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各位盜版讀者,如果有讀到這裡的,我就提醒一聲。

這本書已經寫了半年了,雖然沒有什麼水平,但是還是努力寫了。

在起點基本沒有訂閱。

但是盜版網站的訂閱很多。

所以以後會上傳。

想要看正版內容來起點支援我一波。

(ps:“雖然沒有什麼用”)

以下為防盜內容......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3]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釋義摘錄

摘自憨山大師《金剛決疑》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此是佛住世說法儀式。諸說備釋,此不繁衍。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此是佛住世家常過活。日用處動容,與眾一般,更無別奇特。只是就裡一點,與人不同,知之者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解】如來住世日用尋常,與人一般。就裡一點不同處,人人對面不知。今日忽被空生勘破。故嘆曰希有!嗟乎!如來與諸弟子,周旋三十年矣,一向不知佛行履處。不知,故作等閒放過,只道與眾人一般。所以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若不是空生覷透,則終無知佛者耶。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解】此空生嘆佛希有處。正是親見如來此一片苦心也。菩薩乃學佛之弟子。即昔在小乘中,初發大乘心者,乃空亂意菩薩也。一向佛為護念此輩,更無別意,只是要付囑此心耳。護念者。以佛出世本願,只欲令一切眾生與佛無異,人人成佛,方盡此心。但眾生德薄垢重,心志怯弱,不能擔荷。如嬰兒一般。佛如慈母之護念嬰兒,則無一息放下。種種周悉,調護愛念。故如保赤子。所謂護念,只欲一切眾生直至成佛而後已,故曰付囑。然不敢明言,但密密方便而將就之,故曰善。經雲:我以無量無數方便,引導眾生,欲令一切眾生,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是謂護念付囑。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解】此空生特問安心之法也。以初在小乘時,單肯自度,不肯度生。故心小。今蒙如來二十餘年,多方淘汰,激起度生之心,故名大心眾生。為菩薩。要令下化眾生,將以上求佛果。此輩自肯利生,故曰發菩提心。此空生已信佛心矣。但見初發大心菩薩,未悟實相真空,與前所取偏空,二者難辨。以前小乘涅,可以取著安住其心。今既舍前空,而未得真空。所謂進無新證,退失故居,名空亂意。以一向執著名言,習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我的男友是狐妖狐妖嬈狐妖女友不會媚術光陰之外一片天地小無賴的超能人生祖國人降臨,還好我是毀滅日超人三寶團寵:爹地,要熊抱穿成小奶團,公主她被團寵了!我在漫威世界無限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