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登基大典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天光漸漸放亮,登基大典的準備工作也已經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在系統的設定和支配下,大清都城神龍城中的官員,無論是NPC還是玩家全都投入到了大典的最後準備工作當中。

司設監管員將用來登基的御座陳設於神龍城南門之上,欽天監的官員負責設定時鼓,尚寶司官員將御前寶案設在御座之前,教坊司的官員則指揮樂工們在典禮會場周圍演奏中和韶樂……

這其中的司設監、欽天監、尚寶司、教坊司等等並不是我們大清國的官司,而是華夏帝國禮部的專職有司。由於大清國初建,各種官司設定尚未齊全,尤其是禮部管員極為欠缺,因此系統釋出天諭,要求華夏帝國派出各種專職管員協助大清籌備“登極儀”。所以,早在三天以前,華夏帝國便已經向我們大清派出了大量的禮部官員。

不過這些官員只是負責指揮和指點,具體的工作還是要有我們大清的人來做的。其餘工作都好辦,只是大典時要演奏的這個“中和韶樂”就有些困難。

這種中和韶樂是明清兩朝用於祭祀、朝會、宴會的皇家音樂。

《韶樂》是上古舜帝之樂,又名“九韶”、“九歌”。據清同治刊《湘鄉縣誌》載:“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鳳為之下”。原來舜帝為將中原文化傳入苗地,他南巡來到位於漢、苗交界之地的韶山。舜帝率眾登至一最高峰,忽聽鼓角齊鳴,手執弓矛的苗民土著將其團團圍住達三天三夜,形勢危殆。舜帝於是命人奏起了美侖美奐的“韶樂”,一時間鳳凰來儀,百鳥和鳴。虎視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樂聲中,丟下武器伴著節奏跳起舞來,一場干戈化為玉帛。舜帝演奏的樂曲於是叫韶樂,奏樂的山峰由此得名“韶山”。

《韶樂》如此奇妙,如此感人,更撼人者,是它有數千年的延續史。原始九韶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舜帝韶樂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並從此具有娛人、教化功能。《韶樂》後世演變成宮庭舞樂,皇室祭祖之廟樂,為皇祖專用,是天子宗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於公元前517年在齊國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並評論《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另據文獻記載,周代時就設有號稱“六代大樂”的宮廷音樂,稱之為“雅樂”。雅樂和以律呂,文以五聲,八音迭奏,玉振金聲,融禮、樂、歌、舞為一體,以表達對天神的歌頌與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樂歷代相延不斷,明朝之初,把雅樂加以改組,並命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在清朝滅亡後之後便已經失傳了。

而現在,國君的登基大典當中必須要演奏中和韶樂,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首先是演奏的人員。根據系統的要求,皇帝登基至少需要不低於一千四百名樂師來共同演奏中和韶樂,屬國級別的國君登基,演奏人數也不能少於七百人。而事實上,神龍軍團和大清國土上玩家眾多,其中雖然有不少的玩家可以演奏樂曲,但大多是些普遍流傳的民間樂曲,或者是具有一定輔助或者攻擊效果的技能樂曲,像中和韶樂這種宮廷禮樂,民間從未流傳,更無從學習,玩家們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更何況,即便是在現實當中,中和韶樂早在清朝末期就已經失傳,直到本世紀初期才勉強恢復,而且能夠演奏中和韶樂的大部分都是專業的音樂家。現實中的老百姓別說演奏,連聽過的人都很少。現在要再創世中演奏這中和韶樂其難度可想而知。

其次是樂器。中和韶樂乃時集華夏禮樂文明之大成者,更是中國古代儒家文化和封建禮儀的集中表現,因此,演奏中和韶樂的時候,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如在表演形式上,要嚴格遵守\"鍾敲一聲、歌更一字\"的傳統。而所有雅樂樂器均需採用\"八音\"材料製成,即金(鍾)、石(磬)、土(壎)、革(鼓)、絲(琴、瑟)木(柷、敔)、匏(笙)、竹(笛、簫、篪、排蕭)。更為重要的是,雅樂演奏必須使用源自華夏中原的樂器,尤其重視鍾、磬的使用,以突出展示古人\"金聲玉振\"之音響理念。而像琵琶、二胡、揚琴、嗩吶等今日常見樂器,因其皆從域外傳入而不能出現在雅樂樂隊之中。據統計,演奏中和韶樂所需要用到的樂器共有三十六種之多,其中有編鐘、磬、足鼓、健鼓、懸鼓、蕭、壎,琴、瑟等等,可說是集華夏傳統樂器之大成。如此眾多的樂器,又明確規定樂器的種類,想要一時之間湊齊並非易事啊,更何況還要找到足夠的能夠演奏這些樂器的樂師!

另外,中和韶樂雖然名為樂曲,但並非只是演奏那麼簡單,在樂曲演奏的時候,還需要搭配各色舞蹈才行。按照規定,舞蹈分為三段八十八式。初獻用武舞(干鏚舞),亞獻、終獻用文舞(霓裳羽舞),以體現祭祀禮儀的莊重。時至今日,會跳現代舞、拉丁舞、迪斯科的人不在少數,要想找到會跳幹戚舞、羽舞之類的古代舞蹈的人可就是難於登天了。而且即便有人會跳這類舞蹈,也未必是符合系統要求的,所以舞者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無奈之下,我們只好再次向華夏帝國求援,幸好朝廷和皇帝對我們在勤王戰爭中的表現十分滿意,才沒有過多的刁難,給我們派來了一些精通中和韶樂演奏的宮廷樂師,並且讓這些樂師負責調教我們大清的樂手。另外還為我們派來了宮廷舞師,幫我們訓練一批合格的舞者。

得到朝廷的幫助,樂器、樂師的問題迎刃而解。不但解決了登基大典的燃眉之急,而且還使得我們嶺南大清的玩家藉此學到了平時難得一見的宮廷舞蹈。可不要小看這中和韶樂以及與其搭配的舞蹈,這可都是中華禮樂文化中的經典,即使是在創世當中,這些樂曲、樂器、舞蹈也都是擁有無上力量的強大技能,對於玩家來說能夠學到這些的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啊!

經過三天的學習和調教,現在大清的宮廷演奏隊伍已經基本成形了,有他們演奏的中和韶樂也算是有模有樣了。

坐在新建成的王宮之中,我就已經聽到外面中和韶樂的優美曲調了。據我所知,中和韶樂共分九段,每一段都講述了一個故事,也是中華文明泱泱五千年發展史的一個縮影。當然,現在演奏的中和韶樂與上古所奏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和韶樂畢竟失傳了上百年的時間,現在所演奏的應該是專家們整理和恢復之後的。

正沉浸於古樂的華美,耳邊就聽系統分派的近臣道:“大王,是時候駕臨登基大典了!”

我睜開眼睛看了看垂手站在一旁的太監,點頭道:“好吧,擺駕!”

那太監聽我這麼一說,趕忙高呼道:“大王有旨,擺駕永安門!”

永安門正是神龍城的南門,也是此次登基大典的會場。

太監高呼的聲音未落,王宮中的太監們早已經將我的龍輦準備好了,只等我登上龍輦,便前往大典會場。

不理會外面的太監們,我自顧自的站起身來,輕輕舒展了一下腰肢,然後緩緩張開雙臂。

雖然沒有當過皇上,但古裝電視劇我可是沒少看,皇帝就應該有個皇帝的樣子,雖然我並不是皇上,只是一個封疆德親王,但很多該有的威儀是必須遵守的,就像現在我張開雙臂的意思,就是告訴身旁的太監們,該更衣了!

見到我從龍榻上站起身來,早有太監為我準備好了龍袍。

這件龍袍是為了今天的登基大典特製的,也是我國君身份的象徵。由於我們大清並非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只是華夏帝國的屬國,所以作為國君,我也並非皇帝身份,而是親王級別。所以與華夏帝國皇帝所穿那種明黃色龍袍不同,我穿的這套龍袍是親王級別的冠服蟒袍。

在電視上看到的皇帝都只是身披一件龍袍,頭上再戴上一副冠冕就可以了,現在看到站在我身邊的太監們,我才明白當皇上又多麻煩,但只是這套龍袍就得穿一會兒!

創世當中的宮廷服飾完全參照現實歷史的大明朝設定的,這套龍袍自然也是如此。具體來說,這套龍袍可以分成以下幾部分:冕冠(也就是皇帝頭上的帽子):玄表朱裡,前後各九旒。每旒各五採繅(絲繩)九就。貫五採玉(玉珠)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系瑱的帶子)、垂青纊充耳(用青玉),承(在下面襯托)以白玉瑱(一種耳飾,與前面所說的“充耳”屬同一種東西,相當於今天的耳環、耳釘之類的東西,只不過並不需要在耳朵上穿孔,而是用一根帶子懸掛在耳際),朱紘纓(冠冕兩旁的繫帶)。

玉圭:長九寸二分五釐,以錦約其下並韜(纏繞玉圭的下端)。

袞服九章:青(淺藏青,近藍色)衣五章--龍在肩,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織成,本色領褾襈裾。

纁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後四幅,不相屬,共腰有襞積。本色綼裼。

中單:以素紗為之,青領褾(衣服上的緄邊)襈(衣服上的一種邊飾)裾(衣服的前襟),領織黻文(一種黑青相間的花紋)十一。

蔽膝:隨裳色,四章--織藻、粉米、黼黻,本色緣,有紃(細帶)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二,如東宮(太子)佩制,自珩(玉佩上端的配飾)以下瑑雲龍文,上有金鉤。小綬四採以副之,四採--赤、白、縹、綠,纁(近於深橘紅色)質。

大帶:素表朱裡,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青組。

大綬:四採--赤、白、縹、綠,纁質。

小綬:三採,間施二玉環,龍文,皆織成。

襪舄(靴子)皆赤色。

這些資料就是系統出現在我面前的,關於親王服飾的相關解釋,只不過其中多為繁體字,看起來十分麻煩,幸好系統還算通情達理,在一些較難理解的地方標註了注視。不過即便如此,對於這其中到底說了些什麼,具體又指的是龍袍上的什麼部位,我還是不甚了了,最後只得作罷。

反正暫時王爺,是國君,何必弄得那麼明白,手下的人知道就行了唄!

穿戴完畢之後,我才在太監們的簇擁下,緩步出了王宮,登上早已準備停當的龍輦。

說是龍輦,其實就是當初在南京城的時候,請老魯給我打造的那頂豪華轎子。反正放在那裡也沒有用,正好拿來充當龍輦。而且當時為了炫耀身份,這頂轎子製作的相當華麗,用作龍輦再合適不過了。

只不過這頂轎子太過寬大,加之又是以紫檀、楠木之類的木材製作,十分沉重,也多虧了系統的設定,親王級的轎子應該是十六人抬,人少了還真未必抬的起來呢!

高高地坐在十六人抬的大轎上,透過窗戶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神龍城內的一切。

只見神龍城中彩旗招展,一派喜慶的氣氛。剛剛清掃過的街道上看不見一個人影,只能看到一面面五彩的旗幟,迎風招展,耳邊則是莊重悅耳的鼓樂。

為了今天的登基大典,系統早早便已經發布公告,強制要求神龍城中的所有NPC和玩家出城,集中到永安門外等候大典舉行,所以此時的神龍城中,除了我和身邊這幾個系統委派來服侍我的太監,以及在神龍禁衛軍團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儀仗隊伍以外,再沒有一個人存在。

想到這一切,想到這一切都是為了我,這一切都是我的,我不禁有些陶醉,有些飄飄然了!

人生及此,夫復何求!?

在神龍禁衛軍團儀仗隊的護衛下,龍輦很快就來到南城永安門,下了龍輦,我緩步登上永安門,放眼望去我胸中的震撼和驕傲無以言表!

永安門外是黑壓壓的一片人群,其中有朝廷派來祝賀的官員,有我們大清的官員,有神龍軍團的將士,有隸書大清的玩家和NPC臣民,也有來自各個方面的代表,更多的則是前來觀禮的普通玩家。觀禮隊伍浩浩蕩蕩,綿延數里,直至視線不及的遠方,仍不見盡頭。

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看著城下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我胸中感慨萬千:普天之下,能夠享受如此尊容得出了我神龍無為以外,又能有幾人?

看著城下這黑壓壓的人群,戲中的驕傲和自豪無疑附加,也難怪人人都想當皇帝,這種尊榮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極大的誘惑!

看到我登上城樓,人群很快便安靜下來,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大家都在等待著登基大典的開始。

朝廷禮部派來的主持官員,見到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高聲道:“著大清禮官告慰天地宗社!”

聽到他的這一聲通告,早有事先安排好的大清官員,前往城中的三座大廟,將我即將登基的訊息告慰天地神明。

由於觀禮的人員太多,另外還有更多的玩家和NPC沒有能夠到嶺南來觀禮,所以為了向全創世播報這一盛況,系統特意開啟了實時廣播系統,向全創世直播此次登基大典的盛況。

在我的面前也出現了一個直播螢幕,播放著我大清官員在三大神廟當中祭祀天地,告慰神明的一舉一動。

等到祭祀結束之後,禮部主持官員再次高聲喝道:“吉時已至,大清國王神龍無為陛下登基大典現在開始!”

隨著他著一聲大喝,鐘鼓齊鳴,剛剛暫時停歇下來的中和韶樂再次奏響,人群之中一片歡騰。

“請大清國王神龍無為陛下祭告天地!”

話音未落,早有太監將準備好的香燭給我遞了過來。

手持馨香,在系統的主使下,我口中唸唸有詞,面對上蒼,焚香禱告,恭恭敬敬的行祭拜大禮。然後將手中的香燭插入御座前的香爐之中。

這一過程完全是在系統的主持下進行的,禱告內容無非是希望上蒼保佑我大清國泰民安之類,都是系統參照史實擬定好的,並不需要我過多地參與,只需要順著系統的支配進行下去即可。

禱告之中,我突然聽到耳邊傳來太上老君的聲音:“呵呵,好啊,你小子這麼快就當上了國君,可喜可賀啊!”

聽到太上老君的話語,我心中一喜,本想跟他打個招呼,可惜我現在正在系統控制的祭天過程當中,身不由己,無法開口。

太上老君自然知道我此時的狀態,呵呵笑著,道:“你小子也不用跟我客套,我能以神識下界與你溝通,全賴你在神龍城中建造了供奉我老人家的老君閣。好小子,算你有良心,還記得我老人家。既然你為我老人家建了座老君閣,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他的話音剛落,耳邊就聽系統傳來提示:系統提示:恭喜您成為大清國王,為表彰您的豐功偉績,系統獎勵您獲得國王的榮耀!

系統公告:恭喜大清建國,恭喜玩家無為登上國王寶座!

系統公告:恭喜大清國完成了建設老君閣的任務,獎勵大清老君閣開放占卜技能,以示鼓勵。到老君閣參拜的道士,將有機會獲得占卜技能!

系統公告:恭喜大清國完成了建設英烈祠的任務,特獎勵大清國所屬臣民的生命值提升15%!

系統公告:恭喜大清國完成了建設青龍神殿的任務,特獎勵大清國所屬臣民攻擊力提升10%!

除了那一則系統提示只在我的耳邊響起以外,其餘的那幾則系統公告先後發出,而且每一則公告都是連續響了三遍,傳遍了神州大陸的每一個角落。

我靠,生命值提升15%,攻擊力提升10%,這是什麼概念!這可是相當於平白無故連升了好幾級啊!要知道,現在玩家們的等級都已經相當高了,想要提升一級都十分困難,現在一下子將屬性提高這麼多,以後想要加入我們大清的玩家還不得擠破頭啊!

至於那個什麼占卜技能又是個什麼技能?難道在創世當中也能算卦?

心中正疑惑間,就聽禮部的主持官,再次高聲道:“恭請大清無為陛下移駕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

主持官的聲音響起之後,我不由自主地走下城樓,再次登上龍攆,在儀仗隊的護衛下,前往王宮奉天殿。

王宮的奉天殿與華夏帝國紫禁城的奉天殿同名,佈置和沉設也極為相似,只不過受到國家等級的限制,規模要小得多罷了。

前來賀喜的華夏帝國官員和我們大清的官員一起,在華夏帝國禮部鴻臚寺官員的指引下,跟在儀仗的後面,沿著御道兩旁的通道,浩浩蕩蕩的進入奉天殿。

及至奉天殿外,我大清國的文武群臣先行進入大殿,而華夏帝國朝廷以及各方前來朝賀的使節暫且留駐殿外候旨。大臣們入殿之後,按照文東武西的方式,分成兩班,分別肅立在大殿的兩側。

在大臣們分班站好之後,我才在太監的陪同下,沿著大殿中央早已鋪就的紅氈御道,大步走到設有龍椅寶座的陛上。

登上御陛,我轉身回首,傲然而立,威嚴的看著大殿上的群臣。

只見大臣們紛紛跪倒在地,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口中高聲頌道:“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微微揮了揮手:“諸位愛卿請起!”

這個動作看起來極為騷包,讓我都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過這可是系統要求的必有過程,我也毫無辦法,只能按照系統的設定走下去。

“謝王上!”大臣們高聲謝恩,然後才一起站起身來。

大臣們當中有很多都是玩家,我想他們也並不情願當眾下跪,估計跟我一樣,也是在系統的驅使下,不得已而為之吧!

等到大臣們重新站好之後,我才開口按照系統的提示,高聲道:“大清開國,本王初登大位,心中不免惶恐,諸位愛卿堪稱我大清棟樑,本王盼望你們能夠精忠體國,輔佐本王,繼往開來!”

我的話音剛落,大臣們齊齊躬身:“臣等謹遵王上旨意!”

系統再次發布公告:恭喜大清國君無為榮登大位,特大赦天下,凡在大清國境內,此前有作奸犯科者一律免罪,凡大清臣民免除三月賦稅,此後一年以內賦稅減半,一年後恢復正常稅率!

系統公告響徹神州大地三遍之後,站在龍椅旁邊的太監高聲道:“傳各方使臣覲見!”

早已等候在殿外的各方使節魚貫而入,紛紛向我道賀,其後登基大典在一片祥和喜慶的氣氛中結束……(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我能偷聽重生兒子的心聲全民領主:我的爆率百分百走過冬天英雄樞紐我在忍界拉刀光冰封降世網遊開局降落生化沙漠你是在做夢嗎短跑之王:開局滿級起跑天賦師父她過分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