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爭是政治的衍生品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大明是仁慈的。

絕對是仁慈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但當大明需要一樣東西的時候,那麼你就是呼吸,也是錯誤的。

這一點,在新一代的皇室子弟之中,已經逐漸的成為了一種共識。

如今的大明從蒸汽機延伸到火車和鐵路,於是大明原本的鋼鐵產量就變得短缺起來。而火車和鐵路,無疑是優點遠勝時下缺點的,所以大明需要更多的鋼鐵來供應這一事業的發展。

於是,問題就產生了,需求也產生了。

所以,倭國就有罪了,倭工也更急需。

這個問題的解題答桉,就是需要大明動用政治及軍事力量,去促成火車和鐵路的建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麼戰爭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必選項。

邏輯成立,理由充足,無法反駁。

至於倭國會如何,南征大軍鐵蹄和炮口下的敵人會如何,這不在大明新一代執政者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但是年輕的權力參與者裡,必須要保證擁有持反對意見的人,發出反對的聲音。

朱高熾完美的充當了這樣的一個角色。

在皇室第三代成員,都變得渴望軍功的時候,他充當了最冷靜的反對者。

“朝廷現在大力整治黃河河道,耗費千萬。解縉當初提議的另外兩條新式水泥路,也開始籌備,亦是耗費頗多。

還有這幾年一直在做的北征南討,現今朝中的革新,錢糧所需諸多。

便是這幾年朝廷歲入增了不少,可……朝廷這時候,恐怕難以支援曹國公那邊軍略倭國。”

朱高熾語氣很平和,將如今朝廷的幾項大頭支出和困難點出。

軍略倭國,便是能夠為大明提供源源不斷的倭工,以及按照鎮倭大軍提報回來的有關倭國境內其他各處金銀礦。

但這些都是要在佔領了倭國全境之後才能拿到手的。在此之前,朝廷還是要付出不可預計的錢糧去供應前線的真倭大軍。

朱允熥看向今天大放異彩的小憨,眼神示意對方繼續破局。

朱尚炳也不負期望,神色鎮定的看向小胖:“熾哥兒,如今朝廷推行軍功爵之法,將士們求戰之心似火。有鎮倭大軍在前,我軍也不必擔心前線情形不明。

至於糧草耗費,今年北征也快要結束了吧。淮安府那邊的府倉調運的也都是去歲從交趾道送回來的糧草。今年的夏糧和秋糧,想來用不了多少時日也就能送回來了。

到那時候,我朝官兵戰意昂揚,兵強馬壯,糧草不缺,前線又有熟稔地方的大將坐鎮,何以擔憂?”

這是二伯家的小憨?

朱高熾眨著眼睛,有些不太敢確信,此刻站在自己眼前昂首挺胸器宇軒昂的朱尚炳,還是不是自己過往所認識的那個炳哥兒了。

朱尚炳卻是嘴角夾著澹澹的微笑:“這一次卻是過急了。若是依我看,朝廷大可先找找李氏朝鮮的過錯和問題,先經略李氏朝鮮,花費三四載的功夫撫平地方。

而後再以李氏朝鮮為跳板,我朝可調動山東道、河北道、北平都司、遼東都司各處力量,源源不斷的跨海而過,經略倭國。如此,才算是最穩妥的法子。”

朱高熾張張嘴,他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現在的心情到底是多麼的震撼。

炳哥兒不僅僅是想到了如何解決此刻經略倭國的問題,甚至還想到了更長久,更穩妥的法子。

二伯家的祖墳……?

呸!

那也是自家的祖墳啊!

朱高熾心中詫異萬分,倍感不解。

朱允熥卻是輕笑的揮揮手:“經略倭國的事情,便交給炳哥兒了。寫一道奏章,送到文淵閣,交魏國公及任閣老審議票擬吧。”

從來只在一旁看著朱允熥和朱高熾商議國朝社稷大事,將一樣樣的事情辦下去,朱尚炳只能是做那陪襯的綠葉。

如今,大明正式全面經略倭國的事情,就這麼交到了自己的手上。

這無疑讓朱尚炳心中欣喜不已。

他甚至是拱手道:“那我現在就去?”

朱允熥眼睛眯起,臉上帶著鼓勵的笑容:“去吧,記得字寫好看點,莫要讓任亨泰給你的奏章丟了。”

“曉得曉得。”

得了同意,朱尚炳臉上滿是笑容,藏不住的歡喜,一熘煙的就消失在眾人眼前,也不知道是要跑哪裡去寫奏章。

朱高熾有些無奈的看著小憨帶著歡喜離去,無聲一嘆,他看了一旁的新任工部左侍郎張二工一眼。

也不用說話,張二工很是識趣的拱手道:“殿下,火車的驗證今天也算是快要結束了,容臣帶著人過去檢查一番。”

“嗯。”朱允熥點了點頭,目光澹澹的看向身邊臉色緊繃著的小胖。

小胖那憂國憂民的心思,都已經盡數掛在了臉上。

朱允熥也不說話,只是背起手轉過身,看著張二工帶人往前頭的鐵路上趕過去。

朱高熾則是雙手兜在了一起,壓著腳步的走到了看臺邊緣。

“說吧,還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大明朝的燕世子想不通的。”

朱允熥沒有轉身回頭,只是靜靜的說了一句。

站在他身邊的朱高熾卻是翻了翻白眼,哼哼兩聲:“我只是覺得,經略倭國不是壞事,甚至於朝廷更是大有益處。”

“但你還是覺得此時全面經略倭國,是不妥之舉。”

朱高熾點頭道:“軍政民,民有分。如今朝廷推行新政,內政修行,涉及民生,朝廷九成九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內。此時若再開軍略,朝廷當真能夠全盤掌握?”

鎮倭大軍那邊要全面經略倭國,應天這邊必然是要增兵過去的。

而且還不能只是幾千人。

軍陣上需要足夠的兵馬,戰後鎮壓地方則需要更多的官兵。

朝廷怎麼也得再派兩三萬的兵馬過去,才足以讓所有人都放下心來。

可一旦動用這麼多的兵馬增援,朝廷就得前前後後忙活好一陣子,牽扯到數個衙門。如今新政如虎似火,朝廷有能否有多少的精力,將增兵的事情給樣樣都做好?

這在朱高熾的心中是個大大的問號。

朱允熥終於是轉過頭:“九邊北征,可要朝廷大費周章?南征大軍可要朝廷費心竭力?”

朱高熾長嘆一聲,無奈道:“今日你之所以帶我來這裡看張二工驗證火車、鐵路,就是為了要經略倭國的事情?”

此刻的朱高熾也算是看明白了,為何今天一早,自己前腳剛剛走進稅署衙門,熥哥兒就跟在後面趕了過來,不由分說就將自己給拉出應天城。

這就是先丟擲一個大明沒法拒絕的好處,然後再點出問題,最後給出解決辦法。

解決辦法是什麼?

那就是經略倭國。

其實不論自己同意不同意,熥哥兒都會將全面經略倭國的事情給拍板子定下。這從熥哥兒過往,有意無意,對倭國透漏出來的態度就可以說明一切。

大明朝的皇太孫殿下不喜倭國。

這在不少宗室和朝堂官員之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可就是因為如此,朱高熾才覺得左右為難。

熥哥兒徵詢自己的意見,這是對自己的信任,同樣是對自己的信重。

肩頭上,有著無形的壓力。

朱高熾目光幾度變化。

朱允熥伸手拍拍小胖的肩膀:“其實還是那句話,戰爭永遠都是政治的衍生品。大明此刻全面經略倭國,不只是因為我個人的喜好,也不是因為我大明當真就缺了那些倭工。”

“那你究竟是為了什麼?”

朱高熾外頭,目光不解的盯著朱允熥。

朱允熥解釋道:“大明除了現在的新政之外,還需要一場自下而上的革新。”

這是一個巨大的命題。

朱高熾頓時皺起眉頭,臉色板正。

“願聞其詳。”

朱允熥看了看腳下的看臺,又在小胖的肩膀上拍了兩下,隨後便自己率先做了下來,將雙腳懸空在看臺外面,雙手向後撐在看臺的木板上。

“大明的百姓實在是太苦了,或者說中原的百姓,這數千年來,為了湖口的法子實在是太少了。”

“朝廷現在新政如火,可改變的是官員,是軍隊。但是百姓們呢?”

“每一次我翻閱史書,很不解歷朝歷代的革新者們,為何好似是默契的忘記了百姓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就只是站在那高高的廟堂之上,用他們以為的善政去做一場轟轟烈烈的革新。”

“可他們有問過百姓們是否需要嗎?”

“前宋王公是不是能臣?我想,他算是的。可他的新政,當真照顧到了百姓們的需要嗎?王公真的有問過百姓們,他所做的新政是否是正確的?”

“我想,同樣是沒有的。”

朱允熥目光憂愁。

他不相信所謂的王朝週期律,可在人治的中原,廟堂之上的大人物們,從來就不會去真正的體察民情,去詢問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們,他們真正需要的什麼。

“百姓們需要什麼?”

朱允熥再一次發問,抬著頭看著這一片工坊上空,因為那一根根煙囪,而變得灰濛濛的天空。

他輕聲開口:“百姓們需要吃飽肚子,需要有餘糧,需要有餘錢,需要有更寬敞的屋子,他們的孩子也需要上學堂,而不是爹種田兒種田。”

“攤丁入畝,上林苑監大力提高糧食產量,這些都只是為了讓百姓們能吃飽肚子。可百姓們想要的其他東西呢?”

“為何我會讓文淵閣票擬透過另外幾條水泥路的修建?為何又要授予潘德善近乎無盡的權力,在整個黃河河道上大用工?為何要在這個時候試圖建造鐵路?”

“我朝的百姓們,需要有一部分人從田地裡走出來,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或者說,去做能賺到更多錢,讓日子過的更好的事情。”

“倭工只能是去做最艱苦的事情,去挖礦、挖煤、修築邊塞。我朝百姓,便可以去做水泥路的修建,河道的修建,鐵路的修建。”

“這幾樣事情,朝廷都沒有徵辟徭役。即便是有徵辟,也是給足錢糧,不讓百姓們再如過往,自備乾糧,為朝廷白做事。”

朱允熥的聲音很平靜,也很悠長,卻有著讓人說不上來的信服。

朱高熾沉默了良久,才緩緩開口:“可如此做法,朝廷哪來那麼多的錢糧?便是錢鈔充足,可一旦過多,民間物價必然抬高,百姓們的日子還是不會有改變。”

這是最淺顯的經濟學問題了。

一旦天下間的錢鈔多了起來,物質總量卻沒有相應的增多,那麼多出來的錢鈔就只能被附加在緣由的物質上,也就是漲價。

賺的越多,漲價也就越多。

“所以開國公還要在那邊待上數年,乃至於十數年。”

朱允熥不假思索的坦白著:“南邊就是一個聚寶盆,南征大軍前進十里,大明就能多十里地的產出,就能都給運回來,平抑物價。”

“我在書上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說法。”朱高熾低嘆一聲,低聲呢喃著。

這樣的說法,他沒有看過。但這樣的說法,他卻明白,是沒有錯的。

這幾年,隨著倭國越來越多的金銀被運回應天。

應天城裡的物價,已經隱隱有所上漲,只是有朝廷坐鎮所以才沒有顯得太過明顯。可變化,卻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

經濟學是個大問題,朱允熥不覺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人。

他轉口道:“這是長遠的事情了,大明也不能僅僅只有修路、修堤這兩樣事情,招攬大量的百姓做工賺錢養家,從而過上富足的日子。

而近在眼前的,是要讓朝廷上下內外,看到新政是正確的,是不會錯的。

復行秦法軍功爵的旨意,已經下來許多時日,不說京軍諸衛還是上直親軍衛,就是地方上的衛所官兵們,也確如炳哥兒所言,如今是求戰望戰的。

朝廷要讓天下人知道,朝廷說出去的話,便是一口唾沫一個釘子,若是當真有人立下不世之功,那就給他封王!

大明需要讓自家人看到誠信,封王亦真也!”

朱高熾目光閃爍不斷,他學著朱允熥的姿勢,雙手背到後面,撐在了地上,卻才察覺到自己的肚子被繃的有些緊。

而他則是低聲道:“所以,全面經略倭國,不論從哪一點來說,都是為了朝政。”

朱允熥重重點頭。

“這一戰,非打不可!”

“不破倭國,誓不罷休!”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