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明奧斯卡影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洪澤湖畔的蘆葦地。

朱允炆表現的很是急切,幾乎就差將什麼時候造反的話說出口。

湖面上微波盪漾。

幾縷秋風拂過人面,本該是秋高氣爽,怡然自得的時節。

只是此刻湖畔,卻充滿了權謀。

劉宗聖很意外於眼前這名被大明宗室除名廢黜的宗親。在原本的計劃和設想中,他僅僅是認為,此人會心中不甘,會心生怨念。

只要朱允炆心中有著這些不甘和怨恨,就能被加以利用。

而他也僅僅只需要能利用朱允炆的這份怨恨。

倒是今日這一路上,在得知了自己等人的身份之後,朱允炆竟然能夠表現出要與明廷不死不休的態度,讓劉宗聖完全沒有料想到。

此子乃可造之材!

“北上。”

劉宗聖說的很是簡短,並沒有在完全信任朱允炆之前,透漏出更多的計劃和籌謀。

然而朱允炆卻是雙眼閃亮,緊緊的盯著劉宗聖,眼神裡透露著無限的期待。

在他身邊的秋娘到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心中滿是畏懼和不安。

她從沒有離開過鳳陽城太遠,而這洪澤湖更是第一次見到。

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秋娘只能用手緊緊的抓住朱允炆的手,讓自己在這些明顯不是好人的人面前,不露出更多的慌亂,避免招惹對方惱怒,從而對自己和二郎下狠手。

朱允炆卻更加的鎮定。

儘管他的心中也有著不安,可是一個大膽而又危險的想法,卻在他的腦海中不斷地滋生和成熟。

巨大的風險卻帶著同樣巨大的收益。

自洪武二十四年開始,那一年一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朱允炆心中難以邁過去的陰影和一道坎。

在那漫長的時間裡,自己始終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一點輸了?

因為自己重文輕武?

因為自己權衡利弊?

朱允炆想了很多,當他在鳳陽城看到那些即便是身居大明祖宗之地的百姓,日子也過的十分清貧的時候。

當他看到自己將那百畝良田分給十多戶人家,每家只能分到數畝田地,便能讓那數十人跪在自己的面前,道著說不完的感謝時。

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為何會不如老三。

因為他從那一年,那一次落水之後,所想的就是大明,所思的就是天下的黎庶。

百姓們那最淳樸,最簡單,不斷重複,沒有任何華麗詞藻堆砌。

他們就是用著那些簡單的話語來表達著自己心中的感激。

然而就是這一份感激,卻讓朱允炆一直銘記到現在。

他想為更多的人做些事情,讓更多的百姓能如鳳陽城那十多戶人家一樣,能滿面笑容。

不能社稷天下,卻也要多做一點。

老三能如此。

自己亦能如此。

“母妃,我們當初真的做錯了。”

朱允炆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念了一聲,瞪大雙眼看向眼前的劉宗聖以及韓明王等人。

這些人都是白蓮教的人。

而這一路,儘管這些人沒有表明身份,但朱允炆卻還是猜測到,這兩個人大抵在白蓮教中有著不低的身份和地位。

儘管那個年輕人,被這些人簇擁著為首。

但這個叫劉宗聖的男人,卻是實際掌握著這些人的那位。

劉?

朱允炆目光閃爍了一下,心中又多了一份猜測。

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沒了先前的憤怒和怨恨,倒是多了一些人畜無害的純良,轉口道:“北上?難道是去山西道!”

劉宗聖臉上亦是露出笑容,默默的看了一眼身邊正在怡然自得眺望湖面秋光的韓明王。

相較之下,眼前這個才頭次見面的朱允炆,更加的聰明,也更讓自己看重,合乎心意。

他很聰明,最少的訊號,卻能猜中眾人的目的地。

朱允炆望著劉宗聖臉上露出的笑容,帶著憨憨的笑容:“山西道是個好地方!地長而狹窄,當初前唐李家起義,亦是在此地。而今,山西道因為朝廷的惡行,若是我等於此地舉事起義,或可事半功倍!”

這話頓時讓劉宗聖起了興趣。

他不由開口,說出更多的話:“明廷惡行?是何?為何你會認為,我等會在山西道舉事起義,而再次又可事半功倍?”

“因為山西道的地形!”朱允炆的臉上,已經露出只有在學堂上,那些知道答桉,又剛好被先生點名的學生才會有的自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腦海裡回想著當初在曹國公府,與老三一同研習兵事,有關於天下諸道地形以及兵家行軍佈陣的內容。

“山西道南北而行,地長而狹。若是我等舉事起義,只需攻佔幾處關隘,以重兵把守,便可阻斷朝廷兵馬進山西道。”

“而山西道境內的朝廷衛所兵馬……”

朱允炆語氣停頓了一下,看向劉宗聖:“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諸位與山西道晉商亦有聯絡。大明開國二十八年,洪武三年施行開中制,二十年的時間早就夠這些晉商收買山西道衛所兵馬了。”

“即便他們沒有被盡數收買,但只要有那些被收買的人在,便可裹挾各處衛所大軍加入我等。如此,山西道內部,也足可平定,不起風波。”

劉宗聖臉上始終帶著笑容,輕笑著詢問道:“你如何保證,整個山西道的衛所兵馬都會甘心加入起義?要知,明廷如今復行那暴秦酷法,卻讓明軍軍心大振。”

他很享受現在的這場談話,揮了揮手,示意周圍的教眾各自散開,等待船隻的到來。

而劉宗聖本身則是帶著朱允炆走到了蘆葦叢的邊緣。

朱允炆冷笑一聲:“軍心?只要劉先生能確保,山西道衛所兵馬有被我們收買的,就能保證這些兵馬會俯首臣稱聽命行事。

只要以我們的人,去裹挾那些不願舉事之人的家小,再從各處晉商募集錢糧,以重金許諾,兩項權衡,由不得那些官兵不與我等一同舉事!”

“奪下山西道各處出入關隘,關起門來,再以你之計,裹挾整個山西道!”劉宗聖梳理了一下朱允炆的思路,雙眼已經流露出了不同於先前的光彩。

朱允炆也不急切,只是面帶微笑,靜靜地注視著對方。

想要取得此人的信任,還得要將自己藏好,有些事情也必須要做。

只不過。

晉商經營山西道這麼多年,朱允炆不相信山西道能有多少清白。

倒不如藉此機會,好讓朝廷分辨出,到底都有多少奸佞歹徒,日後也好一併清算了,如河南道一般,還山西道一個朗朗乾坤。

不破不立。

老三當初在河南道可不就是如此做的!

劉宗聖沉吟良久,眼神逐漸放光,擲地有聲道:“此計可行!”

此刻他望向朱允炆的眼神,滿是驚喜和感嘆。

朱允炆滿臉笑容,分外清晰,趕緊道:“而在行此事之前,我等還要讓天下亂起來。朝廷如今倒行逆施,做了無稽之談的洪武新政,天下間人人怨恨在心。

只要我等操作得當,便可讓天下亂起來。只要天下亂起來,朝廷便顧不上一地得失,我等便可更從容的去應對。

而且……”

朱允炆停頓了一下。

這時候的劉宗聖已經是滿心期待,急聲道:“而且什麼?”

不遠處,眺望湖景秋光的韓明王,不由默默的看了過來。

奪回韓家當初失去的一切,才是自己最終的目的。

韓明王輕嘆了一聲,蹲下身子,撿起腳邊的一枚石子,將其丟擲一個弧線,遠遠的落入到湖水之中。

石子落水,頓時掀起層層漣漪。

朱允炆面對著已經被自己吊起胃口的劉宗聖,笑道:“而且如今朝廷在山西道,恐怕已經安置了不下十萬倭工。這些人名為倭工實則倭奴,每日死傷無數,朝廷從不理會在意。

他們心中亦有憤怒和怨恨,只要將這些倭奴解救出來,便可立即為我等拉起一支十萬人的衝陣死士!有他們在前面衝擊明軍大陣,屆時我等便可坐享其成!”

“好!”

劉宗聖當即喝彩。

山西道的倭工,他是當真沒有籌謀過。

今日,眼前這個被自己意外截獲的明廷宗室棄子,已經給了自己太多太多的意外之喜。

他已經下意識的詢問道:“隨後呢?以你所想,接下來我們還可如何行事?”

朱允炆的臉上笑容更加的燦爛了。

自己說了這麼多,鋪墊了這麼久。

終於是從對方的嘴裡聽到了‘我們’這兩個字。

“如劉先生與晉商先前所議,送於在下的書信一般,引兵入關!”

朱允炆面色輕鬆:“但以在下拙見,引兵入關卻要好生籌備,絕不能叫旁人摘了桃子。引兵入關,卻引來了一頭盤踞不走的老虎。”

劉宗聖連連點頭:“這也是我所擔心的事情,只是一直不曾能有妥善解決的辦法。此前,一切都是以推翻明廷為要,能用得上的地方,都要盡數用上。”

就你們這幫躲躲藏藏的碩鼠,只敢在夜間行事,白日裡幾乎不敢拋頭露面之輩,還能成大事?

朱允炆面上帶笑,心中卻是有著幾分嘲諷。

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壞人,誰也不清楚。但天下間發生點動靜,自家應天城裡的那位老爺子啊,定然是一清二楚的。

沒人能躲得過老爺子的目光。

便是這些人要引兵入關,能在地方上製造混亂,能引出那些對洪武新政心懷不滿之輩。

朱允炆卻堅定的認為,這大概會是老爺子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已經好幾年了,除了今年朝廷在河南道大開殺戒之外。

老爺子已經好幾年沒有開殺戒了。

他開頭道:“只要掌握關外之人的口糧,便能掌握這些人的命脈。”

“何解?”

劉宗聖忽然有了那麼一絲的疑惑。

難道在那皇城之內,受皇家培養的人,便是一個棄子,也能有遠超常人的見識和計謀嗎?

他再一次的看向水邊的韓明王。

腦袋輕輕的搖晃了兩下。

除了那個身份,毫無可取之處!

朱允炆輕聲道:“關外之人本就不事生產,他們驅馬南下,糧草物資定然不會攜帶太多。我等只要提議供應糧草,必然能拿捏住他們的命脈。

只要等他們為我等開路,製造出足夠的亂子,將朝廷拖進泥潭,明軍損失慘重。便可斷其糧草,甚至是與明軍通風報信,讓明軍與關外之人廝殺。

朝廷在中原,必然遠勝被斷糧的關外之人。一方殊死搏鬥,一方清剿進犯之敵。雙方都不會留手,只能有一方徹底戰敗才會結束。

到了那個時候,我等雖然勢弱,但此消彼長,我等便可輕容破了明軍。只要朝廷有那麼幾次敗仗,地方上自會有無數人舉事起義。

劉先生那時候便可豎起大旗,招攬天下義士,徐徐圖之,步步蠶食。出山西,西入關中,東出河東之地。聚北方兵馬,南下碾壓朝廷。

那時候,劉先生入主應天城,指日可待!”

劉宗聖的心徹底被朱允炆勾動了起來,掀起層層的漣漪。

他的眼前,好似已經出現了應天城的輪廓。

在一抹夕陽餘暉下,自己統御著大軍,駕馬踏入應天城,縱馬走進那座皇城之內,坐到那張皇帝寶座之上!

甚至於,劉宗聖藏在衣袖中的雙手,已經是緊緊的攥成拳。

望著眼前面帶笑容,無比真摯,可謂是計謀頻出的朱允炆。

劉宗聖忽然沒了要在起事之後,殺了對方的念頭。

白蓮教裡大多都是草莽。

便是偶有幾個英才,可是眼界卻從來都是存在於一地得失之間。

似朱允炆這般全域性謀劃的,少之又少。

甚至可以說一個都沒有!

這樣的人才,須得留在自己的身邊,日日夜夜為自己出謀劃策。

便是等自己奪下天下的那一日,便是他有著明廷宗室的背景,大不了自己賞他個安樂侯的位子,享受一輩子的榮華富貴,不沾權柄便是。

朱允炆察言觀色,懸著的心終於是徹底的落了下來。

他輕輕的捏了一下秋娘的手,方才發現自己的手心已經滿是汗水。

只是結果卻是好的。

自己今日這一番長篇大論,藏匿形色,假面示人,也終於是在劉宗聖的心中走出了信任的第一步。

借殼生蛋。

朱允炆忽然想到了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該如何形容。

借白蓮教和晉商,乃至於關外前元餘孽之手,將大明內部那些一直藏在暗中的人盡數勾出來。

還天下百姓以笑顏!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氣,鬆開秋娘的手,雙手抱起,面朝劉宗聖躬身作揖。

“允炆願以先生馬首是瞻,共舉義事!”

“惟願先生能納允炆於側,便是那墜馬執鞭事,亦可大慰平生!”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