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黑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看著這正在不斷商討著還完債務後,回到農村之後的生活細節的老兩口,陸銘心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他意識到,有很大機率,這老兩口所憧憬的農村生活根本無法實現。因為從此刻開始,這老兩口將會始終籠罩在厄運降臨的陰霾之下。

未來可能有無數磨難在等待著他們,一直到他們兩人遭受的苦難,為他們已經死去的兒子造成足夠巨大的精神創傷,導致他兒子具備了足夠的自殺的“理由”之後,這苦難才會過去。

陸銘嘆了口氣,不忍再看,而是從長椅上起身,繼續漫無目的的向前走去。

夏天的氣候真是多變。陸銘走了還沒多遠,便感覺到天空似乎陰暗了下來。他抬起頭便看到不知道什麼時候,天空已經被陰雲所覆蓋。原本炎熱的風吹起來也多了一點涼意。

地面上漸漸出現了一些被雨點打溼的痕跡。

下雨了。

陸銘走到旁邊小商店,隨手買了一把傘,撐開,繼續漫無目的的走著。

行人腳步開始匆忙。原本的繁華與熱鬧轉瞬間消失不見。人們各自離開,大街上除了車輛之外再看不到幾個人影。

雨漸漸地下大了,噼裡啪啦的。就算陸銘撐著傘,衣服也被雨點打溼了一些。他沒有再向前走,而是來到了一處商店的屋簷之下,靜靜的站在這裡,如同其餘幾名在這裡避雨的人們一樣。

轟隆隆隆……

一道閃電劃過天空,幾秒鐘之後,一陣悶雷聲從遙遠的天邊傳來。幾輛停在這裡的車子被驚的響起了警報,烏拉烏拉的,十分刺耳。

陸銘靜靜的看著,靜靜的等待著。

道路之上有了積水,足有七八釐米深。它們並不是靜止的,而是譁啦啦向著一處地漏湧去,如同奔湧的河流。

一開始那地漏還能顯露在外邊,積水只能從它旁邊流入。但伴隨著雨勢增大,積水增多,那處地漏很快便被積水覆蓋。積水也不再只是從它旁邊流入,而是呈現出了漩渦狀,瘋狂的被它所吸納。

陸銘的注意力悄然被這處地漏所吸引。他出神的看著這處地漏,出神的看著那些漩渦狀瘋狂湧入的積水,整個人怔怔的站在那裡,便連風吹起雨滴打溼了褲子都沒有察覺。

狂風驟雨持續了僅僅半個小時的樣子。雨勢漸漸減小,最終完全停止。避雨的人們各自離開,天空之中的陰雲也散出一角,明亮的陽光照射下來,天地之間一片光明。

陸銘最後看了一眼那處地漏,收起雨傘,轉身離開,回到了基地之中。

他開啟電腦,登陸了一個網站,在搜尋框中輸入了“黑洞”兩個字。

這是一個匯聚了當前人類文明所有科研學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交流網站。陸銘搜尋一下這兩個關鍵字,立刻便有數萬篇相關文章被搜尋出來。

當先第一個,熱度最高的一篇文章,其描述的便是前些年沸沸揚揚,甚至於震驚整個世界的引力波天線觀測到引力波的研究論文。

在距離太陽系高達十幾億光年遠的遙遠太空之中,有兩顆黑洞瘋狂相互圍繞著旋轉。它們一個的質量高達太陽質量的大約36倍,另一顆黑洞質量高達太陽的約29倍。

兩顆黑洞劇烈碰撞,最終合二為一。但它們合併之後的黑洞的質量,卻僅有約太陽質量的62倍。有相當於三顆太陽的質量消失不見。

研究顯示,這三顆太陽的質量,在合併過程之中全部被轉化成了能量,最終以引力波的形式輻射到了宇宙空間之中,撼動了整個宇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最終在十幾億年的時間之後到達地球,被人類新建造出來的引力波天線感知到。

這次事件,陸銘瞭解過許多資料,知道的很清楚。他只是沒想到,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這次事件在學術圈裡竟然還有這麼高的熱度。

這或許是因為它具備開創性的地位吧。

陸銘沒有再去看它,而是看向了下一個。

第二篇是一篇使用數學模型試圖探究黑洞內部結構的文章,裡面滿是複雜難懂的公式和推導之類,複雜到陸銘都看不懂,於是直接略過。

第三篇是研究超新星爆炸形成黑洞的具體機制的,陸銘沒太關注。

第四篇是研究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大爆炸之時直接形成的理論過程的,陸銘同樣沒怎麼關注。

第五篇,第六篇,第七篇……

陸銘一點一點的向下翻,一點一點的檢索著。足足幾個小時之後,陸銘才看到一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

“OATI粒子對撞機關於超高能級粒子對撞的一些研究。”

OATI粒子對撞機的大名,陸銘也聽說過,知道它是採取最新技術建造的全新一代粒子對撞機。

粒子對撞機這種東西是一種大型的科研裝置,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簡單來說便是,粒子對撞機加速兩束粒子,令其在極高速度之下對撞。一旦對撞,構成該粒子的內部更小的粒子就會被“撞”出來——就像兩顆西瓜以極高的速度撞在一起,瓜皮會被直接撞爛,內部的瓜子、瓜瓤、汁水等都會被撞出來一樣,從而被人們觀測到,人們便能研究它們的性質,以完善如今的物理學理論。

顯而易見,粒子對撞機的總功率越高,就越能將粒子束加速到更高的速度,撞擊的就越“狠”,內部的粒子被“撞”出來的機率就越高,研究效果就越好。

OATI粒子對撞機便是一臺具備超高功率的大型科研裝置。陸銘聽說,它的耗電量甚至能比得上一些小城市。

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臺粒子對撞機因為對撞能級太高,甚至具備理論上生產微型黑洞的可能性。

黑洞是因為密度太高,導致沒有任何物理作用力能阻擋引力的作用,物質無限坍縮才形成。

而,質量等價於能量。

單位體積內,質量超過一定幅度,便會自行坍縮成一顆黑洞。因為能量質量兩者等價,由此便可以得知,單位體積內,能量超過一定幅度,同樣會自行坍縮成一顆黑洞。

這臺粒子對撞機所賦予的粒子的能量,便達到了令其具備理論上,兩顆粒子撞擊之時,能量超過閾值從而坍縮成黑洞的可能性。

當初,在建造這臺粒子對撞機的時候,世界上還曾爆發過反對與抗議浪潮。因為民眾們普遍擔心這臺粒子對撞機製造的微型黑洞會脫離控制,墜入地球,從而將整顆地球都吞掉。

不過這在現實之中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黑洞的壽命與其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壽命越短。一顆僅僅粒子級別質量的黑洞,其壽命短到甚至於無法觀測的地步,就算真的生成了,也會在剛剛形成的一瞬間就消失掉,根本不可能來得及吞噬周邊的物質。

此刻陸銘所看到的這篇文章,便是對於粒子對撞過程之中一些未知現象的研究與討論。

文章之中描述,在某一次對撞之中,經觀察與計算,確認最終反應粒子具備的能量超出了對撞之前的能量。

這就很奇怪了。畢竟質能守恆,能量,或者說質量不會無緣無故的憑空生成,撞擊之前與撞擊之後的能量應該是相等的,為什麼會多了一點?

這篇文章便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討論、研究和計算。

陸銘並不是粒子物理學家,更不是實驗物理學家。對於這種現象,他並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去分析。但這種現象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進行了一番思考之後,他撥通了呂卿良的電話。

“幫我聯絡OATI粒子對撞實驗室,我要拜訪一下胡曉錚研究員。”

胡曉錚便是主導了此次試驗,寫出了這篇文章的那名科學家。

電話之中,呂卿良精神一振:“陸銘,你是有了什麼想法?”

陸銘笑著搖了搖頭:“還稱不上想法。我先和胡研究員聊聊再說。”

“好,我立刻給你聯絡。”

確認了拜訪事宜之後,陸銘買了一張機票,直接到達了粒子對撞實驗室所在的城市,並在一間滿是紙張、書籍與電腦的辦公室裡,見到了戴著眼鏡,略為乾瘦,一身白大褂的胡曉錚研究員。

“是陸警長吧?你好你好。我接到通知,說你想問我一些問題。”

胡曉錚研究員合上書,放下筆站起身來,隔著老遠就伸出手,一副十分健談的樣子,看到陸銘十分熱情。

陸銘與他握了手,才道:“打擾了您的工作,真是不好意思。”

“沒關係沒關係,想問什麼儘管問。幹我們這行的,竟然還能跟你們治安部門打上交道,真是稀奇。”

很顯然,胡曉錚研究員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來。因為就連他自己都想不起來,自己的研究專案能有什麼地方跟陸銘搭上關係,能讓一名高階警長直接來拜訪自己的。

“呃,其實是一些私人的問題,想問您一些有關‘粒子對撞能量增加’那項研究的一些細節,純粹是我個人好奇,跟治安部門無關。”

胡曉錚研究員笑道:“我懂我懂,保密是吧?你放心,我不問別的,就當你是好奇。”

胡曉錚研究員那一副“我早已看穿一切,但沒關係,我陪你演戲”的表情,讓陸銘有些哭笑不得。

沒有再繼續分辯,陸銘組織了一下語言,問道:“關於能量奇怪增加的現象,您最近有什麼新的研究成果麼?”

“有倒是有一些。”胡研究員說道:“目前來看,已經基本上可以排除儀器故障的可能性了。因為它是可以復現的,雖然復現成功率並不高,也就十分之一的樣子,但只要能復現,就可以證明不是儀器故障。”

復現,既是重複出現。在科研之中,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打個比方,你說你在實驗室裡造出了高溫超導體,然後別人按照你的流程重來一遍,結果卻造不出來,讓你自己重複,你也造不出來,那這還怎麼讓別人相信你真的造出來了?

別人只會認為你是在胡說。

而,不僅你自己造了出來,別人按照你的方法也能造出來,那這就能證明你是真的研究出了造高溫超導體的方法。別人就沒什麼可質疑的了,你也就安心等著拿獎就行。

此刻,能量奇怪增加的現象可以復現,就基本上能證明它是真實存在的了。

胡曉錚繼續道:“不是儀器故障,不是外界影響,也不是計算錯誤。最近我的團隊一直在研究這種現象,目前,我們更傾向於和真空漲落有關。當然,只是傾向於認為。目前數學模型還沒做出來,現有的幾個證據也不算太堅實。”

“真空漲落?”

陸銘大為詫異。

質能守恆定律其實只在宏觀層面起效。在微觀層面,它其實是不準確的。

質量和能量,在微觀層面並不守恆。

就算絕對空無一物的真空,也會隨機的從真空之中憑空冒出一些粒子,譬如虛粒子對。這兩個粒子一個具備正質量,一個具備負質量。

憑空出現之後,在極短時間之內,兩個粒子便會相互湮滅,什麼都不留下,又憑空消失。這就是真空漲落。

“是。”胡曉錚點頭道:“我們懷疑,可能是過高的能級影響到了虛粒子對,導致具備正質量的粒子由虛變實,最終導致了整體能量的增加。而逃逸的,具備負質量的粒子,可能和其餘的粒子,或者對撞機的材料的湮滅了。但可惜,我們沒辦法測量對撞機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之中,是否因為湮滅了負質量虛粒子而降低了相應的質量。”

“這個過程,似乎與霍金輻射差不多?”

“是。陸警長也知道霍金輻射?”

“聽說過一些。”陸銘隨口敷衍了一下,道:“還有別的猜測嗎?”

“也有一些,但機率可能不高。”

胡曉錚隨口講述了一些其餘的猜測,結結實實的給陸銘上了一堂科普課,良久才講完。

陸銘整理了一下思緒,問道:“那麼,存不存在這樣一種可能,這多出來的質量,有沒有可能來自……未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光陰之外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東方第一劍欒菊傑紀元博物館大國傳承從博物館開始災厄大領主盛世華唐鹹魚一家的穿書生活荒野求生只有我能看到提示風影決神寵制霸全球精靈:我的精靈太會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