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月光再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淺井成實被橘舟那冰冷的一瞥定在了原地,他喉頭一陣艱澀。

莫名想起了Marcus消失的寒夜,因為窗戶大開而灌入了寒風流失了溫度的空蕩房屋,淺井成實打了個寒顫。

那種空洞的冰冷感,他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難受。

Marcus的出現和離開都毫無徵兆,要不是紙盒箱裡收集的用來賣錢的一瓶瓶橘子汁空瓶,淺井成實甚至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遇見過這麼一條超自然的黑龍。

淺井成實慌亂地喝了一口果汁,平復著心頭的酸澀。

這個叫做橘舟的孩子明明除了款式相同的耳飾與Marcus毫無類同。

但是偶爾睹見他貓兒背靠在一邊聆聽著柯南他們的對話,淺井成實就總會有一種強烈的既視感。

曾經,Marcus也是如此。

身材高挑的黑龍總是縮成一團,說著不怕冷,卻窩在被爐裡一刻也不願意離開。明明是年輕氣盛的時歲卻總帶著些許老年人的暮氣,溜著肩散漫而自在。

不過......

“終究不同。”

佯做女性打扮,改頭換面為父母報仇的麻生成實,不、現在應該叫他淺井成實了。

淺井成實想了想,他將只喝了幾口的O扔進了垃圾桶裡,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套裙,換上了“淺井醫生”應有的溫柔淺笑。

離家出走的Marcus不需要他,回自己的家了,那他也得早點解決完這些渣滓,才好和爸媽姐姐團聚。

反正,這麼多年過去了,那條沒心沒肺的龍估計早就把他這個飼主忘了吧。說不定自己只不過是他的萍水相逢,倒是自己自顧自地把他們的關係定義成家人,有點蠻不講理了......

淺井成實眸光暗淡,笑卻明媚。

原本他還在猶豫自己要不要一錯再錯下去,但是.....現在他想清楚了。

就讓這一切,儘快結束吧。

正好,也能少費些橘舟柯南他們的功夫,看橘舟那孩子的樣子是被案子磨得的不耐煩了。

淺井成實帶上了醫用乳膠手套,他看了一眼腕錶,隱沒在了陰影裡。

很快就會結束了,這所有的一切。

........

臨近中午十二點半,針對公民館38個人的筆錄逐漸進入了尾聲。

“我跟你說了好幾遍了!我根本不可能有殺死川島先生的動機!”黑巖村長的女兒黑巖英子喋喋不休地衝著目暮警官大吼道,惹得在目暮警官身後速記筆錄的橘舟難受地想捂住耳朵。

咄咄逼人的女聲高昂又尖銳,五感都比人類要敏銳不少的橘舟只覺得耳朵被黑巖英子吼的發疼。

橘舟心裡發苦,看來自己這兩天煉化的金氣還是少了點,不然自己也不至於倒黴到被目暮警官抓來免費幹活的同時還要遭這罪。

毛利小五郎扛不住睏意剛才出門去洗臉提神了,橘舟這才接替了他的工作。

黑巖英子的嗓門之大,讓等在等候室外的毛利蘭和柯南也挺了個清楚,毛利蘭不禁對著剛剛坐到她身邊的淺井醫生小聲說:“英子小姐已經大吼大叫十多分鍾了啊......”

淺井成實無奈淺笑:“英子小姐有的時候是情緒化了一點。”

“不過這也太過分了吧?”柯南眼見自己小夥伴被黑巖英子懟臉輸出了十幾分鍾,忍不住打抱不平了起來。

毛利蘭同仇敵愾地點了點頭。

柯南餘光偶然睹見了之前在問話當中,一直保持緘默、有點神經質的西本健。

這個傢伙據說從前風流倜儻花錢大手大腳,可自從三年前上任村長離奇死在鋼琴上之後就變得陰沉內斂、深入簡出了。再加上他被問話時奇怪的表現,讓柯南把他當作了重點關注物件之一。

只見已經結束了問話的西本健卻神情忐忑地徘徊在等候室不遠處,似乎是在猶豫著什麼。

柯南心下奇怪,他看起來很討厭和警察打交道,那他為什麼在完成了問話調查之後還滯留在這裡不肯離去?

正低頭思考著,柯南卻發現西本健的身影忽然消失不見了。

柯南心下一跳,一股莫名的不安感驅使他跳下了長椅,轉頭對著小蘭扔下一句“小蘭姐姐,我去下廁所”就順著西本健剛才所看的方向一頭扎進了走廊裡。

“這孩子。”小蘭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柯南一溜煙兒跑沒了影,她搖了搖頭,剛想和淺井成實說些什麼,她的神情就陡然變得驚慌失措了起來。

——只聽鋼琴曲《月光》悠揚的琴聲,隨著館內的廣播驟然於每個人的耳邊翩然奏響。

“這是月光?!”“這是月光的第幾章?”“發生什麼事情了?”一瞬間沉悶的公館裡,像是水入熱油驟然炸開了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廣播!”“難道又要死人了嗎?!”

明明這樂曲悠揚動人,然而在此時此刻此地,卻與奪命通知函一般無二,叫人只覺遍體生寒。

麻生一家,加上近年另外兩個死於《月光》之下的亡靈,似乎隨著這曲樂章攜帶著死神贈與的不詳的訊號,重新降臨於被詛咒的此地。

不安和驚懼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如野草般瘋長滋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神權之上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重活:1982文娛:開局海選面臨淘汰萬古第一聖人和大明星閃婚的日子玩轉世界的神豪沒人比我更懂修煉獵人之黑龍咆哮瞎子劍仙,蜀山觀像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