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到底是誰的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柔貴妃也是輕看了泗水居,想著不過就是個權貴頗多流連的酒肆食居,太子不是不知輕重的人,應該不會與朝臣生出什麼枝節,留下什麼把柄。

可是誰曾想,泗水居竟是紅商國的人開的,這才是最大的把柄。

原來勾連敵國不止是個由頭,還是有據可查的,柔貴妃越來越覺得皇后的預謀如此之深。

盤算的不是一日兩日了。

或者早在十幾年前就算計著今日的事兒了。

可笑自己當時還以為皇后是因為無子才幫她擁立鶴炎為太子,這麼多年,自己也信守承諾從沒動過皇后之位的念頭。

誰知道皇后只是拿她們母子當擋箭牌。

柔貴妃被皇后打了個措手不及,在永華宮急的六神無主,皇上已命人著手調查,她被禁在永華宮,暫時不得外出。

泗水居也被官兵圍剿,抓的抓,殺的殺,只不過重要的那幾個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早已經撤離了。

柔貴妃並不知道這些,還在永華宮一籌莫展。

她不知道皇后這一次是只想奪去太子之位,還是連帶著想要她們母子的命。

近二十年的矇騙,若鶴炎單單不是她柔貴妃所生也倒罷了,她的罪還沒那麼重,可他偏偏就連龍種都不是。

當年的事情她不知道皇后到底知道了多少,孩子是虞貴人所生,這一點二人心照不宣,可是這孩子是虞貴人與別人生的,皇后是否知道?

或者只是懷疑過而並不確定?

若是知道現在又是否會抖摟出來?柔貴妃一點把握都沒有。

通敵叛國的名頭雖然背不起,可這真正的內情若是傳揚出來,她們母子更難活命,而且還是皇室醜聞,所以這一點咬緊牙關絕不能承認。

只希望皇后能顧及到皇家的臉面,即便是知道也不要說出來。

直到過了月餘,惠親王冒險前來永華宮找她之時,她才知道泗水居不僅僅是紅商國的那麼簡單,幕後人之一竟然是十幾年前宮內的一位貴人。

她才駭然的知道,虞貴人竟然沒死。

當年死的居然不是虞貴人。

“柔貴妃,本王只想問你一句,事情是否真是如此?太子是虞貴人的孩子?”惠親*音恨恨的。

面對他的責問,柔貴妃驚慌失措,語無倫次,“不可能的,虞貴人她死了的,怎麼可能還活著?”

“哼,這些都是密不外洩的,本王可是花了大價錢從量刑司主事那兒買來的訊息,怎會有假?還有當年給虞貴人接生的老嬤嬤竟然還活著,居然還被量刑司捉到了,這一切絕不是巧合,一定是有人密謀好了,算計太子的。”

“那本參太子的摺子是羅氏的黨羽所奏,想不到羅氏在京師還有不少的人,一定是他們,樹倒猢猻散,看到羅氏一門倒了,想輔佐皇后扳倒炎兒,另立新儲,落個從龍之功。”

“本王現在才回過味來,這事兒一定是以皇后為首引發的,他們這是在搶佔先機啊,趁著鶴泰不在朝中,少了阻礙,儘快廢了太子,然後慫恿皇上另立儲君,塵埃落定之時,鶴泰即便回來,縱然有什麼想法也來不及了。”

惠親王後知後覺,無比的懊悔,“不過咱們也不一定就一敗塗地了,即便是虞貴人的孩子又怎樣,虞貴人當日遭人陷害,迫不得已將嬰孩託付於你,說起來,你還有功於皇家呢,幫他們保住了血脈,也算是一件功勞。”

“說到這兒,本王倒是奇怪,皇后此舉不一定成功啊,為何這麼破釜沉舟?”惠親王看向柔貴妃,不解的問道。

柔貴妃神情悽然,事到如今惠親王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她不敢瞞他,唯有道出實情好商議對策。

惠親王聽了她的話,大驚失色,“你說什麼?不是皇家血脈?”

“當年那侍衛怕我覺得日後他們會奪回孩子,搶佔富貴,不肯收留孩子,親口所說。”

“你……你……”惠親王氣的渾身發抖,“你糊塗啊,不是皇家血脈,你留來何用?”

任他如何想也想不到鶴炎竟不是皇上的骨肉,這柔貴妃是傻的嗎?孩子不是親生的就算了,居然還弄一個跟皇家無關的孩子養,不僅害了她,還連累了自己。

還以為女兒嫁給太子,以後穩穩當當的皇后,這倒好,皇后是沒戲了,可能還有性命之憂,真是一步錯步步錯。

現在責怪誰已經無濟於事了,還是要儘快撇清關係,保住惠親王府不受牽連才是上策。

惠親王一甩袖子,氣呼呼的走了,完全不顧柔貴妃在身後求他救太子的呼喊。

連他都不肯幫,柔貴妃不知道還有誰會幫太子說話。

到了此時,她知道,事情是瞞不住了,量刑司居然能找到那老嬤嬤,恐怕也是皇后的功勞吧?

既然皇后留了那老嬤嬤到現在,說不定那侍衛也早被她捉了,只待關鍵時刻令其出來給自己致命一擊。

這一盤棋,皇后下的好遠好大。就為了將她與太子佈局其中。

這永華宮應該就快不屬於她了,不知道皇上會如何處置,是打入冷宮,還是賜死?

奇怪的是,既然已經查到了這麼多,皇上為何遲遲不傳她去對質?按著常理,皇上應該龍顏震怒才是,怎會如此平靜。

難道皇上不信?可若是不信,又怎會將她與太子分別禁足至今?

這樣的事實擺在面前,皇上又怎會不信呢?

之所以如此平靜或許只是因為家醜不可外揚,故作鎮靜吧。

如今這情況,一旦皇上認定了鶴炎身世的真實性,一定會廢了太子。

柔貴妃想的不錯,直到又過了半個月,皇上突然下了一道旨,廢黜太子,而她也被打入了冷宮。

這一天冷的出奇,一場大雪毫無徵兆的到來,在空中飛舞,漫天漫地的白,沒幾個時辰,地上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絲絨毯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著這滿天的雪花,柔貴妃被拖去了冷宮。

儲青宮的大門也緊緊關閉,太子從此要禁足在內。

聖旨上並未道出實情,對外宣稱的是因太子玩物喪志,流連於市井酒肆,與敵國之人來往甚密,雖然因為未識破對方身份而被矇蔽,可失德失行,沒有資格再居儲君之位,因此廢黜太子之位,即日起禁足於儲青宮,永不得外出。

而柔貴妃罪在管教不嚴,縱子妄為,故而打入冷宮反省。

不知情的人,都覺得如此處罰太過重了。

可知情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緣由。

柔貴妃更是心知肚明,聖旨上這樣的說辭,起碼儲存了皇家的尊嚴。

由始至終,皇上都沒有見柔貴妃一面,也沒有問她一句。

她開始還擔心,若是皇上問了,她要如何答呢?

真相太傷人,說謊又是欺君。

好在皇上連這個為難的資格都沒有給她,就這樣處置了此事。

想必皇上對此事是深信不疑了,否則怎會連問都不問她一句就如此篤定的處置了。一定是證據很足吧?足夠到根本不必她認罪,一切就都大白了。

柔貴妃恍然,這宮巷她不知走過多少回,可以往都是前呼後擁,無比的榮耀,現如今,是如此的狼狽。

她不知道是上天的公平還是不公平。

不是她的終究被收回去了,可既然是遲早要失去,當日又何必給她,何必成全她呢。

兜兜轉轉一大圈,落到了這樣的結局。

她不知該怨嘆命運,還是怨嘆自己。

到底的誰的錯?

這個問題的答案夠她在冷宮思索良久了。

滿朝文武和皇宮裡的人雖然也覺得聖旨的理由太過勉強,太子廢的也太突然,可沒有人敢去推測其中的究竟,自古皇家多秘辛,很多事無法細究,扒開美好的外衣,充斥的恐怕都是聳人聽聞的細節。

而知道的越多越危險,誰又會活的不耐煩,找死的去一探究竟呢?

冬天本就蕭索蒼涼,園子裡也沒有了熱鬧的景色,到處是光禿禿的枝椏,不再生機盎然,也不再柔情萬千。

可這一落起雪來,景緻倒也不比春夏遜色。

各人自掃門前雪,誰管他人瓦上霜。

太子被廢的事情宮裡的眾妃嬪唏噓一陣過後,便都無事人一般,穿著裘衣揣著小暖爐,踏著小碎步在各自的園子裡賞雪了。

有那勤快些的,還跑到了御花園裡去賞。

畢竟冬日的第一場雪,又是這樣的鵝毛大雪,雖然冷了些,可景緻當真的令人心曠神怡。

這雪一下就是好幾日不停歇。

皓月齋的膳房裡正張羅著燉羊肉湯,給魚蝶兒驅寒。

王妃這病身子從秋到冬,仍然沒有好利索,好在是知曉了王爺正在回程的訊息,才日漸好轉了起來。

這大雪一下,都擔心她的身子扛不住,萬一再冷到了。所以膳房裡一日三頓的膳食都無比的精心。

魚蝶兒在房裡呆的無趣,看見下雪,也想出去轉轉。

卻遭到了一眾奴才的反對。

這萬一凍出個好歹的,王爺回來不得扒了她們的皮?

好說歹說,各退一步,讓她就在門口的迴廊裡看看院子裡的雪景。

落雪依然紛紛,院裡的假山和亭子都覆了厚厚的雪,通往亭子的石階更是被白雪蓋了個緊實。

屋簷懸掛的燈籠上,也被遮了一層薄雪。

魚蝶兒站在廊下,望著滿眼的雪花出了一會兒神,突然回首問道,“前陣聽說太子被人參奏通敵什麼的,如今可查清楚了?”

她突然想起之前議論紛紛的太子之案,雖然對太子沒有什麼記憶了,可她覺得太子不是那樣的人,怎會通敵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當個魔王可太難了神州古情重生之再造豪門笑死,老祖重生還要靠搜刮秘境養活宗門?穿書後,皇妃每天都在拆自己cp華娛另類導演大明求生記神棍皇帝平天下修道種田平天下代號N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