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2014年9月,我剛剛結束哺乳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終於結束了與女兒的“連體”生活。

養育過孩子的人知道,那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我的精神,既滿足又空虛,滿足是因為前所未有的深愛,而空虛是因為:即使母愛佔據了我此時此刻一大半的人生,我卻無法僅憑此而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還需要文學。

一個人與文學的淵源,我相信,一定是從孩提時埋下伏筆的。我的孩提時代,很幸運的,是一個純文學享有崇高地位的時代。多少個放學後的傍晚和週末,多少個放寒暑假的日子裡,我的心靈被那些或清新如山溪或質樸如黃土的文字滋養著。在那個時候,我已經知道文學將成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我要耗費接下來的近三十年,走了很多彎路才能意識到:文學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014年的這個秋天,我,初為人母,走過而立,略懂人生,我的胸口積攢了強烈的表達欲,如岩漿一般,急切地想要以文字的方式噴薄而出。在女兒小憩的間隙裡,我用疲憊的眼睛搜尋著這個世界,像雷達展開訊號,等待著屬於我的文字。因為我始終相信一件事情:寫作,絕不是作者去找文字的過程,而是文字來找作者的過程。

它終於來了。以一篇新聞報道的方式。那是刊登在《新民晚報》上的一篇文章,題目叫作:時間的玫瑰。作者甘鵬在香港拜會了九十二歲高齡的姚莉女士,他們相約在茶樓裡吃南翔小籠包,空氣裡流動著那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位斯文秀麗的老太太,正是這首歌的原唱者。

老上海七大歌後,七朵玫瑰,她是最後僅存於世的一朵。

一些字眼、一些記憶、一些朦朦朧朧的影子,就這樣伴著這條報道,唰地一下,將我心底深處的一個世界點亮了。我毫不猶豫地一頭栽下去,越往下,越是目眩神迷。我終於瞭解了那句話:生活遠比小說更加精彩。

你簡直無法相信那就是他們曾經的生活,因為太過戲劇化。在一個大時代的背景下,愛和恨都被無盡地放大,又被無盡地縮小。當我沿著史料的階梯走進他們的故事裡,我為他們的才華和浪漫心折,又不禁惻隱:那些在戰火中的流離失所、生離死別,是我們看的故事,卻是他們活過的一生。我們流下的眼淚,在他們的經歷面前,未免太過輕薄。

其實每個人不都是這樣嗎?我們活在自己的人生裡,也活在他人的故事中。

為了創作方便,我最終選擇將故事架空化處理。作為我的第一部長篇,拙劣、稚嫩在所難免,但我確實用了心。整整兩年的時間,我一磚一瓦地構建起了這個想象中的世界。為了這部書稿,我反覆查閱資料,第一稿在2016年底完稿以後,我又請師長、朋友們指正,經歷過多次的修改校正、增刪情節,最終在2017年4月完成了這部19萬字的書稿,而此時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稿了。

在此我要感謝每一位對這部書稿給予過幫助的朋友,是你們讓這本書能夠出現在讀者面前;感謝作家出版社各位老師給予的支援和幫助;感謝特約編輯譚飛同學,感謝你的欣賞和細節控;也感謝家人的鼓勵、支援和包容;但最重要的是,感謝每一個用心去讀這部用心之作的朋友。

最後,若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寫這部小說的初衷,最好的總結,也許是書裡第三十三章中無名老者的那段話:

“這世間原是無味的,有了這‘真善美’三個字,才有了那對應的‘假惡醜’,又幻化出喜怒怨、愛憎痴,無窮滋味。世人忘了本,將那次一等的味,便當作人生大事,百般地咀嚼起來,卻不知要想知人生真味,還得回到這‘真善美’三個字裡尋找。”

你應該已經看出來了,這部小說是寫給《紅樓夢》的一封情書。除此之外,它還是對少女時代讀《飄》的迴響,對流行英劇的趣味模仿,以及向茅盾先生《子夜》的致敬……

但願它能打動你。哪怕一瞬間。

Clara寫意

2017年6月於上海(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木葉宇智波的求生記希臘:飛昇紀元西廠廠花,開局撞破皇帝女兒身網遊之傳奇莽夫漢末匹夫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婚不受色:老公愛的好凶猛囈語刃譚江湖謫仙行秘術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