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前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高澄緊張而急切地瞭望中,城門緩緩被拉起。

距離太遠高澄看不清楚樣貌,但有哨騎打馬飛奔:

“三位將軍奪城了!”

高澄聞言,緊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鼓足了氣大喊道:

“傳我軍令,全軍進發,破關奪城!”

各部在高澄的軍令下,小跑奔向潼關。

就連高澄自己也冒險走五里暗門這條小道,親自爬上麟趾塬,迎面只見了一身傷痕的高季式,卻看不到斛律光、段韶的身影。

高澄一顆心又提了起來,部眾們紛紛湧入城中,高澄快步走向疲憊不堪的高季式,詢問道:

“子通有無大礙?怎地不見了孝先與明月?”

高季式廝殺後,出了一身汗,早就醒了酒,見高澄過來正要行禮,可才起身,身上的創傷就疼得他直皺眉。

“你且坐著回話。”

高澄趕緊阻止了他,回頭對親衛們喊到:

“快去將醫者喚過來。”

高季式強忍著疼痛,回答道:

“一點小傷而已,不過是脫了力,休息會,孝先、明月去奪後面的城牆去了。”

高澄知道他們沒出什麼事,不由長出一口氣。

第一道城牆已經被奪了下來,高澄心裡也有了定數,潼關守軍如今既累且驚,從第一道城牆潰散下來的士卒哪還守得住後續幾道。

便在城門處陪伴著高季式接受醫者的治療。

正如高澄預料,再有了侯淵、可朱渾元、慕容紹宗等精銳的生力軍加入後,一夜襲破潼關。

終究還是潼關守備空虛給了他這樣的機會,若是有關中的援軍在五里暗門設伏,高澄麾下想攀上麟趾塬都要費好大一番功夫。

歷史上的潼關經歷過數次變遷,眼前這座漢潼關再過半個世紀也將會被荒廢。

並非城池不堅固,只是到了隋朝時,因雨水沖刷,潼關所處的麟趾塬將會因塌方出現一條新的通道,可以繞過潼關,直入關中。

於是隋朝時,將潼關移至塌方處,繼續守衛關中。

而到了唐朝,因黃河下切,水位下降,裸露了一部分河灘,車馬入關從此無需再經麟趾塬,可以直接走河灘,於是潼關又從麟趾塬移至河灘。

函谷關的荒廢也是同樣的原因,黃河水位在漢朝時下降,導致能從河灘繞過山塬上的函谷關,也才有了在後方麟趾塬上修建潼關的舉動。

高澄在段韶、斛律光、高季式的陪伴下,登上潼關城牆,眺望關東、關西。

不由心生感慨,再險峻的關隘,也無法抗衡山河變遷的偉力。

“你們辛苦了。”

高澄回身對三人說道:

“我曾許諾破潼關者,侯以下,封縣侯,這座雄關是你們三人聯手為我攻取,我自會信守承諾。”

高澄看著三人逐一喚道:

“下洛縣侯!永樂縣侯!乘氏縣侯!”

傷痕累累的段韶、斛律光、高季式三人聞言不禁挺起了胸膛,面露傲然之色。

高澄笑著勉勵道:

“這就高興了?將來可是要做開國郡公的,因功封王也未嘗不可,好好努力。”

段韶等人呼吸都急促了。

尤其是段韶,一個縣侯的爵位已經讓他喜不自勝,更遑論開國郡公,甚至封王。

需知道,父親段榮如今也只是個縣侯爵位。

按理說以段榮的資歷以及高歡對他的信任,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只是個縣侯。

就連投奔過來的可朱渾元,高歡都給了一個縣公。

但恰恰就是因為高歡太信重段榮,導致常常留他鎮守後方,例如廣阿之戰、攻相州之戰段榮守冀州信都。

韓陵之戰以及攻取山西之戰,段榮又要留守鄴城。

這也是段榮的爵位遲遲升不上去的原因。

就這個縣侯都是幾次留後得來的。

如今段韶在爵位上與父親持平,他也打算將來讓異母弟弟承襲父爵,自己靠本事做個郡公,封個王。

在這個王爵遍地的時代,高澄立國後必定要封一批王爵,比如自己舅父婁昭要不要封?自己小姑父厙狄幹要不要封?

當然,大姑夫尉景是肯定沒份的。

但他沒想過王爵世襲罔替,到下一代降一等,給個公爵便是,公爵倒是可以傳承下去。

說完爵位又說起了賞賜,高澄看著高季式,怒聲呵斥:

“我與你們說過要小心,正因將來你們都是我要倚重的臂膀,若折在了潼關,我得這一座關隘又有什麼好歡喜。子通!你為何對我的告戒充耳不聞!我讓你小心謹慎,你卻附城先登!”

高澄也是現在才知道高季式的先登事蹟,旁人將他誇得英勇無雙,卻聽得高澄一陣心驚肉跳。

先登之功之所以重,就是因為它的危險性太高,基本都是把這份賞賜留給家卷。

這莽漢灌了幾口酒,居然置生死於不顧。

高澄愛他這份勇,但若是別人也就罷了。

偏偏是與他長久相伴,感情深厚的高季式,他又怎能不加以訓斥。

高季式也感覺到高澄真的生了氣,連聲告罪。

高澄還是不消氣,原本三千匹布要分賜三人,但高澄嘴巴一張,就抹了高季式應到手的一千匹,由段韶、斛律光兩人各分一千五百匹。

臨了還告戒高季式道:

“將不可無勇,但潼關無援,早晚必下,這等時候又怎可先登犯險,這是莽夫之勇。”

高季式見高澄語氣軟了下來,連忙應了下來,只說自己以後定是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候,再行搏命。

高澄這才放過了他,等三人都走了後,高澄喚來一名親衛,命他先回洛陽報捷,同時讓渤海王府管事從自己多年積攢的俸祿裡拿一千匹絹布送去高季式府上。

親衛領命下了城牆,打馬急奔洛陽報捷去了。

當朝陽升起的時候,徹夜未眠的高澄在關內集結了全軍,又一次重申了對將士們的許承諾,並且告訴他們這一次奪取潼關,人人有賞。

一時間,潼關內,呼喚聲震動天際。

高澄麾下人馬在潼關休整了一天後,他調集了麾下騎卒,累計有段韶部一千、高季式部五百、親衛騎五百、武川騎一千以及可朱渾元一千騎、侯淵一千騎,共五千騎。

其中高澄舊部三千騎一人雙馬,其餘可朱渾元與侯淵都是一人一馬。

高澄將這五千騎都交由段韶統領,命他帶上糧食走潼關西側的禁溝,進入關中平原東部。

交代他,若無機會,不許強行攻城,只需沿途燒踏春苗,用手中的糧食誘使,或者用兵刃脅迫東部百姓東遷。

另一個意圖就是希望能夠給宇文泰上點壓力,急了才會出現破綻,也算從側面支援高歡。

高澄之所以沒有乘勝取長安,自是因為關西的州郡兵已經陸續在長安聚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奪了潼關,過去被阻絕的探子們也重新與他聯絡上了,知道宇文泰渡渭水與高歡決戰等許多資訊。

派出段韶領騎兵襲擾第三個用意是,宇文泰若在渭水以北擊破高歡,有段韶馬踏關中平原,想必他也不敢趁勢東出,否則一旦被堵住了歸路,都不一定能回來。

又讓慕容紹宗、可朱渾元、侯淵三部屯駐禁溝以做接應。

自己領其餘人坐鎮潼關。

戰爭本就如此,各行手段。

戰場上翩翩君子的風度,早在《孫子兵法》問世後,就已經被時代所淘汰。

宇文泰暫時不知道高澄要搶奪他本就不多的人口,即使知道也無可奈何。

如今的他全部精力都放在與高歡的決戰上。

洛河與渭水之間的沙苑。

高歡與宇文泰的哨騎都已經發現了對方的蹤跡。

兩方都有了準備,高歡一側是將近十六七萬的六鎮鮮卑與契胡兵。

而宇文泰則是他壓箱底的三萬精銳步騎。

兩方安營對峙的時候,宇文泰麾下將領達奚武帶了三名騎兵裝作東魏哨騎,成功進入高歡大營刺探情報。

得知高歡詳盡情報,兩方實力相差懸殊,但宇文泰卻從中看到了東魏軍隊的鬆懈,也更加瞭解了對手的傲慢與輕視。

對於這一戰的信心,宇文泰越發充足。

信使帶來的高澄出恆農往潼關進軍的訊息宇文泰也不管了。

他甚至期待高澄向長安進軍,州郡兵正在集結,長安守備無需擔憂,只要自己擊退高歡,高澄攻長安只會是死路一條。

若是自己敗給高歡,那無論高澄是否西進長安都保不住。

如今宇文泰最擔心的高澄趁機在關內燒殺搶掠。

攻城需要步卒,但是破壞關中田畝只需要騎卒便可。

那高澄財大氣粗,騎兵都是一人雙馬,來去如風,還真逮不住那家夥。

而按照宇文泰對高澄的瞭解,他還真可能那樣做。

一念及此,宇文泰不禁暗恨,若自己多一支精騎,在關內設伏,一定能狠狠咬下高澄一塊肉。

但隨即又釋然,若不是自己兵力不足,高澄也不敢如此放肆。

正當宇文泰思索破敵之策的時候,除去先前那名回來報信的騎卒,達奚武帶著另外兩人回來了。

倒不是不想一直潛伏,只是入了夜還在營內晃盪,無論怎樣都會引起警覺。

達奚武這次為宇文泰帶回來了一個重要情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大明嫡子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修煉成帝的我把娘子養成天道我在異世成了人氣蜘蛛俠三國之魏武元勳西遊:我大唐太子,領軍西征!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