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皇權不下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你贏了。”

東宮小書房裡,燕王世子朱高熾神色難看的望著面前的棋局,頗為沮喪無奈的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因為最近天氣逐漸炎熱起來,牆角比往年早了大半個月就擺上了從冰窖裡取出來的去歲冬天挖回來的河冰降溫。

只是即便如此,也難以壓制住朱高熾心頭的燥熱。

而坐在他對面,與他弈棋的朱允熥,則是始終面帶微笑。

“是你沒有還手的餘地了。”

朱高熾憤憤不平的將手中最後那枚白子敲在棋盤上,側目看向一旁的解縉、夏原吉兩人。

最後憤滿不已的望著面前的棋局。

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銅牆鐵壁,就被那一條暴戾的白龍給砸的一個稀巴爛。

完全沒有一點章法。

偏偏最後落子,這暴龍就成型了。

“你這算不得棋。”

朱允熥微笑著看向面前憤憤不平的小胖,輕笑一聲:“甭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朱高熾雙肩一垮,輕嘆一聲:“所以,這一次的謠言,也是你贏了。”

此言一出。

坐在一旁觀棋的解縉和夏原吉兩人,齊齊的挺起脖子,面帶審視。

朱允熥則搖搖頭:“雖然早就有了推斷,但還是要等孫成和田麥他們今天最後的確定。”

說時遲,那時快。

小書房外已經響起了孫成的聲音。

“啟稟殿下,事情已經查明。”

小書房門外,急匆匆趕回宮的孫成和田麥兩人,身上還帶著一抹若隱若現的血腥味。

直到小書房裡傳來聲音,兩人這才雙手揮動著衣袖,從胸前掠過,而後方才跨進房門。

茶室棋局前,朱允熥等人已經換了姿勢,看著孫成、田麥兩人走進來。

孫成、田麥兩人躬身作揖。

而後由孫成上前一步,抱拳道:“殿下,前些日子朝廷懸賞作物,隨後應天城便傳出謠言,現已查明背後推動散播謠言之人。”

朱允熥輕嗯了一聲。

朱高熾則是眉頭一挑,好不容易安穩了不少時日的應天城,又要起一番風波了。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則是皺緊眉頭。

之前的謠言他們都是知曉的,只是任誰都想不出究竟是誰在背後散播謠言。

當時,一夜之間謠言就遍及整座應天城,翌日開城門,謠言就往城外傳播出去。

若非是朝廷反應機敏,及時將謠言給按下去,又立馬再次行文,當時恐怕就要在地方上引起一陣騷亂。

回頭,幾乎是所有人都在暗中推演摸索著線索。

只是都無奈的發現,這謠言根本就找不到源頭。

所以,這時候聽到謠言背後的散播之人已經被查出來,解縉和夏原吉兩人皆是面露好奇。

孫成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此事,涉及應天城內共三十五家應天府士紳,又有五十四名商賈參與其中。”

解縉當即皺緊眉頭追問道:“沒有朝中之人參與?”

孫成搖搖頭:“我等已經多番核查,朝中並無人家參與其中。”

“都是那些士紳和商賈參與其中的?”夏原吉同樣面帶不解,再一次確認。

一旁的田麥苦笑著點點頭:“確實如此,我等原本也是循著朝中官員追查此事,然而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異樣。最後,還是有太孫提醒,我等才將去歲應天府攤丁入畝的事情又複查了一遍。

而後將目標鎖定在去歲和官府推行攤丁入畝發生衝突過的人家,以此為線索,一一摸排下去,最後幾經確認,這才將這些人給揪了出來。”

解縉不由感慨道:“竟然真的就只是這些人做的。”

朱高熾卻是面露憂慮,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他看向朱允熥,低聲道:“這件事還是要好生處理,不然恐怕地方難靖,這樣的事情往後還是會再出現的。”

“裹挾百姓猜測朝堂官府,致使百姓與朝廷離心離德……”

朱允熥沉聲說著,目光逐漸的陰沉起來,隨後在眾人的注視下,手中重重的拍在了桌桉上,致使滿盤黑白棋子跳動墜落到地上。

書房裡,只餘棋子落地滾動的聲音。

朱高熾幾人同樣心知肚明這件事情的真正目的。

朱允熥目露殺氣的低聲道:“他們是想要永遠把持鄉野嗎!”

書房裡,幾人默默無聲。

這件事情已經涉及到了古往今來,所有王朝的一個通病。

皇權不下鄉。

就以如今的大明為例。

從大明創立開始,朝廷就在設定朝堂權力歸屬和地方行政劃分以及權力的延伸終端。

朝廷初一開始以中書省為首,率諸部司衙門,總掌天下社稷權柄。

地方上,則是以道府縣三級為朝堂權力意志的延伸。

官府的權力,最終停留在了地方縣域裡的縣令、縣丞。

這兩個官職,仍然是由朝廷吏部任命官員。

而在此之下,一縣的縣簿、縣尉,及縣衙六房的吏員,則幾乎都是由當地士紳充任,或是地方的經年吏員人家,父死子繼,兄終弟繼。

再往下,雖然朝廷也有裡正、村正、糧長之類的管理崗位設定,但基本都是由地方上自行推選。

這就導致一村、一鎮,掌握權力和話語權的,只會是當地的士紳商賈家族。

他們負責對鄉野百姓解釋朝廷的每一條政策,負責每一個鄉野之地每歲的稅賦繳納。

攤丁入畝從根本上剝奪了地方士紳商賈對地方百姓的盤剝權力。

而原先一開始,朝廷在推行攤丁入畝的時候,就沒有顧及到地方上數量龐大的小士紳商賈群體。

現在,他們開始針對自己的權益被剝奪,發起了第一次反攻。

小書房裡陷入了一陣沉寂之中。

畢竟,皇權下鄉這件事情,可是數千年都沒有人能夠做到的。

夏原吉在觀察了許久之後,終於是小聲開口:“殿下,若是這個時候朝廷太過強勢,恐怕今歲夏秋兩稅,會有變動。”

他是從戶部的立場和角度去看的。

畢竟,現在朝廷還沒能從地方上收繳權力回來,地方上的很多事情,尤其是承接在地方官府和百姓之間,負責從百姓那裡徵收稅賦,上繳給官府的糧長制度,還是由地方上那些小士紳商賈們擔任的。

解縉亦是說道:“糧長之制,若是此刻不能改變,強行以今日所查之事問責地方,恐怕今歲地方稅賦艱難。”

“置之不理,還是輕拿輕放?”

朱允熥澹澹的說道,目光則是看向解縉和夏原吉兩人。

他們兩人的說法並沒有錯,執政萬事求穩,更不可能不做準備就去干涉動手稅賦之事的地方。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被問的啞口無言。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太孫往日一貫的行事作風。

朱允熥這時候便看向棋盤對面的小胖。

被盯上的朱高熾面色一愣,不禁輕咳幾聲,臉頰上帶著一抹漲紅,才緩聲道:“其實……這件事……如果能妥善安排,循序漸進,也不是不可能辦下去,對地上也能產生震懾作用。”

說完之後,朱高熾默默的看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當即微微一笑。

小胖是猜中了自己的想法。

朱允熥哼哼兩聲:“今日就到這裡吧。”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對視一眼,兩人都是目光閃爍著,默默起身。

“臣等告退。”

朱允熥轉頭俯瞰已經徹底凌亂的棋局,不發一言。

站在前面的孫成和田麥兩人,看了看似乎是陷入冥想的皇太孫,也一併躬身合手:“臣等也先行告退。”

“你倆先留一下。”

朱允熥的聲音,這時候卻是忽然發出。

孫成和田麥兩人臉上帶著不解,默默的停了下來。

朱允熥則是輕聲道:“派了人暗中繼續查,整個應天府,整個直隸,孤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還在想著將鄉野之民、鄉野之地,視作一家私有。”

“臣領命。”

孫成、田麥兩人提神振氣,面露殺氣。

待兩人離去之後,朱允熥這才安靜了下來,澹澹的看向坐在面前的小胖。

朱高熾無奈的笑笑:“所以,你是要先拿下應天府和直隸。”

朱允熥嗯了一聲:“你覺得我會怎麼做?”

“先去應天,再去直隸,如浙江道攤丁入畝之事一般。”朱高熾沒好氣的滴咕著。

然後,目光一轉。

朱高熾盯著朱允熥問道:“還有驛站改革之事的手法,這一次你也會用上吧。”

“嗯,確實是如此打算。“

聽到明確的答覆,朱高熾點點頭,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嘖嘖兩聲,朱高熾便繼續道:“難怪說,這一次回京,你並未給那些隨我們一起回來的南征傷員請功。”

“是啊,有功將士的功勞還沒有兌現呢。”朱允熥面帶微笑:“他們是跟隨我們征戰疆場的有功之人。”

朱高熾輕聲道:“所以,你能放心將他們放到地方上,取代地方糧長、裡正、村正。因為他們不會抱團,不是本地人,可只要有數人在一起,就能對一村、一地形成威懾,因為他們上過戰場殺過人。”

“用傷員入地方,接手地方權力。除了這個辦法,我現在還想不出第二種法子。”朱允熥臉色稍稍繃緊:“只是啊,現在用人放心,可他們紮根在地方,成婚生子,繁衍後代,又是否會重蹈覆轍?”

說完之後,朱允熥抬頭深深的看向朱高熾。

朱高熾幽幽一嘆:“從來就沒有一個老靠的法子,能讓權力得到約束。權力的核心,就是不斷的集中。”

說完之後,這位年輕的燕世子,臉色一片闇然。

朱允熥亦是有些精神不振,只是很快又振作了起來。

是啊。

這天下就沒有絕對的制度能夠保證權力的平穩和善意。

而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力量去將最開始的制度建設好。並且,給予這個制度在未來有勇於改變的可能。

“若長期以大軍傷員充任地方糧長之職呢?”朱允熥輕聲說道,旋即又很快搖頭:“此法不妥,朝廷也絕無可能一直對外征討。”

後世有什麼可以借鑑的?

朱允熥的思緒漸漸的遠去。

坐在對面的朱高熾並不急需知曉答桉,而是藉著這個時候的空閒,將散落的棋子收回,將棋盤放到一旁,而後開始了煮茶。

等到一壺水發出咕隆咕隆的聲音後,朱高熾便開始衝沏茶葉。

墨綠的茶葉浸泡在熱水中,不斷的打著轉,清水也就慢慢變得碧綠起來。

“熱茶,剛沏好。”

朱高熾將一杯茶湯推到了朱允熥面前手邊,輕聲說著。

朱允熥的雙眼微微一動,隨後緩緩看向小胖:“以都察院、戶部、兵部總領共掌,選調難於徵召之將士為稅吏,常駐道府縣監察地方。每歲,朝廷三部堂再派稅吏分赴各地,督辦徵稅之事,事必留任地方,賦稅以前歲稅吏解押至應天。此法,何如?”

稅務司法部門!

在後世,被稱之為是整個世界上前列組裝力量的執行部門。

你可以躲過地方官府的追責,卻永遠躲不過稅務部門的圍捕。

先進的技術。

如今,朱允熥覺得這大概是最好的手段和方式了。

獨立於大明如今的地方官府權力之外,卻又受朝廷三部司衙門共同管理。

都察院可以提供監察,戶部清算賦稅,兵部協調稅吏。

朱高熾此刻滿臉詫異,全然沒有想到,朱允熥給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另起爐灶,用一個全新的稅吏制度來取代地方糧長制度,並且維繫新制度的清廉和持續。

這是要在朝廷裡重新建立一個衙門啊!

朱高熾清楚,一旦這件事真的促成了,便又是一個手握權柄的衙門。

或許不足與六部並列,然卻足以超越大理寺等衙門。

不由的,朱高熾看向面前已經開始喝茶的朱允熥。

到底是需要怎樣的智慧和魄力,才能讓他想到這樣的辦法,做出這等決斷。

“我以為,或許可以一試。”朱高熾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繼續輕聲道:“先以應天府試行此法,若有成效便可立即推行至整個直隸。”

這是穩重之言。

朱允熥點點頭:“天下賦稅,泰半取自直隸,直隸又以應天為首善之地。從應天開始,自上而下,層層推進,事一成功,便可震懾敵方。”

後世之人,再也不能說大明收不上來賦稅!

而只要大明內部足夠穩定,財政不出亂子,哪怕天災不斷,大抵都是能夠抗住外敵的覬覦。

最多……

朱允熥眼瞼下沉,藏在陰影下的雙眼帶著陰沉。

最多不過是換一個漢家之姓當家做主。

朱高熾嗯了一聲:“既然要推行新政,前番散佈謠言的那百餘戶人家,自當要從重嚴懲了吧。”

“等朝會時處置吧。”

朱允熥澹澹的說了一聲。

朱高熾卻是微微一動。

早朝的時候提及這件事情,這是要昭告天下,威懾天下掌握地方權力的數量最為龐大的小士紳商戶群體。

大概,當時候也就是這個稅吏制度,被拿到百官面前議論的時候了。

畢竟一個新的衙門出現,從來都是伴隨著新的權力的爭奪和朝堂上的制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紅薯的栽種以及在可能確定畝產之後,涉及到擴大栽種範圍而帶來的利益爭奪的問題。

想到這,朱高熾便目光一沉,面帶猶豫的看向對面的朱允熥。

“紅薯要不了幾個月就能成熟,到時候是一旦證實了你所說的畝產數量,朝中必然又要生起風波。”

朱高熾深思熟慮:“大明不可能將所有的地都種上紅薯,這與天地社稷之道不符,也會危害地力。到時候首先要種在何處,要種多少,在哪些地上栽種,這又將是一個問題。”

朱允熥默默點頭。

在上林苑監栽種紅薯藤的時候,他就清楚事情是不可能瞞得住的。

這不是旁的事情,是將紅薯栽種在地裡面的事情。

老爺子會知道,百官也會知道。

所以,當時所有人都來了。

隨後當所有人都從自己的嘴裡聽到畝產二十石的數字,就出現了一片激動,甚至是做出了與當朝部堂大員身份不相符合的行為舉動。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想要提前多在老爺子和自己面前表現。

現在栽種在上林苑監的紅薯只有三四分地,按照袁素泰的計劃,做多不過是在今年將那片紅薯地種滿。

可那片地相對於整個大明而言,又能有多少的紅薯種呢。

前幾年的紅薯栽種在什麼地方,這就成了一個利益爭奪的點。

而且……

朱允熥低聲道:“紅薯畝產不同於水稻、小麥、粟等,一畝地數十石的畝產,朝廷是否還是要依照如今的攤丁入畝稅額徵收夏秋兩稅?這其中影響遠比先前的攤丁入畝更要深遠,牽扯到的利益也更多。”

朱高熾聽聞此言,不由的點頭認同。

如今大明的畝產基本是在三五石之間,攤丁入畝制定的稅額都是依照畝數為基準。

如果往後紅薯的稅賦也按照現在的攤丁入畝的稅額徵收,這中間就出現了巨大的差額。

“所以,稅吏制度,必須要同時推進!”

朱高熾原本憂慮的眼神逐漸堅定起來,沉聲開口。

朱允熥面帶微笑的點點頭。

稅務司法制度的建立,就是為了更加精準的徵收稅賦,同時也不會出現剝削百姓的情況。

只是,看了小胖兩眼後。

朱允熥臉上的笑容逐漸就變得曖昧起來。

他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小胖,讓朱高熾的後背一陣發麻。

朱高熾咽了咽口水,支支吾吾小聲詢問:“怎……怎麼?還有什麼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