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去(4000)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戰場局勢在向東魏傾斜,西魏各線苦苦支撐,尤其是趙貴、李弼所在的左軍,在高敖曹、竇泰、彭樂三人與步卒的配合下,輪番衝擊,隨時有潰敗之危。

哨騎們陸續回報戰況,局勢的發展讓高歡心情大好,未免夜長夢多,他當即下令將作為預備隊的五萬大軍投入戰場,卻被高澄所阻止:

“父王,如今戰事焦灼,西逆有覆滅之危,然而其騎卒主力始終未曾出現,兒以為其中必然有詐!”

高澄知道宇文泰麾下一支精騎,當初在救援竇泰的時候就與他交過手,如今這場大戰,只有小股騎卒出來攔截,被莫多婁代文輕易驅散,卻始終不見宇文泰麾下精騎身影,這般藏著掩著,所圖甚大。

總不能是一直藏著,不做安排,一直藏到下輩子吧。

高歡聞言,止住了軍令,凝眉不語。

西魏當然是有騎兵的,無論是它本身的河西馬場,以及兩個鄰居,吐谷渾所牧青海驄,還是北鄰柔然,都是產馬大戶。

經高澄一提醒,高歡也發現宇文泰打到這份上仍然不見騎兵出陣禦敵,著實可疑。

“父王,如今西逆欲求勝,唯圖父王而已,父王身負天下之望,不處危牆,還請招預備隊向前,結陣護衛。”

十五萬東魏大軍分為三路先後攻向西魏,包括斛律平、薛孤延等人統率的中路四萬步騎,此時留在高家父子身邊護衛的只有兩人親信都,合計兩千步騎。

宇文泰是有過發起斬首行動前科的,雖然賀拔勝因高歡斷絕其子嗣,憂慮而亡,不代表宇文泰會放棄這一想法,而且換位思考,這也是對方唯一翻盤的可能。

高歡與高澄不能去往預備軍陣,一旦帥旗後退,有可能會動搖軍心,讓前線奮戰的將士們以為主帥已退。

之所以說有可能,只因為在邙山大戰時,高歡被賀拔勝的斬首行動給嚇到,拋棄軍隊一路逃出二十裡,好不容易在段韶等人搭救下,擺脫了賀拔勝,回到正面戰場的高歡卻發現東魏將士在主帥逃亡的情況下,居然將西魏給打崩了,宇文泰辛苦十年,好不容易積攢了一點軍事力量,結果被俘斬六萬餘人,損失督將四百餘人。

放下了傲慢的高歡,智商又重回高地,他聽取了高澄的建議,當即命人調集預備軍前來護衛,也下定決心,宇文泰主力騎兵不出,他的這支預備隊就不作安排。

到底還是不想再次經歷三年前的遭遇,當時被賀拔勝追殺,摸黑打馬,才落得墜馬受傷的慘況。

而高澄也派遣哨騎著重向左路探查,右路有高敖曹、竇泰、彭樂等東魏三萬騎兵主力,中路位於戰場中央,不適合作為偷襲選項,他認為宇文泰能走的只有繞過東魏右路軍。

先前兩方小規模廝殺十餘場,斛律光雖然發現了趙貴所在,卻也讓西魏看到了高歡帥旗位置。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宇文泰不顧正面戰場及及可危的局勢,領一萬六千騎卒繞過東魏左路大軍,迂迴直向高歡、高澄所在位置而去。

前線亂戰中的斛律光又將一柄鋼刀砍卷了刃,本欲換刀再戰,可先前就已經鏖戰過一場,終究是凡人之身,也會脫力,於是斛律光稍稍後退,由部眾護衛在其中,恢復氣力。

而這時候他也有暇觀望戰場局勢,如今西魏在三路十五萬步騎的衝擊,節節敗退,勝利似乎唾手可得,但一如高澄所言,宇文泰的主力騎兵都到這個份上了,居然遲遲不出。

總不會開戰前,宇文泰就已經打定主意領精騎開熘吧。

斛律光確實沒什麼學問,也是心直口快之人,可他腦子一點也不蠢,論及智謀確實比不上段韶,但不能將他視作如高敖曹、彭樂等人一般的莽將。

稍作思考後,斛律光靈光乍現,這讓他驚恐不已,如今十五萬大軍盡出,高王父子身邊僅餘兩千親衛,一旦宇文泰真的不顧正面戰場的勝負,一心突襲斬首,還真有讓他翻盤的可能。

也不一定真要奪取高歡。高澄的首級,哪怕只是斬斷帥旗之後,帶旗返回,宣揚高家父子已死,十五萬原本佔據優勢的東魏大軍,只怕頃刻間就要潰散。

畢竟邙山之戰東魏能在主帥逃跑的情況下,擊敗西魏,最重要的原因是將士們根本就不知道高歡已經開熘了。

斛律光想通了其中關節,立即親自去尋莫多婁代文,由於高家父子集中騎兵主力交由高敖曹、竇泰、彭樂三人統御,如今左路軍中只有莫多婁代文麾下有騎卒五千。

先前輕鬆擊潰前來阻攔的小股騎兵後,莫多婁代文就一直在配合左路軍步卒在衝擊西魏右軍方陣。

在這一側戰場上要尋找莫多婁代文不難,畢竟也就只有他這一支成建制的騎兵。

斛律光並沒有一望見莫多婁代文,便大聲叫嚷,而是快步走到正在調派騎卒衝擊薄弱處的莫多婁代文面前,面對面提醒道:

“莫多婁將軍,如今三軍皆以出陣,相王與大將軍周遭僅親信都護衛,而宇文泰騎卒主力遲遲不出,或有圖謀,還請將軍迴歸本陣,若光誤判,甘領罪責。”

莫多婁代文聽聞,也是吃了一驚:

“既如此,左路便託付於斛律將軍與相貴(潘樂)了。”

如果事情真如斛律光所言,這便是救駕之功,若有虛假,也不會有甚罪責,莫多婁代文在高歡擔任晉州刺史時便跟隨左右,知曉其為人,斷不至於因這種事降罪,畢竟斛律光所言不無道理。

當即下令五千騎卒隨他回援,而同樣早在晉陽時就歸屬於高氏的潘樂見莫多樓代文退去,不明所以,但很快,斛律光就派人來說明原委。

這讓潘樂稍感可惜,若自己不是與莫多婁代文分領步騎,哪怕麾下只有五百騎兵,他都要回去救援的。

救駕之功,誰不眼紅啊。

在後方尚有五萬預備兵的情況下,自然無需他再帶領步卒回援,否則一旦左路撤軍,使得西魏右軍可以支援其餘兩路,那可真是誤了大事。

這也是高歡、高澄第一反應是調作為預備隊的五萬大軍護衛,而不是前線交戰的部隊回援,但為了以防萬一,高歡在高澄的建議下,還是派遣哨騎往右路軍傳令,以稍作休整為名,讓高敖曹、竇泰暫時撤出戰場,迴歸本陣。

至於不調彭樂,說實話,此人驍勇不遜高敖曹,但高澄確實無法信任他,原時空中,識人之準如高歡,給他下的斷語是‘彭樂心思難測,必須小心提防。’

但凡正常人堵住敵方主帥,當然是或殺或擒,以立大功,也許是彭樂覺得功大難賞,活著兔死狗烹,僅僅只是宇文泰一句:‘彭樂,痴男子,今日若殺我,往後豈還有你立功的機會。’

於是在邙山之戰中,輕易放走了宇文泰。

彭樂與莫多婁代文、潘樂同是高歡任晉州刺史時的麾下將領,只不過他的履歷稍顯複雜,高歡對此曾評價道:‘樂棄韓樓事爾朱榮,背棄爾朱氏歸我。’

高家父子一方面愛惜彭樂驍勇,畢竟是在戰場上截斷自己腸子,奮勇作戰,戰後還能活蹦亂跳的狠人。

但另一方面卻又在心底給他貼上反覆小人的標籤。

就像如今,三萬主力騎兵,兩萬人被調回護衛,只留了彭樂一人領萬騎在戰場廝殺。

竇泰、高敖曹不知具體情況,哨騎也不可能對高家父子刨根問底,他沒這個權力。

但既然有令牌為憑,倒也沒有多想,派人與彭樂,以及同在右軍的堯奮、堯傑、斛律羌舉等人打過招呼,便匆匆領人返回。

走了兩萬精騎,右路如今還剩有堯奮、堯傑、斛律羌舉等人麾下三萬步卒,與彭樂一萬精騎,趙貴、李弼雖然依舊在苦苦支撐,但確實感覺到了壓力減輕許多。

但他們久經戰陣,也知道麾下將士支撐不了太久,再這樣下去,若無援兵,奔潰只是早晚的事。

不過作為西魏柱國,宇文泰的心腹,兩人也知曉這一次大戰的勝負手並不在自己等人身上,而在於宇文泰能否在東魏三軍出陣的情況下,順利斬首高家父子,或者將這二人逼得棄軍而逃。

邙山大戰高歡棄軍仍能勝,是因為東魏各部並不知道他逃跑的訊息,但關中平原不比邙山,此地視線開闊,真要鬧出主帥棄軍逃亡,很容易就會引發全軍潰敗。

趙貴、李弼仍在聲嘶力竭的指揮著麾下部眾與州郡兵齊力禦敵,趙貴戰鬥意志確實不如其餘將領,但也知道此戰干係重大,一旦戰敗,武川豪傑們合夥創下的這份基業必將被懷朔人奪去。

在這一戰中,也算是傾力而為,只不過有時候能力上的問題,與態度關係並不大。

而被西魏諸將寄予厚望的宇文泰,終於透過迂迴,繞過了東魏左路軍,在高敖曹、竇泰等人還未回援的情況下,出現在高家父子眼前。

被五萬步卒重重護衛的高歡長舒一口氣,心中難免後怕,若非有高澄勸阻,真讓他自己派遣五萬大軍壓上,給予西魏大軍最後一擊。

前線固然能大勝,只怕自己與兒子都要交代在這裡,畢竟當時兩人身邊只有親衛都兩千步騎。

在高家父子具亡的情況下,無論是一直被排斥在權力中心以外的嫡次子高洋,還是晉陽年幼的兩個孫兒,都無法服眾。

關東或將陷入內亂,若真發生這種事,東魏軍中諸將,誰還肯留在關中,宇文泰甚至可以坐觀高氏親族與外姓大將之間的內鬥,待休整完畢後,趁關東軍民疲敝之際大舉東出。

宇文泰也確實打得這份主意,但算盤撥得再響,也要有人配合。

偏偏高家父子不按他的劇本走,也只能怪東魏確實兵多將廣,都已經派出了超過十五萬將士出陣廝殺,居然還能留有五萬預備軍。

宇文泰也不是初上戰場的雛兒,知道騎兵衝擊精銳步兵方陣的後果。

高氏這五萬脫產鮮卑戰兵,可不是農民起義中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其實這些六鎮鮮卑也並非生來悍勇,葛榮麾下數十萬六鎮鮮卑,就是被爾朱榮七千精銳騎兵將軍陣衝破。

之所以能有今日傲視天下的悍勇本錢,只不過是在葛榮起義被平定後,六鎮軍民被遷往並、肆二州的三年間,爆發大小起義二十六次。

就這戰鬥頻率,別說是在北疆苦寒之地磨礪過的六鎮鮮卑,哪怕是群農夫也能被錘鍊成精銳。

儘管滿心不願,但來都來了,宇文泰總要試上一試。

在他的統御下,西魏騎兵拍馬繞行東魏軍陣,試圖尋求薄弱處進行衝擊,可轉了一圈,入目只有大盾長矛,以及在陣中射來的箭失。

侄兒宇文護、外甥尉遲迥、以及愛將侯莫陳祟等人紛紛目視宇文泰,等待他的號令。

宇文泰沉吟片刻,他看著眼前東魏大陣中,烏泱泱的人群,又聽聞身後有馬蹄聲響起。

回頭看去,原來是莫多婁代文已經引五千騎兵殺回。

“丞相,不如我等回身擊之,必能大破敵騎。”

侯莫陳祟急道,他是真不想衝東魏大陣。

宇文泰也是個有決斷的人,他並未回身與莫多婁代文激戰,也沒有衝擊東魏大陣,而是當機立斷,下令全軍與他繼續西行。

戰馬飛奔,宇文護靠近了宇文泰,詢問道:

“叔父此去,是往長安邪?往隴山邪?或入蜀邪?”

蕭紀麾下五萬蜀兵還留在正面戰場,如今蜀中空虛,若能襲佔漢中,巴蜀大門就相當於向西魏敞開,縱然丟了關中,也能做個劉備。

宇文泰深深看了一眼宇文護,目光中盡是欣賞之色。

他確實有入蜀之意,卻要先回一趟長安,倒不是全為了家卷,城中還有許多心腹。

只不過就是不知道蕭衍能不能接受被自己襲取巴蜀,畢竟都包養了他這麼多年,如今反咬一口,似乎有點不太地道。

總要找個藉口才是,比如借巴蜀,臣事蕭衍,至於身後西魏大軍,宇文泰已經顧不上了,只希望眾將機靈一點,能夠壯士斷腕,早早逃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大明嫡子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修煉成帝的我把娘子養成天道我在異世成了人氣蜘蛛俠三國之魏武元勳西遊:我大唐太子,領軍西征!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