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安排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宇文泰覺得自己是倒了八輩子血黴才攤上高澄這樣的對手。

相比於西潼關受擾,他更頭疼竇泰、斛律金所領的三萬輕騎。

軍隊是由高歡所派遣,但宇文泰還是認定主意出自正在晉陽的高澄。

這支騎兵也不攻城拔地,就是毀壞城外莊稼,你總不能在把田畝搬進城裡吧,稍有風吹草動,立即撤走。

宇文泰麾下有騎兵萬人,但偏偏那群東魏騎士配三馬,來去如風,追又追不上,滑得跟泥鰍一樣。

缺不缺德呀!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因戰馬與士卒的補給問題,只能禍害渭北,不敢南顧,但也著實令宇文泰大為煩心。

玉璧這個前哨基地不拔除,渭北就是高氏的跑馬場,時日一久,渭南也會不得安寧。

聽說陝州刺史王思政又在玉璧加固城防,每每念及,宇文泰都夜不能寐。

縱使睡了,夢裡也常常唸叨玉璧與王思政,當然頻率最高的還是高澄的名字。

作為宇文泰的福報,小高王算是黑獺惡夢裡的釘子戶了,哪哪都有他。

盧道虔就沒宇文泰這份煩惱了,接到高澄來信後,對他甚至整個範陽盧氏來說,這個決定雖然艱難,但必須要下。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沒當定州刺史,趙郡李氏沒當殷州刺史,渤海高氏沒當冀州刺史。

河北四姓五族,總不能你範陽盧氏就例外,把持著幽州刺史的位置吧。

高澄已經把路給他們鋪好了,是放棄幽州刺史,升任幷州刺史,將重心由地方轉移至中央,還是繼續耕耘幽州,進一步鞏固家族對幽州的控制。

就家族利益來說,深耘地方才是硬道理,但必須顧及到高氏的態度,真惹惱了高歡、高澄父子,帶著大家夥一起打你,範陽盧氏對幽州掌控再深也吃不消。

當年他們傾力支援的劉靈助聲勢何等浩大,不還是被高澄部將侯淵千騎擒殺。

作為範陽盧氏北祖大房主事之人,盧道虔將其中利害與族老分析過後,眾人最終少數服從多數,支援盧道虔赴任幷州刺史,由高澄所提議的高乾接任幽州刺史一職。

盧道虔在做出決定後,立即去信給高澄。

而高澄此時早已經回到了洛陽城。

晉陽雖好,卻不能久留,洛陽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宋欽道已經深度參與封述等人編訂律法一事,並多有建言。

而宋遊道就任尚書左丞後,高澄賦予尚書左丞刑獄審理之權。

得到這一職權的宋遊道,在聽望司的情報支援下,立即對高澄所劃定的貪腐人群重拳出擊。

過往杜弼領銜的御史臺,有聞風奏事之權,高澄為了保留所謂官員體面,允許留職議罪。

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隨著高澄以及高氏的統治越發穩固,小高王也撕開了他面對貪腐的偽善,露出猙獰面目。

凡是由高澄授意,被宋遊道拿去的官員,別說留職議罪,進門就是刑具加身,棍棒拷問更是常有之事。

宋遊道量刑又秉持從嚴從重的原則,洛陽官場給他起了一個‘宋閻王’的諢號。

另有童謠傳唱,以警示世人:

‘宋閻王、送閻王,遊魂踏上黃泉道,貪官汙吏莫猖狂。’

至於童謠都是誰所編,又是哪些人在故意散播。

首先排除高澄與聽望司,他們從不幹這種背地裡的事情。

高澄第二次整頓官場風氣,宋遊道這條惡犬確實比杜弼那位溫潤君子好使喚。

而幕府新成員,參大將軍軍事王峻早早被打發去了玉璧,高澄讓他追隨竇泰、斛律金,參謀左右,襲擾關西,踩踏禾苗。

小高王這人也算壞事幹盡,但他也不怕自己在關西名聲差,將來隨便施點小恩小惠,他們不還是要給自己歌功頌德。

至於王紘,高澄也沒留在身邊,送去了潼關跟隨可朱渾元叩關。

而新任大將軍府司馬封子繪也早已經就職,渤海太守另有人遞補,高澄按照慣例,將聽望司暫時交由封子繪主持。

他也成為繼孫搴、陳元康、趙彥深、王士良、張亮之後第六名聽望司主官。

這一情報機構官員更迭,要說頻繁,八年換了六任主事,但其餘幾人相加也不如趙彥深一人的任職時長。

說到底前兩任孫搴、陳元康都是因高歡索要,才離開高澄幕府,卸去這一職位。

趙彥深任職期間,高澄幕府新組不久,一切沒走上正軌,權勢未穩、羽翼未豐之下,高澄能夠信重的人不多。

到如今,幕府人才濟濟,雖然聽望司主事,無兵無權,難有威脅,但高澄還是有意在更換其主事之人,不使除他以外,任何人在這一情報機構留下太多印記。

他對權力的分配向來謹慎。

就比如寧願讓聽望司再與宋遊道溝通情報,但始終沒有直接賦予聽望司刑獄之權。

如今高澄幕府配置不同以往,因張師齊遞補升任長史,政務基本也由長史轉遞至主薄,由主薄邢邵處置。

讓張師齊這麼優秀的史學家去操勞政務顯然屈才了。

比如在張師齊記載的史料中,大魏忠良高歡為了消耗西魏實力,決定毀壞田畝莊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另一位大忠臣高澄不忍見百姓辛苦被白白糟蹋,認為長痛不如短痛,請求高歡讓他領軍西征,一舉蕩平關西,卻不被允許。

張師齊這樣描寫道:

‘王不許,斥曰:豎子何知!

‘拂袖而走。

‘大將軍澄長嘆曰:西逆謀亂,關中百姓何辜!’

也算是將東魏毀壞西魏田畝行為的前因後果,如實告知後人。

可不關小高王的事哦!

都是賀六渾自作主張,高澄勸了,勸不動呀!

時間進入三月,關西在東魏的襲擾下艱難度日,而關東各地卻在因一件醞釀已久的事情而忙碌。

哪怕是宋遊道的官場整風,在這一時間也緩了下來。

太昌七年(538年)三月,第一次科舉,第一場縣試即將拉開帷幕。

事前預想得再完備,也要看科舉制的實際執行,高澄更是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一次縣試的準備之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大明嫡子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修煉成帝的我把娘子養成天道我在異世成了人氣蜘蛛俠三國之魏武元勳西遊:我大唐太子,領軍西征!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