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解決質子半徑之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的會場中,徐川一席西裝,從旁邊的通道走上了講臺。

一號報告廳內,臺下人頭攢動,坐著大概兩三百來號人。其中有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不乏學術界的大牛。

這是場絲毫不遜色於此前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報告Weyl-Berry猜想的交流會。

畢竟這裡是,聚集了全世界近一半的頂級理論物理學家和高能物理學家。

此刻的會場中,光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就超過了三位,更別提愛因斯坦獎得主,狄拉克獎章,赫茲獎,沃爾夫物理學獎等著名物理學獎得主了。

.......

講臺上,徐川試了試話筒,確認沒有問題後,清了清嗓子開口道:

“很榮幸各位能來參加今天的報告會,今天的報告會的主題是關於質子半徑的一種計算方法以及原子電荷半徑實驗資料彙報。”

說著,徐川將手中的隨身碟插進了電腦中,操控面前的裝置,開啟了幕布投影,將PPT放映了出來,然後開始發言報告。

為了留出一點時間對質子半徑之謎的解決做報告,徐川壓縮了原本的報告時間。

四十五分鍾的報告,三十分鍾的發言時間,十五分鍾的提問時間,硬是被他壓縮到十五分鍾就完成質子半徑的一種計算方法以及原子電荷半徑實驗資料彙報。

將這接近一個月的在做的工作簡單彙報清楚之後,徐川看向了講臺下的聽眾。

“有關質子半徑的一種計算方法以及原子電荷半徑實驗資料彙報,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了,實驗分析資料已經提交到組織,將安排人進行仔細的核算,請問各位還有什麼問題嗎?”

講臺下,會場中,一隻手臂舉了起來。

徐川放眼望去,舉手的是一個有些不修邊幅的糟老頭。

看到這個人,徐川頓時就想起來之前那位齊希韶師兄的話語。

裡希·弗裡克不會放過他的。

這個粒子物理界的固執的黨派,一直堅信大質子半徑才是真理。

果然,他現在來了。

他今天站在了這裡,對小質子半徑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這可是個倔強的老頭,哪怕是徐川對自己的工作有足夠的自信,也忍不住有些頭疼。

畢竟對方不是什麼水貨教授,相反,對方拿到過沃爾夫物理學獎,這可是物理界僅次於諾貝爾物理獎的最高榮耀之一。

不過既然對方已經舉手提問了,也不可能避過去。

伸手示意對方提問後,徐川望向了這個不修邊幅的老頭。

“我觀察到在報告者的論證資料中,在第九頁,有透過能級公式對氫原子的能級的不完整的QED數值進行了修正,這點是否會對最終的質子半徑數值造成影響?請報告者論述。”

裡希·弗裡克盯著徐川一字一眼的說道。

“第九頁麼。”徐川翻開了論證資料,找到了裡希·弗裡克所知的地方。

“這個修正來源於高速運動的電子會使質子產生或多或少的位移,這會對於質子的半徑測量產生影響,所以需要進行修正處理.......”

徐川話未說完,就被裡希·弗裡克打斷了。

“我當然知道這個,但是按照歷史的質子半徑實驗資料來對比,傳統的QED資料修正範圍僅限於的0.0012~0.0021左右,而你的修正QED數字卻遠高於這個。”

聽到裡希·弗裡克的話,會場中的其他物理學家立刻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這部分分析資料上來。

“不愧是裡希·弗裡克,這個問題簡直是一針見血。”

“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問題並不算很嚴重,將修正引數重新帶入進去計算就可以了,不過質子的半徑數值恐怕要進行調整了。”

“或許正如裡希這個固執的糟老頭認為的一樣,大質子半徑才是真理?”

“我總感覺這裡面有問題,這個數值修正的太離譜了,這位年輕的報告者不大可能犯這種錯誤,畢竟他解決過一個世界級猜想,在數學上的能力非常出色。”

講臺上,徐川的臉色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甚至露出了個輕微的笑容。

這個笑容讓站立在會場中等待回答的裡希·弗裡克愣了一下,他不明白為什麼在面對一個致命的問題時還能夠笑的出來。

“裡希教授的提問很有意義,我對氫原子的能級的不完整的QED數值的修正的確超乎了以往的數值,不過我會證明給你們看,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徐川笑了笑,伸手在講臺上的電腦上操控了一下,關掉投影的PPT報告,重新開啟了一份論證資料。

“請大家看這裡,接下來的時間,請容我臨時更改,或者說新增一下報告內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會場中,聽到徐川更改報告內容的話語後,眾人有些騷動了起來。

包括的工作人員,都微微皺起了眉頭,不清楚這名年輕的報告者在搞什麼。

“長久以來,我們對於質子的電荷半徑的測量,主要依賴於兩種方法。”

“一種是類氫原子的能譜測量,另一種是電子的質子散射實驗。”

“在過去,我們利用這兩種方法得到了一個相對精準的質子半徑資料。0.87飛米,這是我們過去一直都在使用的數字,直到2010年前,它都一直被公認。”

“但2010年,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們使用了介子氫,用一個介子取代了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得到了一個更小的數字,0.841飛米。”

“這是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的由來原因,關於這點,我就不多贅述了,相必坐在這裡的各位都有所瞭解。”

“從根本上說,我們很想瞭解所有的物理定律是什麼,如果存在一個沒人能解釋的差異,就有可能永遠不能理解物理定律。”

“但在今天,我將在這裡對造成這種差異的問題進行解釋。”

這話一出,會場中頓時譁然一片。

對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進行解釋?他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嗎?

這怎麼可能?數年來無數的物理學家共同的努力都沒有結果,真要那麼容易解決,這個問題會留到今天嗎?

臺下,華科大的曹宏遠在聽到徐川的話語後愣了一下。

他本以為今天的報告會在質子半徑的一種計算方法以及原子電荷半徑實驗資料彙報完成後就應該結束的。

沒想到裡希·弗裡克這個糟老頭的出現直接將局面帶向了另一個方面。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這真能做到嗎?

是真的找到了問題所在,還是為了應對裡希·弗裡克的提問而強行捏造出來理論?

想著,他扭頭看了眼坐在身旁的的陳正平。

作為臺上那個年輕人的導師,他應該提前知道些什麼吧?

但讓人詫異的是,陳正平的表情和他之前的幾乎一模一樣,臉上佈滿了疑惑,驚訝,甚至還有一絲擔憂。

似乎突發的狀況同樣超出了他的意料。

整個會場中,能保持澹定的,也就提前知道了這個資訊的愛德華·威特、弗蘭克·維爾澤克以及徐川的專案小組了。

.......

徐川並沒有理會臺下的騷動,繼續著自己的報告。

“.........”

“傳統的‘電子質子散射原子電荷半徑實驗’因為裝置的局限性,使用了金屬容器作為了氫原子雲的實驗裝置。而高能電子束在進入實驗裝置後,在與氫原子雲對撞時,會與金屬產生散射干擾。”

“從過往的實驗來看,高能電子束和金屬容器產生的散射干擾很微弱,微弱到幾乎不會對質子的半徑資料計算造成影響。因此這部分資料被忽略計算。”

“而在取消掉金屬容器的後,異常出現了.......”

“從這次的質子半徑測量實驗資料來看,高能電子束和金屬容器產生的散射干擾遠比之前的計算更加強大。”

“它被忽略的原因在於它有很大一部分的干擾轉變成了能級資料,這部分的資料並沒有被以往的物理學家們計算進去。”

“因此,最終計算出來的質子半徑數值比正確的半徑要更大一些。”

“這一點,我利用以前的一些歷史觀測資料進行了驗證。”

“大家可以看這些資料,透過計算,明顯的可以發現,沒有使用金屬容器作為氫原子雲器材的實驗能級資料要明顯的高出1.7~1.8個能級。”

“由此,我們完全可以證實.....”

“高能電子束和金屬容器產生的散射干擾的確比以往物理學家計算的要更強,強到足夠對質子的半徑資料產生影響。”

“而質子的半徑,實際數值也遠比以前的測量數值要更小。”

“或許,當以後的實驗裝置足夠先進時,0.831這個數值還能更進一步的縮小。”

“這就是我的額外報告。”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的耐心傾聽。”

..........

會場中,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被徐川的報告驚住了。

沒人說話,哪怕是提出問題的裡希·弗裡克都站在哪裡沉默不語。

因為高能電子束和金屬容器產生的散射干擾一部分轉變成了能級資料,最終導致質子的半徑計算出現了錯誤嗎?

如果是這樣,長久以來,物理學界眾多的物理學家在質子的尺寸這個問題上犯下的錯誤就很嚴重了。

儘管不願意承認這個問題,但資料卻是不會騙人的。

那些計算出來的精準資料,無一不都指向了這個嚴重的問題。

或許,講臺上的那個少年真的的可能是對的。

裡希·弗裡克都站在哪裡沉默不語。

儘管內心很不願意承認這點,但他找不到一個新的漏洞可以進行反駁,無論是理論觀點,亦或者數據分析與計算,他都找不到的漏洞。

相反,他之前對於對方的質疑,更像是一把助燃劑一般,讓對方飛的更高。

.........

講臺上,徐川安靜地等待了一會,沒有人舉手發言提問。

的驗收人走上講臺,對這場報告會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感謝了參與專案的科研人員,也感謝了徐川為物理學界帶來的新發現。

並鼓勵其他的物理學家以及研究機構去對質子半徑之謎進行驗證,希冀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徹底證實和解決掉這個問題,得到更為精確的質子半徑資料。

當的工作人員宣佈報告會結束後,會場中的物理學家們也陸陸續續的離開了禮堂。

徐川從講臺上下來,小組的成員頓時就蜂擁了過來。

“幹得漂亮!徐!”麻省理工大學的實習生阿索爾·墨菲激動的上來就給了徐川一拳,打在胸口發出了沉悶的聲音。

“徐,你解決掉了一個物理界的超級難題,相信明年的狄拉克獎章和愛因斯坦獎都有你的一份。”

徐川笑了笑,道:“不是我,是我們一起,你們的貢獻也同樣重要,我會在論文中加上你們的名字的,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聞言,小組成員臉上均露出了燦爛無比的笑容,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開心了。

一篇論文,通常可以有3-6個作者,一作、通訊作者、二作、三作等,不同的作者在論文中佔據的份量完全不同。

這次的質子半徑之謎解決,一作和通訊作者毫無疑問是徐川的,但二作和三作,對於小組成員來說同樣不同忽視。

畢竟這是物理界出了名的難題,當前粒子物理界最前沿的問題,份量之重,可以說僅次於去年五夸克粒子的發現。

如果今年的沒有什麼新的重要發現的話,那麼質子的半徑之謎這個問題的解決的,將是今年最重大的成果。

能在這樣的一篇論文上署名,哪怕是二作、三作,對於他們以後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幫助。

有這樣的一份履歷在,他們在未來無論是尋找工作還是申請科研實驗或者科研裝置,都要容易很多。

比如來自哥廷根大學的娜娜莉·凱斯勒,毫無疑問,的正式研究員將有她的一份,甚至可能直接從明年提前到今年。

特別是對於小組成員中年齡最小(拋開徐川)的喬納·克裡爾來說,他還在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讀博。

來實習一方面是的為了學習,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畢業論文。

而現在,他目標達成了。

以質子半徑之謎這個問題的份量,哪怕他僅僅能在論文中混個三作,都足夠他從任何學校畢業了。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我沒想在諸天當英雄啊在無限副本里經營安全屋我不可能是萬古聖主裕少,你暗戀的姐姐又上熱搜了!熱搜團寵:我靠玄學成功出道海賊:這個傢伙有點彪醫路修武之誰是我千年道侶前任道侶的女神師妹對我窮追不捨苦境:我在黑海當太子女神的古武神醫