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東征!驅狼吞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時維八月。

中秋將至。

應天城滿城花燈,舉國太平,漕運、海運、陸運,托起了這座盛世大都。

如今應天城裡的每一個節日,都是一場讓人難忘的盛況。天南海北的物產,被裝運送進京師,充盈著天子之城的日常運轉。

現在的應天城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擁有貨物品類最多的地方。遠至歐羅巴大陸的金銀器物,以及複雜的神秘物品,充斥在應天城的大街小巷。

西城外的龍灣碼頭上,每一日都是舳艫千里,百舸爭流,江面上千帆競渡,翻牆如雲。一條條伸入江中的棧橋附近,是鱗次櫛比的落下船錨的商船。

數不盡的貨物,從外金川門穿過,經由金川門、鍾阜門、儀鳳門進入應天城。只是如今的貨物又實在太多,以至於原本在應天城顯得空蕩荒蕪的西城,除了那一座座軍營之外,現如今又多起了一座座的倉房。

而在外金川門龍灣碼頭往東,到上元門方向。

傳聞應天府為了緩解龍灣碼頭的壓力,疏通西城交通,有意要在上元門外開鑿出一片更大的碼頭和貨物集中存放地。

按照新晉上任的應天府知府大人的意思,上元門碼頭的規模將會是十個龍灣碼頭那麼大。

整個玄武湖西北地區,都將成為貨運集散地,每日吞吐著海量的貨物,供應應天城的生機,為天下輸送去源源不斷的營養。

他甚至還想要重新開鑿一條從上元門至玄武湖的河道,依著新晉的應天府知府大人所言,原本的河道太窄,以至於朝廷在玄武湖裡的水師操演,猶如頑童乘坐澡盆戲水一般。

而這位出自心學,又隨前任交趾道布政使從交趾道回京述職的新晉應天府知府大人。他的奏章一經上報到文淵閣裡,便幾乎是沒有任何質疑的就得到了透過。

於是作為應天府父母官的知府大人,就開始肩抗炸藥開荒挖河的日子。

今日裡。

應天府早早的就得到了通知,要求封鎖整個金川門至外金川門一帶,封鎖龍灣碼頭,清空棧橋上的所有官、商、民船隻。

應天府知府鄒學玉一早知道訊息的時候,氣的是火冒三丈。

這個時候正值中秋節前,數不盡的貨物在碼頭上等待著被運入城中,如今朝廷竟然要封鎖整個龍灣碼頭一整日,造成的影響是應天府難以估量的。

“府尊,這令是從內閣之下發下來的,我們也不敢不接啊。龍灣碼頭被封,城南那邊還有東水關碼頭可以暫時頂一頂用,左右不過是一日的耽擱。”

應天府的推官小心翼翼的解釋,安撫著自家府尊大人的怒火。

鄒學玉遠沒有推官年紀大,卻更顯得威嚴,只是轉動脖頸之間,便讓周圍府衙裡的官吏紛紛低下頭。

“今天到底是要做什麼?”

內閣的命令是不容置疑的,鄒學玉目光閃爍著,轉口詢問起今天為何要封鎖清空龍灣碼頭。

推官在一旁低著頭上前,小聲開口:“回府尊,朝廷東征的兵馬,就在今天從碼頭上出征的。皇太孫殿下,親自設壇點將,為大軍出征壯威。”

“東征?”鄒學玉眉頭明顯的皺起。

推官有些無奈的輕嘆一聲,只要低下頭,就能看到自家府尊大人雙腿上的泥濘。

這些日子因為修建上元門碼頭,以及開鑿上元門碼頭至玄武湖那條更寬的河道,堂堂從三品著大紅袍的應天府知府,竟然是成天待在那一大片如今只能用荒蕪來形容的地方,而對朝堂之上的事情分毫不曾關心。

鄒學玉停下了腳步,站在街面上望著周圍嘈雜的人群,這些都是他這位應天府知府治下的百姓。

推官及餘下的官吏們不知府尊要做什麼。

而鄒學玉已經是提起雙腿,在地上重重的跺了幾下,抖下來一大片的泥塊,才抬起頭看向推官:“怎麼樣?可曾有礙官樣?可會衝撞了殿下?”

推官無奈的輕嘆一聲:“府尊,您就只管去碼頭那邊吧,殿下是何許人也,自不會怪罪府尊您的。”

推官嘴上如此說著,可心裡頭卻是哭笑不得。

今天乃是朝廷東征大軍出征的日子,皇太孫要在龍灣碼頭設壇點將,為大軍助威。到時候現場肯定是以大都督府那邊的功勳武將們為主,再然後才是六部五寺的官員。

便是自家府尊大人乃從三品的京畿知府,可在那樣的場面下,也是不夠看的。

鄒學玉點著頭,繼續一路往外金川門外的龍灣碼頭趕過去。

他人還沒有過外金川門,便揮手指向一旁:“這街道兩側,不許隨意丟棄雜物,不許隨意停車阻礙來往,回頭要在此建一個公房,維持此處秩序。”

推官愈發無奈,如今這位府尊當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可是誰也不敢說出反對的話,應天府裡誰不知道,府尊是跟著文淵閣裡那位人人都尊稱為小高閣老的。

錢也不能亂花,當初跟隨小高閣老從交趾道回來的官員們,一個個是能打會算,誰也吃不到油水。可這些上官們,卻又總能在合適的時候找到合適的油水,來貼補衙門上上下下的所有人。

這些都是有大本事的人。

推官跟在鄒學玉身後,對身邊的書吏揮了揮手,示意對方將府尊大人有關於應天城外金川門後街道治安管理問題的有關意見,一一記錄下來。

一幫人前赴後繼的往碼頭上趕去。

等鄒學玉從城門洞裡衝出去的時候,一個偌大的讓他竟然產生了陌生感的龍灣碼頭出現在眼前。

整個城門外的碼頭區域,無數的彩旗綵帶,迎著江風飄揚。

一艘艘與應天城同一高度的寶船和戰船,靜靜的停靠在棧橋上,卻又隨著江水的流動緩緩的上下起伏著。

成群的上直親軍衛官兵將碼頭範圍給分割開來,可在周圍和高處,卻有無數的百姓和商賈觀望著碼頭上的朝堂官員及整裝待發的官兵們。

同樣的,那些從碼頭上被驅趕走的船隻,也都將船錨下在上游位置,船員們和海商們,則會爬到船上的最高處,眺望著碼頭上的一切。

在城門下,一座搭起的簡易高臺拜將壇上,大明的內閣大臣們頭一次統一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站位悄無聲息的說明了一切。

朱允熥站在一張擺放著虎符和寶刀的供桌前,在他的身後便是任亨泰和徐允恭,隨後才是解縉和高仰止。

至於好不容易從太醫院站著走出來的吏部尚書翟善,以及戶部尚書鬱新、工部尚書王儁、兵部尚書茹瑺,則都要落後前面四人半步。

再往下,才是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其他官員。

大都督府下的國朝功勳武將們,今天倒是沒有出現在拜將臺上,因為不管東征需不需要他們,今天凡是在京的功勳武將,人人披掛上陣,列隊在拜將臺前。

在功勳武將們的後面,是數量並不多,統一穿著講武堂武生專屬練功袍的武生們。左右兩側及後方,則分別是大都督府下京軍諸衛精銳官兵,及上直親軍衛的虎賁之師。

將領們披掛著跟隨他們三十多年的甲胃,提著那飲血無數的寶刀,渾身昂揚著洶洶的戰意。

周遭的官兵們更是雙眼無時無刻不在噴吐著殺氣,以及童孔深處對軍功的嚮往。

今日出現在碼頭上的人,都是被大都督府透過層層挑選而出的東征成員。

合共兩萬人,將作為頭一批乘船東征倭國的援軍。

由舳艫侯朱壽統領,作為東征大軍水師營都督,東征大軍副都督前往倭國。

至於東征大軍,則是由原本的真倭大軍改名而來,曹國公李景隆不出意外的在朝堂上獲得了徵東大將軍、東征大軍大都督的位子,總領整個東征全面經略倭國事宜。

任亨泰作為內閣首輔,手捧著辭藻華麗的東征旨意,在數個擴音器的幫助下,對著整個碼頭上的將士們喊話,傳達著皇帝和朝廷的意志。

旨意裡更多的是解釋說明大明東征倭國的程式正義性,以及倭國的深重罪孽,以至於讓大明不得不出兵征討,以維護這個美好世界的再一次和平。

等到人任亨泰將這份詞藻優美的旨意讀完之後,他對著一旁的解縉低聲詢問:“這旨意誰寫的,倒是不錯。”

解縉撇了撇首輔,哼哼著低聲道:“我讓通政使司衙門那個知事官寫的。”

任亨泰愣了一下,隨後不再與解縉討論這些,倒是捲起聖旨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朱允熥身後的供桌上。

最後到了朱允熥身後:“殿下,該點將助威,以壯軍心。”

朱允熥目光恍忽了一下。

眼前那一面面彩旗,好似是在他的眼前組成了一幕夢幻的畫面。

畫面深處,是無數自己熟悉卻又越來越陌生的東西。

當內閣首輔的聲音,傳入他的耳中時,方才從夢幻中清醒過來。

朱允熥看著眼前雲集著的整戈待發的大軍,不由輕笑了一聲,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看見那些夢幻畫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他回身將供桌上的虎符和寶刀,分別用左手和右手拿住,轉過身到了拜將臺前。

“東征!孤以王爵候爾!”

封王的承諾。

僅僅只是一句,便瞬間點燃了所有的將士,再也無須更多的助威詞用以提振軍心。

舳艫侯朱壽從臺下,抖開戰袍,風吹動著衣袍,讓他好似不敗的戰神,從臺下到了臺上。

噗通。

朱壽雙手抱拳,單膝著地,重重的跪在拜將臺上,跪在了皇太孫殿下面前。

“望爾等百戰百勝!”

“望爾等凱旋而歸!”

“望爾等平安無事!”

朱允熥致以最崇高的祝福,隨後將手上的虎符和寶刀送到了朱壽高高抬起,早已準備多時的雙手上。

嗚嗚嗚……

冬鼕鼕……

整個外金川門城牆上,無數的號角聲和戰鼓聲,同一時刻響起。

一門門碗口粗的火炮,被假設在岸邊,朝著天空宣洩大明那昂揚無敵的戰意。

炮聲轟鳴。

官兵們開始登船了。

最先登船的是京軍諸衛挑選出來的官兵,而後是上直親軍衛的人馬,最後才是軍中各級將領以及那數百名即將結業,卻被大都督府一道軍令送往倭國前線的講武堂武生們。

最後,朱壽登上了規格尺寸最大的旗艦戰船之上。

一襲大紅的戰袍,從船頭上飄入人們的視線裡。

停靠在棧橋上的水師戰船,鬆開固定的繩索,取出沉底的船錨。

一道道悠長的號角聲,從那一艘艘戰船上發出,與碼頭上的號角聲、戰鼓聲、火炮聲遙相呼應。

當船隊緩緩駛向江心的時候,碼頭周圍圍觀的百姓,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所有人都在對東征的大軍送去最純粹的祝福和期望。

朱允熥在拜將臺上回眸看向內閣及六部官員們。

“諸位……”

太孫緩緩的一聲呼喚,引得在場眾人齊齊躬身作揖。

朱允熥手掌輕輕的拍在那張供桌上:“孤以為,所謂的民心所向,便是孤此刻所看到的吧。諸位,你們以為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官員們無不稱是。

果然被擠在最後面的應天府知府鄒學玉,踮著腳抬起頭看向最面前的皇太孫,心中倍感交集。

當初在交趾道的時候,他是見過太孫殿下的,那時候的太孫還領軍衝鋒在前,而現在卻已經成長到了揮手間便可覆滅一域的地步。

朱允熥露出笑容,手指關節在供桌上輕敲三下:“如此,便都散了吧。將心思都放在朝政上,新政上,東征上。大明可以給有功將士封王,也可讓爾等與國同休。”

……

轟!

將作監最新款的火炮,在李景隆的耳畔迸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和火光,帶著濃濃的硝煙,瞬間就將他和鐵鉉二人包裹起來。

“呸呸呸!”

李景隆接連吐口水,隨後手掌壓在腰間刀柄上,目光看向眼前山下正在對陣廝殺的兩支軍隊。

“告訴吉野家的人,讓他們再派五千人頂上去,今日不攻入城中,明軍的炮火就會落在他們的身上!”

鐵鉉默默的點頭,揮手示意陣前的傳令官將大將軍的命令傳達下去。

這是驅狼吞虎的計策。

用南朝吉野家族的人命,去最大化的消耗北朝足利家族的力量。

明明白白的陽謀。

吉野家族老老實實的用一條條性命去衝陣,則大明將會一直是他們最堅實的盟友。若吉野家族不聽話,則一直處在戰線後面的呢明軍,就會成為吉野家族的埋葬者。

“再告訴他們,只要他們能衝到城牆下,我們就能破開城牆,允許吉野家族獨自佔有這座城池三日,以作休整。”

李景隆補充了一句,望著山坡下那座人口不過三五萬的城池。

隨著這句話,這座城中的人,將再也不會走出這座城。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