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浪漫勇敢的民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烈的跳嘠之後,尼扒唱了《謝神調》,指示抬刀杆來的幾個人拆走刀杆。

大家讓開,何歡說:“以前他們還有一項拆刀的環節,要上刀山的勇士再上去,從頂端一把一把,把三十六把刀拆下來。不過現在刀杆隨時要用,直接抬走就行了。

“為什麼是三十六把刀?”梁安歌問。

“其實在騰衝和很多表演中,是七十二把刀,左右放置。原來就是三十六把刀,中間放置。”

“七十二和三十六有什麼說法嗎?”

“在騰衝一帶,主要是說王將軍帶領他們闖過七十二關,這有點扯。七十二把刀是後來加了表演性質才出來的。高度是一樣的,變成兩組,兩個人同時上去,有比賽的意思。

三十六把刀,則來源於他們的曆法。我們很多少數民族都創造了自己的曆法。我們在畢家村有看到他們牆上繪的十月太陽曆。”

專家們點點頭。

“而傈僳族包括怒族、獨龍族,使用的是一套非常浪漫的曆法。”

一聽浪漫,梁安歌就豎起了耳朵。

“花鳥歷!”

“啊!”一聽這好聽的名字,大家臉上就露出笑容。

“他們不分四季,把一年分為兩個季節,乾季和溼季。乾季就是咱們現在正處的季節,從11月到第二年2月。溼季,從3月到10月。這是來源於天氣現象。

他們又觀察花開、鳥叫的時間,將一年分為花開月、鳥叫月、燒火山月、飢餓月、採草月、收穫月、釀酒月、狩獵月、過年月、蓋房月。我們現在就是過年月。

一共十個節令,每個節令36天,十個月共計360天。知道為什麼三十六把刀了吧?”

專家們點頭,笑道:“知道了!”

傈僳族同胞也點頭,“我們也知道了!”

畢竟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因為他們之前也以為是紀念王驥,但實際上他們對這位漢族將軍並不瞭解。

“360天,還剩下五天,就是闊時節,過年。”

“哦。”大家又學到了。

“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氣候差異明顯,十里不同天嘛,在高山峽谷地區,更明顯,到時候我們越往北走你們感受就越明顯。

因為每個地方花開、鳥叫、收穫的時間不一樣,所以他們的節令並不完全相同。之前他們過闊時節的時間也不相同。”

州長點點頭,“是的,九十年代,州里才確定公曆12月20號過闊時節。其他地方跟我們也不一樣。”

維西和麗江的傈僳同胞們點點頭,“對,沒有固定時間。因為差不多一個多月,從臘月到一月都是過年月,只是選幾天時間來舉行集體活動。”

何歡說:“花鳥歷是高山峽谷民族根據自然總結出來的一套曆法,跟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很像。我們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天氣指導農耕生產。

他們更直接,包括到他們的一切具體活動。

收穫了,我要釀酒啦!釀完酒沒有肉,我該狩獵了。狩獵了有酒有肉該過年了,過完年又冷,閒著也是閒著,加固一下房子吧。

花開了,布穀鳥叫了,我該播種了。播完種趕緊燒火山,再開墾點兒土地,好累啊!種子怎麼還沒長大?我餓了……”

“哈哈哈……”眾人狂笑。傈僳同胞們樂得雙腳都要舉起。

蔡義摟著他的肩,“你真餓了?我給你找吃的去!”

何歡也抱住他的肩,按住他。

眾人大笑不止。

何歡說:“我餓了,種子還沒結果,只好去山上採點草來填肚子。捱過這兩月,終於,種子結果了,可以收穫啦!”

大家不由熱淚盈眶,不約而同鼓掌,浪漫裡看出了生活的艱辛!

州長說:“小白龍瞭解咱們山區的生活啊!應該把小白龍弄來種地!”

山坡上又是一陣笑聲。

“有一點相同的是,傈僳、怒族、獨龍族,他們的飢餓月都在六月。其實遠遠不止,只不過是這個月特別餓。

在古代,他們可能有一半的時間,都需要採集野草野菜來填肚子。

明朝記載,傈僳男子常帶藥箭弓弩,獵取禽獸,其婦從之,掘草木之根,以給日食。打獵挖草根,靠這樣生活。還要交賦稅。”

專家們淚目,“好可憐!”

鄉親們連忙安慰他們,“現在不餓了,任何時候都有吃的!也沒什麼賦稅,政府還給我們很多幫助!”

大家又笑起來。

“山地貧瘠,燒火山出來的土地還被土司和官僚佔據。生活很艱苦,性格又頑強,所以,他們一直在抗爭。

打不贏了又跑,翻越金沙江、雲嶺、瀾滄江、碧羅雪山,向著日落的方向遷徙,一直跑進怒江大峽谷。

沒有一個民族像傈僳族這麼頻繁遷徙,頻繁起義。他們的歷史就是一部起義、遷徙、起義、遷徙的歷史。

所以清朝對他們記載很多,而統一的評價就是:兇悍!”

傈僳同胞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因為那時改土歸流,他們受土司、官府、守軍三重壓榨。所以爆發了很多次起義。

讓清朝官僚十分頭疼,就把他們的利刀弓弩大規模地繳獲銷燬。讓他們沒了抗爭的武器,但這不只是武器啊!

刀耕火種,打獵為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還是他們的生產工具。銷燬後,他們的生產工具就十分低下,生活就更難了。

所以他們對刀和一切鐵制品,十分渴望和依賴。”

大家都聽入迷了。

“上刀山,就包含著他們與刀的親密關係和對刀的崇拜。三十六把刀,三十六個節令。利刀毒弩,刻不離身。

他們的曆法也是他們的歷史,上刀山展現著他們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也是為了尋找一片家園不斷抗爭的過程。

用花來裝扮樹和刀梯,把自己的性命和美好願望交給刀,這就是一個熱愛自然,浪漫又勇敢的民族。”

傈僳同胞們都熱烈地看著他,深受感動。

“我請他們安排這樣一個完整的儀式,就是想讓大家瞭解上刀山下火海,這裡面包含的自然崇拜、民族情結和歷史涵義。”

大家點點頭。

何歡看著幾位州領導,“感謝各位領導支援。”

聽入迷的州長連忙激動地握住他的手,“是我們謝謝你,小白龍,真的讓我們受益匪淺啦!我沒想到你對上刀山有這麼多方位地解讀!你讓我們對我們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傈僳同胞們都點頭,感覺對自己的祖先和民族更加驕傲了。

局長說:“難怪我問小白龍要不要搞上刀山這個活動?他說如果能舉行完整的儀式就辦,不然就不用辦。我們才去請了尼扒來。”

“因為上刀山已經舉辦得很多了,大多是簡化了祭祀內容,加大了娛樂內容,但這些請神唱神的儀式,我覺得有必要讓專家們看看。”

專家們點點頭,“感謝小白龍,也感謝你們,讓我們看到這麼原汁原味的一場儀式。真的讓我們很受震動!”

州長認真問:“那小白龍,還有各位專家,覺得我們是按原來的儀式好還是現在的儀式好呢?”

“現在的儀式吧。”何歡說,“因為我主要是讓專家們瞭解一下。我們是來做民族文化研究的,那就越深越好,不能浮於表面。

但要娛樂大眾,要推廣出去,有群眾性,肯定是現在的娛樂、比賽、體育、雜技,任何形式吧,要比祭祀更容易讓群眾和遊客接受。”

州長點點頭。

何歡看著幾個漢子抬走扎滿彩花的刀梯,放上小貨車,“任何一個民族延續到現代,都是在不斷變遷和發展,才能適應新的環境和時代。

我們保護傳統文化,並不是要完全復古,那註定讓其消亡。從上刀山下火海的不斷演變,就能看出民族智慧。”

刀杆抬走,幾個傈僳漢子在場中紮起靶子,舉行射弩比賽。

專家們十分興奮,見識了他們的利刀,又可以見識他們的強弩了!

幾個傈僳女人頭頂芒果,站到弓箭手前方。

專家們又擔心起來,“這樣行嗎?這也太危險了吧?”

“這有什麼不行?”何歡道,“清史記載他們日常在懸崖絕頂走路,就是女的揹著筐在前面走,男的在後面,嗖的一箭射去,揹簍插滿箭,人也不傷分毫。”

“這麼厲害!”

“人家就是這麼練箭的呢!”

“真的太厲害了!”

周圍一陣歡呼,果然發無虛失。

“如果真的沒把握,也不會參加這樣的比賽。因為他們是不傷女人的。

以前他們發生械鬥,血親復仇,整個部落的男人都有義務參加。

但同時,只要一個女人,無論是戰鬥雙方哪一方的女人站出來,揮起裙子。男人們就會停戰。”

大家笑起來,“很有意思啊!”

“嗯。少數民族同時存在著豪爽與柔情,不知道是哪位聰明的祖先定下的,男人從小就學習弓箭,但不能傷到女人,讓男人擁有了戰鬥的義務,同時賦予了女人停戰的權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梁安歌點點頭,“這比為女人開戰好多了。”

“有時候也有的,比如愛情和婚姻上,有第三者插入了,那也會開戰。這時候,如果女人跑出來阻止,也會停戰。

不管這女人是心疼哪一方,總之,這仗都沒必要打了是不是?總有一個要闇然走人。”

一群人樂不可支。

射箭的射箭,賽歌的賽歌,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什麼叫文藝體育狂歡節!也感受到了這個民族的浪漫和勇敢!

傍晚,小白龍團和歌手們去吃晚飯的時候,扎刀杆的地方燃起一堆篝火。

吃完回來,篝火已經熄滅,只剩一堆紅紅的炭。

尼扒唱著古老神秘的歌調繞著火炭舞跳,突然喝一口水噴向四周。

“這是淨場,請龍神。”何歡解釋,“有龍神保護,下火海就不會被燒傷。”

專家們看著那堆火紅的炭,站在邊上都覺得熱燙。

“真的要下火海啊?”

四個勇士已經脫掉上衣,褲腿挽到膝蓋,光著腳,喝了尼扒給的水。

尼扒敲著鑼鼓領著四個勇士走進場中。

周圍傈僳族同胞們齊聲歡呼,彈起起奔吹起笛子,四個勇士手舞足蹈跳進紅紅的炭火中。

“啊!”專家們瞪大眼。

四名勇士突然彎腰在火炭裡摸。

專家們眼睛都不敢眨,大氣也不敢出。

只見一位勇士從火炭裡撈起一條燒紅的鐵鏈,在身周狂舞。

鐵與火發出鏗鏗鏘鏘噼噼啪啪的聲音,在夜空下,火龍飛舞,震懾人心。

“啊!”小白龍團都驚呆了,“我見過舞龍,沒見過舞火龍!”

那勇士卻舞得起勁,在火炭裡跳來跳去舞動鐵鏈,然後又拋給下一個人,下一位勇士又接著舞。

梁安歌震驚,“這次音樂之旅,完全是雜技之旅啊!”

舞完火龍,四位勇士還嫌不夠盡興,又摟起炭火往赤裸的上身抹。

火炭包圍了他們,火星飛舞。

專家們震驚地看著他們被火雨瀰漫。

精靈都嚇呆了!

“這叫洗火澡。可以洗去身上的病痛和晦氣,讓新的一年健康吉祥!”何歡解釋。

大家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

一群傈僳人倒是見慣不驚,唱歌跳舞越發歡樂。

專家們也平復了心情,只能當幾個下火海的勇士是天神下凡,在為大家助興,也跟他們一起跳。

等下火海的勇士們出來,專家們連忙關心地圍上去,“沒事吧你們?”

四位勇士抬起他們的腳板,又亮出他們的手掌,不但毫髮無傷,甚至皮膚都沒被燻黑。

真是令人嘆服!

“為什麼這樣都不會受傷啊?”梁安歌好奇道。

勇士們理所當然地說:“因為龍神在保佑我們啊!”

專家們看著他們,實在無法理解,這已經不是雜技,真的像是巫術了!

專家們又看著小白龍。

何歡看著他們,“我雖然叫小白龍,但我也不知道啊!”

大家笑起來。

何歡又說:“火是他們崇拜的物件。雲州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火崇拜,火把節就是這麼來的嘛。

刀耕火種的民族,家家戶戶有火塘,打跳也燃篝火。他們天然的心理上對火就比我們親近,沒有那麼懼怕。

刀也是,以前雲州這邊的少數民族從小就隨身帶刀。他們對刀也是親近和依賴的,沒有我們那麼害怕。

玩火玩刀都是他們從小的本事嘛!當然即使是傈僳人,也不是誰都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所以除了技巧和經驗,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因素。他們認為,他們已經被神靈附身了,達到了忘我的狀態,進行了一系列的虔誠儀式,不會受傷。

刀和火又是從小相伴他們的親密夥伴。他們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專家們看著那堆仍然熱烘烘噼噼啪的炭火,感覺自己進去直接化成炭!沒什麼好怕的?

“清朝時記載,在騰衝刀杆節,也有漢人上刀山下火海,受了傷。後來,大家就預設這活動只能傈僳人搞了,別人去就會受傷。

可能就是由於本身心理存在著猶豫,受傷的結果又引發禁忌。而傈僳人呢,他們從不受傷,他們就更無所畏懼。”

大家看著他們,無法理解。

“心理暗示確實很重要,會給我們帶來阻礙,也會激發我們的潛能。這個科學也解釋不清楚。總之,信仰的力量確實偉大。

有時候你從心裡相信一個東西,確實能給自己帶來能量。像我們這樣猶豫、害怕,不可思議,那我們肯定不能去上刀山下火海,這是會受傷的。所以不要模彷,我們看看就好。”

大家點點頭,這誰敢模彷啊?

“在一些神秘文化研究和田野調查中,常常會發現一些漢族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是不相信這個的,是質疑的。

既然我們親眼所見了,又無法用科學來解釋,那就無妨接受他們的說法。因為我們真正開始用科學解釋問題的時間,還很短。

而這些古老的習俗和傳說卻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所以也不用掌握了一點科學知識,就全去推翻。”

大家點點頭。人還是要心存敬畏。

放下不解,跟他們唱歌跳舞,狂歡至深夜。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魂主這個主播有點兒上頭我的超級喪屍女友網遊之命輪之主木葉:開局繫結波風水門獵場風雲修仙之極品女妖某美漫的祖國人大地飛鷹古龍殘卷之太陽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