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策略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高澄的惱怒並非沒有緣由。

‘名師大將莫自勞,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的名號太響亮了,這讓初出茅廬的小高王有種趙括面對白起的既視感。

為了穩妥起見,才自作主張命人招侯景合兵。

也罷!羯奴不來就不來,哪怕我高子惠尚且不如趙括,但你陳慶之也不是白起!

高澄立即招來眾將往帥帳議事,掃過麾下一張張英武的面孔,小高王瞬間有了底氣:

先鋒大將高敖曹,陷陣殺敵,驍勇遠勝陳慶之。

更有堯雄智勇不遑多讓。

慕容紹宗為我主持中軍。

就連未來的北齊三柱石之一的段韶,都只能甘當陪襯。

陳慶之、斛斯椿、獨孤信,你們三個一起上吧,我高子惠何懼!

小高王狗仗人勢,心底自然安穩,暢想麾下大將同心御敵後,高澄輕咳一聲,向眾人問策道:

“陳慶之由江陵出兵,領一兩萬人北上,諸將以為我該如何應對?”

高敖曹輕蔑道:

“河南無名將,遂使豎子成名,敖曹願領本部為大都督破之。”

一番話雖然沒什麼營養,但是忠勇可嘉,高澄聞言讚許了一番。

他能明白這些大將對陳慶之的不服氣。

趁著北魏大軍前往河北、青州分別平定葛榮、邢杲的時機,一路長驅直入,佔據都城洛陽,成就不朽功名。

這樣的機遇,怎麼不讓他們眼紅。

渡江三千裡,順通無阻,無遺鏃之費,只在滎陽城下死傷五百餘人,氣得梁軍將士三百人向元灝請求誅殺滎陽守將楊昱。

在元灝的勸說下,梁軍只將楊昱麾下將校三十七人盡數處死,剖心而食,反倒放過了楊昱。

至於攻破滎陽後,大破元天穆三十萬大軍,這個數字聽聽就好,就像北伐途中丘大千的七萬大軍一樣。

但肯定是與元天穆戰過一場,並且大勝,否則元子攸、爾朱世隆等人不至於倉惶出逃,投奔爾朱榮。

高澄認為陳慶之最值得欽佩的是他敢於以七千人渡江北上,孤軍深入的勇氣。

“陳慶之,當世名將,高將軍莫要輕視。”

讚許高敖曹的忠勇之餘,高澄還是勸了一句。

高敖曹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慕容紹宗此時站出來道:

“大都督何不屯師新野城下,待陳慶之勞師北上,士卒疲憊之際,或可半道掩殺,或可以逸待勞,與他正面廝殺,都是上上之選。”

高澄聞言點頭,果然不是高敖曹這種陷陣衝鋒的驍將,這個圍點打援的主意很不錯。

但高澄並沒有急於做決定,他將目光看向堯雄,希望聽聽這位將來兩次擊退陳慶之的大將意見。

堯雄注意到了高澄的目光,他沉吟片刻道:

“末將以為慕容長史所言半道設伏,恐怕難見成效。”

瞬間將場中眾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高澄問道:

“為何?”

堯雄解釋道:

“我等南下,身處敵境,荊州多平地,大軍又如何深入荊州設伏,而不被察覺。”

高澄聞言瞭然,又問他有何計策。

堯雄繼續道:

“末將有兩策,其一正如慕容長史所言,以逸待勞,憑堂堂正正之師,以勇取勝。”

話未說完,高敖曹就忍不住讚道:

“正該如此!”

高澄鼓勵道:

“堯將軍請繼續。”

“其二,末將以為大都督可以命侯景繞道南下,進攻梁人北方重鎮白苟堆(今河南正陽),陳慶之必然回援,三荊外無救援,破之易也。”

堯雄獻策道。

高澄心中瞭然,歷史上陳慶之圍攻南荊州,堯雄行圍魏救趙之策,勐攻白苟堆,促使陳慶之回師,但救援不及,白苟堆被堯雄攻陷。

這條計策具有極高的可行性,高澄當即下令,明日一早,全軍南下圍困新野,以逸待勞。

再命人往侯景處傳信,命他放棄東荊州,轉道攻往白苟堆。

若是陳慶之回師,高澄還可掩殺在後,平白得一些糧草輜重。

眾將散去,只有段韶留在帳中。

“大都督何故輕視於我?”

高澄撓著頭,不好意思地笑道:

“孝先莫怪,是我急於破敵,這才忽略了你。”

又墊高了腳,摟著段韶肩膀問計道:

“孝先可有計策教我?”

段韶卻道:

“堯將軍所言甚善,我亦深以為然。”

高澄的笑容僵在臉上:那你究竟在抱怨什麼。

也許猜到了高澄心中所想,段韶解釋道:

“如今軍中四將領兵,以我最為年幼,無論有無計策,子惠都應該問詢我的看法,否則旁人必然輕慢於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高澄聞言恍然,認真朝段韶一拜,說道:

“孝先今日又為我上了一課。”

段韶卻避了過去,不願受禮:

“我與子惠本是表親,又情同兄弟,當然要為你拾遺補漏。”

兩人相視而笑,那份朝夕相伴的情誼,始終銘記於心。

太昌二年(公元533年),二月十七。

高澄領軍南下直逼新野城,然而出乎他料想的是,斛斯椿居然果斷棄了新野,渡河南下。

這讓慕容紹宗與堯雄所說的圍點打援之計,難以見效。

高澄正在漢水北岸,猶豫是否渡河之際,派往侯景處的信使傳來回報。

侯景言稱與獨孤如願交戰甚急,無暇抽身進攻白苟堆。

這下子可真讓高澄明白什麼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心裡又給侯景記上一筆,高澄也不願再望江興嘆,命令慕容紹宗領部眾四處蒐羅船隻。

終於在二月二十一,渡過漢江,進逼斛斯椿所守襄陽城。

高澄在襄陽城北二十餘裡安營,廣派哨騎,搜尋陳慶之大軍的下落。

二月二十三日,陳慶之領一萬五千部眾抵達襄陽城下,依城下寨。

一場延綿多日的春雨打斷了高澄以逸待勞的計劃,兩方各守營寨,暫時相安無事。

帳外大雨淅瀝,高澄聚將議事,帳中卻獨獨少了堯雄的身影,渡河的大軍也沒有堯雄三千部眾,以及段韶麾下一千騎卒。

高澄問向眾人:

“我意堅守營寨,諸位以為如何?”

高敖曹神情不悅,撇過頭不願說話。

慕容紹宗與段韶卻出言贊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大明嫡子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修煉成帝的我把娘子養成天道我在異世成了人氣蜘蛛俠三國之魏武元勳西遊:我大唐太子,領軍西征!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