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數學的風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姬獳放在泮宮的這些書,非常受這些卿士庶子的喜愛,畢竟現在能夠看到書的都是少數人,他們看見了太子從宗周徵藏室帶來的那麼多書,怎麼可能一點都不心動呢?

而且姬獳也是並不禁止這些書籍的傳播,讓那些卿士的庶子隨意的去抄錄。

平時他們並不是多麼有德行好學的人,但是如今對於知識的渴望,讓他們全部都更加奮發努力了起來。

這些書籍在晉國的國都掀起了一陣風潮。

因為接觸過這些書籍的人,如果仔細去思考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似乎還真的符合萬物的規律。

尤其是姬獳拿出來的《黃帝·數術篇》,傳看的人是最多的,也是最多人,希望看見的。

現如今數學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被現在的貴族所重視,不然的話就不會編進“六藝”之中了。

因為其他人不管那些日月地、還有人體的知識是否是真實的,這些也有可能是能夠欺騙他們的。

不過數學可是騙不了人的,他們能夠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

九九八十一,九八七十二。

如今已經流傳的“九九歌”也證實了數學不會欺騙現在的知識分子。

數術篇卻給他們帶來了計算起來更加方便的方法,而且書中描述的很多問題和定律,也是他們以前沒有去學過的,而且就描述得非常詳盡,因此很多人只要看了,基本上仔細研究一番就能夠學會。

而且數術篇流傳的實在是太廣了,似乎這篇著作在國內最為流行,也是最為實用的。

國都內只要懂算術的那些貴族,都要去想方設法去抄寫一份,然後過來自己仔細研究研究。

所以,姬獳算是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瘋狂學數學的風潮?

不過這似乎也是必然的,如今方方面面都需要數學。

收稅、計算消耗、還有做生意,晉國國內的各大家族還都通商,那數學不好肯定不行啊。

現在的人計算起來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不僅是因為數字難寫,更是因為計算只能在腦子裡,或者在地上畫,竹簡這種書寫工具給你用來計算?可得了吧。

姬獳順帶著將紙也給推廣了,他讓人造了不少的紙,在國內販賣。

在這些紙上,很多鑽研數學的人才都找到了能夠輔助計算的工具,但是當成了草稿紙來使用,因此在數術篇和紙的雙重加持之下,他們將以前困擾了他們很久的那些數學問題都給解決了。

這些紙的價格還不太便宜,當然這是相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太便宜,不過相較於這些卿士那就是算便宜的。

至少是比竹簡的成本要低一些,而且書寫起來也更加的方便,這種情況下不選紙,那或許就是紙被賣完了。

為什麼先秦時期的文字記載那麼的簡便,行文簡潔,刪掉一切不必要的詞?

就是因為在紙張沒有發明出來之前,竹簡這種書寫工具實在是太難搞了,一個特點就是非常重。

有一個詞叫做學富五車,這五車的知識,也大多都是竹簡。

一片竹簡上面能夠寫多少字呢?

姬獳數了一些身邊的竹簡,發現一片竹簡能夠寫十五到二十多字左右,如果再長一點的話,那就可以寫更多的字。

一卷竹簡最多寫個五百字,而這重量嘛...最起碼也得有一斤吧。

如此算一下,就算學富五車也不超會過十萬字。

而十萬字如果放在紙上,就算稍微浪費一點,字寫的大一些,那最多也只能裝在一個車子裡面。

這樣的情況下,在竹簡上書寫,可不得能省則省嗎?

在紙這種易於書寫的材料被發明並且普及了之後。

能夠用的字也就多了,而且也能夠把一些事情講得更詳實、更明白了。

縱觀國內的史書的發展趨勢,也就是這麼回事兒了。

所以說紙這種書寫材料出現了之後,對於竹簡簡直就像是降維打擊。

現在紙的產量還不算太多,原本姬獳弄出來之後是給自己用的,但賣著賣著就沒有了。

正好他的造紙術也有了一些改進,現在晉國的工匠如果能夠改進一些東西的技術,都是會有非常豐厚的獎勵的,所以很多工匠在幹完了自己手裡的活之後,大多數時間都去思考該如何改進自己所掌握的這些技術,因為那樣就可以給自己帶來榮華富貴呀。

他們身邊已經有了很多對改進技術而變得全家不愁的工匠,不僅賣出自己製作的器物,公家不再抽取稅務了,而且公家還反哺他們家中,給其送糧送錢送布匹。

可以說是一人開竅,全家都能吃飽。

還有更加厲害的,改進了冶鐵的技術,直接階級躍升,擺脫了原本的工匠的,成為了“士”。

直接獎賞房子,獎賞奴隸。

如果還能發明出更多有用的技術的話,很有可能還會更進一步,成為中士上士。

這樣優厚的待遇放在現在這些人身上,誰不心動呢?

一般很多統治者都認為,不可以對民眾進行過分的嘉獎,因為那樣的話,民眾就樂於去探索那些“奇技淫巧”而疏忽了他們的本職。

而周朝,似乎就是歧視奇技淫巧的始作俑者?

《書·泰誓》裡面就有記載,說武王伐紂的時候聲討商王,說其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不過姬獳重視是技術的進步!

就算是什麼花裡胡哨的技巧,他不會去獎賞,但是也不會去懲罰就是了。

他甚至現在覺得讓那些在安邑的工匠,去學習他所謂的從周王室帶來的知識,應該是大有益處的一件事情。

其實也有許多工匠都是熟能生巧,並沒有經過系統化的教育,因此總結出來了一項技能,他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只是按照和往常那樣去做,如果能夠引導他們學習,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應該能夠更進一步。

如果晉國的各種技術全面發展,那麼相較於其他的諸侯國來說,就是降維打擊了,而且還提前進入縣制,能夠更多的去調動國家的力量,那麼未來是不可想象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姬獳推廣那些知識之後,紙就變得如此熱銷了,於是也打算在安邑那邊開一個造紙廠,到時候大量的去推廣紙。

公室基本上所有的產業,全部都搬遷到了安邑那邊去,而且保密制度極為嚴格。

基本上想要進這座城邑的人,都需要太子的手諭,因此對人口的流動是非常限制的。

本國人想要輕易進去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就更不用說是其他國家的人了,他們想要去洩密,那還真是得絞盡腦汁呢。

甚至安邑這座城池被加固了好幾次。

畢竟秦國國君上一次攻打上陽的例子還在眼前呢,如果不是姬獳謹慎一些,提前給上陽提供了守城的武器投石車,秦國三軍都圍在這裡,還真的有可能能夠攻破上陽城。

秦國人厲害的時候打到過王官,也就是安邑北邊不遠的一座城市,秦國人以前能夠打到那邊,現在就未必不可以。

所以給這座城市加固防守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然技術一旦洩露的話,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城牆的高度或許比不上如今絳都的城牆,但是城牆的厚度卻非常感人。

而且還有重兵把守,這裡的士兵,基本上全套都配備了現在晉國最先進的武器——鐵刀、鐵槍。

甚至和狄人交易導致了皮革過多,每個人甚至能夠穿上三層皮甲,這樣就顯得有些奢侈了。

除了重兵把守之外,還在城池的四門加固,並且還搞出了甕城來,甕城也就是城門外的一座城牆,將原本的城門給包圍起來,這樣一來就堅不可摧了。

這甕城也是帶有配套的防守建築,比如說箭樓,門閘。

箭樓不用多說,是建築在城牆之上的,可以提供弓箭手射箭的樓。

只要來攻打的敵人沒有精準的投石機,非常難打下來。

門閘和閘門是兩種東西,門閘就是閘,閘門就是門。

閘門更不用說了,現在大多數的城門都是內外開合的,使用閘門的非常少見,基本上全部都是一些小城池才會去使用閘門。

而且這些閘門通常都非常的沉重,需要許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夠將其拉起放下。

閘門的防禦效能雖然很高,不過用起來卻比較麻煩,沒有有轉軸的城門使用起來方便。

一旦放下,除非從上面去拉,否則的話是非常難以開啟的,就連撞車也非常難攻破,而且撞車也頂多能在門上面留個大窟窿,但要破壞閘門,那還得把旁邊的門閘也一塊毀了。

甕城,絕對是現在防守的一大殺器。

想一想,如果敵人面對你固若金湯的城市,歷經千辛萬苦攻破了一道城門,然後又發現裡面還有一道城門,而且這個城門上也能快速的過來人支援,那攻進城門的人該有多絕望啊。

其實也是可以更缺德一些的,比如說弄個三四重門,敵人破開了一道城門之後,發現還有一道,破開了第二道門,發現後面還有一道,這是多麼的摧毀人的心智。

因此安邑絕對是固若金湯,秦國人如果攻打過來,那麼也只能望著這城門興嘆。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大明:開局成王,在種土豆港片隻手遮天東京帥哥不做美少女的夢小僧一心還俗崛起於盛唐末日降臨:我帶著全族去修仙天要代隋玄幻三國:西涼鐵騎雄天下鬥羅:我成了白月光鬥羅:我不要當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