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5章:為國選士,主考官之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臘月初十。

太皇太后與太后在宮內設私宴,邀請朝中大臣的夫人們聚餐。

這一日,足足有一百多位夫人入宮。

在向皇后的組織下,午宴尤為豐富,除了多項節目表演外,還有額外的封賞。

趙頊並不知她們聊了什麼,但從第二日百官紛紛上呈要為大宋的江山社稷繼續奮鬥的奏疏來看,效果必然是出奇的好。

這碗雞湯,非常夠勁!

隨後,便是又一年的年度閉門會議了。

這一次。

趙頊並沒有說什麼上綱上線的話語,也沒有提什麼目標,君臣解開懷暢飲,一直到深夜,才各自回家。

因為大家都明白,朝廷明年的目標依然是:讓天下百姓再無饑饉之患,但凡是大宋子民者,都不會再為填飽肚子而發愁。

……

熙寧六年,正月初一。

趙頊登基的第七年。

天還未亮,大慶殿前已經是燈火輝煌。

這絕對是歷年來大宋最有面子、最熱鬧的一次大朝會。

除了遼國因戰敗未曾來慶賀外,西夏、東瀛、高麗、大理、青唐吐蕃、還有南洋的三佛齊、真臘、大食國、回鶻汗國、西域的於闐國,以及三十多個番外小國和部落全都派遣使臣來賀。

使團的車隊導致汴京城內城城門擁堵,許久才疏散開來。

如此多的使團進京,相當於承認了大宋絕對的超級大國地位。

很多番邦小國都是攜重禮而來,並帶來了他們國主最崇高的問候。

當然,也有想打秋風的。

比如像高麗和東瀛國。

他們遣使而來,純粹就是厚著臉皮想賺取大宋的一些封賞,並討好大宋。

對這二國,禮部對他們自然沒有什麼好臉色。

不過對其他小國,大宋則是表現出大國胸懷,皆賞賜厚禮。

並派遣禮部官員親自帶著他們瞭解大宋,且送去了許多關於農耕、醫術、冶煉的書籍,以幫助他們發展。

從初三開始,汴京城便再次擁擠了起來。

一些有名氣的餐館、客棧、酒樓、茶舍,若沒有年前提前預約,根本就搶不到。

整個大宋都沉浸在一種歡樂的氛圍中。

至於在燕雲十六州域內,有一批煙花商人為了彰顯大宋國力,在西夏邊境、遼國邊境,運送了大量煙花,從除夕夜開始,夜夜燃放煙花,預計要燃放到正月十五夜。

破敗的西夏國,聽到煙花,還以為大宋又向西夏開炮了,心中甚是緊張。

另外,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們,村村都在烹羊宰豬,忙的不亦樂乎,年味甚濃,香味都飄到了遼國境內,引來遼國百姓甚是羨慕,但卻又無可奈何。

元月十二日。

三司使韓絳上奏,認為攤丁入畝效果及佳,無須等到今年八月,可立即開展。

在經過中書的一番討論後,朝廷當即下令,三月一日起,大宋全境內施行攤丁入畝之策。

此舉,再次引發百姓狂歡。

……

元月二十日,垂拱殿。

趙頊翻閱著呈上來的奏疏,不由得樂了。

今年,又到了三年一屆的科舉省試。

此次參加省試的舉子足足有三千六百餘人,按照大宋慣例,十中取二,至少有七百人可中進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科舉,事關大宋未來,而主考官人選則決定著科舉考試內容的大方向。

故而,趙頊讓朝廷百官舉薦主考官與副主考官人選。

奏疏上,副主考官的人選全都是參知政事、被譽為中書老好人的王珪。

至於主考官,也基本圍繞兩個人,一個是王安石、一個是司馬光。

二人幾乎是旗鼓相當,不分伯仲。

論資格,二人都是副相。

司馬光是寶元元年的進士,王安石是慶曆二年的進士,皆為大宋士大夫官員的楷模。

論文採,司馬光潛心研究史學,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作各有所長,為天下文人所崇敬,二人可謂是不相上下。

趙頊的心中也是難以取捨。

他想了想,看向喜子:“明日上午,召司馬光、王安石覲見。另外,將韓琦、富弼、曾公亮、歐陽修、文彥博、呂公著、王陶、王珪八人也召來。”

“是,官家。”喜子說道。

翌日,天大亮,垂拱殿中。

韓琦等十人來到了大殿中,大殿兩側各有五把桌椅,每張桌上都烹有茶水。

眾臣看到桌椅,便知此次官家召見的時間必然不會短了。

片刻後,趙頊笑著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諸位,都先坐吧!朕前日讓大家舉薦此次科舉省試的主考官和副主考官。副主考官的人選,大家的意見與朕完全一致,便不用再議了!”

聽到這話,眾臣不由得齊齊看向王珪。

王珪也知自己是副主考官,不由得略帶羞澀地低下了頭。

“不過,主考官嘛!有人舉薦司馬君實,有人舉薦王介甫,朕認為二人皆可,但總要挑出一個,所以朕就想,讓司馬君實和王介甫各自表達一下若為主考官,考題的主方向應偏向哪個方向,朕和諸位便是評委!”

說罷,趙頊看向徐虎。

徐虎立即會意,大手一揮,殿內的內侍全都退了出去,殿門也緩緩關閉。

此次討論,關係到科舉省試的考題方向,自然不能讓太多人知曉。

趙頊端起茶杯,輕抿一口,道:“朕給你們半刻鐘的時間考慮,考慮過後,彼此講一講自己的出題方向,朕只要方向,無須精確到題目細則。”

王安石和司馬光齊齊拱手,然後思索起來。

二人都想成為主考官。

因為作為主考官,隱形好處非常大,雖然考中的進士都是天子門生,但是,每位進士都會感激主考官。

比如歐陽修,逢年過節便有官員前去看望,這些官員都是歐陽修曾做主考官時的學生,即使到他去世那日,這些人都會披麻戴孝。

二人有宰輔之才,未來還需靠著這些進士幫自己治理朝廷呢!

很快,半刻鐘便過去了。

二人幾乎同時站了出來,皆是信心滿滿。

“介甫兄請!”

“君實兄請!”

二人甚是客氣,其實誰都不想先說,而韓琦等人則是看向趙頊。

此等論述,自然是由官家做主誰先開口。

先開口者,那定然是有些吃虧的。

趙頊微微一笑,道:“二位猜丁殼吧,贏者先講。”

“哈哈……”頓時,眾臣都笑了,猜丁殼看似幼稚,但卻不失公平。

當即,二人同時伸手。

王安石伸出手掌,司馬光伸出了拳頭,王安石贏,王安石先講。

“咳咳……”

王安石清了清嗓子,走到大殿中央,說道:“臣以為,科舉取士,關乎國運,自然也應將變法進行到底。”

“正如官家上次對科舉的變革,臣以為,貼經、墨義、詩詞三科都應該廢除,此次省試應主要以考策論為主。當然,一定不要出如何讓天下百姓無饑饉之患的大命題,因為考生們定然已經猜到了此次策論的方向。”

“臣建議,依舊是取奇士治國。這裡的奇,不是指奇怪奇特,奇技淫巧。而是指應錄用那些有思想有看法,對國計民生有自我觀點的舉子。我大宋建國百年來,不斷發展科舉,當下有才者不計其數,但是有思想,有抱負,致力於江山社稷的人才卻仍然不多,朝廷應不拘一格,選適合我大宋變法的人才,可為我大宋子民思索出富國強民之策的人才,而非一眼望去,皆是一一模一樣,中規中矩的官員……”

一言以蔽之,王安石的主張是:朝廷取士,應取有變法才能,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與深思想、大抱負的舉子,為國所用。

說罷,王安石便退到了一邊,看其表情,便是對自己的表現相當滿意。

韓琦等人也都微微點頭。

王安石說了一大堆,其實就是在講,朝堂取士應該去像他這樣的人。

緊接著,司馬光站了出來。

其先是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然後開口道:“臣與介甫的意見剛好相反。”

“臣覺得,此次取士,不應該遵循上次官家提出的重策論,輕貼經墨義之法,而應該迴歸仁宗皇帝所定之法,貼經、墨義、詩詞都應該加入考試科目中,且至少要佔一半比例!”

此話一出,眾臣都微微搖頭皺眉。

這不是與大宋的變法國策背道而馳嘛,一向穩妥的司馬光怎麼會說出這樣的主張呢?

趙頊也有些疑惑,不由得好奇地看向司馬光。

司馬光接著解釋道:“臣之所以這樣講,理由有三。”

“其一,今年這批讀書人深諳科舉規則,他們早已明白當今朝堂的喜好,知曉策論若以奇以劍走偏鋒行之,中進士的機率必然很大。每名舉子都想著靠著一篇獵奇的文章,一鳴驚人,贏得官家青睞。此次科舉若取奇士治國,恐怕今年有一半的策論都是以奇稱之,根本分不出好壞,且大多都是誇誇其談罷了。故而,臣反對取奇士治國。”

“其二,這一批又將有七百餘人成為我大宋未來的官員。待他們真正成為州府官員,恐怕至少也在十五年之後了。那時,我們的變法已達穩定狀態,朝廷需要的是能夠紮紮實實將法令策論貫徹到底的執行型官員,而不是總有奇計者,空談誤國,誤朝廷大事。而真正能將貼經、墨義、詩詞這些科目完成很好的士子,在處理事情上絕對是腳踏實地,令人信服的,朝廷以後或缺的正是這類官員。”

“其三,科舉取士,乃是為朝廷取官,而非取宰相。我們不能用取宰相的名義要求這些士子們。若每次取士,我們都去選擇有深刻思想,有巨大抱負的士子,那誰去做那些需要不斷重複,甚至微不足道的小事呢!有大抱負大多不拘小節,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呢?朝廷要的是做事的官,而不是定策的宰相。”

“故臣以為,這次科舉取士應該重歸往昔傳統,選擇一些真正有基本功,不譁眾取寵,埋頭苦幹而不是誇誇其談的官員。”

……

聽完司馬光的話語,趙頊不由得眼前一亮。

此話確實有道理。

作為官家,他自然希望在每次科舉考試中都能發現宰相之才,但那是運氣事件,且還要看日後的發展,蔡京就是個反面例子。

且朝廷不需要那麼多宰相之才,未來缺少的不是能夠拿主意的人,而是能夠根據主意去踏實執行的人。

這時,韓琦笑著說道:“官家,臣聽完後,感覺王安石的主張是要為我大宋尋找更多的王安石,而司馬光的主張是為我大宋尋找更多的司馬光。”

“哈哈哈哈……”

眾臣都不由得笑出聲來。

此二人的特點實在是太明顯了,但這二人在當下的大宋都不可或缺。

此刻,趙頊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他朝著韓琦等人說道:“你們八人,外加朕一人,同意王安石任主考官的舉左手,伸出手掌,同意司馬光任主考官的舉右手,伸出拳頭。”

在座的八人,無人擔心得罪二人,故而意見自然是從大宋江山的發展去考慮。

唰!唰!唰!

很快,眾臣都舉起了手。

曾公亮、文彥博、呂公著、王陶四人支援王安石,剩下四人支援司馬光。

趙頊不由得有些無語,沒想到最後做決定的還是自己。

而此刻,司馬光已經沒有信心了。

因為他知曉官家是偏愛王安石的,且王安石確實與眾不同。

眾臣同時看向坐在上面的趙頊。

趙頊微微一笑,舉右手,伸出拳頭,選擇支援司馬光。

“朕投司馬君實一票!”

趙頊的行為,讓韓琦等人都頗感意外,依照官家的性格,怎麼可能讓此次的科舉考試遵循舊例呢?

王安石顯然也沒料到一向鼓勵創新出奇,並對以往科舉多次批判的官家,竟然支援了司馬光。

司馬光疑惑地問道:“官家,臣……臣不解,您……支援臣的理由是?”

趙頊笑著說道:“我大宋朝,不能沒有王安石,但有一個王安石也就足夠了;我大宋朝可以沒有司馬光,但必須要有一批像司馬光這樣的臣子。”

哇哦!

眾臣恍然大悟,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王安石和司馬光也都不由得笑了,此話將他們二人都誇了,但也都罵了。

大宋朝若有一群王安石,各個固執,各個標新立異,追求新舉措,朝堂民間非亂套了不可。

只有一個,敢於提出新想法,剛剛好。

而司馬光這樣的官員,朝堂很多,前有韓琦,後有呂公弼、楊左、蘇轍等,兢兢業業,雖無特別的想法,但卻是穩固大宋朝堂的基礎,越多越好。

“那就這樣定了,今年的主考官為司馬光、副主考官為王珪,你們二人從明日起便搬到貢院去居住吧,七日後,向朕交考題,考題確定後,再確定省試的時間,散了吧!”

趙頊心情輕鬆,當即率先離開了垂拱殿。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7號基地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英超兵工廠,保溫杯之王快穿:財神下凡,軟萌宿主又被迫花錢了隨身空間之紅樓梟臣全職法師:虛空陽炎深海大章魚:我能無限進化這個明星來自末世悠閒人生從小金剛身開始靈氣復甦:開局無限合成我的酒壺能修仙我的影子是暗夜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