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生擒高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孫騰收到高澄的書信後,表現得很謹慎,他沒有再去聯絡高乾、封隆之等漢人士族。

在他看來,只有自己這些跟隨高歡起家的鮮卑老兄弟,才靠得住。

但這樣的人大多數都已經被外派地方,擔任刺史,協助高歡統御四方。

如段榮、婁昭、厙狄幹、蔡俊等人。

剩下的另一小部分人也被高歡帶去西征,畢竟戰前信心滿滿的高歡根本沒有防備會經歷這樣一場大敗。

他要是未慮勝,先慮敗,也不至於輸得這麼兒戲。

而高乾、封隆之等人為了將他們這群鮮卑勳貴排擠,完全有可能支援高嶽。

高氏曾在河北括戶六十餘萬,是在士族身上割肉,這也是孫騰不敢聯絡他們的原因。

偌大的晉陽城,孫騰覺得誰都信不過,但高澄卻在信裡為他指明了一個可以相信的人選,高歸彥。

高嶽與高歡是同祖父的堂兄弟,高歸彥則要遠一點,是同曾祖父的族兄弟。

高歸彥是名私生子,由其父高徽在長安時與一名王姓婦人私通所生。

高歡進入洛陽掌權後,命人將時年九歲的族弟高歸彥從長安接來,交由堂弟高嶽撫養。

對於高嶽、高歸彥這兩族兄弟之間的矛盾,孫騰也有所耳聞。

高嶽對高歸彥非常刻薄。

但畢竟是五年的養育之恩,俗話說生恩不如養恩重,年幼時的高歸彥,孫騰也見過,是一個樸實憨厚的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讓孫騰自己選,他肯定不會找高歸彥,畢竟他真的拿不準這個十四歲的少年會不會顧念高嶽的養育之情。

但高澄卻在信裡將計謀說得明白,告訴他必須與高歸彥聯絡。

聯想到無孔不入的聽望司探子,孫騰覺得高澄應該是知道一些這兩人之間不為人知的事情。

高澄確實知道不少高嶽與高歸彥的恩怨,但不是聽望司探子,而是他的歷史知識。

歷史上,曾經淳樸憨厚的少年,早就因高嶽的刻薄而黑化。

成年後,高歸彥始終沒有忘記兒時寄居在高岳家中所受的苦,為了回報高嶽的‘恩情’,他不斷向高洋進讒,終於將自己這位族兄體面送走。

史書記載是高歸彥受命斥責高嶽,高嶽憂懼而死,但更多人相信是高洋讓高歸彥送去了毒酒。

高歸彥對待這位養育他五年、苛待他五年的族兄究竟是什麼感情,高澄一清二楚。

他憑什麼要感念高嶽的養育之情,作為高歡的族弟,難道沒了高嶽還能餓死不成。

不!不止不會餓死,高歸彥還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出於對高澄的盲目信任,孫騰不再耽擱,他依舊讓參與捉拿薛虎兒、張末的奴僕留在院中,不許離開,自己則準備往高嶽府上拜訪其母山氏。

高嶽依靠自己的部眾控制了晉陽,隔絕內外訊息,但終究沒有下定決心要叛亂,所以也並沒有讓人限制晉陽權貴們的行動。

孫騰一路順暢的見到了高嶽之母山氏。

山氏已經很老了,身體一直不好,遠沒有當初在信都時的精神頭。

這段時間晉陽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養在後院的山氏不得而知,她還是一如過往時,熱情好客。

老邁的她說了幾句,便精神不濟,讓人代替她好生招待孫騰。

出面招待孫騰的只能是被高嶽養育的高歸彥。

高嶽自己也才二十六,五年前,高歡就是見他無子,才將高歸彥交由他撫養。

如今雖說有了後,但也不能指望一個稚童待客。

仔細一算,也只有被養在家中,十四歲的高歸彥。

這也正合孫騰心意。

隨高歸彥往他廂房行去,才入座,送茶的婢女退下後。

嘴上還在寒暄的孫騰,手上卻從懷裡摸出一張信紙交給高歸彥。

高歸彥接過一看,與孫騰初見書信時一般神色大變。

“這……”

想要說什麼,孫騰卻已經示意噤聲。

高歸彥帶著震驚在孫騰滔滔不絕的言辭中,將書信看完。

孫騰則在說一些勳貴之間的趣聞,其中特意提到了高澄字跡醜陋,以為笑談。

高歸彥將書信遞還給,也隨他大聲嘲笑。

高澄字跡醜,對於元玉儀那種底層人士來說,自然是天荒夜談,但對於高黨勳貴還真不是稀奇事。

畢竟高歡自己就沒少拿這件事與下僚們取笑兒子。

不過大家也能理解,不能苛求自小長在懷朔,又沒怎麼接受過正經教育的小高王有一筆好字。

孫騰用手指沾著茶水,在幾桉上寫下一個時間,又在其後寫下出門二字。

高歸彥回一個瞭然的眼神。

孫騰又在幾桉上寫下一條街道名稱,得到高歸彥確認後,衣袖一拂,將幾桉上的字跡抹去。

這番動作的時候,兩人談笑風生,嘴上都沒停下來。

孫騰沒有久留,當即向高歸彥辭行,如今他也只能相信高澄的判斷。

高歸彥將孫騰送出府,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將要做一件大事,這讓他感到興奮,也有些許緊張。

對於族兄高歡,高歸彥更多的是感激。

他沒有忘記遠在長安的族弟,也沒有嫌棄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將自己接來關東享福。

高歸彥怨恨的是奉命撫養自己,卻待他刻薄的另一位族兄高嶽。

高嶽如今態度不明,但對於高歸彥來說,即使高嶽成功,以他對自己的態度,也落不著什麼好,若他失敗,自己反而要受他牽連。

更何況河北有厙狄幹、婁昭、段榮三人坐鎮,河南有高澄主持,據高澄信中所言,高歡只是被圍困在華陰,一時不能迴歸而已。

如何選擇,高歸彥根本不需要猶豫。

他根本不看好高嶽能夠成事。

其實這一點高嶽也有察覺,否則面對這份誘惑,他也不會陷入難以抉擇的處境。

面對最高權力的誘惑,陷入糾結,這是人之常情,不為所動才是另類,自古以來就沒多少人能夠保持住這份清明。

若有成事的把握,哪還需要目光短淺而又利慾薰心的幕僚推動。

高嶽身邊聚集這幾個狗頭軍師也是無奈之選,一等一的人才早就進了高歡幕府,目光長遠之人也早早在高澄身邊押注。

連高琛這個親弟弟都能被打死的情況下,有識之士誰又會投奔高嶽這個堂弟。

以前幾個狗頭軍師安安分分,那是因為沒有機會,誰會在沒有一點機會的情況下,被權力所誘惑,打算折騰事。

而這一次高嶽留守晉陽,收攏潰兵,才讓他們動了心思。

這也是高嶽自己沒有預料到的,畢竟過往時候,他身邊這些人勤勤懇懇,沒有一點不安分的跡象。

孫騰離了高嶽府邸,便立即回家,他根本就沒有打渤海王府那群親衛的主意。

而高澄也沒有在信裡提及那支數百人的衛隊。

畢竟一旦高嶽與他的黨羽真有圖謀,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對渤海王府的監視。

按照高澄的計劃,單憑孫騰府上的家兵足以成事。

高澄並不知道高嶽的具體位置,他又不是透視眼,可以看穿城牆。

但他可以確定一點,高嶽絕不會待在府上。

穩定甚至控制潰兵才是重中之重,哪有安居府中的道理。

也才有了這條計策的可行性。

孫騰為了不引人注意,分批次讓心腹領著家兵出府,埋伏在高嶽歸家時的必經之處。

高歸彥則在約定時辰出府向三級佛寺行去。

“你說什麼!”

高嶽蹭地一下站起身,看著淚流滿面的高歸彥,不敢置信道。

“兄長,老夫人快不行了,醫者說已經到了彌留之際,就盼著能見兄長最後一面。”

高歸彥哽咽道。

高嶽感覺頭腦一陣暈眩,他自小喪父,是母親山氏辛苦操勞,才將他拉扯長大。

幼年生活與另一位孝子,在洛陽掌握禁軍兵權的趙彥深相同。

因此歷史上,兩人在母親病故後,都是一樣的狀態:形銷骨立。

高澄曾經在信都初見高岳母子時,也是選擇在山氏面前裝乖巧孫兒來拉近與高嶽之間的關係。

也正因為他知道這一點,才有了這個利用高嶽至孝的性格來設下陷阱。

山氏身體一直不好,好孫兒高澄當然知道這個小訊息,平日裡沒少讓高歡代為轉達慰問。

歷史上,山氏就死在兩年後。

高澄斷定,得知山氏陷入彌留的高嶽,根本不可能派人回府探查真假,更不可能讓人抬著將死的山氏來見他。

高嶽的選擇也正如高澄所預料。

一想到連山氏最後一面都有可能見不到,高嶽方寸大亂,心急如焚的他什麼也顧不上了,甚至來不及調集親衛,只帶了幾名親隨就與高歸雁打馬回府。

山氏性命垂危,哪還能耽擱下去。

而所要經過的就是孫騰正埋伏的那條最近的路線。

說到底,還是高歸彥的身份,註定不會引起懷疑。

不管高嶽待他如何刻薄,山氏真出意外,高歸彥必定是最合適的報信人選,就如孫騰去了高岳家中,接待他的也是高歸彥。

當高嶽縱馬疾馳至孫騰所約定的街道時,絆馬索的兩端被人拉起,高嶽與親隨摔落馬下,高歸彥有了準備落在後頭,倒是逃過一劫,趕緊勒住了馬頭。

見高嶽落馬,埋伏在巷弄裡的孫府家兵一齊殺出,趁高嶽摔得七葷八素的時候,將他生擒。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大明嫡子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修煉成帝的我把娘子養成天道我在異世成了人氣蜘蛛俠三國之魏武元勳西遊:我大唐太子,領軍西征!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