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吳三桂的謀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闖軍號稱百萬,實則只有五十來萬。

當然,若是再算上留守河南陝西山西各地的兵馬,那倒是真的有近百萬。

這百萬人馬不但良莠不齊,且還雜亂無章。

雖然在長安時,在李巖的建議下,李自成整頓了一番,卻也只是統一了軍隊的後勤。

各部獨立性依然非常強,也只比以前各營聯盟時,強上一些。

就比如京城的這五十萬大軍,李自成真正的嫡系人馬只有二十萬。

其中最精銳的十萬,由侄子李過統帥,餘下的十萬則由以前的幾位老兄弟統領。

然後便是劉宗敏,劉芳亮兩人實力最強大,前者擁兵十萬,後者如今在保定更是擴軍多達二十萬。

好在兩人對李自成都忠心耿耿。

再則就是紅娘子了,當初紅娘子和李巖在河南舉事,後投奔闖王時,就已聚集了數萬人馬,也正因兩人的加入,使得闖軍實力大漲。

北伐以來,闖王雖然明裡暗裡打壓,但紅娘子的隊伍依然擴充套件到了八萬有餘。

加上李巖這個知兵事的舉人,這使得整個闖軍中,紅色娘子軍的人馬紀律最為嚴明,戰鬥力也最高。

最後則是降兵降將,以及大小土匪山賊頭目,零零散散上百位,人馬加起來也差不多有二十來萬。

總之一句話,不管什麼人來投奔老李都歡迎,帶多少人馬來就做多大的官兒,繼續統帥自己帶來的人馬。

除了管飯外,什麼都沒有,只有立了功,才會賞賜一些財貨女人甚至兵器。

正因這種寬鬆自由的政策,才使得闖軍在短短時間內,便從十八騎壯大到百萬之眾。

這也是李巖為何始終堅持議和回長安整頓的原因。

同樣也是諸將厭惡他的原因。

此刻大軍分兵,便看出來了強弱,也暴露出了闖軍的諸多弱點。

只見整個大營都亂哄哄的,紅娘子率領的八萬人馬,集結完後向北而去,勉強還能保持隊形。

劉宗敏的十萬大軍,出了大營,除了一萬多心腹精銳,餘下人馬便徹底放了羊,顯然根本就沒正兒八經的訓練過。

直到第二天黃昏,大軍才總算完成了對京城的三面合圍,然後一邊打造攻城器械,一邊開始填埋護城河。

京師外圍的護城河,最寬處可達一百米,平均寬度也在四十米左右,想要全部填埋,哪怕百萬人也得耗時大半月。

所以三面都只選擇了其中一段填埋,填埋期間,城頭上的守軍自然不會幹看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弓的射箭,有炮的放炮,沒炮的放銃,闖軍同樣派了人放炮射箭掩護。

奈何明軍的大炮火銃頻頻炸膛,反而搞得士氣低落,沒人敢用,加上弓箭也不多,周遇吉最後索性下令不再管,任由賊軍填埋。

闖軍見狀也不再浪費火炮弓箭。

雙方就這般僵持了下來。

與此同時。

山海關。

一隊軍民攜老扶幼,正從東面湧進山海關。

“二哥,這是最後一批了。”

“嗯!”

此刻關城上,一名身材魁梧長相英武,身穿鎖子甲的青年將領,望著關下為數不多的軍民,重重的吐了口氣。

此人正是大明寧遠總兵平西伯吳三桂。

十日前,接到朱慈烺的聖旨後,便直接放棄了寧遠城,及山海關以東的大片土地,帶著十餘萬軍民退到了山海關。

其實朱慈烺不下令,吳三桂也打算放棄寧遠城撤退了,因為寧遠已成為一座孤城,守在那裡必死無疑。

一旦被圍,關內不可能再派援兵來救。

若非酋求皇太極突然暴斃,建奴內部發生動亂,再加上擔心崇禎追究棄土之責,吳三桂去年就要跑。

半月前,建奴攝政王多爾袞,獨攬大權後,便開始大舉集結兵馬,加上朱慈烺又下了旨,吳三桂哪裡還願繼續待在寧遠這座死城?

“報,大帥,關外有位自稱姓範的先生求見,他說自己身上有大帥的家書。”

一名千總順著階梯,小跑著來到吳三桂面前,單膝跪下拜道。

“先把人帶到伯爵府去!”

吳三桂聞言,臉上不動聲色的一擺手,顯然已猜到來人是誰。

待千總下去後,一旁的三弟吳三櫃才小聲道:“二哥,關外來的家書,難道是舅舅…?”

四弟吳三輔也小聲道:“二哥,莫非建奴又想…?”

“不要瞎猜!”

吳三桂臉一板,還小心的朝四周看了看,這才轉身朝城下走去。

兄弟兩人也趕忙跟上。

大廳內。

吳三桂已經換上了一套常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看著下手的中年文士,冷聲道:

“范文程,你好大的膽子,難道就不怕本帥將你綁了,送到京師請功嗎?”

“呵呵,吳將軍說笑了,此時此刻京城皇宮裡的龍椅上,到底是坐著那崇禎,還是李闖,恐怕還未可知吧?”

范文程呵呵一笑,端起茶杯同樣抿了一口,才不緊不慢的說道,臉上看不出絲毫懼意。

“大膽!”

吳三桂一拍桌子怒道,將茶杯都震掉在地。

“吳將軍息怒,在下此次前來,主要還是為將軍母舅祖總兵送信…”

范文程依舊不緊不慢的從懷中掏出一封信。

“哼!”

吳三桂冷哼一聲,從三弟手中接過信便看了起來。

直到他看完,范文程才繼續說道:“吳將軍,祖總兵可是時常唸叨你,無時無刻不盼著與你團聚呀!

我家攝政王同樣時常稱讚唸叨吳將軍,說將軍乃大明第一名將,可惜那崇禎有眼無珠,又說若麾下也有將軍這樣一名智勇雙全的名將,這大好河山何愁不入掌中?”

“哼!我看你家攝政王唸叨的不是吳某,而是這山海關吧!”吳三桂冷笑一聲。

“吳將軍咱們明人就不說暗話了,如今那李闖攜百萬之眾,進逼京城,明朝能不能擋住,想必將軍心裡比我更清楚,明朝已朝不保夕。”

“我大清鐵騎所到之處,無人可擋,兵鋒之甚,曠古爍今,躍馬中原,一統神州,不過遲早之事。”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天命在清,不在明,亦不在順,想必以將軍之智不難看出吧!

若將軍願棄暗投…棄明投清,我家攝政王願以王爵待之,並許將軍裂土開府。”

“嘶!”

一旁的吳三櫃和吳三輔是倒吸口冷氣,四隻眼睛都直了。

吳三桂同樣心神俱顫,喉頭一陣發幹。

但隨即就調整過來,一臉肅容的道:“休要胡言,忠臣不事二主,我吳三桂深受皇恩,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想要我投靠大清,絕無可能!”

“吳將軍…”

“不必多言,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次本帥便不與你計較,請回吧!”

吳三桂擺擺手,打斷了范文程的繼續誘惑。

范文程也知道吳三桂這種人,他不降,說再多都多餘,只得起身告辭。

“二哥,大明這次恐怕真的要完了,我看那多爾滾開出的條件可以考慮考慮。”

“是呀二哥,那小皇帝也太小氣了,竟然只封二哥為平西伯,看看人家多爾滾。”

范文程一走,兩兄弟就圍了過來急道。

“湖塗,那多爾滾開出的條件雖好,卻不過是紙上畫餅,到時他若不兌現,我們能如何?”吳三桂破口罵道。

“二哥,那怎麼辦?這次闖賊來勢洶洶,難道你真的要帶兵去勤王?”

“不去又能如何?山海關不比他處,京師一完,錢糧一斷,咱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去給多爾滾做奴才,要麼投降李自成。”

“可這兩條哪一條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那李自成擁兵百萬不差咱們這點兵,一旦投降,即便能得到高官厚祿,也會處處受排擠不痛快。”

“滿清就更不用說了,雖然開始可能會得到重用,但最終的下場也肯定是卸磨殺驢,而且還得背上漢奸罵名。”

“但若能打退闖軍,保住京師,朝廷就能繼續收稅,江南的錢糧物資便會源源不斷的供給給咱們。

而我們便可供養更多的兵馬,陛下也只會更加的倚仗我們,你二哥我的官位也會越做越高,豈不比給滿清當奴才,投降李自成要痛快?何況父親和圓圓也都在京師!”

吳三桂說到最後,眼中同樣泛著莫名的光彩。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三五年後,這天下到底姓誰,哪個又說的定?

“二哥,這樣好是好,只是那闖賊可是號稱百萬呀,各地總兵可都沒來勤王。”

“闖賊不過是虛張聲勢,不可能有百萬,何況咱們又不是硬拼,京城城牆堅固高大,哪是那麼好攻破的?

一旦久攻不下,士氣必跌,縱使真有百萬,也不過一群烏合之眾,我兩萬鐵騎在手,何懼之有?”

吳三桂不屑的道。

顯然也清楚闖軍的底細,只要京城能堅守一個月,他就有把握擊潰闖軍,解京師之圍,立蓋世奇功。

“二哥,難道你要將騎兵全部帶走?”吳三櫃大驚。

“不錯,這次四弟隨我前去勤王,三弟你留守,有三萬步卒守住山海關足矣!

切記,一定不能鬆懈,給滿清可乘之機,山海關是咱們兄弟的立足之本,絕對不能丟,否則一切皆休!”

吳三桂一臉凝重的囑咐道。

“二哥放心,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兄弟保證,絕不會有失的。”

吳三櫃拍著胸脯。

又叮囑了一番,第二日,吳三桂便帶著兩萬關寧鐵騎,浩浩蕩蕩的向京師而去,可幾乎都是牽馬而行,一日行軍不過十餘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神級機械師神秘復甦之我有屍骨脈諸天入侵計劃國術?貧道不會,我只會雷法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魚生從修仙開始我在漫威有個女友西遊之魔童哪吒西望長安——鳳凰圖重生頂流,丈夫拉著我要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