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戰車的作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朱慈烺從來都是想到什麼便要做什麼的急性子,想到要打造戰車來對抗韃子騎兵,便立即就將軍中的木匠鐵匠全部召集了過來。

紡紗機。織布機這些朱慈烺不懂,但對於戰車,卻有著自己的想法。

傳統的戰車,朱慈烺自然是看不上,他想打造的戰車必須兼備轉向靈活,越野能力強,速度快等優勢。

可當朱慈烺說完要求後,一眾木匠鐵匠們都是頭大如鬥,面露難色。

因為想要轉向靈活,達到朱慈烺的要求,就必須只能是單馬拉拽,兩輪戰車。

可這種戰車對馬的負擔非常大,根本就跑不快,也跑不了多遠,載重也不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竟只有兩個輪,也就是說戰車的一部分力量都要壓在戰馬的肩上。

而四個輪子雖然可以減輕戰馬的負擔,但轉向和靈活度又達不到要求。

一時間,讓一眾匠人們也是抓耳撓腮。

但這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難題難得到古人,卻難不到朱慈烺這個現代人。

兩個輪子戰馬負擔太重,四個輪子轉向又不能活,那就搞三個輪子。

前面兩個大的承重輪,後面再加一個小的轉向輪,便能完美的解決這一難題。

而且為了戰車的牢固,車軸直接用熟鐵鑄造,雖然做不出軸承來減少旋轉時的摩擦力,卻可以採用腳踏車車軸連線的原理,連接處事先弄個凹槽,然後放入鐵珠,再抹上油,和軸承的效果也是一樣的。

比起這時代,兩個物體直接摩擦,不知道要減少多少摩擦力,也將大大提升戰車的速度。

在朱慈烺的親自指導下,只是花了十天,一輛怪異的三輪戰車便被打造了出來。

只見這輛戰車的前兩個輪非常的巨大,幾乎有一人高,比車身高出一大截。

而後面的轉向輪,則比一般馬車的輪子都還要小,離車身足足有兩米,用兩根木頭連線著,連接處非常靈活,可以左右移動,就和手扶拖拉機差不多。

戰車只需一匹戰馬拉拽,前面一人駕馬,位置比較低矮,後面車廂位置較高,前面和左右都有擋板,頭頂有一個傘蓋,視野非常開闊。

最多可容納兩人,一人持戟,一人操作戰車上的弓弩,而戰車前後各有一架弓弩,可分別向前左右和向後左右射擊,射程皆在百步以外,要遠遠超過騎弓。

此刻曠野上,紅娘子和一眾將領們看著這輛戰車,都非常的好奇,畢竟三個輪子的戰車他們還從未見過。

一眾工匠們卻是非常緊張,朱慈烺則是有些期待,因為這輛戰車可以說,是他一手設計出來的。

“啟奏陛下,戰車已檢查完畢,馭者也已準備就緒,可隨時試車,請陛下下令!”

“那就開始吧,先試一下速度有多快,再分別嘗試轉向和載重,最後再試越野能力。”

朱慈烺一揮手道,雖然是木輪又沒有彈黃,能跑多快,快了車輪會不會散架,他不知道,但僅憑那兩個大大的輪子,起碼越野能力絕對不會差。

隨即一位經驗老道的馭者便駕著戰車移動了起來,速度是越來越快,最後在平坦的官道上飛馳了起來,比一般的馬車要快上一倍不止,都快接近騎兵奔跑的速度了。

這著實讓紅娘子和一眾將們都驚掉了下巴。

因為這戰車雖然不大,只是車軸用鐵鑄造,加起來依然不下四五百斤,這麼重的戰車,一匹馬竟然拉的這麼快,這麼輕鬆,叫大家如何不驚訝?

但朱慈烺卻是眉頭微皺,有些不滿意,這速度比他預期的要差不少,最多也就時速三四十公里,比起騎兵狂奔時的六七十公里,要差一截。

戰車一口氣奔出去了十餘里,戰馬才開始吃力,減緩了速度,隨後又另外換上了一匹戰馬,在高速賓士中分別進行了轉向等一系列操作。

最後又搭載了兩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直接出了張家口到草原上進行野地實驗。

“轉向和越野能力都足夠了,可速度卻有些差強人意,尤其是搭載了兩名士兵後,與騎兵的差距太明顯了。”

朱慈烺嘆了口氣,顯然不滿意。

他的計劃是打造三款戰車,一款為輕型戰車,單馬拉拽,要具備長途奔襲的能力,轉向靈活,越野能力強,速度要和戰馬差不多,專門負責遊鬥迂迴追擊等。

第二種為重型戰車,款式和第一款輕型戰車差不多,只不過戰車上讓裝備一些刀具,整體也要加固,兩匹戰馬拉拽,戰馬也要披甲,專門用於短途衝鋒。

第三種為運輸戰車,四個輪子,四匹馬拉拽,既能運輸糧草兵器,也要能運輸步兵和火器兵。

這樣三款戰車相結合,再配上騎兵使用,便能打造一支快速機動部隊,遇到了韃子的大隊騎兵也不懼。

既能衝鋒陷陣,也能保持高速行駛,又能原地防守,完全不懼騎兵的洗擾,至於追不上對方的騎兵,以軍事角度而言,這並不重要。

因為只要隊伍能在行軍時,不懼韃子騎兵的洗擾和衝擊,就足夠了。

而漢人大軍進入草原作戰後,往往就輸在了這點上,原地防守不懼騎兵,可大軍一旦移動,想要自保就必須結陣而行,那速度和蝸牛一般。

速度一快,又註定無法保持陣型,首尾無法兼顧,面對騎兵的突襲,根本就來不及準備,所以最後哪怕兵力再多,戰力再強,也都免不了被騎兵活活耗死拖垮。

因為遊牧部落是不會和漢人步兵正面廝殺的,一般都會選擇誘敵深入,而漢人想要擊敗遊牧部落,最先考慮的不是打不打的贏對方,而是如何找到對方的主力。

找不到對方的主力,就找對方部落的駐地,最後逼其決戰,可以說漢人步兵在草原上和遊牧部落作戰,天然上就處於劣勢被動的地位。

沒有一定數量的騎兵,根本就別想著去北征草原,否則再多的兵馬去了也是送死的份。

漢初和唐初時,漢軍與唐軍不可謂不強大,可面對匈奴和突厥騎兵也只能憋屈的選擇和親,先穩住對方。

就是因為中原地區剛剛結束戰亂,戰馬損耗殆盡,步兵再強大再多,也是有力無處使,無法主動征討草原。

而防守的話,邊境數千裡代價又太大,何況也未必防得住,畢竟處處設防,也就意味著處處都不設防。

直到唐軍和漢軍休養生息幾十年,再次培育了大量的戰馬,訓練了大量的騎兵,才敢主動出擊,最後滅掉了匈奴和突厥。

但朱慈烺等不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來訓練騎兵,雖然他現在不缺戰馬,再有個三五年應該就差不多,卻依然覺得時間還是太久了。

雖然有土默特部的騎兵,可比起突厥人和匈奴,如今的建奴要強大的太多了,因為騎兵不可怕,步兵也不可怕,但兩者相互配合卻是最可怕的。

而現在的建奴便是騎步兵結合使用,可攻可守,可戰可退,牢牢的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未戰便先贏了一半。

他們這邊加上土默特部的五萬騎兵,雖然也有八萬騎兵,也能稱之為步騎結合,但土默特部的騎兵不能完全信任,他們自己的騎兵又不給力,對付匈奴和突厥人還可以,可對付建奴就要冒風險了。

所以朱慈烺才想要打造戰車,其目的並非是要和建奴的騎兵比速度,相互追擊遊鬥。

而是在大軍行軍時,戰車在兩側同時行進護衛,韃子騎兵來襲便迎上去,讓步兵有時間集結列陣。

若韃子騎兵選擇在外圍洗擾,則完全可以不理會,繼續行軍。

不然韃子騎兵還在幾十裡外做做衝鋒的樣子,就得讓大軍一陣雞飛狗跳,停下來備戰,一天來上兩次就別想行軍了。

而對方騎兵若是輪流來,每天來上兩次,大軍哪兒都別去了。

“陛下,這速度還慢?若是想要再加快,就只能再增加一匹戰馬了。”

紅娘子見朱慈烺竟然還不滿意,著實有些詫異,在她看來這種三輪戰車,兼顧了速度和轉向靈活,已經稱得上是十全十美了。

“兩匹馬的是重型戰車,輕型戰車只能用一匹馬拉拽,不然靈活度就得下降。”

朱慈烺擺擺手,輕型戰車除了速度,靈活性同樣重要,不然還不如光搞重型戰車。

“那怎麼辦,這不是成了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了嗎?”

紅娘子有些頭痛的道,顯然在她的思維中,想要馬車跑得快一些,只能增加馬匹的數量,分擔負重。

“這樣吧,將三人減少至兩人,畢竟追擊時主要使用弓弩,衝鋒時則使用長戟,一個人操作夠了,還有將這傘蓋和三邊的護板,全部換成用藤條來編制,這樣又能減輕一些重量。”

朱慈烺摸著下巴,看著那用實心木打造的巨大傘蓋,緩緩說道。

這傘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箭,用實心的木頭打造一個巨大的傘蓋完全沒必要。

當然,他也知道即便減少一個人,換上藤條來編制傘蓋護板,最多也就減輕一兩百斤的重量,能提升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真正能大幅度提升速度的辦法還是要在車輪上下功夫,畢竟那木輪子實在太不靠譜了,若是換成橡膠輪胎,那速度絕對的飆升一大截,減震效果也要大幅提升。

奈何橡膠雖然已經被歐洲人傳到了亞洲,但想要大量的獲得,短時間內,恐怕也是辦不到的。

所以暫時也只能減少戰車的重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神級機械師神秘復甦之我有屍骨脈諸天入侵計劃國術?貧道不會,我只會雷法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魚生從修仙開始我在漫威有個女友西遊之魔童哪吒西望長安——鳳凰圖重生頂流,丈夫拉著我要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