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永寧寺(二合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高澄的熱情並沒有出乎崔暹預料,一切都有跡可循。

崔暹早就聽說高澄曾與叔父高琛爭奪自己,而這次又趁機向高歡討要,說得上是處心積慮了。

這樣的重視讓崔暹百感交集,高家父子如此信重,這份恩情怎樣才能償還呀。

崔暹當即為高澄引見自己家卷,待看到崔暹之妻李氏,高澄深深瞧了李氏脖頸一眼,這才移開了目光。

倒不是看上了這個婦人,對於愛才的小高王來說,崔暹這樣的能臣才是真正的絕色,他只是想起了李氏的下場。

崔暹死後,高洋前往崔府憑弔,詢問李氏是否想念崔暹,李氏回答甚為想念,高洋為了成全李氏與崔暹相見,在靈堂一刀砍下她的首級,扔出牆外。

先後與崔暹家卷見禮,高澄瞥了一眼段韶,他終於記起一件事來。

段韶納妾時,從不叫上自己觀禮,這哪是表哥能做出來的事情。

高澄讓崔暹暫回馬車,自己騎馬與段韶並行。

“孝先納妾,為何從不邀我觀禮?”

高澄抱怨道。

段韶卻一臉無辜的敷衍道:

“妻老妾醜,唯恐汙了子惠的眼睛。”

“你分明是聽了旁人的汙衊,你我相識許久,我是什麼樣的人,難道孝先一點也沒感覺到嗎!”

看到高澄似乎真的生氣了,段韶只好笑道:

“下次,下次一定為子惠引見家卷。”

高澄這才放過了他,一行人行至渤海王府,高澄放了段韶回去與妻妾溫存,又讓府中管事帶崔暹家卷前往早已購置的宅院安置。

自己則與崔暹把臂同行,邁入府中。

廂房內,高澄與崔暹對坐,他一臉愁容道:

“澄在洛陽輔政,職責緊要,幕府僚屬或被父王招至晉陽,或外放州郡任職,少有助力,澄聽聞季倫有識人之能,還請季倫為我舉賢。”

崔暹在密信中已經知道高澄求賢的打算,一路南下,他早就思量好了人選,當即回答道:

“自古舉賢不避親,暹有一族親,名喚崔昂,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其人少好章句,頗綜文詞,及至年長,為人端直,沉深有志略,暹當為世子舉薦。”

原主麾下三崔之一的崔昂,高澄當然知道,當初早在信都時便拋去過橄欖枝,奈何崔昂以閉門讀書為由,婉拒了他。

那時候高歡僅三萬步騎,而爾朱氏二十餘萬大軍,且剛剛平定劉靈助之亂,聲勢正盛,旁人猶豫也是可以理解,因此,高澄並不記恨這段往事。

但相比較當時年僅十七歲,接到書信就義無反顧來投奔他的崔季舒,高下立判。

高澄把其中淵源告訴崔暹後,說道:

“還請季倫為我再寄書信一封,招崔昂入洛陽輔左。”

崔暹答應下來,誇讚道:

“若知世子求賢之心懇切,四方賢士必然爭相來投。”

高澄卻擺手道:

“實是因澄年幼,多需賢士輔左,還請季倫繼續為我舉賢。”

崔暹於是又道:

“河間鄚(河北任丘)人邢邵,以文采揚名北地,其人才思敏捷,博聞強記,曾翻看《漢書》,僅五日,就能背誦全篇八十萬字,此人才高卻不自傲,可為世子府僚,主管機密文書。”

高澄大為吃驚,五天背誦八十萬字,如果不是作偽,這記憶力堪稱過目不忘。

用來管理機密文書確實是最佳人選,若有徵詢,無需翻找,隨口就能回答。

高澄執筆,在廂房的屏風上寫下邢邵的名字。

屏風上面寫了許多名字,排在首位的便是崔暹,甚至陳元康、楊愔、崔季舒這些人都在他的後頭。

崔暹的目光終於被吸引到了屏風上,他神色有幾分激動。

高澄見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又很快斂去,催促崔暹再為他舉薦賢才。

崔暹收回目光,繼續侃侃而談道:

“濟陰冤句(山東河澤)人溫子升,博學善文章,其文章深受偽梁蕭衍的喜愛,曾言:‘曹植、陸機復生北地。’可為世子主筆文書。”

高澄聞言深思,溫子升只用來寫文章是否屈才,以後派遣使團前往南梁,或可將他安插其中。

“我亦早聞溫子升之名,時年二十二歲,便在孝明帝選拔辭人擔任御史的考核中,位列八千文士第一名。然而孝莊帝誅殺爾朱榮,其人為避禍,逃離洛陽,至今不知下落,季倫既為我舉薦,可知他身在何處?”

崔暹自信道:

“暹與溫子升常有通訊,當為世子將他招來洛陽,今日所薦三人,俱是一時俊彥,還請世子信而用之。”

高澄再次握住崔暹的手,思考著歷代舉賢之人,最先想到的是荀或,可最後被主君逼死,兆頭不好,轉而念及為劉邦舉薦韓信的蕭何。

他朗聲笑道:

“我得季倫,如獲蕭何,日後還請季倫盡心輔左,我必誠心相待。”

崔暹一聽這話,不由挺起了胸膛:高王父子都以蕭何期我,莫非我真是高氏的蕭何。

兩人又是一番閒談,高澄才將崔暹送出渤海王府,命人為他引路。

崔暹沿途腳步虛浮,整個人都覺得輕飄飄的,費了好大功夫才沒有將得意之色展露。

高澄送走了崔暹,交代家僕將屏風收好。

他有五面屏風,上面都寫有名字,只是為首之人分別是陳元康、楊愔、崔季舒、趙彥深、崔暹。

今天要與崔暹相見,便早早命心腹換上了對應的屏風,當然,若是幕僚齊至,他自會把屏風撤去。

吩咐完家僕,高澄轉頭就去了聽望司。

既然有了高歡的許可,那也該收網了。

四月二十六日,清晨。

永寧寺僧眾上過早課,紛紛去用膳食,餐食豐盛,有素有肉還有酒,一個吃飽了的胖僧人抹著嘴上的肥油,與同伴調笑起了南方和尚糟糕的處境。

南梁天子蕭衍捨身佛寺的趣聞,自然讓他們這些北方和尚也跟著面上有光,但正因為有這麼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當天子,南方僧眾可沒他們舒適。

原來蕭衍前段時間研習了一本《大般涅經》,看到經文中有一句‘戒殺生’,他深受啟發,於是在前段時間頒佈詔令,禁止全國僧眾食用葷腥。

這下可苦了南方僧人,吃點肉食還要揹著旁人,哪像他們這般灑脫。

呵!南方天子還能管得著他們北方和尚不成。

“寶慧,你若用過了早膳,便去城外田畝巡視,莫要在此喧譁。”

永寧寺主持嫌胖和尚吵鬧,出言制止道。

那名叫做寶慧的胖和尚不敢耽擱,他素來負責巡視田畝,這可是一份肥差,在眾僧羨慕的眼神下,寶慧和尚昂著腦袋走出了膳堂。

天下間沒有比永寧寺更好的地方了,這是寶慧和尚的心聲。

永寧寺由孝明帝之母胡太後於熙平元年(516年)所建,位於宮城前,閶闔門外,南一裡御道西側,四周權貴府邸環繞,平時參拜上香的可都是貴人。

寺內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凋梁粉壁,極盡奢華。

但最值得稱道的還是那一座高達九十丈的九層佛塔,佛塔之上又有十丈高的金剎,合計高達百丈,去地千尺,遠在洛陽城外都能望見。

九層佛塔金碧輝煌,每層各有四面,每面三戶六窗,用朱漆塗抹,扉上又有五行金鈴,共有金鈴五千四百枚。

金剎之上有寶瓶,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鐸。

各角同樣懸有金鐸,金鐸大小有如陶器,合計有一百三十鐸。

更別提寺中諸多金身玉像,也不知道修建時耗費多少民脂民膏。

永寧寺的建造者胡太後早已被爾朱榮溺死在黃河,但屬於永寧寺僧人的榮光卻依然璀璨生輝。

爾朱榮曾在永寧寺屯駐大軍,隨陳慶之北上的元灝也曾在此聚兵,爾朱兆更是將元子攸囚禁於寺中。

無論洛陽城頭換插哪家旗幟,永寧寺的體面誰也奪不走。

寶慧和尚坐著馬車,出東城東陽門,行了三十餘裡,才下馬車。

雙目所及,一望無際的平原田畝都是永寧寺的產業。

但這些可不是全部,永寧寺建寺一十七年以來,不止太后、天子賜田,更有他們僧人辛苦經營。

如何經營?自然是收納信徒供奉、發放利錢、強佔民田等等手段,作為方外之人,又不需要繳納稅賦,錢財積累又怎麼會慢。

附近正在耕種的泥腿子們看見永寧寺的馬車,紛紛來向寶慧和尚請安。

寶慧和尚和顏悅色與他們打著招呼,心底卻在盤算這時候哪戶人家只有婦人。

他將目光看向一個中年男子。

趙阿貴?不行,他那婆娘烈得很,上回便鬧著要報官,受了佛爺的威脅才安生下來。

不過,能威脅一次,應該也能威脅第二次吧,反正這些婦人都不敢聲張。

別的地方,莊園主苛待佃戶,農人還能為他人耕種。

洛陽可不行,本就人多,田地更是緊張,整個村落都是永寧寺庇護的隱戶,周圍田畝也盡是廟裡的產業。

正要去趙阿貴的家中普渡佛法,寶慧和尚突然瞥見一個年輕人。

一拍腦門,阿彌我個陀佛,這李四郎不是剛娶的親麼,佛渡有緣人,李四郎那新媳婦指不定就是有佛緣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寶慧和尚起了心思,懶得再搭理這群泥腿子,繞了一個大彎才往村落裡去。

打著宣揚佛法的名義,寶慧和尚騙開了李四郎家的門,因為經常有巡視的和尚上門宣揚佛法,村裡的婦人們見怪不怪,畢竟不少人都曾受過欺凌。

正如寶慧和尚所想,那李四郎的新媳婦一開始還烈得很,吵吵嚷嚷的,最後只是威脅要收回田畝,不給耕種,還不是乖乖就範。

寶慧和尚闡述佛法之後,念頭通達,留下新媳婦縮在角落裡,抱著雙膝埋首哭泣,

自己則四處轉悠了一圈,又收了附近幾個村落的對佛祖的心意。

眼看到了正午,寶慧和尚這才駕了馬車準備回城。

才進洛陽城,寶慧和尚立馬老實了,放緩速度,唯恐衝撞了貴人。

可怪異的是,許多人對著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這讓寶慧和尚一時摸不著頭腦。

沿途更有許多和尚往來奔波,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

寶慧和尚駕著馬車回到永寧寺外,正好遇見一群武僧提著棍子出門。

“你們這是去做甚?”

寶慧和尚拉住交好的武僧問道。

那武僧氣憤道:

“寶慧你不知道,現在洛陽城裡到處都是流言抹黑僧人,居然說我們藏汙納垢、大牟私利!”

寶慧和尚勃然大怒:

“我等誠心禮佛,是誰這般無恥,居然往我們方外之人身上潑髒水!”

“除了那群道士還能有誰,有好些師兄弟都看見了,就是一群道士在散播謠言,為了與我們爭奪香客,居然出言抹黑,行事這般下作,著實可恨,我不跟你說了,現在就要與師兄弟們拆了那些道觀。”

那人說了幾句扭頭便走。

寶慧和尚一聽是道士在挑事,立刻火冒三丈,當年就是崇信道教的崔浩從中挑撥,才唆使太武帝殺了不知道多少佛門兄弟姐妹。

更別提這些年爭搶香火積累下的仇怨。

寶慧和尚氣沖沖地擼起了袖子前去助陣。

聽望司。

高澄伸了個懶腰,他在大堂裡坐了小半天等候訊息,縱使有趙彥深、崔季舒陪伴,還是無聊得很。

“世子,動了!各處都有僧人圍堵道觀!”

張師齊闖了進來,欣喜道。

他因為刻碑有功,被高澄升職,提拔為記室參軍,留在身邊,記錄自己言行。

高澄聞言精神一振,他問道:

“有多少人參與?”

張師齊趕緊答道:

“全洛陽的寺廟都有武僧出動,人數太多,探子們沒數得過來。”

高澄立即對崔季舒道:

“你領十名侍衛速往城外大營,即刻傳令段韶、堯雄兩人各領部曲入洛陽平息騷亂,凡是參與之人,無論佛、道,悉數搜捕。”

崔季舒不敢耽擱,馬上出門點了十名侍衛隨他打馬直奔京畿大營。

京畿大軍各部昨日已經被緊急召集回營。

段韶、堯雄早就在營中等候訊息,而斛律光、慕容紹宗等人也各有自己的任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大明嫡子重生之港島豪門琅琊風起時紅樓假庶子從吞噬開始萬倍增幅修煉成帝的我把娘子養成天道我在異世成了人氣蜘蛛俠三國之魏武元勳西遊:我大唐太子,領軍西征!開局被始皇問斬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