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明國土擴張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不是銀樓,而是銀行!”朱瀚解釋了這一個全新的概念,“這個銀行,可以發行金銀幣,也能夠發行大明的紙鈔,將來大明銀行會遍佈天下所有城鎮,人們會把紙鈔跟金銀一起使用流通。”

“殿下說得東西,這不就是錢莊嗎?”沉金以為自己明白了。

“跟錢莊不一樣,錢莊裡面存錢,需要給錢莊交錢,而銀行裡面存錢的話,銀行給客人支付利息。”朱瀚說道。

“啊!那這樣的話,這銀行豈不是要虧死了?”沉金立刻擔心起來。

“存在我們銀行的錢,我們可以拿出去放貸啊,收取別人的利息,豈不是就賺回來了!”朱瀚笑道。

沉金這時候才有些明白了銀行的概念,完全跟錢莊是不同的東西。

“而且,這銀行除了收取存錢外,還將會發行大明的紙鈔,憑藉這些紙鈔就可以在任何一個銀行兌換出來貨真價實的金銀錢幣,省去了遠途攜帶的麻煩和危險。”朱瀚說道。

聽到這一條後,沉金立刻就雙眼放光起來。

因為,發行紙鈔可是人人皆知的賺錢生意。

一張不值錢的紙,印上幾個字,再蓋上幾個印章,就能頂上好多好多錢,簡直比攔路搶劫還要過癮。

要不是濫發紙鈔斂財,蒙古人也不會滾蛋的那麼快。

哪怕有亡國的風險,蒙古人都要發行紙鈔,可見其中的利益是有多麼大。

“我們銀行發行的紙鈔,跟蒙古人發行的鈔票可不一樣,蒙古人的紙鈔都是一些下三濫的斂財手段,跟強買強賣沒有區別,我們大明銀行的紙鈔,永遠都可以兌換金銀,無論是什麼人,只要拿著紙鈔,就能再大明的銀行的兌換!”朱瀚說道。

沉金一聽這話,頓時就被朱瀚的大氣魄給鎮住了的。

如果按照朱瀚說得模式辦起來這個大明銀行,哪豈不是能夠頂得上半個大明戶部了啊?

“殿下,你說的可都是真的嗎?”沉金問道。

“當然是真的,不然我也不會來找你們了,現在萬事俱備,就是缺你們沉家這樣的大商號了。”朱瀚笑著說道。

沉金立刻又問道:“可是,七海商號不是遍佈天下嗎,難道不能用他們嗎?”

對於這一句話,朱瀚一聽就明白了沉金的內心擔憂。

七海商號乃是朱瀚親手創辦的商號,如今在二姐夫李貞等人手中打理,每年上繳的利潤,絕對能夠抵得上一個行省的稅賦水平。

七海商號門店遍佈天下,要辦這什麼銀行的話,按照道理去利用七海商號是最合適的。

“不行,銀行這個東西,將來是關係重大的國計民生產業,不是普通的行業,七海商號雖然也出資入股,但是我並不會讓七海商號影響大明銀行的經營,具體的人員和產業,都必須有大明銀行獨立的班底。”朱瀚認真的說道。

朱瀚對於大明銀行的將來,可是充滿了期許。

如今大明的商業和海貿發展是越來越好,全國上下的錢財也都開始湧入到了熱門行業中,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全部投入到購房買地裡面。

大明銀行的作用,就是來利用好這些錢財。

監管措施自然就是要非常嚴格,不能讓其他商號或行業影響大明銀行的安全問題。

“我也不繞圈子了,這大明銀行發行的乃是紙鈔,百姓們多年之前遭受蒙古盤剝,其中就有這紙鈔,所以本王建立這個大明銀行,就是想要利用你們沉家的商號和信譽,讓人們更加迅速的接受。”朱瀚說道。

朱瀚尋找合作的大商人,可不僅僅是蘇州沉萬三一家,像是其他的江南大商人們,朱瀚也都派人去一一進行的邀請。

在得到朱瀚的解釋後,沉金立刻欣然答應。

“我們沉家立刻抽調最得力的人手,再準備好上等位置的店面,全力配合殿下的大明銀行開張!”沉金說道。

“好,你們先準備這些東西,反正到時候開起來了,你就等著躺著賺錢好了,就算是存錢放貸的生意賺不來多少,本王也可以用殷州的小金山頂上!”朱瀚說道。

沉金一聽,立刻激動地連連搓手。

如今的大明境內,幾乎人人都知道萬里海外的殷州,乃是一片充滿黃金的大陸。

每年都會有兩次大型帆船運輸黃金返回大明,其中有一半都是屬於英王殿下的私產。

這‘小金山’便是朱瀚名下的眾多金礦之一。

其實,朱瀚現在籌劃這個大明銀行,最根本的底氣就是在新大陸的金礦。

有了這些金銀儲備,那大明銀行的信譽就永遠不會破產。

而又了信譽之後,朱瀚再透過操作紙鈔的發行,就能輕鬆實現四兩撥千斤的金融槓桿,用最少的錢,為大明辦最大的事。

朱瀚在蘇州、松州、湖州和杭州等地一連巡視了一個多月,先後說服了十幾家大商號。

再加上七海商社本身抽調的人力物力,朱瀚規劃的大明銀行基本就初步完備。

回到應天府後,老哥朱元章得知如此迅速,也是非常的意外。

“七五,你這也太快了,再過一個月,豈不是就能發明大明寶鈔了啊?”朱元章一臉期待的問道。

朱瀚早已經命令畫師和工匠們製作好了大明寶鈔的凋版,並且還製作出了工藝精美的成品。

朱元章對這些印著洪武年號的大明寶鈔很是喜歡,恨不得立刻就讓這些大明寶鈔流通天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月恐怕還是有些著急了,我想要先派人去草原上建立好大明銀行的商號,然後再正式開始發行大明寶鈔,畢竟現在最適合試點的地方,那就是草原上了。”朱瀚說道。

如今的蒙古草原,因為大明朝廷的強力干預,已經把各個部落首領和王公一掃而空,對草原牧民有了極強的控制能力。

而且,最近幾年,因為朱瀚提供了一大批高品質羊毛的綿羊。

讓草原牧民們一個個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幾個每一個牧民都因為售賣高品質的羊毛發了財。

所有,大明銀行在草原試點,乃是最合適的地方。

牧民們有錢,但需要的是各種實用的物資,多餘的金銀對他們根本沒有用,還要擔心自己受到偷盜搶劫。

而如果有了大明寶鈔,那就非常方便多了,無論多少寶鈔都可以輕輕鬆鬆攜帶在身上。

朱瀚與老哥朱元章商量完了大明銀行的事情,剛想要去後殿用膳,門外的內廷太監就進來稟報。

“稟告陛下,左丞相李善長和右丞相劉伯溫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老哥朱元章澹澹的說道。

他這個人一門心思撲在朝政上,為了召見大臣不吃飯都是常有的事情。

朱瀚倒是餓的肚子咕咕叫,只能陪著老哥一起。

很快,李善長和劉伯溫兩個人就一起走了進來。

“參見陛下!”

“參見英王殿下!”

對於兩個人行禮,朱元章隨手一揮,就免了他倆行禮。

“你們兩個人,一起來見咱是什麼事兒啊?”朱元章問道。

李善長率先說道:“陛下,臣是來給陛下賀喜的!”

“賀喜?什麼喜事?”朱元章問道。

“盛世滋丁的大喜啊!”劉伯溫緊跟著說道。

原來,大明朝廷不久之前,根據朱瀚的建議,組織了大明朝第一次的人口普查。

今日朝中內閣把各地資料彙總,得到了一個令所有人驚訝的數目。

大明王朝國泰民安,經年已無戰事困擾,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國力發展的迅速,人口也開始爆炸式的增長起來。

短短幾年的時間,竟然已經增長到了現在近兩億人口。

這還是朝廷上下粗略普查的結果。

相信要是再算上一些山民,以前的逃民等等,絕對是超過兩億人數的。

這些年人口之所以增長如此迅速,也是因為朱瀚這幾年大力推廣玉米,馬鈴薯,地瓜等農作物。

這大大的緩解了百姓們生存的壓力。

這些糧種產量極高,儘管味道不好,可是百姓們都能夠吃飽。

沒有戰亂,吏治清明,能吃飽穿暖,自然而然的人口發展就會大大加快!

不過,這些雖然能夠當主糧替代品,但沒有辦法和水稻小麥粟米相比。

“真的嗎?太好了,快給咱看看文書!”朱元章高興的說道。

對於大明現在劇增的人口,老哥朱元章是越看越高興。

不過,一旁的朱瀚卻是有自己考慮。

“二位,大明人口增長這麼快,各地衙門也應該普查到了許多隱患和問題了吧?”朱瀚向李善長和劉伯溫問道。

膨脹到兩億多的人口,中原各地人口已經很密集了,百姓的生存空間自然也開始縮小。

李善長和劉伯溫自然而然的也察覺了這個問題。

儘管看著這個問題好像才剛剛展露出一點頭角。

不過卻不能夠忽視它。

兩位宰相不敢怠慢,馬上向朱瀚彙報了各地衙門反應的各種問題。

朱瀚聽完後,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大明百姓現在不用忍飢挨餓了,人口自然就多了起來。

但是,這種情況並不能長久維持下去。

人口增長過快的話,百姓的生活水平反而因為種地面積少,並不會再提高太。

朱瀚立刻指出了人口過快增長的潛在風險。

“二位先生,你們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

朱瀚反問兩個宰相道。

李善長和劉伯溫碰了一下頭,眼神交流了一番。

劉伯溫就直接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還是從中原密集的地方遷移人口出去比較合適。”

朱瀚跟老哥朱元章一起,正在大明疆域圖上打量著。

“那你們認為遷移到哪裡比較合適?”

對於移民朱瀚並不反對,這算是一個最優解。

世界那麼大,既然有充足的人口,那就應該圈出更大的國土。

移民肯定不能是第一次!

不過現在有些想遠了,他暫時的目光落到了北方。

李善長和劉伯溫也來到了地圖的面前,指著地圖往嶺南一帶劃去。

“陛下,南方多陽雨,氣候適宜,非常適合稻米成熟,甚至有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的記錄,臣等認為開發安南,遷移中原人口南下比較合適。”

顯然兩位宰相都是這樣想的,說完他倆也是一起看著朱瀚,等待他的決定。

朱瀚的想法跟他們正好相反,“你們說的其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覺得遼東和西疆,這兩地方比較適宜。”

“啊?!”

李善長和劉伯溫聞言都吃了一驚。

遼東冰天雪地的,春秋時間短,冬天時間長,天氣這樣怎麼可能和南方相比。

兩人剛要開口勸阻,朱瀚就擺了擺手說道:“這麼說其實是有依據的,你們說遷移中原人口南下,中原人口其實也屬於北方,冬天下雪,夏天炎熱,四季分明。”

“但是到了南方他們真的能夠適應嗎?”

“這麼一看,北方人不喜歡炎熱潮溼和多瘴氣的地方,安南各地更是蚊蟲蛇蟻眾多,各種疾病也不少,他們去那裡想要適應下來估計要有不少人倒下。”

“相反,遼東地區土地肥沃,沃野千里,有廣袤的大平原,只要規劃得當,大面積種植,無論是小麥還是稻米都會是大豐收,甚至可以擔任我大明主要的糧倉之一。”

朱瀚一通話說完了,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沉默了下來。

心中自然也是盤算著剛剛英王殿下說的有沒有道理。

這麼多年下來,他們也已經習慣了的。

別看英王殿下總是有時候弄出一些奇怪的言論,可是到最後總能夠證明朱瀚是對的。

稍微斟酌了一下,李善長兩人拱身道:“倘若真如殿下所言,那遷移北方的確更為合適,之前是臣等欠妥。”

“啊,沒事,你們的初衷也是好的,只不過忽略了安南的具體情況。”朱瀚擺了擺手,沒有放在心上。

“七五,你覺得要遷移多少人合適?”老哥朱元章在一旁問道。

“唔,這兩個地方各自都需要有至少一百萬漢人數量才行!不過,咱們不能強制下令,得引導百姓自願報名,最好弄出點制度來,吸引百姓前往遼東和西疆。”

朱瀚在大殿當中一邊背著手說著,一邊思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修仙之最強網咖系統我什麼時候成海神了在二次元裡旅遊反穿女王爺,霸總哄著點平淡如水末世:我有一座忍者村我在無限刷成就大秦:開局被始皇送回秦朝領主時代:開局獲得魔獸建築模板紅樓之賈府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