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徹底消彌文武之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對於文官和武將會發生矛盾甚至引發劇烈的衝突爭鬥,朱慈烺其實早有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天下初定,苗頭就冒出來了。

無論是西北的吳三桂和李邦華,還是安東都護府的黃得功和侯洵,之所以無法合作產生矛盾,說白了還是傳統的文武之爭。

若非西南的武將之首,秦麗華是個少數民族,又是個女子,加上有秦良玉這個老家,多半也是會和倪元路起爭執的。

而南方就更不用說,若非有張嫣壓著調和,馬士英和左良玉絕對視同水火。

同樣若非各省巡撫和各鎮總兵以及各地的守備軍,都有著明確的分工,文武互不同屬,軍政互不干預,恐怕也沒有如今這般平靜。

但可以想象隨著時間的遷移,文官與武將之間的衝突恐怕會層出不窮,遲早得引發一場你死我活的全面鬥爭。

因為大多數武將都是從崇禎朝過來的,對文官都有著天然的敵意,如今好不容易翻身,是沒人願意再被文官壓下去,給他們當走狗的,到時的反抗必定會激烈無比。

而文官們同樣早已習慣了以前的高高在上,如今要和以前被他們看不起的武將平起平坐,甚至被他們壓一頭,也是沒人會甘心的。

何況文官不掌控兵權,根本就無法約束皇權,雖然現在的文官基本上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不和小朱皇帝硬扛,但不代表他們就會放棄,弄不過小朱皇帝,就弄小朱皇帝的兒子,所以現在文官們即便知道不可能將武將打壓下去,卻也不能妥協,以免被那些武將徹底打的,將來沒有了翻身之日。

而紅娘子這個貴妃懷孕後,皇帝又遲遲不立後,幾乎讓所有的文官文人都產生了一種緊迫感。

同樣對於紅娘子懷了皇帝的子嗣後,所有的武將心中都是高興的,因為將來貴妃的兒子繼承了皇位,受到貴妃的影響,肯定會對武將有好感,不會刻意去打壓。

對於文武之爭,朱慈烺不但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會學其他的那些皇帝,自作聰明搞什麼文武制衡這一套,去做火上澆油的事。

因為他知道這種文武制衡,想要平衡,就如走鋼絲一般,不可能長久,總有失衡的那一日,以他的手段和政治水平自然不用擔心文武失衡,可以一個朝代那麼多皇帝,只要有一個能力差的昏庸皇帝,就絕對會引發文武徹底失衡。

其後果無非就是兩種,歷史上都有血淋淋的例子,武將坐大便會如唐末五代十國那般,潘鎮林立,群雄割據,軍閥混戰。

這還是好的,起碼肉爛在鍋裡。

可一旦文官徹底壓過了武官,宋朝和明朝就是最好的例子,那就是所有人一起完蛋,白白便宜外族。

搞文武制衡的皇帝,都是自以為是,以為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殊不知,實則只是小聰明,只考慮一世,不考慮後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些文官文人,同樣也只是小聰明,以為只要將武官打壓下去,徹底掌控在手中,從此便能高枕無憂,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擁有現代思維和卓越見識的朱慈烺,眼界遠遠不是其他皇帝能比的。

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選擇做一個耍小聰明皇帝,而是要做擁有大智慧的千古帝王,所以他要做的是徹底消除文武之爭。

想要徹底消除,首先便是要從思維上,消除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對立。

要讓軍政分離,深入到每一個文官和武將的骨髓裡,說起來很難,但只要各司其職,皇帝始終不偏不倚,幾十年下來後,自然就形成了習慣,習慣形成固定思維。

所以對於現在這些從崇禎過來的文官武將,朱慈烺壓根就沒想過要化解他們的矛盾,只要雙方不過線他就不會管。

因為這些人都是註定要被淘汰的,他可不會花精力心思去改造,他的精力只會花在陸軍學堂的幼童身上,和科舉改革後的新文人身上。

所以對於西北和安東護都府的文武不合,朱慈烺根本就懶得去調解,事後將他們全部調離分開就是了。

不然無論他再怎麼公平公正的處理,總會讓一方認為皇帝是在偏袒另一方,結果就是雙方都更加起勁。

這也是為何當初李邦華上書請示如何處理回回的事兒,朱慈烺根本就懶得回覆。

因為錦衣衛早已將情況報給了他,若是他回覆可以直接鎮壓,必定會讓李邦華和一眾文官認為皇帝和吳三桂等一眾武將的態度是一樣的。

若是回覆先震懾,不服從再鎮壓,又會讓吳三桂等一眾武將誤會皇帝是不是在擔心武將功勞過大,想要壓一壓?

這不是朱慈烺自己杞人憂天,而是身為皇帝,恐怕所有的文官武將都在時刻琢磨著他的心思和想法。

加上如今天下剛剛平定這個敏感時刻,他這個皇帝的一言一行,恐怕都會引起無數人的胡思亂想和妄加猜測。

所以對於現在一些,不是關乎到國策制定的大事,他是不會發詔書的,南方的事,張嫣能處理的都讓張嫣自己處理。

西南和西北也一樣,政事上李邦華和倪元路也有著極大的權利,至於北方,乾脆就直接無為而治,各地文官的奏疏他從來就沒看過。

沒辦法,實在是華夏的套路太深了,天下平定後,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遏制武將,只不過是力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朱慈烺敢肯定,那現在只要稍微懲罰一名武將,那些文官必定就會火上澆油,借題發揮,瘋狂造謠。

結果就是讓他冊封的那些大將軍,中將軍們,徹底失去進取之心,整日都會變得疑神疑鬼,小心謹慎,腦子裡想的也全是怎麼才能功成身退,而不是開疆擴土,繼續建功立業。

人心是複雜的,加上華夏帝王的那些套路,早就玩壞了,鬼都知道,對次朱慈烺也是無奈之極,有些事連皇帝都是無法控制的。

對於黃得功和侯洵的奏疏,朱慈烺都只回覆兩個字,已閱!然後就立即發往安東都護府,比起李邦華上的奏疏更加的簡單。

原本發一道聖旨過去更好,可一開始沒發,現在就不會再發了。

如果三日後,黃得功還沒有帶兵出發的話,那他就將黃得功和英國公對調一下,將侯洵調回京城,讓史可法去接任安東都護府正使。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神級機械師神秘復甦之我有屍骨脈諸天入侵計劃國術?貧道不會,我只會雷法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魚生從修仙開始我在漫威有個女友西遊之魔童哪吒西望長安——鳳凰圖重生頂流,丈夫拉著我要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