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時代交錯,百年流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征服世界的路,註定是相當漫長的。

此時沒有鐵路,大明將士們想要去到德里蘇丹,只能繞路。

天塹喜馬拉雅山橫亙於大明與德里蘇丹之間,讓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輜重和時間趕赴戰場。

而陸雲這一次沒辦法讓這支數十萬的大軍透過時空門行動了,這會造成太過誇張的連鎖反應,而且這才僅僅是德里蘇丹而已……

未來的更遠方又要怎麼辦?

總不能每一次出兵,自己都要去給他們開個方便之門。

這個先例不能開,所以一統四海這件事情,也急不來。

不過,當大軍開赴到南亞後……

本就戰亂頻發、千瘡百孔的德里蘇丹,就在精兵強將討伐之下一觸即潰。

大明將士們並沒有花費什麼時間,就聯合著藩屬國將德里蘇丹徹底拿下。

一些戰士踏上返回本土的路途。

而另外絕大部分,則是分散到德里蘇丹境內,成為了新的統治者,以及文化的傳播者。

公元1425年,德里蘇丹成為大明的二等藩屬國。

大明版圖進一步擴大。

朱棣也下達了新的詔令,開始打壓各個宗教。

詩《天下》,傳遍了大明蜀地的每一片地域。

就算是不識字的稚童,也能朗朗上口的背誦出完整的《天下》來。

以自由和平等為基礎,明屬番邦之變數,正在大大削弱。

不止如此。

大明威名,在通商的過程之中,傳遍了西方。

再加上正逢著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開始反抗教廷帶來的高壓。

神學正在走向末路。

對於那些西方學者、文藝工作者們來說,大明簡直是夢想之中樂園一般的存在。

這讓不少懷著朝聖思想的學者朝著東方而來,帶著無數珍貴的記錄和記載回去,將大明所造就的神話進一步傳播了開去。

公元1437年……

朱棣今年已經是七十七歲高齡。

在西征德里蘇丹結束之後,大明又一次開始韜光養晦。

雖然朱棣心中很急,但是也只能強行的壓制住心中的焦慮。

遠征德里蘇丹,近乎榨乾了大明二十年來的積累,如果貿然再進軍,只能導致情況變得越來越不妙。

此時大明境內許多基礎建設也有大量的消耗,應天府故宮的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寶船廠同時也正在擴大規模。

這十幾年之中,霓虹再起亂象。

出兵平叛也牽扯了不少朱棣的精力。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此時朱棣只覺得心力交瘁,而北元仍舊是心腹之患,如果不是大明國力的確強盛,此時怕是已經被拖垮了。

然而朱棣所操心的這一切……

其實都早就在燕郊地下基地的項目組之中,得到了解決方案。

陸雲此時正在聽著這第六次研討會之中,學者們激烈討論著的事情:

“大明已經開始進入第一次工業GM,很快這些運輸問題將不再會是問題了。”

“不過我們現在需要注意的是大明與世界通商所流傳出去的技術……這會導致大明的決定性優勢被迅速抹平。”

“目前已經是藩屬國的地方,能夠穩定多久也是個問題……”

“即便是削掉了藩屬國兵權,但是只要那些藩屬國想,那他們的手中仍然可以掌握一些兵力……”

“一旦有人揭竿而起,那將會引起的連鎖反應,將會迅速燃遍各大藩屬國。”

這是個問題。

但也不是問題。

陸雲坐在角落裡旁聽著,嘴角笑了笑。

這裡是BC10000-1的時間線盡頭,是不會受到大明歷史改變而影響到的平行時間線。

而此時,在本時間線之中,歷史造成的影響,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影響到了現代。

比如說一些歷史傳說消失,比如說一些歷史建築不復存在,一些新制度在沿襲之中變得更加完善……

這些還不重要,畢竟對歷史的改變還沒有塵埃落定。

但是……

根據重新整理後的史書,陸雲卻可以清楚的知道到底是誰會對大明產生威脅。

他在這條平行時間線上所組建的尖刀部隊……

當然不單單是為了掃平大明軍隊前方阻礙而存在的。

更是為了將一切可能的火苗掐滅而存在的。

雖然說起來殘忍了一些,但是畢竟此時陸雲手中有大義存在。

不得不說,陸雲這麼做也的確有點私心存在……

可是終究也是為了全人類的存活在努力。

陸雲如實的想著:

“這也算是師出有名吧?”

而伴隨著這種刺殺行動的持續……

大明在遠征德里蘇丹之後的二十年之中,保持了無比平穩的發展。

1445年,朱棣重病。

在病榻之前,他再次看到了那位仍然保持著青春的陸真人。

“先……先生……”

朱棣的眼神當中閃爍著不甘。

他似乎已經察覺到了自己大限將至。

對於陸雲來說,他親眼見證了朱棣從幼時到青年,再到壯年老年的全過程。

那一幕幕,此刻在他眼前迴盪著……

他還記得自己拉著朱棣的手,帶著五百童男童女進入到時空門之中……

還記得當時朱棣眼神堅定的發言。

陸雲畢竟是個普通人……

越是在這時空之中行走,就越是能夠察覺到自己人性之中最脆弱的部分。

雖然對於自己來說,隨時可以再見到正值壯年的朱棣……

但……陸雲既然今天來,就自然是知道,這永樂大帝的生命,將會永遠停留在這裡了。

雖然練習了《九套》,雖然服用了配套丹藥……

但是他自1424年至今多活出來的這二十一年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與他本身的命運所對抗的。

這加速了朱棣的蒼老。

但是大明……

卻在他的殫精竭慮之中,變得越發強悍。

“先生……我……”

“我還沒有完成約定……”

“這大明……”

朱棣這一次沒有自稱朕。

似乎仍然是那個在學校的學生會主席。

陸雲拍了拍他蒼老無比的手,開口說道:

“是時候放下了。”

“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聽到這番話,朱棣的眼神仍舊不甘。

他強撐著說道:

“先生……”

“我大明……何時可一統宇內?”

陸雲知道,這是朱棣每一次見到自己都想問,但是卻每一次都沒有問出來的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他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桉。

但是他看著朱棣蒼老而渾濁的雙眼,卻是並沒有以實話相告知,而是說道:

“還有一百三十年。”

朱棣的身體似乎僵硬了一下,眼神之中帶上了一絲欣慰。

他簡直像是破風箱一樣的深吸了一口氣,空氣流入氣管,似乎都要讓他的喉嚨有如刀片割過一般。

但是……朱棣的嘴角卻是帶上了一絲笑意。

隨後,他這深深吸進去的這一口氣,重重的吐了出來。

吐的很長很長……

陸雲站在榻前站了許久。

從懷裡將那個在系統之中存放許久了的聖旨摸了出來。

放在了朱棣身邊。

他借由後世史書知道了朱棣的死訊。

同時也知道了朱棣沒有留下遺詔。

所以陸雲這次來,並不單單是送他最後一程。

也是為了確定下來明代的第三任皇帝。

時空培訓學院第二期學生,朱瞻基。

同時也是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本來三十六歲便就已經死去,可是這一次他當然活的好好的。只不過,他的蒼老速度也在變快。

陸雲是知道他的死亡日期的。

同時也知道,他的死亡原因。

在老死而不是意外的情況下……他就無法再對一個人的壽命造成更多的干擾了,除非讓他開始修真。

而陸雲又不可能這麼做,現在人類需要的,不可能是一個潛心於長生久視的大明皇帝。

遺詔宣讀。

明成祖朱棣皇孫朱瞻基毫不意外的坐上了龍椅。

1445年年末。

大明改年號宣德。

大明藩屬國者眾,舉國為永樂大帝悼念。

為表哀悼,萬邦來朝。

各國獻禮之重,前所未見。

民間有關朱棣的故事、詩篇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人說大明昌盛,便是始於成祖之功,麾下五百大能者立下汗馬功勞……

史書上對於朱棣的記載,也相當之高。

但此時,清朝仍在史書上存在。

陸雲對此並不意外。

時間的確會改變一切。

但時間上所確定的一切,又在某種程度上不會改變。

陸雲深刻的明白,如果自己不加干涉,此時即便大明鼎盛如此,也終將會腐朽,會枯敗。

那些經過二十年薰陶已經養成了中原不可抗拒、不可阻擋潛意識的藩屬國們,此時看起來像是乖寶寶,可一旦雄獅露出疲態,他們也隨時會展現出來獠牙。

那樣……時代的軌道,會再次回到正軌。

所以陸雲心中也很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所要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

這是一場跨度超越以往的時間之旅。

會從元末一直通到時間線的盡頭。

……

……

干涉時間來到1465年。

伴隨著大明工業實力和農業實力的進一步增長,第一條鐵路提前了近四百年出現在了人類歷史上。

包括燧發槍也提前了一百年出現在了大明。

火炮被進一步改良,裝備在了寶船廠鐵甲艦和大明軍隊之中。

各個藩屬國在大明的提攜之下,也進入到了高速發展之中。

而這又進一步反饋給大明,讓大明的各項經濟實力得到了強有力的進步。

這一年,朱瞻基六十六歲。

大明鐵騎攜帶新式裝備武器,乘坐上蒸汽機車,踏上了討伐蒙古北元之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兩界倒爺:我成了世界首富寫輪眼中的霍格沃茨最強結界師系統之崩壞的世界精靈機械師我帶著冥界,降臨現實穿書生雙胎,我靠拼夕夕種田暴富了農家福星:有個拼夕夕系統末日螳螂系統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