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大勢所趨!大明自今日起開海!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閣樓內。

鴉雀無聲。

眾人神情凝重。

因為楊士奇的突然發聲,海禁問題已經擺在了眼前。

大明糧食產量太低,已經成為制約大明發展的關鍵問題。

現如今伴隨著朝廷推行各項新政,整個大明百廢俱興,煥發了完全不一樣的蓬勃生機。

然而同樣是因為新政的推行,朝廷也填補了大量的錢糧,尤其是諸王外放之國策。

大明宗親藩王盡數外放就藩,手握六衛三萬戰兵前往異域征戰沙場,為大明開疆拓土。

這項由漢王朱高煦提出的大明國策,時至今日已經取得了輝煌卓著的戰績。

東海五國,南洋七國,中南六國……

除了中南六國因環境地利問題征伐難度較大外,東海五國與南洋七國均已經成為大明王朝的疆土!

泱泱大明,版圖之盛,從未有過!

而且兵部已經收到捷報,大明王師已踏平中南三國,吞併剩餘小國聯邦指日可待!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為各路大軍提供的糧草輜重,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還是東海、南洋、中南各路大軍先後出征,朝廷只是為他們提供前期糧草的情況之下,就幾乎已經快要掏空了國庫!

換句話說,要是國庫錢糧充足,如今整個大陸的東方,只會存在一個偉大的國度,一個真正的天朝上國!

所以,朝廷現在對錢糧的重視,已經到了一個快病態的地步。

只要錢糧到位,一切都不是問題。

國家大事,錢糧二字!

但是,想要將南洋打造成天然糧倉,就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

那就是南洋土著居民太懶了。

好吃懶做,吃不了苦。

有事沒事就往樹蔭下面一躺,舒舒服服地曬太陽……

這樣的勞力別說與大明子民相比,連最近臭名昭著的倭奴都比不上!

指望調動這些勞力開發南洋,朱棣自問這輩子都沒有什麼希望,成功將南洋打造成糧倉了。

思來想去,還是那個問題,必須廢除海禁國策,遷徙大明百姓進入南洋,開發利用這塊寶地!

所以,開海勢在必行!

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嚴重的問題。

海禁國策可是太祖高皇帝欽定,自己這個永樂皇帝要是直接下令廢除海禁,那無異於是違背了太祖祖訓。

朱棣並不願意這麼做,畢竟他當初奪位稱帝的時候,可是打著奉太祖遺詔奉天靖難的名義。

也就是說,他朱棣為了給自己即位稱帝尋到一個大義名分,蒙上了這麼一塊遮羞布!

永樂皇帝的法統不是來自建文皇帝,而是來自洪武皇帝,大明太祖朱元璋!

海禁國策與其他不一樣,這是太祖高皇帝十分重視的國策,終洪武一朝都在嚴格推行,甚至到了“片板不得出海”的恐怖地步!

而海禁一策也早已深入人心,上至達官顯貴,下到平民百姓,都對這海禁國策習慣了。

如果突然間廢除海禁,允許大明子民出海貿易旅居,那勢必會引發國內動盪,天下不安!

一時間,朱棣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該如何是好。

楊士奇看出了皇帝陛下的遲疑,直接跪倒了地上,從懷中取出了一物。

“陛下,這是南洋七國宗王的聯名上書,請求朝廷廢除海禁,請求大明開海!”

“這上面不只有七位大王的簽名,更有南洋上萬子民的手印,他們同樣希望能夠真正成為大明王朝的百姓子民,為此而感到驕傲自豪!”

聞聽此言,朱棣神情豁然動容,急忙命人將萬民書取了過來。

上面的簽名與手印清晰可見,一個個都承載著期盼與希望。

誠然,只有大明開海,南洋土著百姓才有機會進入大明,一睹天朝上國的盛世風采。

值得一提的是,這南洋七國乃是大明的宗親藩國,同樣隸屬於大明王朝!

他們國內的百姓子民,自然也就是大明王朝的百姓子民。

他朱棣這位永樂皇帝,可是他們的君父!

看著眼前這份萬民書,朱棣心情很是複雜。

兵部尚書金忠作為永樂皇帝的心腹重臣,此刻也明白皇帝陛下的心思。

但廢除海禁,大明開海,這是大勢所趨,更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所以金忠輕輕咳嗽了兩聲,出言道:“陛下,老臣記得洪武年間,高皇帝之所以執行海禁國策,乃是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

“然如今東海五國盡為大明宗親藩屬國,再無海盜倭寇滋擾之患,廢除海禁允許百姓出海,與海外藩國友好往來,以全親親之誼,這是因時制宜之舉……”

老金頭畢竟是永樂皇帝的左膀右臂,轉眼間就為皇帝陛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開海藉口。

誠然,海禁國策是太祖高皇帝定的,這沒得說。

但是太祖高皇帝定這麼個政策,是因為江浙一帶的百姓,甚至當時居住在泉州一帶的外國商團曾經協助過張士誠、方國珍等人與高皇帝爭奪天下,使高皇帝對海上貿易產生了恐懼。

再加上一些元末逐鹿中原失敗的軍閥勢力都選擇遠遁海外,倭國的倭寇海盜又時常滋擾沿海地區,高皇帝這才確立了海禁政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啊!

元末遠遁海外的軍閥勢力,早就不知道漂流到哪個島上做山大王了。

而最令大明沿海百姓深惡痛絕的倭寇浪人,前不久也被大明水師給清洗了個乾乾淨淨,甚至直接打到了他們的老巢,硬生生地將倭國給變成了寧國!

沒有了倭寇海匪的襲擾,也沒有了軍閥勢力的覬覦,大明朝廷為什麼不能開海?

“因時制宜”這四個字,最是令人尋味。

吏部尚書蹇義同樣開了口,沉聲道:“陛下,若不開海,只怕東海五國與南洋七國將會與朝廷離心離德,反倒是得不償失!”

蹇義這話意思就很直白了。

你把人家趕到海外去就藩,結果還不開海通商,那這些宗室親王豈不是一個個心懷怨憤?

這一旦處理不好,埋下一個心懷不滿的種子,只會給日後留下致命的隱患!

戶部尚書夏元吉早就坐不住了,急聲道:“皇上,廢除海禁還是大勢所趨,於國於民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朝廷可在各港口設立稅關,以此限制民間私人的走私貿易,此外南洋七國也可進行開發,早一步進入正軌,朝廷的壓力也就會小上一些。”

聽到這話,朱棣深深地看了夏元吉一眼。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老二那個反骨逆子,此刻正在北平搗鼓什麼新商稅!

在港口設立稅關,嚮往來船隻船隊收取稅款,這同樣是商稅的一種。

果然啊,這廢除海禁一事,背後果真有那個逆子的身影!

“罷了,朕不是一個糊塗蟲。”

“戶部準備一下吧,儘量降低此事可能引起的動盪。”

此話一出,眾人大喜,紛紛跪倒了地上。

楊士奇激動得面色漲紅,一顆心終於落到了肚子裡。

自即日起,大明開海!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永生仙帝國師大人一動不動變身夫君詭秘降臨東京詭異檔案指點考古隊:我擁有張起靈的所有能力授徒無限頓悟:請小師叔飛昇從美漫開始書寫新故事海賊世界的原神旅行者原神:我的史萊姆殺瘋了
作者朕聞上古其他書
大周斬妖人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 大明之太孫無敵 盛世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