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紅薯地裡的國子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應天城的這一場秋雨接連下了好幾天。

朝中要在鐘山和湯山營造功勳陵的訊息,也傳到了朝裡朝外。

這場雨似乎就是在緬懷薨逝的信國公,也是在呼應著朝廷對功臣的恩重。

接連幾天的秋雨,總是帶了些秋殤的意味。

內閣也在最後一天行文應天府,要求謹防秋訊,防備京師堵塞。

應天府自然是俯首聽命,只是關起衙門後,一幫人就對內閣這般多此一舉的行文嗤之以鼻。

且不說京師地處江南,依靠長江,洩洪河道眾多。就是如今應天府一直在挖的長江、玄武湖新水道,也足夠保障京師安危了。

“俺們挖呀挖呀挖,在玄武湖邊挖出一條長長的水道。”

“娘的,朝廷就看不見俺們做的事情?”

應天府衙門裡,通判有些怨憤的低罵了兩句內閣。

應天府同知伸頭朝著窗外望了一眼,連日秋雨昨夜終於是停了下來,外頭天光放晴,萬里無雲。

同知轉過頭,看向知府鄒學玉:“府尊,這場秋雨大概不會接著下了,今天一直放晴,內閣原定解閣老去國子監授課,應當不會再有延誤了。”

覺得自己已經快要變成泥腿子的通判當即挺身道:“解閣老去國子監,聽聞太孫也要過去。上一回那幫監生,就在應天鬧出那般大的動靜。應天府的顏面……顏面全都丟進秦淮河裡去了!”

他這麼一說,在場包括知府鄒學玉在內,人人只覺得臉上一紅,紛紛搖頭晃腦看向旁處。

府衙裡不由的一陣沉默。

皆是因為前幾日國子監監生再次暴動,應天府有鑑於從來國子監鬧出的亂子,紛紛嚴陣以待,一府兩縣當日可謂是傾巢而出,兵馬司的人被架著往現場趕。

等鄒學玉這位可憐的新任應天知府帶著人趕到現場,原本準備好的勸說之言,一下子就憋在了胸中,一口鬱氣頂得差點讓這位京師首官差點倒下。

當時現場,無數的國子監監生,以及城中好事空閒的百姓。

沒有設想中的群情激奮,也沒有擔心的衝撞皇城。

當日現場可謂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旗飄飄,好不熱鬧。

鄒學玉帶著一府兩縣及兵馬司的人,停在遠遠的地方,望著現場,幾乎是傻了眼。

整個街上,一面面加急匆匆做出來的旗幟,被國子監監生們高高舉起。

那一面面旗幟上面,鬥大墨字。

或書大明威武。

或書皇帝萬歲。

或書太孫英武。

凡此種種,不盡可數,盡是誇耀讚美之言。

鄒學玉整個人當場就傻了。

合著自己調動了整個應天一府兩縣和兵馬司,鬧出那麼大的動靜。

這幫兔崽子竟然是在為朝廷誇功?

知府大人一時間有些難以下臺。

早知如此,還不如一早就帶著人去城外挖溝!

忙活了半天,最後啥事也沒有,官府只能是告戒國子監不要惹事,便草草離去。

然而誰又能想到,當晚那幫國子監的兔崽子不老老實實回去,竟然結群跑去秦淮河了。

年輕人在一起,又是群情激動的時候。

三五杯酒水下肚,當晚秦淮河裡就開出了一朵朵好看的水花。

那時候,鄒學玉還帶著人在城外挖溝的工地上,未曾回城。

可想而知,雖然當晚沒有鬧出人命,到應天府一個瀆職懈怠的罪過卻是結結實實的背上了。

內閣行文問話,都察院發函質詢。就連國子監這個正主都行文過來,為什麼應天府不看好秦淮河。

鄒學玉第二天接到那一份份公文的時候,可是滿頭問號。

內閣行文是應該的,都察院也在情理之中。你國子監憑什麼也來質詢應天府?難道不是你們國子監該看好學生的嗎!

鄒學玉可謂是一肚子窩火,卻又無處發洩,只能是擔下罪過。

當時應天府的顏面,就因為那幫國子監的兔崽子,也一併盡數都丟進了秦淮河裡。

此時通判再提此時,鄒學玉耳根子不由滾燙起來,冷哼一聲:“派人去!給本府盯緊了這幫兔……監生!再告訴秦淮河那邊的店家,今晚誰要是敢賣酒給國子監的人,本府明天就封了他們的門!”

鄒學玉真的發狠了,唯恐應天府最後的那點顏面被國子監那幫兔崽子給嚯嚯光了。

應天同知在一旁正色,拱手道:“下官稍後便行文江寧縣,知會秦淮店家。再叫上元縣點了三班差役去國子監附近。”

鄒學玉重重點頭:“若是太孫去國子監,定然會有宮中親軍護衛,國子監裡面如何,本府不必管,但國子監外頭,誰也不許製造混亂!”

鄒學玉在心中發誓,只要今天國子監那幫兔崽子再敢鬧出事情來,他就敢給國子監的門也封了。

朝廷若是不滿,到時候大不了卸了自己應天知府的官帽子,回頭自己也好安心挖溝修碼頭和貨運集散地。

“去!現在就去安排!”

鄒學玉站起身,看向眾人。

……

“去上林苑監?”

“為何解翰林授課,要選在上林苑監?”

“走吧走吧,這是內閣的要求,我等除非不想繼續在國子監就讀,不然誰能不去?”

應天府眾人還在為前些日子丟了顏面而尷尬難堪的時候,國子監的監生們已經是換好了聽課的儒服,以各自的課室在國子監教習們的帶領下走出國子監大門。

今天沒有彩旗,也沒有口號。

而有了上一次國子監遊街誇功的鋪墊,今天國子監再一次傾巢而出,已經不能引起京師百姓的注意和好奇了。

畢竟,此時的大明應天城,乃是這個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一座城池。

尤其是這些年,隨著朝廷冊封的那位夷人歐監使回了一遭歐羅巴,又跟著大明的水師回京,應天城每一天都在接納著無數來自歐羅巴的夷商。

每一天在應天城裡,都有著無數熱鬧的事情發生。

監生們出國子監,走成賢街往南轉東到珍珠橋,又往東過西十八衛街,如此方才轉向西北。走府軍右衛附近的東大影壁,一路到了太平門大街。

出太平門,便一眼可望玄武湖,波光粼粼。

太平門外有大明三法司,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官署衙門所在,亦有地壇,另有京畿道及應天板倉等官府設施。

只是國子監今日出城,非是去三法司觀政,也非去玄武湖遊湖。

出了太平門,一眾師生便貼著城牆,折向東邊,沿著鐘山山腳繼續前行。

過了龍廣山外的應天城牆,屬於上林苑監管轄範圍的琵琶湖就已經出現在國子監師生眼前。

一堵不高的院牆,似乎只是為了告訴人們,院牆內是大明上林苑監屬地。

而在院牆下開著的院門處,早就有上林苑監的官員等候多時。

“諸位,今日解閣老設課上林苑監,乃本衙榮幸,本衙以按閣老之需,備好課業所需,還請諸位隨在下去往。”

上林苑監如今是朝廷裡的火熱衙門。

光是一個袁少師在,就引得無數人想要調到上林苑監為官。

只是朝廷衙門向來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這兩年裡,上林苑監攏共也只填補了那麼一兩個官員。

倒是聽聞上林苑監招募了不少能耕善種的舉子,僱傭了應天周邊好些個農戶。

來上林苑監為官,亦是此間不少到來的國子監監生心中所願。

今日先有解閣老在上林苑監授課,亦有可能得見袁少師。現在再看上林苑監早就安排妥當了一切,更是早早的就安排好了人等候多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眾監生心中不由熱切起來,對即將開始的解閣老的課業興趣倍增。

便連現任國子監祭酒胡季安也倍感欣慰,內閣大臣為國子監監生授課,本就是國子監的幸事,尤其是在這幾年有講武堂專美在前的局勢下。

如今他們剛到上林苑監,對方就已經將課業所需都給準備好了,這不得不讓洪武二十四年由景州學正升任國子監祭酒的胡季安動容。

胡季安算的上是個老理學,他本是前元明經科進士出身,在河間府景州為學正多年,加之年事已高,本該在這幾年朝廷革新之中被奪官還鄉。

只是上上回朝廷科舉舞弊桉,朝廷調和南北,中正公平,讓胡季安這位老理學明白皇家心繫社稷。後來朝中屢次動盪,胡季安這位老理學便向來都是置身事外,只管一心教學。

說起來,老家江西道南昌府的胡季安,在前幾次朝堂動盪之時,已經屢屢去信去話,告戒那些江西道的故交要以天下社稷為重。

只是那些人啊,總是更關係自家那點得失。

這幾年講武堂愈發興旺,朝廷眼看著也愈發重視武人。

胡季安有心無力,更加專注於國子監裡的監生課業。

早已滿頭白發的胡季安眺望了眼院牆後的上林苑監,拱手上前:“有勞上林苑監諸位,國朝教育干係社稷,諸位此般重視,老朽感激不盡。”

不論出發點如何。

滿頭白發的國子監祭酒胡季安,總理天下官學的人,能這般客氣,等候在此的上林苑監官員亦是給足了恭敬。

心知今日上林苑監裡是如何安排的官員,更是小聲道:“祭酒謬讚,今日解閣老授業,乃舉朝監生大事,我等何敢怠慢。只是望祭酒知曉,今日閣老選定本衙授業,那便是與過往大有不同的。”

胡季安眉頭一挑:“哦?解翰林今日授課,別有不同?”

上林苑監的官員張張嘴,還是按下心中的告知欲:“祭酒接下來帶監生們入內便知曉了。另外……本衙如今已有不少錦衣衛抵達,另有不少天子親軍遊曳各處。”

“太孫當真也要來?”胡季安雙眼一動,對這幾日朝中的傳聞,有些意動。

人人都知太孫喜愛講武堂,隔三差五便要過去一趟。

而國子監呢?

胡季安搖搖頭。

不提也罷!

若是今日,解翰林授課,太孫當真要來,那對國子監而言,可是意義重大。

至少也說明,太孫這位國家儲君心中,並沒有真的重武輕文,欲行窮兵黷武之事。

上林苑監迎接的官員小小的點了點頭:“祭酒還是隨在下入內吧,想來解閣老也快要來了。”

胡季安壓住心中的期待,回頭看向身後的監生們:“要知禮,慎行,隨老夫入內。”

國子監烏泱泱一群人,魚貫跨過院門,入了上林苑監。即將開始,今天這場將會是別看生面的一場內閣大臣授課。

眾人烏泱泱的進了上林苑監。

入目。

琵琶湖旁的沙土地,已經被開墾出了更大的一片,連綿不絕,一路往前湖而去。

而在這片沙土地裡,一壟壟的紅薯,那茂盛的藤蔓鋪滿了整個沙土地。

而在紅薯地旁邊的草棚下,已經堆放了成堆的農具,細細的看著,竟然都是利於挖掘收穫紅薯的。

在草棚外,亦有不少上林苑監的官員和僱傭的農戶等待著,眺望著走過來的國子監師生們。

而在胡季安前面領路的官員,亦是將眾人待到了草棚下,便不再挪腳。

胡季安本來心中已經有了無數的設想,卻沒有想到,上林苑監,亦或者說是解翰林竟然是這樣的安排。

胡季安不由開口道:“今日解翰林的課業在此?”

“正是在此。”

“這裡……”

胡季安望了眼草棚裡那成堆的農具,心中還是有些不確信。

那些監生們望著那些沾滿泥土的農具,再看向旁邊已經開始枯黃的紅薯藤,不少人已經反應察覺過來,不由吞嚥著喉嚨。

不應該吧!

不至於吧!

肯定不是!

等候在涼棚下的上林苑監官員,此刻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內閣行文,今日解閣老於上林苑監授課,時值紅薯成熟,等待開挖收穫入窖,命上林苑監準備農具,國子監監生持農具,收挖紅薯,親農桑,知社稷。”

胡季安眉頭皺緊,如果這是內閣行文要求,那他自然也不能說什麼。

至於解翰林授課變成了監生挖紅薯有些意想不到,但親農桑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去阻止。

而那些監生在聽到內閣竟然要他們挖紅薯,在看到這一大片連綿不絕的紅薯地,已經有人開始雙眼打轉冒著金星。

有人小聲的試探著:“只我等挖紅薯?”

“內閣行文,只監生挖紅薯,上林苑監此處有紅薯數百畝,回望諸監生今日盡數挖出,送入地窖,以備來年留種。”

終於是得到了準確卻並不是想要的答桉。

一眾監生瞪大了雙眼,長大了嘴。

天吶!

這麼大一片紅薯地,得挖到什麼時候啊!

說好的解翰林授課,人又在何處?

說好的太孫親臨,又在何處?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