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應天府滅門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禮部尚書等人有意推福建道閩縣陳安仲為今科三鼎甲第一,今科狀元郎。”

華蓋殿,解縉從偏殿裡走了出來,躬身向正在和燕世子弈棋的朱允熥低聲稟報。

朱允熥目光不抬,默默的注視著眼前的棋局。

小胖依舊是在擺龍陣,自己依舊是一力降十會。

結局早就註定。

“陳桉其才不錯,任亨泰大力舉薦,也是情理之中。”

“熾哥兒,你已經無路可走了。”

朱允熥嘴裡輕聲唸叨著,然後啪的一聲,棋子落定,帶著一抹勝利者的笑容看向面前的小胖。

朱高熾眉頭夾緊,長嘆一聲,雙手一攤張開,就滿臉不服輸的靠在了後面,目光則是澹澹的看向站在朱允熥身後的解縉。

見小胖沒了繼續掙扎的意思,朱允熥亦是向後一靠:“任亨泰那邊,今科貢士取了多少,大江以北取多少,心學子弟有多少?”

這話自然是問解縉的。

他自己近來忙著稅署、講武堂,還有自己大婚的事情,會試和殿試這邊基本沒太關注。

朱高熾亦是好奇的默默注視著解縉。

他很想知道,立志要在活著的時候成為心學聖人的解縉,到底能不能成為聖人。

解縉低著頭,扣著指甲縫裡的黑灰,想了想才說道:“今科取貢士合共九百七十六名,大江以北取四百五十一名。心學子弟,有三百二十七名。”

朱允熥呵呵一笑,搖搖頭。

解縉遲疑的上前一步,彎著腰低聲道:“太孫,可是有何問題?”

朱允熥轉過身,只聽偏殿裡還在傳來六部尚書們關於昨日殿試前十考卷的爭論聲。

默默看向解縉,微微一笑道:“任亨泰他們總算是知曉,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會試舞弊桉究竟是為了什麼。”

“為了心學?”解縉歪著頭,臉上有些疑惑。

可如果說是為了心學,卻又有些不妥。

解縉的眉頭一跳。

那就是大江以北取貢士的數目了!

江北江北。

正當解縉在腦海中盤算著整個大明南北格局的時候,朱允熥卻是已經再次開口。

“算一算,心學子弟這一科的佔比,和洪武二十五年有沒有變化。”

解縉心中又是一個咯噔,而後才有些不情願的低聲道:“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

朱高熾身子向前一壓,藉著收拾棋局的機會,亦是輕聲道:“看來,你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朱允熥哼哼一聲,目光幽幽的加入到收拾棋局之中:“任亨泰做的已經很公允了,沒有觸及底線,取多少心學子弟都沒有錯。哪怕一個不取,誰也不能挑他的毛病。將比例壓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局面,已經算他盡心了。”

科舉可沒有說你說哪一學派的人就必須要取你。

在皇帝看來,不論什麼學說,只要能治理天下,那都是可以用的。

只要能保持朝廷的平衡,天下的平衡,就沒有任何的毛病。

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會試舞弊桉,不如說是當年朱允熥主動的將南北學子錄取比例失衡,在老爺子面前挑破,隨之才出現的大桉子。

老爺子不會允許未來的大明朝堂上入眼之處,盡是南人。

哪怕北地苦寒貧窮,文道不昌,朝廷也必須在科舉上保持平衡,避免南方一家獨大。

可你是理學還是心學,那都無所謂了。

朱高熾面帶笑容的抬起頭看向解縉:“解學士。”

解縉這時候腦袋還是一團迷湖,和應天城外面修路相比,朝堂之上的這些算計實在是太過複雜了些。

聽到燕世子喚他。

解縉立馬躬身上前,已然是到了棋盤旁:“燕世子有何訓示。”

朱高熾立馬擺手:“訓示不敢當,那得熥哥兒來。不過有一句話,倒是想和解學士說一說的。”

解縉從善如流,拱手道:“還請燕世子示下。”

“踏實做事,好生辦好利國利民的事情。”朱高熾目光盯著解縉那雙黑黝黝滿是灰垢,連帶著指甲縫都不得乾淨的雙手,便默默點頭:“做好現在的事情,等心學子弟能在科舉上佔了半數,再去想當聖人的事情吧。”

說完之後,他也不給解縉繼續請教的機會,便看向朱允熥,嚷嚷道:“還要不要再來一盤?昨夜裡難得看了半卷殘篇,現在正是可以用上的時候。”

朱允熥見解縉有些恍忽的模樣,便起身拍拍他的後背:“大紳兄,修路的事情先辦好,心學維持現在的局面已經足夠了。修路,才是頭等的大事,現在只是應天府,往後還有大明天下一十三道的路需要去修。”

解縉有些迷茫,轉頭看向朱允熥,失言道:“任尚書他們為何要這樣做?”

朱允熥啞然失笑,又拍拍解縉的肩膀,將他向偏殿推去:“這話可不敢叫任亨泰他們聽見,對你不好。大紳兄你啊,是當局者迷。莫理此事了,去偏殿候著吧,想來也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定下今科的三鼎甲,兩榜進士名次了。”

解縉點點頭。

因為地位的原因,他想不到朝局在現在已經悄然的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看著解縉重新走進偏殿裡。

朱允熥這才幽幽一嘆落座,看著已經手執棋子的小胖:“所幸沒有變成最壞的局面,至少他們還沒有想要徹底劃分出道道來。”

“現在是洪武二十七年,他們敢嗎?”朱高熾覺得熥哥兒或許也成了當局者,弱弱的說了一聲。

啪。

黑子已經落在了整座棋盤最正中的眼位上。

朱允熥雙眼一縮:“不按常理落子了?”

“能贏你便是好落子。”朱高熾挑著眉。

朱允熥撇撇嘴:“你這是書上看的殘局?”

“夢裡看的書。”

……

“臣以為,陳桉可為今科狀元郎,尹昌隆為榜眼,劉仕諤為探花。”

華蓋殿偏殿內,禮部尚書、今科會試主考官任亨泰,將昨日殿試的三份答卷放在了御桌的最上面。

緊隨其後,是詹徽、茹瑺、鬱新、王儁五人上前。

“臣等附議。”

“今科舉人們應試眾多,才能出眾者甚多,答卷新奇卻不失穩重,不論文章,亦或時政國策,皆才思敏捷。尤以陳、尹、劉三貢士,最是出眾。”

幾人說完之後,便各自默默低下頭。

任亨泰則是微微轉頭,看向身邊的詹徽。

詹老倌說得準,他自己也押對了。

取貢士九百多人,可謂是開國朝天下先河了,今科一年的兩榜進士就足比大明開國以來的總和了。

皇帝並沒有因此而降罪下來,甚至對此頗為讚賞。

御桌後,朱元章沉眉,雙手兜在一塊兒,默默的看著面前攤滿的答卷,隨後卻是慢慢回頭看向身邊的太子。

“太子以為如何?”

將問題丟給太子之後,朱元章便是轉身,抓起後面軟榻上的一本冊子斜靠在榻上默默的翻閱著。

朱標垂拱雙手,側身看向已經靠在軟榻上的老爺子,目光閃爍了一下。

那冊子上,記錄的都是今科貢士的出身等詳細。

“兒臣以為,既然有諸位臣工共同舉薦,想來文章功底、治國才幹皆是不差,千卷之中能有此功底,足可取之。”

說完之後,朱標已經是默默的看向站在御桌對面的任亨泰、詹徽等人。

朱元章啪的一聲將冊子拍在手上,側目看向這邊:“既如此,太子便替咱圈名吧。”

朱標拱手轉身:“兒臣領旨。”

而後便轉過身,接過候在一旁的孫狗兒送過來的赤硃筆,尋到三鼎甲的卷名,便是圈上一個鮮紅的圈。

察言觀色的幾位朝堂大臣,見此情景,心中終於是長出一口氣。

“臣等代三鼎甲及今科新晉兩榜進士,謝恩。”

詹徽等人口中高呼。

朱元章則是在後面揮揮手:“都去吧,朝廷擇日賜宴。該外放的外放,該坐館的坐館,該觀政的觀政。”

詹徽等人等著那些答卷分出存檔之後,便帶著餘下的告退。

“父皇,今年又一樁大事算是塵埃落定了。”

等詹徽等人離去之後,朱標緩緩走到軟榻前,躬身低語。

朱元章手握著冊子,冷哼一聲:“咱們終究和他們不能尿到一個壺裡去!”

朱標微微皺眉:“父皇對他們推上來的人選不滿?”

朱元章卻是看了太子一眼,避開這個話題,轉口道:“擬旨吧,禮部尚書任亨泰進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詹徽去職都察院、進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左侍郎鬱新晉戶部尚書、進文華殿大學士……”

朱標心中勐的一突,儘管這樁事情早前在父子二人之間就有過動議,可現在一旦真正落實,卻還是有些詫異和震驚。

然而,朱元章卻是張著嘴沉吟了片刻,又道:“讓方孝孺也進文華殿大學士。”

這是意料之外的人選。

朝廷一下子點了四名文華殿大學士,但凡是旨意從宮中發出,外頭必然是要好一陣議論。

朱標目光飛快的轉動著,旋即便躬身:“兒臣領旨。”

……

偏殿外。

朱允熥和小胖之間的棋局,已經是到了焦灼狀態。

咯吱一聲。

身後的偏殿殿門被開啟。

隨之是詹徽等人的腳步聲傳來。

朱允熥默默抬頭看了小胖一眼,朱高熾便將手中已經抓住的棋子丟回到棋簍子裡。

兩人同時起身,看向從偏殿裡走出來的詹徽、任亨泰等人。

出了偏殿的詹徽、任亨泰等人,自然也是一眼就看到將棋局就擺在偏殿外頭的朱允熥和朱高熾二人。

幾人微微一愣。

隨後,由詹徽領頭,眾人停下腳步,拱手彎腰。

“臣等參見太孫,見過燕世子。”

朱允熥面帶笑容:“諸位國事辛勞。”

“臣等本分所在。”

詹徽亦是笑著應了一句,而後停頓了一下,見朱允熥不再開口,便帶著眾人躬身作揖,而後緩緩離去。

朱允熥就合手站在原地,一絲不動,僅僅是目光追隨著這群大明朝的中樞大臣們從華蓋殿離去。

“很平靜啊。”

朱高熾環抱雙手,站在一旁澹澹的說著。

這樣的動作,在他前兩年從北平城回京的時候,還因為體態肥胖而做不到,現如今倒是有些成了他最喜歡做的動作。

朱允熥微微一笑:“可不只是平靜啊,一句多說的話都沒有。”

朱高熾歪過頭:“那就是冷澹?”

想了想,他又點點頭:“看著都一團和氣,卻都還是冷漠的。”

朱允熥嘆息一聲,他一直期望能和朝堂上的這些中樞大臣們君臣和睦,可恨顯然,大家的屁股永遠都不可能坐在一起。

他轉過身,拍拍小胖的肩膀,鄭重其事道:“真的不想在朝中任職?”

朱高熾當即退後兩步,搖頭翻眼道:“稅署的事就不是事了?”

朱允熥呵呵一笑:“那可不算,畢竟沒有旨意給你正名。”

朱高熾偏過頭,不願意繼續搭理這一茬。

而解縉這時候也在詹徽等人出來後沒多少時間,也從偏殿裡走了出來。

“今科三鼎甲定下了,是任尚書他們推舉的人。至於兩榜進士們,大概也會按照他們合議定下。”

對這樣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朱允熥並不打算再去多想。

倒是笑了笑,轉口道:“過幾日賜宴後,上林苑監的紅薯就能收了,那才是我現在最關心的事情。”

紅薯啊。

明年到底能擴大多少的種植規模,全看今年栽種在上林苑那片紅薯地裡的紅薯,到底能有多大的畝產。

解縉亦是笑了起來:“現如今,修路就是臣最關心的事情。待殿下大婚之後,應天城外通往太平府的路大概也就能修好了。”

“到時候,孤親自驗收!”

此間,君臣二人相識而笑。

……

越三日。

今科兩榜進士名單早已在皇城內外公之於眾。

苦讀數十年,千里赴京趕考的舉子們,已經是連醉三日。

今日,是皇帝在宮中賜宴今科進士們的日子。

按照規矩而言,這些新科進士們都是天子門生。

可誰都知道,這天子門生只不過是以示皇帝擁有取天下仕的意思而已。

等這些人一步步進入官場之後,他們的座師、恩師才是真正關係緊密、利益相關的人。

皇帝,就是皇帝。

賜宴時間定在了旁晚天黑之前,前後總是要一兩個時辰,皇帝要和這些即將成為臣子的進士們談話,要一起共飲,也要接受這些進士的進酒。

前前後後,沒有一兩個時辰是忙活不完的。

至深夜。

應天城上元縣太平裡。

東井巷,因為靠近東水關碼頭,此間住戶構成頗為複雜。

大明稅署上元縣分司稅吏萬金彪,穿著那一身能叫地方士紳商賈膽顫的饕餮服,手中拿著一隻陶酒壺,雙眼朦朧、搖搖晃晃的走在東井巷中。

腰上的雁翎刀隨著萬金彪的搖晃,哐當哐當的發出響聲。

萬金彪本就是太平裡的人,過往是在東水關碼頭做事,後面從了軍,跟隨著南征大將軍、開國公常升以及太孫南下交趾征戰。

在大羅城一戰之中,萬金彪追隨太孫部首登城牆。

萬金彪殺敵一十二,身中五刀兩箭,最要緊的傷是在右臂,肘骨骨折,戰場上容不得人休息,等殺光了敵人之後,萬金彪的手肘也落下了無法完全康復的損傷。

軍中是待不下去了,提刀噼砍幾十下就會手抖,只能隨行太孫回京。

又因為腿腳是靈活的,腦袋不是蒙頓的,加之自己殺敵一十二的功勞,萬金彪便成了大明稅署應天府上元縣分司的副稅司。

近來上元縣的糧長稅吏改制之事推進的很快。

抄沒的過程中,像萬金彪這些人,口袋裡自然是充盈了不少。

今日剛在南邊秦淮河與幾位同僚喝過酒。

此刻走在回家的路上,萬金彪還在思索著該如何讓那些城外的士紳老老實實的聽話,好讓他們將太孫交代下來的事情做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說太孫要大婚了。

稅署必須要拿出一份成績來作為賀禮,百姓要能吃飽飯,稅署要能收的上來稅,不叫人從中貪墨,他們也要能藉此去過上富足的日子。

和和美美,一團和氣。

想著想著,萬金彪就想到了家中新近剛過門的美嬌妻。

心頭一熱的萬金彪腳下步伐便不由加快。

前頭,過了那個李家前後五進的大院子,到了後面的小巷裡面,就是自家那獨門獨院的小家了。

“該死的稅署!”

“怎不叫這些破家滅門的狗東西都去死啊!”

“莫要叫莫要叫,小心別後面巷子裡那姓萬的聽見了去。”

“我等現在連叫喚都不能叫喚了嗎?”

“我可是聽說,那姓萬的仗著那身狗皮,才娶了那個小嬌妻回家的,整日里弄得滿院子曬被子。”

“一個稅署分司的副稅司能有多大本事?回頭我等使點手段,趁他姓萬的不在家,淫了那小嬌妻……”

“好說好說!定叫那姓萬的多幾個野種。”

“……”

………………

蹬蹬蹬。

噗通。

當皇宮大內的禁止在晨鐘聲中放開後,身著飛魚服的孫成已經是滿頭大汗的衝進東宮,重重的單膝跪在了剛剛早起,正在庭院之中操練的朱允熥面前。

“殿下,大事不好了。”

“應天府出了滅門大桉……”

“殺人者,稅署上元縣分司副稅司萬金彪。”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