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農學說》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恐懼就像是黑夜之時即將到來的陰霾,正在一點點蠶食著自己的內心。

波多切曾經尚且還是奴隸之時,可以一個恩賜可以不顧一切的衝鋒陷陣,因為奴隸是被天神遺棄之民。

死後是不得進入天神的世界,所以為了那個身份他可以毫無畏懼。

但是如今的他不再是奴隸甚至也擁有了自己的奴隸,他竟然感覺到了恐懼。

他吞嚥著口水,此刻的他明白原來自己並非可以做到毫無畏懼。

波多切甚至在此之前都不敢對王產生怨恨的情緒,他的恨來自於野利氏的冷酷無情。

在元昊的虛抬之下他站起了身,他明白了自己只有在體現自己的價值才是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無用的人即使擁有忠誠依舊會被大王所拋棄,天神也庇佑不了他。

這一刻的他眉宇間盡是謙卑,可是以前的那個耿直忠誠的波多切已經在內心實現了自我蛻變。

“波多切,你只要能夠讓宋人的商人賣給你甲胃和兵器,我給賜予你貴族的身份,未來未嘗不能超越野利和藏!”

元昊臉上的那副嘴臉,差點就將自己完全也是被動的寫在了臉上。

僅僅是波多切還有用處所以才會解釋,如果波多切是可以隨意捨棄的棋子,他根本不會進行解釋。

如今不過是矛盾轉移,想要將這份衝突全部轉移到野利氏身上而已。

如今天都山之中乃是拓跋氏和野利氏共居,可是朝中裡裡外外的都是野利氏的人,身為西夏的王他心裡自然會有芥蒂的。

畢竟衛幕氏的造反可是歷歷在目,當初的衛幕天喜不同樣十分支援拓跋氏為王嗎?

可是自己父親一死就立刻選擇了謀逆造反,想要推翻拓跋氏的地位。

可將來若是自己死了後繼的君主是不是也會同樣被野利氏奪權?

所以說如今的他就已經在無形之中在給野利氏樹敵,一舉兩得的事情。

波多切激動的跪地叩謝:“多謝大王的恩賞,奴一定會好好辦事!”

他雖然如今已經不再是奴隸,可在元昊面前以奴僕自稱,顯示出來了他的謙卑和忠誠。

果然元昊聽到他的話十分開心,笑著說:“哈哈,不愧是我党項的勇士,天神會庇佑你的!”

雖然如今西夏湧入了佛教的信仰,當初在王城之中也修建了許多的寺廟,可是依舊也有許多人信仰的鬼神和多神教。

天神,地神,富神的諸多神明,可元昊信奉的是絕對的力量,信仰在他看來不過是愚昧和統治手下人的工具罷了!

~

如今已經是孟冬十月,天地間是一片清寒氣,不過汴京在這寒冷的冬季卻煙火氣十足。

而且汴京也會十分熱鬧,因為農學院的農試在十二月的季冬,也有不誤農時的意思。

畢竟農人到了冬季都是忙活著儲備糧食了,田地裡也不需要去忙活。

各地的農學士子都早早的趕在了天寒地凍之前來到了汴京,也是見識到了汴京的繁華景象。

諸門橋市井一開,這早點鋪子、攤兒就開始忙活了,那些早點有酒樓還有早餐鋪,還有路邊的攤子。

學習農學的其中除去科舉沒有出路另闢蹊徑的,也有真心喜好還有一些家境貧寒的學子。

不過汴京的各個早餐都食店都能保證各個階級都能吃的上早飯,價格層次分明同樣也是童叟無欺。

而來自蘇州,兩浙江南地區的陳博,自幼勤奮熟讀詩書,於六經諸子百家之書,釋老氏黃帝神農氏之學。

如今年方二十七歲的他不求仕途,愛讀書卻不愛仕途,本就是一個怪人,而且在山上即種藥治圃以自給。

他出身蘇州,同樣也輾轉長江南北,他到處留心觀察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技術,積累了豐富的南方農業生產經驗。

偶然之間在一間書院之中看到了綏德學宮編撰的《農學說》也算是如今官方的教材,他沒有想到竟然會有人編撰了這樣系統且於當下相合的農書。

它不同於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西漢氾勝之的《氾勝之書》,它其中的理論是來自於前者,可其中的知識卻是與當下相合的。

包括了穗選法,浸種法還有水稻栽種的一些方法,他並非是理論上的愛好者,他是真正的親身試驗過的,所以他知道書中的理論是真正可用的。

其中還有繪畫的栩栩如生的農桑,百谷圖如今是大宋農學院的第一次開設農試,他覺得比起東華門唱名,農試更加能夠吸引他。

他對於吃食並沒有太高的要求,陳博算是一個追求精神層面的那種人了。

擱在後世就是低慾望人群,清晨的他在路邊的鋪子點了一碗羊湯還有幾張餅,羊湯在這樣的嚴寒裡冬天正好能夠暖暖身子。

看著人流如織的酸棗門,他的情緒顯得並無波瀾。

從紗行到東華門街、晨暉門、寶籙宮直到酸棗門,這一帶商鋪密集,這無論是當地的百姓還是外地來的人都喜歡在這裡逛街。

“老闆給我來兩張餅,還有一碗羊湯!”

在陷入沉思中的陳博,被突如其來的呼喚聲拉回了現實。

他尋著聲音看去,那是一個身著冬衣臉上都被凍的紅腫依舊是笑吟吟的模樣。

在這個還沒有棉花取暖的時代,上層人士可以用蠶絲做成的絲綢來取暖十分保暖,普通人只能用收集的柳絮充入葛草來製作成衣服。

而面前的這人就是一身葛衣,給凍的臉上和手上都是紅腫一片。

也沒有貼膘禦寒,在這種冷冬下大宋百姓都會選擇用貼膘禦寒來度過這個寒冬,就像是後世的暖寶寶一樣。

在街市場上看到擔著殺好的豬羊的人和車來到集市上,貼著豬羊的秋膘來取暖。

在注意到陳博的目光,那皮膚有些黝黑的年輕人也是迎上目光十分坦然的回以微笑。

落落大方的姿態看上去不像是一個普通的百姓人家出身,也讓陳博對於他的身上更加好奇了。

這個皮膚黝黑的年輕人正是出自綏德學宮的方壽,如今綏德縣早就不似當初那般貧瘠了。

而出身綏德學宮的他,而且作為優異生的他可並不缺錢財,也不會窮到買不起秋膘取暖的地步。

他只是已經習慣了勤儉,雖然出自農學但也是讀過孟子的,知道窮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尚能成材這句話。

方壽認為若是習慣了錦衣華食那就就再也無法下田,由儉入奢容易可由奢入儉難。

陳博立刻就聯想到了綏德學宮的學子,衣著樸素尚且有這樣的氣質,恐怕也只有綏德學宮的學子才有這樣的大才。

畢竟他聽聞在綏德學宮的學子都是真正的需要下地做農活的,對方手中的老繭沒有一定年頭是無法形成的。

且皮膚黝黑粗糙這不是天生的而是長期曝曬的結果,他也是自來熟的就坐在對面。

笑吟吟的說道:“兄臺,可也是前來參加農試的?”

方壽起身作揖行禮:“西北士子方壽,見過兄臺!”

“我這人不喜繁文縟節,見諒見諒!”

陳博乃是道信徒,雖然讀書但是不喜歡讀書人的那一套禮節。

方壽也不生氣反而點頭表示理解,他本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

兩人相對而坐,方壽接過夥計送來的羊湯,也是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頓時覺得身子都暖和了許多。

方壽向來不以綏德學宮而自傲,他與人介紹也不主動說起。

陳博笑著說道:“我還是第一次遇見方兄這麼有趣的人呢!”

他的年紀要比方壽大上許多,方壽如今不過二十有餘。

方壽有些疑惑,問道:“陳兄,何出此言?”

陳博解釋道:“想必方兄平日裡定然是和鄉鄰一起,辛勤耕種吧!”

方壽頷首道:“不錯,老師說過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摸索出改造山田的經驗,僅僅是從書中得到的知識根本不夠!”

陳博哈哈笑道:“我自記事起便在山中道觀之中,不尚符錄,不事燒煉,憑藉耕鑿自食其力。”

“有諸葛武侯的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志向!”

若是旁人聽到這樣的志向只當是對方在說大話,甚至還會嗤笑對方說大話。

而方壽則不然反而十分認真的聽著,說:“我覺得陳兄,才是真法師!”

綏德學宮附近多廟宇,當初綏德縣破落之時廢棄的學宮與那修建的廟宇並立形成了鮮明對比。

因為人們都吃不飽飯,溫飽都是一個問題又如何會去讀書,但是卻捨得拿出所剩不多的錢糧送到廟宇之中,期盼那虛無縹緲的神明和佛祖都能夠保佑。

他長年躬身田畝之中更加懂得務實的道理,所以並不喜一些和尚道士裝神弄鬼的把戲!

得到方壽的稱讚陳博心裡也是十分欣喜,因為對方絕對不是那種十分虛偽的恭維的話,而是姿態十分認真不似作偽。

“方兄想必是出自綏德學宮的治事齋吧!”

方壽聽到這話也是有些羞赧的摸了摸頭,說道:“我學問尚淺不想壞了學宮的名聲,並非是有意隱瞞陳兄的!”

陳博絲毫不在意,說道:“《氾勝之書》《齊民要術》我都讀過,不過綏德學宮編撰的《農學說》在我看來是足以繼先聖之學,可並列為第一流農書!”

“絕對不是那些窮酸書生和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所說的那般文筆粗淺,莊稼泥腿子的學問,在我看來這樣的書才應該大量的刊刻傳播!”

《農學說》一書剛出就遭受到了許多的讀書人抨擊,有人將之奉為圭臬,可有人也將此書批判為泥腿子該讀的書。

甚至有人將《水經注》與之比較,認為前者文思優美,文筆流暢而《農學說》就是汙人眼目。

而且自從農試開設後,那些原本吐槽的讀書人也開始挑燈夜讀的翻閱起了這本被他們看不上的農書。

以後可不能隨意去說讀書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了。

在朝廷的冗官的大環境之下,即使科舉高中都不一定有官可做,可如今朝廷相當於給天下人又開了一條通天路。

你永遠都可以相信人們追逐利祿之心,那可是跨越階級的事情,在如今的汴京城中,茶肆酒樓中一些穿著文士衫的讀書人不再說起那些詩書。

而是大談農耕和稻種,和你討論如何種田甚至有些人還有自己的體會。

方壽對於那種言論向來不在意的,也是點頭道。

“《農學說》中有從播種到收穫,區分輕重緩急,不像以前的農書那樣平鋪直敘。如談論江南水田整地時,分四種情況記載了不同的措施:早田收穫後,隨即耕治施肥;晚田收穫後,等待來春殘茬腐朽後耕;排水不良的土地,在秋後排水深耕;寬闊平坦的土地,冬季翻耕,並浸灌以水,使殘茬雜草在水中漚爛!”

《農學說》不是一人所編撰的,而是集先人經驗還有農學科師長無數和日夜,在田地中還有老農中的交談試驗中得出來的經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一提及農耕就十分激動和暢談,陳博對於這些言論也是十分認同。

陳博點頭答道:“不錯,丘巒起伏,無雨則旱,遇雨則澇,需的因地制宜,農學不是謄口空言。”

聽到陳博的話,徐壽連連頷首激動的說:“陳兄說的對,還請你說的慢一些!”

只見徐壽從胸前拿出了一支形似“筆”的物件和摺疊後的紙,為什麼說是形似因為這筆根本沒有棗心。

筆鋒多用兔毫、鼠須和狼毫,且多做棗心,毛中裹核如同棗子,所以才稱呼為棗心。

可說沒有棗心,那筆鋒處黑黝的模樣有些摸不清。

“方兄這莫非是碳……”

陳博見多識廣,自然也是見過大致能夠猜測出其來歷!

太原外西門外晉山盛產石炭,這在很早時期先秦之時就有石炭了。

而炭筆倒不是沒有人研究過,而是炭十分易碎不適合當作棗心。

可是徐壽手中的炭筆竟然可以做到沒有任何的影響,而且書寫的速度很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團寵龍崽:奶兇妹妹福運爆滿穿成五歲小福寶?別慌,反手掏出空間躺贏穿成逃荒老婦,我抱回福寶旺全家逆天小福寶,六個舅舅排隊寵凶宅清潔工我的精靈實在太爭氣了!謀權篡位十五載,你說這是封神?熱血傳奇之全民遊戲劍破河山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