只不過換成了6連音群,彷彿是遠處小溪潺潺流淌的聲音:

“我聽見小溪在歌唱,奔騰在山崗上,

它潺潺流入幽谷,多清新多嘹亮。

我不知道我將何往,我該去向何方,

我只有奔向遠方,帶著我心愛的手杖。”

聽眾發現這裡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夜鶯小姐所唱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音,都落在弱起小節上,表達的情感緊扣了《向何方》這種迷離且處於探尋的情境。

“…..你唱吧夥伴,縱情歌唱,我們愉快地去流浪,

我聽到水磨的聲音在清澈的小溪旁!”

她的每一樂句、以及樂句與樂句之間的線條,都在潺潺流水聲中弱起,避免突強的開始音與伴奏脫節,人聲與鋼琴配合得天意無縫。

這時瓦爾特雙手一個短促的齊奏,接著,在右手持續的C大調半分解和絃中,左手以突強的力度落鍵,從變化音#F進到G音,接著化為小碎步一般的跳躍形態。

似奔跑的主人公突然風風火火地停下腳步。

第三首,《止步》。

“遠遠望見一座磨坊,四周環繞著赤揚,

水車聲聲歌唱,歌聲多嘹亮。

‘喂,歡迎你,歡迎你’水車甜蜜地唱。

看那房舍多親切,看那窗戶多明亮……”

這下子,夜鶯小姐的甜美歌聲,讓絕大多數聽眾都意識到了這部作品的敘事連續性:從“流浪”,到“去何方”,然後“止步”遠眺磨坊,這位主人公終於到達了他的目的地。

絕妙的安排,絕妙的寫作手法!……呂克特大師在心中連連歎服。

“聲樂套曲”這個單詞,在古雅努斯語中的拼寫方式與德語“Liederkranz”相似,直譯的話應是“歌曲的花環”——高明的作曲家們歷來就有這樣的傳統,他們擅長將一些情節上連續,結構又相對完整獨立的藝術歌曲編織起來,就像古代詠頌長詩的遊吟詩人頭頂的月桂葉冠一樣。

那麼順著這個情節,一段美妙的邂後應該要開始了吧?

鋼琴奏出一段上下起伏,又帶著擬人化裝飾音的序引,第四首《感謝小溪》。

“你饒舌的夥伴是否也這樣想?你歡笑,你歌唱,是否也這樣想?

小溪說的對,有位好姑娘。那磨坊姑娘多令人嚮往……”

扮演這位主人公的夜鶯小姐,眼裡滿是期待的憧憬。

“…….也許真是這樣,我在這樣想,我心中一切期望都如願以償。

找到這工作我如願以償,得到勞動與愛情我如願以償。”

鋼琴稍息後轉入a小調,瓦爾特右手彈下舒緩的雙音,左手則以附點和八方音符的組合奏出另一條對位旋律,形象地模擬出了水車交替旋轉的聲音。

“但願我有一千條臂膀,我將使水車旋轉如狂……

每當黃昏大家圍坐在場上,同把勞動後的憩息共享,

主人就會對我們講:大家的工作都該得到誇獎;

那可愛的少女說:願常像今晚一樣,大家歡聚在一堂。”

情竇初開的青年與那位女孩相遇了,臺上的少女淺酌低吟著第五首《憩息》,她在幻想著自己有千百條臂膀,能透過辛勤的勞動換取女孩的鍾愛。

“……我將吹動所有的叢林,讓磨盤轉得更歡暢,

讓那美麗好姑娘把我牢記在心上。讓那磨坊好姑娘把我牢記在心上。”

隨即歌曲重回大調,主人翁此刻已經深陷愛情,一連經歷著《疑慮》和《焦急》,聽眾們發現鋼琴的節奏重歸快速,並出現了激烈調性變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不會問花朵,也不會問星星,

因為它們都不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慮重重。

我不是一位園丁,而星星高掛天空。

我只有去問小溪,是誰讓我心動……”唱著歌的夜鶯小姐繼續扮演著主人公,他不敢對身邊人去說,而只能向忠實的小溪朋友傾吐心聲。

“我常在樹幹上刻劃詩文,也常在石頭上凋鑿刀痕,

我愛在花壇上裁種播種,用紫羅蘭來表白愛情,

在每一張白紙上我都這樣寫著:

心心相印,心心相印,讓我們永遠心心相印……”他在每一個能觸及的地方,都動情地刻上心上人的名字,幻想著能與她永遠在一起。

某個清晨,他撞見心上人的身影,見她低頭無言,卻不敢探尋心間憂慮,只能遠遠地佇立窺探,這是《早安》;他在心上人住房的小窗前種滿鮮花,幻想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這些花兒會替自己將心意表達,這是《磨工的花》。

終於,在場有一小部分聽眾,從此前布穀鳥小姐表達聲色性香的歡愛之曲中抽離了出來。

他們回想起了“宮廷之戀”,重新審視起了“典雅愛情”,遙想起了少年時代那些怦然心動的時刻,多麼純潔剋制,又多麼義無反顧!

謝天謝地,在第十首《淚雨》中,主人公和心上人約會了。

瓦爾特以pp的弱起力度奏出三聲部的復調,這在作為伴奏的鋼琴聲部十分不常見,暗示了這是一次心情緊張的獨處,也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我和她親密並坐在赤楊樹蔭中,我憂鬱地凝視著溪中清澈的水流。

天邊皓月初升,星星眨著眼睛,

我們默默地注視水中皓月,象銀光閃爍在明境。

我不去看天邊的明月,也不看閃爍的星,只望著她美麗的身影,和那迷人的眼睛……”

在緊張、不安、小心翼翼地復調演奏過後,瓦爾特終於雙臂大開,自信昂揚地彈出了暢快淋漓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第十一首,《屬於我》,整部套曲最幸福快樂的時刻。

“小溪你別再喧鬧,水車你快快沉默,

歡樂的小鳥別再唱歌,別再唱歌,你們別再唱歌。”

少女在舞臺上愉快地轉圈起舞,似乎在“生氣地”斥責著自己昔日的夥伴,實則是得意忘形,讓溪水和鳥兒們安靜下來,自己有重要的事情要同它們分享:

“田野上到處都迴盪著一支同樣的歌,田野上到處都迴盪著一支同樣的歌,

那可愛的磨坊姑娘她已屬於我,那可愛的磨坊姑娘她已屬於我!”

31-32小節的高難度片段,旋律在流動時出現了跨越九度的大跳,而夜鶯小姐仍然保持了無比的連貫性,吐字清晰、氣息穩定、眼神堅定,十分恰當好處地表現出了主人公“非我莫屬”的昂揚情緒,這讓很多傾向於芮妮拉的教會和王室評委都連連點頭。

與戀人的相處是甜蜜的,但往往不出多日,便會經歷思念猜疑和闇然神傷。

主人公開始望著牆上高掛的七弦琴發呆,望著她留下的定情信物怔怔出神。

兩人關係的反覆無常,交替起伏的愛與猜忌,心中的不安與折磨讓他難以自拔。

第14首,《獵人》,樂曲轉入少見的黑色c小調,鋼琴直接強力度進入,以緊湊的氣息奏出連續的八分音符,主人公的情敵獵人出現了。

“那獵人在小溪旁到處尋覓,傲慢的獵人為何不去森林裡?

在這裡找不到野獸的蹤跡,只有一頭小鹿屬於我自己。

你若想看我那馴良的小鹿,就把你的獵槍放在森林裡,

再把你的獵狗在家中栓起,不要讓那號角來擾攘喧鬧!……”

少女的音調從強作鎮定的宣敘,變為苦苦向命運哀求,而在第十五首《嫉妒與驕傲》中,鋼琴源源不斷地跑動著十六分音符,附點節奏型的雙音不斷飛濺而出,這種情緒又變成了在慶存僥倖和怒火中燒之間的反覆無常:

“你急急地奔向哪裡,親愛的小溪,是否要找到那個獵人去講道理?

回去,回去!

為愛那磨坊少女,對也輕浮行為我並不在意,回去,回去!

她昨天傍晚沒有在門前站立,也不曾引頸張望把別人尋覓,

當那獵人從她門前疾馳而過,也不見她的身影出現在窗裡!”

一直在評委席中間一言不發的呂克特大師,終於和他的幾位學生及追隨者們,拾起了桌旁的“芳卉花束”。

然後,動作依舊停滯半空,一眨不眨地看著臺上的藍裙少女。

他實在是有太久,沒被一首藝術作品中這樣的情感所深深打動過了。

舍勒這首作品的起步是如此活潑明快,以至於前十首歌曲僅僅用了一首a小調,而在這裡,悲劇的走向讓情感急轉直下,不多的c小調g小調連續兩首鋪排,造成了極度震撼人心的效果!

久違的震撼與感動!

“去,小溪,快去告訴她,去,小溪,快去她那裡。

不說也好,你看我竟然找不到合適的話語,

就說:他為你做了一支蘆笛,能為你吹出迷人的舞曲。

快去!快去!快去!

!……”

夜鶯小姐攥著衣裙在臺上吶喊,而遭受了巨大愛情創傷的主人公,開始變得敏感憂鬱、更加患得患失起來。

在第十六首《可愛的顏色》中,他還在追尋與心上人相戀時對方的喜好,試圖讓她回心轉意,可立馬又變成了第十七首《可恨的顏色》,鋼琴以左右手敲擊著單音,B大調旋律從小字一組的#D接連跨越到小字二組的#F,十度音程的反覆起伏,形象的刻畫出了由愛變恨的心理,也預示了全曲悲劇的發生。

第十八首《凋零的花》。

調性重新回到簡潔的G大調,瓦爾特雙手隔著休止符,靜靜地敲著重複又規整的和絃序奏。

“她帶來無數鮮花,都安放在我的墳墓上,

她似乎也理解我的悲傷,讓淚水不斷地流下臉龐,

為什麼她的花兒都凋謝?為什麼她的花都消亡?

噢淚水不能使愛情復生,就象這凋零的枯枝一樣……”

聽眾們呆呆地座立,看著夜鶯小姐落寞而歌,長詩的情節演變到這裡,已經變成徹頭徹尾的愛情悲劇,因為美麗的磨坊女愛的不是主人公,而是一位英俊的獵人。

一連串下降的音符從瓦爾特指尖下流出,極端哀痛的旋律,心如死灰的悲傷。

隨後調性轉入同名g小調,第十九首《磨工與小溪》,瓦爾特的彈奏更加遲緩滯澀,左手一音,右手一音,昔日活潑流淌的溪水,也似乎凍結成冰了。

“當那顆痴情的心兒終於平靜,花園中的百合都已凋零,

天空中明月躲入雲層,為了遮住它滿面淚痕的愁容,

快樂的小天使也閉上了眼睛,用悼歌使他的靈魂得到安寧。

當愛情裡不再有幸酸悲痛,將有一顆新星在天邊誕生。”

主人公在第一段向昔日的夥伴小溪訴說,然後樂曲又回到G大調,單薄的伴奏也重新變成了流動的十六音符。

小溪似乎在勸慰著他,平靜、明晰而柔和地搖曳著。

“……啊,小溪,親愛的小溪,這話多動聽。”安在低低笑著搖頭,然後輕聲回應起來,

“但小溪你可知道:這就是我的愛情。”

一直默默坐在角落的範寧,看著她的藍色背影轉了個身,邊朝鋼琴走去邊低聲唱道:

“我願安息在你清冷的水波中,

啊小溪,親愛的小溪,你唱歌不停,

啊小溪,親愛的小溪,唱歌永不停。”

於是聽眾發現,少女終於結束了表演狀態,回到了鋼琴旁凝然站立。

《美麗的磨坊女》……為什麼這位舍勒先生用大調為主的佈局手法,能寫出如此悽美的作品?為什麼這麼溫暖如歌的相遇,最後卻是以這樣的悲劇作結!

該死啊,這個舍勒把“宮廷之戀”寫到這種程度,簡直沒有心!

就如“愛是一個疑問”般叫人徹夜難眠!

應該是還有一首,但主人公已經死了,敘事長詩已經結束。

第二十首,《小溪的搖籃曲》。

瓦爾特雙手奏出古典的四部和聲進行,高低聲部是二分音符的平緩線條,中間是柔情搖曳的附點節奏填充。

“安睡吧,安睡吧,閉上你的眼睛,倦遊的流浪者不再遠行。

真情不泯,大海把小溪吞沒懷中,願你的心靈得到平靜。

你將安居在這藍色的水晶宮中,睡在柔軟的枕上別再甦醒。

輕輕盪漾,就象搖籃的搖動,好讓流浪兒平安地進入夢境。”

E大調的奇特色彩,遊離於首尾閉環的G大調之外,這說明,夜鶯小姐終於是在以旁白的小溪視角演唱最後一首了。

“當那獵人的號角聲聲吹動,我的波濤聲將為你分外暄騰,

勿忘我,別張望,免得觸影生情,願你讓他在沉睡中做個好夢。

走開吧,快離開這橋邊小徑,

姑娘啊,你雖然美麗卻殘酷無情,

你的身影啊,會擾亂他的平靜。”

每次分節歌歌詞重複的最後一句,搖曳的四部和聲填充都會暫時消失,鋼琴聲部變作了弱而整齊的大和絃伴奏。

主人公的生命不僅歸於平靜,他的經歷、他的勞動、他的愛情也將逐漸被心上人遺忘。

“但願你能留下你那潔白的手帕,

好讓我拿來遮住他未閉的眼睛;

夜安,夜安,等萬物甦醒,你就會忘掉歡樂與悲痛,

明月初升,夜霧迷濛,天空卻顯得格外地遼闊純淨……”

人聲結束後的最後兩小節音樂,鋼琴附點的節奏型再起,溪水依舊流淌,直至消失在遠方。

瓦爾特提腕站起行禮,翻譜的露娜小心翼翼地學著他的動作。

夜鶯小姐將視線探向舞臺角落,她重新噙起活潑開朗的笑容,與那道暗處僅有輪廓的身影對視。

露天歌劇院安靜了十多秒後,剋制而深沉的掌聲如潮水般湧了過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深空彼岸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青鳥異聞錄問道長生從斬妖開始全球進化:開局契約神明之書寒門貴公子考古:我闖進了甲骨禁地朕,造自己的反我能提取萬物屬性點重生從二零零八開始開局選秀:魂穿落魄太子反派的我正全力阻止她們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