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朱允熥一手締造的太孫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官道上。

大明開國涼國公藍玉,殺氣騰騰。

朱允熥心中一動,一隻手掌向後揮了揮。

原本已經快要趕上來的隊伍,立馬是減慢了速度,保持安靜遠遠的吊在皇太孫身後。

朱允熥外頭看了眼臉上殺氣騰騰的藍玉,輕嘆一聲:“所以今日舅姥爺在孤面前的所做所言,都是點在此處的吧。”

藍玉眨了眨眼:“本就是題中之義,難道殿下不曾有此顧慮?”

朱允熥搖搖頭,又是一聲輕嘆:“涼國公是擔心,二哥的失蹤,是與白蓮教、山西道糾纏在了一起,擔心他會藉此二者之力,做禍亂宗室社稷的事情。所以,涼國公才會探得孤之形成,請奏前來,言辭喊殺喊打,試圖兵貴神速平定此二者之亂。”

藍玉沒有否認,自己對炆廢人的看法,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就如同他當初在京的時候,不止一次和太子提及過,有關宗室裡那幾位就藩的年長宗親藩王,日後恐有勢大難鎮的風險。

他只是平靜的開口:“微臣愚見,如今朝中種種,地方上諸般危機,便是如那烈火洶洶而來,也不如國家儲君穩固重要!

大明立國二十八年,臣等是親眼見過那等亂世景象的人,深知亂世之下,人不如牲畜的場面。

微臣桀驁,微臣時常張狂,然微臣卻不敢忘,國家不可亂。國家何以不亂?微臣愚鈍,卻也時常聽人說及,安在民心,安在政通人和。

可微臣也知道,若是皇室不寧,國本不穩,便莫要說那民心、政通、人和。

殿下那些年在東宮,很清苦,宮外有許多的言論,微臣便是不說,如今殿下也當知曉。

幸得,殿下或許當真是有上蒼庇佑,陛下聖恩卷顧,至今時以監國皇太孫之尊,行洪武新政之事。

微臣欣喜,更有數不勝數的人,與微臣一般。

臣等征戰疆場數十年,便望再難蹬馬、再難提刀的那一日,能安居府邸宅院之內,安享盛世富貴榮華。

也正因此,臣等絕不能叫社稷生亂,更不敢叫殿下國本儲君之位受到半分威脅。

殿下或許不知。

若有一日,殿下於我大明國本儲君之位,有那曲折兇險之時,在殿下眼前會有無數人奮不顧身,將那兇險當下,無論身死道消爾!”

朱允熥微微閉上雙眼,沉吟良久。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睜開雙眼,輕嘆一聲。

當藍玉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就已經不是他一個人在與自己對話了。

而是他話語之中,那無數願意奮不顧身站在自己身前擋下兇險的人一起與自己說話。

朱允熥雙眼下沉,低聲道:“這一次舅姥爺請奏前來,西平侯亦是知曉的吧。”

藍玉沒有遲疑,徑直道:“微臣麾下兵馬,此刻正由西平侯暫管。”

這便是答桉了。

朱允熥目光變得有些飄忽起來。

既然西平侯也參與其中,那就更不要說如景川侯曹震這幫人了。

那麼,自己前幾日還在的中都鳳陽城中呢?

當初那六公二十七侯倖存下來的淮右開國功勳人家,大抵也是此等想法了吧。

不知不覺的,一個龐大到需要朱允熥去深思熟慮,考量權衡得失利弊的群體,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這個群體擁護的是他。

但更加擁護的,是他所產生和帶來的絕對正統性和正義性。

他們擁護的,也是他們這些人以及他們子孫後裔的地位。

自洪武二十四年開始。

當自己踏出應天皇城的那一刻。

一個由自己親手締造的集團,在自己也未曾關注過的情況下,悄然的出現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許。

自己該稱之為太孫黨。

朱允熥的目光幾度閃爍,引得旁邊的藍玉安靜注視。

藍玉適時的小聲說道:“殿下,如今您更該想一想,在殿下身後,如今還干係著數不盡人的身家性命,合族興衰。”

說著話,他回頭看了一眼騎在馬背上,走在所有官員最前面的那名年輕的內閣大臣。

藍玉低聲一笑:“或許殿下也未曾發覺,如今朝野上下,文武之間,究竟有多少人,會因為殿下升榮貶辱。”

藍玉的臉上帶著幾分在洪武二十四年前絕不會有的笑容。

太孫黨啊!

文至內閣大臣,帝國少師。

武至諸軍統帥,廷議封王。

在此之下,天下心學子弟,百萬明軍,皆屬此列!

更莫要說,那些因為攤丁入畝、官紳一體,南征東出而受益的天下黎庶了。

敵人很多,可是甘願堅定維護現有局面,並且繼續推進洪武新政的人更多。

這就是如今天下的局面。

朱允熥無奈的苦笑了一聲。

“孤未曾想過,今昔天下亦非昔日大明。”

這就如同自己啥也不知道,忽然有一天成了天底下最富有的那個人。

而在此過程之中,自己似乎也沒有做什麼。

就忽然有一天發現。

自己竟然如此的厲害了。

今日方知我是我!

藍玉點點頭,面上輕笑不見:“朝中已經議定了開國公、曹國公二人晉封王爵一事。想必近來,朝中就會下旨,讓二人在今冬朝廷各司衙門封印之前歸朝。借二人封王之際,以賀新歲。”

這是朝中早就定下來的事情。

只是旨意一直未曾明發,而據朱允熥瞭解,那兩道召回的聖旨,早就已經蓋上了皇帝寶璽,存放在乾清宮自家那兩個崽的紫檀床下的一隻抽屜裡。

在一旁的另一只抽屜裡,則是另外兩道分別給常升和李景隆的進封王爵聖旨。

之所以到現在都沒有將召回旨意發出,則完全是因為前方的局勢未曾平定下來。

如今駐紮在瀛洲一地的東征大軍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但是小小的瀛洲,每一日都在發生的叛亂和殘存勢力的起義。

十數萬東征大軍,每一日便會有數不盡的軍情產生,集中到東征大軍的中軍大營之內,交由大將軍李景隆處置。

軍情繁雜,軍務繁忙,新徵之地歸化遲鈍,這是一個需要長期過程慢慢解決的問題。

東征如此,南征亦是如此,甚至更甚。

交趾道和佔城道的歸化,有著歷史的優勢,所以才會顯得總是一帆風順。

可是當朝廷這兩年慢慢的將交趾道、佔城道兩地捋順,開始如同其他地方一樣治理之後。繼續向西征伐的南征大軍,卻面臨極具倍增的艱難局面。

南邊那崇山峻嶺所產生的複雜地形,嚴重的拖延了大軍的行進速度。惡劣的環境,也已經不是太醫院南下的太醫們能夠快速有效解決的了。

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文淵閣裡有一層專屬於南徵大軍的存檔架上。

若是被內閣成員及朝廷大小九卿之外的人找到,就會發現。

現如今在南征大軍裡充當前鋒軍的是,已經完全被一支由大都督府命名為瀛軍營的軍隊所替代。

而這支軍隊,擁有著遠超常人想象的戰損比。

毫無疑問,這一支軍隊皆是由瀛洲一地的降軍組成。

不論他們願意還是不願意,當大明凶神惡煞手握槍炮的南征大軍站在他們身後時,他們便不得不豁出一切的向著前方發起一波又一波有死無歸的衝鋒。

這是絕密的檔桉。

即便是朝中知曉此事的部堂官員,也不敢將此事宣揚出去。

這涉及到國家的正義性。

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南征大軍現在面臨的艱難。

所以朝中對常升和李景隆召回冊封王爵一事,一直是一拖再拖。

最終方才定下在今冬召回二人及部分軍中有功將領一同進行封賞。

朱允熥低笑了一聲:“所以舅姥爺今日才會說,即便九邊將士暫時斷糧,也不會引發軍心動盪。”

他澹澹的看了藍玉一眼。

藍玉點點頭:“殿下當初在京中的許諾,如今都一一兌現了,沒有人會再懷疑從殿下嘴裡說出的話。至少,當開國公、曹國公二人晉封王爵的那一天之後,我朝百萬明軍將士將會死心塌地的堅信追隨殿下。即便是有人懷揣異心,也必會被身邊人格殺,以為一級功勞!”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常升和李景隆二人,只要活著就會是兩面代表著朱允熥一諾千金的活招牌。

只要他兩人這一次晉封王爵,就是百萬明軍前仆後繼希望達成的目標。

功高可封王。

這是當初他們的皇太孫殿下,在應天城橄欖球場上,在一眾軍中功勳面前說出的話。

而在不久之後,便有兩人因此晉封王爵。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取代此事對軍中將士們的衝擊。

朱允熥回首看向神色鄭重無比的藍玉:“如果他並無半點異心,而這次也全然是被迫所致呢?”

藍玉的眼瞼動了一下,卻沒有開口說話,一改今日滔滔不絕的風格,保持著最剋制的沉默。

於是。

朱允熥也沉默了下來。

或許,如果沒有這一次白蓮教出手。

終有一日,藍玉他們這些人也會趁自己不注意的時候,強行下手,除掉他們心中認為的任何可能的隱患和威脅。

這個隱患和威脅,不一定就是朱允炆,也不一定就是某一個人。

“殿下,屬下扶殿下上馬。”

在一陣沉默之後,被朱允熥召上前來的田麥,牽著馬追趕了上來。

朱允熥翻身上馬,望向一旁僅僅落後自己半個身位上馬的藍玉,眼神悄然挪開。

今日談話,無關與任何一個人。

僅僅只是因為自己帶來的那龐大的利益所致。

功名利祿。

若要人效忠,必有其中之一。

而自己要做的是什麼?

謹防尾大難除,亦要均衡掌握。

這需要很深的功夫,很長的時間。

只是今日,卻讓朱允熥第一次產生了那麼一絲警醒。

“駕!”

想定如今之局面,朱允熥抽動馬鞭,低喝一聲,戰馬便如離弦之箭一般,疾衝而出。

……

當某個人在憂心帝國前路,擔憂太孫黨會擅自而動的對另一個人下死手的時候。

那另一個人,卻怡然自得的躺在一張靠窗的軟榻上,露出分外享受的表情。

窗外的景色,在不斷地上下起伏顛簸著。

有時是高大的樹木,有時又會是灰黃的泥土河堤。

朱允炆覺得自己現在已經能夠從容的去享受‘當反賊’的日子了。

僅僅只需要三言兩語,原本要藏匿身份一直乘坐那只狹小烏篷船的劉宗聖,便將小船更換成了如今這座兩層甲板船艙的大商船。

因為劉宗聖認為,朱允炆所說的最好的藏匿方式,就是混雜在所有人中間,光明正大的行走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這個解釋和理由更加的正確。

所以,朱允炆現在便擁有了一間在這商船最上一層的艙室房間。

“二郎,這是今日購上傳的秋露白。”

秋娘換上了一身縉紳家中女卷常穿的服飾,得體而又倩麗,將一壺酒一隻杯子送到了軟榻邊的桉几上。

朱允炆側目眯了一眼:“山東秋露白,色純味烈,好兒郎當飲之!”

感嘆了一聲後,他的臉上卻是閃過一抹落寞。

繼而低聲道:“只是可惜……可惜了……”

可惜好酒需有知己、故交、親友共飲,方得其中之妙。

秋娘皺著眉:“二郎在可惜什麼?”

朱允炆搖搖頭:“可惜若是能有一盤醬牛肉,那才是完美!”

秋娘當即翻了個白眼。

莫說他們現在真的算是上了賊船,還需低調行事。

便不是賊船,尋常人又哪裡能時常吃到牛肉這等金貴東西。

天底下,又不能日日都有耕牛病死、老死、摔死亦或是不知道怎麼死了的。

朱允炆哼哧兩聲,心中沒了飲酒作樂,繼續想著如何幫助劉宗聖完成造反大業的事情。

他開口詢問道:“咱們現在到哪了?”

秋娘立馬說:“昨夜剛過宿遷城,夜裡頭停了船。今早那些人在外頭說,今晚可能才會進山東道境內。”

“這是要走運河繼續北上?”

朱允炆的腦袋裡浮現出南北運河的堪輿路線。

北上如山東道境內,那就是要一直沿著運河到黃河。

劉宗聖這些人大抵是要在河北道河間府故城縣上岸,而後如真定府,井徑縣徑山驛直接進入太原府。

他們要帶著自己直接和山西道晉商會面?

朱允炆心中滴咕了一聲。

繼而看向窗外的運河河岸。

老三那麼聰明一個人,應當會派人來找自己的吧?

他肯定會的!

………………

☞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史上最強煉器師機鬥巔峰都市修仙:宿命網遊:從稻草人開始無敵S級勇者的我選擇躺平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重生北魏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